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新时代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生发展动力研究

时间:2023-10-28 12:25:05 来源:网友投稿

鲁可荣,李伟红

(1.浙江农林大学 文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2.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贸易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到2020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尤其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脱贫,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近年来,学界也始终关注脱贫攻坚及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民族脱贫地区的内生发展等问题。豆书龙和叶敬忠指出,虽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在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衔接不畅、产业发展升级困难和内生动力难以激发等问题[1]。慕良泽等认为,认同、资源和参与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因素[2]。汪三贵等提出,统筹促进减贫和乡村振兴,应更多地注重培养贫困人口的内在动力和提高其素质[3]。王杰森认为,精神扶贫是后扶贫时代脱贫内生动力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王志章、薛人铭认为,内源动力不足是制约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要从依托优势特色资源优化产业模式、重视文化资源转化与价值重构、创新治理方式和强固绿色发展理念等方面着力培育边疆民族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有效促使内外动力耦合发力[5]。周伍阳认为,发挥生态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支撑功能,实现民族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既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转型,又能满足解决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6]。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指经济层面的物质共富,还包括文化精神层面的精神富有以及社会层面的和谐秩序共享。学界认为,应该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国强民共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人民共创共享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占主体的和谐而稳定的社会结构[7]。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在农民农村[8],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9]。根据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其实现目标,目前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例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城乡发展不均衡、居民收入差距大、社会保障水平低、教育就业不均衡等。习近平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提升自我发展能力[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为了促进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民族地区迫切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新发展理念,挖掘利用特色资源优势,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探索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有效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经过30多年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贫开发工作,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断改善,许多农村不再是昔日的穷山恶水、农业生产落后以及村民愚昧落后等,而是初步具备发展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村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村寨也具有其独特的乡村价值[11]。在全面实施脱贫攻坚战目标中,民族地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相关政策的持续保障和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会进一步激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潜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从而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本文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为景宁县)为例,深入梳理总结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激发地方内生发展动力,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及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从而为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经验借鉴。

(一)景宁县从扶贫开发迈向共同富裕的主要历程

景宁县隶属浙江省丽水市,县域面积1950平方公里,境内居住有畲、苗、拉祜等29个少数民族。目前,辖2个街道4个镇15个乡136个行政村(其中有7个民族工作重点乡镇32个民族村)。全县常住人口11.1万人,户籍人口17万人,其中畲族人口1.86万人,占11%,被称为“中国畲乡”[12]。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景宁畲族自治县,当时拥有46个民族村、7个民族工作重点乡镇(街道),全县总人口17.22万,其中,畲族人口1.99万,占11.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175元[13]。景宁县地处闽浙两省边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和革命老区县,属于“老、少、边、山、穷”地区。由于地处山区,山多地少,地理环境恶劣,交通极其不便,景宁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1986年,景宁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扶持的301个贫困县之一,是当时浙江省6个贫困县中最贫困的一个。1987年省政府授予景宁“革命老根据地县”称号。经过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三年努力,到1988年底,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贫困乡已经从37个乡(镇)、15.8万农业人口减少到4个乡、1.6万人口, 占全县农业人口的9.88%[14]。

景宁一直是浙江省扶贫开发的前沿阵地。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县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景宁县扶贫开发工作。到1997年底,景宁县与浙江的青田、云和、文成、永嘉、泰顺、磐安、武义8个贫困县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16万人,贫困面缩小到5%以下,人均年收入超过1400元。其中,文成、泰顺、青田、景宁4个贫困县已经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5]。至此,浙江省所有贫困县都已脱贫,提前三年实现了全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景宁县虽然顺利摘掉了贫困县帽子,但是贫困问题还相对严重。2005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加快景宁发展作出“景宁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给予特别的扶持”的重要批示。同年景宁被列入浙江省26个欠发达县序列。2011年,景县作为浙江经济发展最滞后、生态保护任务最繁重、群众生活最困难的地区,被列为浙江省6个重点欠发达县之一。2008年和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超常规连续出台两个专门扶持景宁的政策文件,不断为景宁注入内生发展的强劲动力。2015年初,景宁完成欠发达县摘帽,并于同年底完成全面“消除4600”工作(1)2011年,中国制定了新的扶贫标准——2300元(即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8.9%)。2012年,浙江将地方扶贫标准提高到4600元(即本省农民人均收入的40.7%),比国家扶贫标准整整高出一倍。,扶贫工作进入解决相对贫困阶段。

2019年,景宁县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亿元,同比增长9.2%。全县低收入农户由2013年的16 362户47 740人,减少到4283户7960人,减少了83.3%。2020年,景宁县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实现“四个清零”。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 735元,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 625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首次缩小到2以内,达到1.93,比全省低0.0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63个百分点。少数民族和低收入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5年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位列全国民族自治县第四。全县90%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2021年,国家将浙江列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随之浙江将包括景宁县在内的山区26县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景宁县的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到2021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50.8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0.67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8 462元增长到72 677元;
财政总收入从11.54亿元增长到3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6.23亿元增长到13.69亿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 899元提高到45 57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 989元提高到24 069元;
城乡收入比由2.06缩至1.89[16]。目前,景宁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被列入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力争到2022年努力成为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样本、全国民族团结标杆、全国人与自然和谐典范,为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景宁县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

(二)景宁县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

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扶贫开发中,景宁县一直面临着内生动力不足、产业支撑不强等发展困境。近年来围绕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景宁县立足山区特色生态资源和畲族特色文化,通过机制创新破解内生动力不足难题,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各项扶贫开发政策、民族地区发展政策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等,充分发挥优良的生态资源后发优势,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美丽经济”,打通从GDP向GEP转化的“两山”通道,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摘穷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扶贫开发之路,为全国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景宁样本”和“景宁元素”。

1.统一城乡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共享

结合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县域“多规合一”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积极响应“百城千镇万村景区化”建设行动计划,充分考虑景区城创建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规划协调衔接,建立“多规融合”机制,绘好“城乡一张图”。以县为整体统筹规划布局道路、供水、供电、信息、广播电视、防洪排涝、抗震减灾等基础设施,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郊区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

明确城乡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服务群众定位。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及管护运行模式,建立健全分级分类投入机制,支持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整体打包一体化开发建设,明确乡村基础设施产权归属落实管护责任,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提高管护市场化程度。

充分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通过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充分整合和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城乡均衡配置。通过深入实施“小县大教”,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经验成全国样板,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实行民族教育券、少数民族学生12年基础教育免费、景宁籍学生高考加分及租房补助等政策,有效完善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保障体系。同时,全面推进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改革,实现县域社保制度、标准、机构三统一。推行少数民族群众城乡医疗保险补助政策,个人缴费部分给予50%补助,住院自费超过4000元部分再给予12%补助。此外,构建省县医联体,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通道,积极探索“省-县-乡”三级“云诊室”模式, “互联网+医疗”延伸到乡镇、村社,县域就诊率达92.5%。

2.实施从下山脱贫到“大搬快聚”,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为了更好地合理配置山区资源要素促进精准扶贫和城乡融合发展,景宁县从21世纪初就开始实施异地搬迁工作,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是2000-2007年政府引导和干预但程度有限的异地搬迁阶段,政府实施相关政策启动搬迁项目,但是资金支持力度较小,搬迁资金由搬迁农户自己承担,搬迁工作推进相对缓慢。二是2008-2016年政府主导的下山脱贫阶段,政府干预和支持力度增加,通过鼓励贫困户从生存发展条件较为恶劣的高山搬迁到宜居宜业的山下,有效地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三是2017-2019年“大搬快治”阶段,主要是围绕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开展的避让搬迁,不断改善、提高山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四是2020-2023年“大搬快聚”阶段,主要是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要求,在传统的以脱贫、生态保护、水利水电设施建设等为主的基础上,新增了以土地整治和推行集中聚居为主的异地搬迁。

景宁县通过实施下山脱贫、大搬快治及大搬快聚的异地搬迁,以“解危、脱贫、集聚、生态”为目标,优化人口、资源要素和生产力布局,积极引导偏远山区村、地质灾害隐患点村民向中心村镇集聚。通过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依托产业园建设、来料加工、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方式,加快实现资源集聚、产业集聚,通过实施产业帮扶和创业技能培训,促使搬迁群众户均就业达1.59人,成功破解了山区群众下山后的增收致富难题,真正实现“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逐步实现“搬得下、搬得出、稳得住、稳得久、富得起、富得快”,有效地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了有效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景宁县推出农村金融扶贫改革“政银保”项目。在159个贫困村开展“金融扶贫服务支持行动”。截至目前,累计为低收入农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9565笔,累计发放金额4.76亿元,促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3%。同时建立低收入农户与农业主体结成利益共享机制,累计带动1528户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结合大搬快聚工作,鹤溪街道、雁溪乡等积极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探索,率先开展农村产权网络竞拍,累计完成规范化土地流转48 573.78亩,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5207万元,有效带动农民财产性增收。通过山海协作、“飞地”抱团带动薄弱村发展,通过强村公司实体化运作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摘帽”。

景宁以“最优安置地块、最优的政策、最优的服务统筹”为导向,全力推进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推动高山远山群众向中心镇、城区集聚。全县291个自然村完成整村搬迁移民14 986人,行政村数从254个撤并为136个,投入资金11.78亿元,建成安置小区23个,完成搬迁4216户13 643人。其中,特别重视畲族群众“聚”和“融”文章,全力推进在县城建设金山垟、副城佃源等畲族特色小区,畲族村民在享受异地搬迁政策的基础上,每人再给予6500元的补助,成功打造民族地区城乡融合“镶嵌式”发展示范的“景宁样本”。

3.传承创新民族特色文化,以文化赋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目前,景宁县有4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个省级特色村寨。景宁县作为全国畲族文化高地,畲族歌舞、服饰、语言、习俗、医药等浓郁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现有“中国畲乡三月三”等国家非遗项目 3 项,省级非遗项目 21 项,市级非遗项目 38 项。此外,中国畲族民歌节、中国畲族服饰设计大赛都是全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畲族文化品牌。景宁通过挖掘传承并创新畲族特色文化,以文化赋能促进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挖掘传承畲族文化,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景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挖掘畲族文化内涵,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县财政每年按上年度财政收入0.5%设立畲族文化发展基金,成立畲族文化研究会,扎实推进畲族文化精品、民俗节庆、非遗传承等畲族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传承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历史建筑保护提升,加快古廊桥、古村落活化利用。有序推进国家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打造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同时,景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八大工程”,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县域样板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 8900 余万元,建成农村文化广场 133 个、文化礼堂 33 个,村级文化活动室 254 个,大大改善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为保护传承畲族传统优秀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传承创新畲族特色民族文化,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513 支农村业余团队,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每年投入资金 200 万元,在 35 个“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开展特色民俗节事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提升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
也通过传承创新健康向上的畲族文化开展文化扶贫,引领、激发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培养和提升提高畲族村寨村民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创新发展畲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县域样板。促进高质量融合发展。在充分挖掘畲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景宁县通过加快完善文化设施,进一步传承创新畲族文化,已经建成集畲族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三馆合一的畲族文化中心,建设千年山哈宫项目,致力于打造“全国畲族朝圣问祖的殿堂”,建成东弄田园综合体。同时,景宁在保持传统文化底蕴基础上,深挖畲族文化内涵,活态传承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中国好畲”区域公共品牌,不断丰富和创新畲族文化产品,推陈出新《畲山风》《畲家谣》《千年山哈》《畲娘》等优秀民族作品。持续开发创新“畲家十大碗”“畲乡十小碟”“畲乡十药膳”以及中国“好畲”系列产品。建立“1+10”非遗传承拓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将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和非遗文化产业的传承相结合,重点开发畲族银饰、畲族服饰、畲族彩带等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和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指导非遗项目进景区、进场馆,实现活动体验展示。

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点鲜明,其内容包括对畲歌、跳畲舞、祭祖先、拜谷神等风情习俗。景宁县在保护传承畲族“三月三”文化基础上,创立“中国畲乡三月三”品牌,持续办好“中国畲乡三月三”系列活动,截至2022年,“三月三”节庆至今已举办20余届,共接待海内外宾朋198万余人次,带动相关产业收入5.9亿元,挖掘创新畲族特色文化项目100余个,其中中国畲族民歌节、畲乡传统体育节、畲族服饰设计大赛、民族工艺品设计制作大赛等成为“三月三”精品保留节目,逐渐形成了全国影响力。“中国畲乡三月三”作为全国最具将色民族节庆 ,被国务院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展现畲乡风采,展示畲族文化”的重大民族盛会,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

4.保护开发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民族地区跨越高质量发展

保护发展绿水青山的优越生态环境,筑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牢固根基。景宁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辖区内有千米以上山峰 779 座,森林覆盖率达 81.1%,空气质量优良率为 97.4%,是浙南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中国畲乡之窗”、“云中大漈”国家AAAA景区和千峡湖、炉西峡、草鱼塘等一批优质生态资源,是国家级生态县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全域断面水质Ⅱ类以上占比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100%,PM2.5值降至每立方米20微克以下,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全国前列,在浙江省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跻身县级第一位。近年来,守住好山好水好空气已经成为景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通过保护发展优越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环境和发展美丽经济,将昔日欠发达的山区后发劣势变为后发优势,筑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牢固根基。

开发优质生态农业资源,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景宁有近 60%的行政村海拔都在 600 米以上,有土地近 11 万亩。由于海拔高,山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病虫害少,长期以来一直盛产优质茶叶、冬笋、香榧、野蜂蜜、稻米等特色农产品。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产品品种单一以及山区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导致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农民脱贫增收。近年来,景宁县始终践行“两山”理论,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致力于“靠山吃山”做好“山上文章”,在原来的茶叶、毛竹、香榧等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着力开发利用优质的生态农业资源,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自2017年以来,景宁依托海拔600米以上纯净无污染的11万亩耕地和100多万亩山林,开展“景宁600计划”,建设了一批生态茶园、放心菜园、精品果园、特色菌园、地道药园、绿色畜牧园,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培育“名、特、优、新”优质生态精品农产品。陆续开发出冷水雪茭、深山野蜜、月子大米、过年冬笋等“景宁600”标识的农产品,以优良品质畅销到上海、杭州等地。通过开展农产品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成功创建“景宁600”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形成“景宁600+邮乐购、飞柜”营销联盟,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总体格局,构建了多层次复合型的“景宁600”新型发展主体体系、多方位公共服务体系和品牌建设体系。以“景宁600”品牌为引领的现代农业体系已初见成效,截至2021年底,已经建成生态基地达11.7万亩,“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实现销售额25.74亿元。通过积极推进“景宁600”富民工程建设,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3%,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摘帽”,促进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景宁600”区域公共品牌助农增收入选“浙江省精准扶贫十大案例”,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此外,景宁通过加大机制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2)生态产品是指在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前提下,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和福利的总和,包括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2019年1月,丽水市获批全国首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景宁自治县积极探索以价值核算为基础、以强村公司为主体、以政府购买为先导、以生态信用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真正的“金山银山”。作为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的景宁县大均乡,2019年发布了全国首个乡镇级 GEP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2018 年,GEP 达到 17.88 亿元,比 2017 年增加了9400 万元。基于生态环境总值的增加,大均乡获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项资金 188 万元,这笔资金全部注入大均乡两山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其中一部分用于建设智慧生态监控系统。为了打通生态价值转化发展通道,景宁在土地领域按照“经济产出价值+生态环境增值”进行出让,让使用者为生态环境价值付费,彰显“生态有价”的价值理念,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17]。

日本学者鹤见和子较早地提出,内生发展就是实现能满足衣、食、住以及医疗基本要求的一种途径、模式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变革过程,而“地区”应被用作内生发展的基本平台,以“探索小民的创造力”[18]。Sergio认为,内生发展是指能够改变社会经济系统并采用符合本地社会规则的某些形式的能力[19]。Barke认为,内生发展通常是一种渐进式发展模式,其发展选择和发展过程由当地人决定,发展利益由当地人共享[2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因此,充分借鉴景宁县率先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民族地区当务之急是要贯彻运用新发展理念,立足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禀赋、持续倾斜的政策优势以及多元力量的支持等,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和能力,促成当地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一)基于新发展理念,促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共融共享共建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因此,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利用民族脱贫地区的特色生态资源优势、农业多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果的共享性和可持续性,让脱贫人口和普通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脱贫增收和安居乐业,共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成果,从而真正地激发民族脱贫地区的生机与活力,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共融共享共建。

(二)基于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充分激活和合理配置城乡要素,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尽管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但也有各自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近年来,通过持续的脱贫攻坚工作,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些地处山区或大江、大河源头以及森林、草场等生态保护区的农村,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丰富多样的乡村价值。例如,青山绿水蓝天、安全美味的土特产品、纯朴的民族风土人情、悠久的传统乡村文化等[21]169。许多民族地区在实施产业扶贫工作中,结合自身的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此,新时代脱贫攻坚中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要遵从持续性和内源性的发展理念,立足独具特色的多样化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遵循“城乡等值化”理念,充分运用多元化的市场手段和政策扶持,重新激活和合理配置“人、地、钱”三大要素,推动工商资本和人才“上山下乡”,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三)基于民族地区后发发展优势,激发多元主体的文化自觉和内生动力,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通过梳理总结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以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主导的外源式脱贫攻坚项目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了民族地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内生发展动力,充分发挥了民族地区的后发发展优势,有效促进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因此,为了新时代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及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需要基于民族地区特色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乡村多元价值等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后发发展优势,将内源发展与外部干预有机互动、相互整合起来。不仅要激发民族地区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和更高的发展欲望,培养广大群众对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价值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内生发展的精神动力;
还要传承和弘扬包括勤劳节俭、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优秀民族文化,坚持以群众主体,充分调动民族脱贫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内生发展动力,激发和动员广大群众广泛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民族地区融合发展的内聚力和合力。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作用关键在于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政策引导和支持以及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参与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21]169。

猜你喜欢景宁畲族攻坚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1期)2022-02-21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1年6期)2021-08-06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绿色科技(2021年13期)2021-07-29永安“三月三”海峡姐妹(2021年5期)2021-05-24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畲族三月三音乐教育与创作(2019年8期)2019-05-16畲族民歌心声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红土地(2016年6期)2017-01-15互助:“联动”方能攻坚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衔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