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发展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4-01-01 08:16:02 来源:网友投稿

关键词:乡村振兴;
发展困境;
生态;
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作为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建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正确认识乡村的内涵、价值,发挥乡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助力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建设和发展取得了骄傲的成绩,乡村的生态、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水平均具有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尤其是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这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乡村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新高度。虽然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平稳有序的局面,但是在面对新时代新的发展要求时,部分农村地区略显乏力,后劲不足,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矛盾、危机甚至挑战。因此,厘清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与乡村振兴要求之间的内在关系与张力,有助于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系机制和政策体系,科学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乡村振興重点在乡村,难点也在乡村。加强对于“三农”工作的理论研究,精准深入了解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导向及乡村现代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一) 乡村振兴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显著提升。乡村振兴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农民脱贫致富,但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如,农业基础薄弱,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拉大等,乡村战略应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而生,并不断发挥巨大效用[1]。乡村振兴战略首次问世后,有学者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明白此战略的重大意义,还需要精准把握其科学内涵[2]。梳理既有文献,学界针对乡村振兴内涵的理解也基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学者从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出发进行内涵的理解[3],指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将这二十字分为“经济之维、生态之维、文化之维、社会之维、民生之维”五维[4],分别对应了五个板块,并构成了“五维一体”的分析框架。五维相辅相成,互成体系。准确理解乡村振兴内涵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战略部署,理论基础的研究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分析视角。基于乡村地域多体系统理论,刘彦随构建了乡村振兴规划理论模式,提出了“三主三分”乡村振兴规划方法,为创建乡村振兴规划体系进行了有益尝试[5]。除了单个理论视角的研究,雷明、于莎莎、陆铭基于城镇化理论、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产业分工与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乡村治理理论这些乡村振兴所涉及的理论进行了多维理论视域下的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6]。

(二) 乡村发展困境

乡村振兴虽为乡村发展建构了完整的发展架构,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持,然而在建设过程中,高度流动的乡村社会造成了乡村人口治理复杂化,乡村社会治理环境要求乡村组织以及战略部署“属地化”,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但部分村落难以有效回应上述变化,并在回应过程中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和一些局限性。在梳理既有文献时发现,乡村振兴视域下学界对于乡村发展限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技术上,资源、人才偶有提及。乡村发展受多方因素影响。生态整治与技术治理为乡村发展提供软性支撑,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7]。资源禀赋、人才对乡村发展起到硬性支撑作用,充沛的资源和人才与乡村整体发展水平划等号。乡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户囿于自身所拥有的科学耕作知识,农药滥用、非科学用地造成了严重的乡村环境污染。粗放式的农耕方式、污水排放方式等造成乡村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也受严重破坏。乡村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刘巍划分五维探析农业路绿色发展对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农业绿色发展为“五位一体”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的论断[8]。只有加强对农村突出环境的综合治理,才能让良好生态成为农村振兴的支撑点[9]。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能够改善乡村发展投资环境,实现从生态优势到生态工业优势等其他生态优势。生态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在农业中也愈加紧密,绿色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治理[10],也受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经营特征以及外部因素(信息和技术可得性、价格、制度稳定性) 等多方面影响[11]。目前学界对于技术的研究多是围绕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技术的进步等[12]。科学技术对于整个农业生产链从生产到加工都具有重要影响。资源禀赋以及人才支撑对于乡村现代化建设新型农村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资源禀赋包括乡村自身所拥有的耕地资源、水气资源或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其他类型的资源。然而囿于我国长期采用拼资源、拼投入的资源投入方式追求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导致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严重受损[13]。新型农村建设离不开智力支撑,乡村人口高度流动,人才储备严重匮乏甚至趋近于无。遗留下来的经营人员教育程度主要以初中为主,劳动力素质较低、人员结构失衡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抑制乡村发展进程。

二、发展困境: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发展实践限度

(一) 乡村发展中的生态治理限度

1、生态治理共同体环保意识淡薄。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村整体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都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但仍然有部分地区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毁林造地,滥用农药,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土壤肥力流失,环境整治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而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不仅包括当地农民,还包括当地政府、农村企业、农村组织以及公益组织等[14]。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承担着引导者角色,农村企业、农村组织以及公益组织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支持者角色,农民承担着执行者的角色。这些主体共同形成了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共同体,然而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引导者错位、支持者越位、执行者缺位,各主体间进行责任推诿。农民会逐渐形成政府没有明令禁止何以可为、何以不可为的意识。多数乡镇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视程度一直都不高,只有当上级领导进行工作视察时,下级部门才会采取应急措施。长期以往,农村环境逐渐演变成无人管理的新型“无人区”。而随着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系统性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应该成为新兴的治理方式,即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协同共治,通过各方合作,将其利益指向同一个目标,建成利益共同体[15],有效发挥各方专长,最终实现最优治理效果。

2、生态环保管理政策不健全。从制度层面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正式制度缺失。针对环境治理有学者提出“城市主义说”是导致农村立法不足的主要原因[16]。“城市主义说”主要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城市为本位的一整套思想观念的集合,其突出表现为国家或者社会在资源分配或者政策立法过程中以城市为中心贯之以优先享有权的社会运转模式。城市主义说吸引了众多的社会注意力和社会资源,从而导致了农村被“冷落”在一旁。结果城市生态环境在各方关注下得以有效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进度缓慢。制度体系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发挥重要基础作用,但是国家目前针对生态治理的各项政策文本大多是以城市以及工业区的生态保护为主,针对农村地区如何开展、执行却没有详细的政策指示或者法律等制度规范。除此之外,在大部分乡村地区,虽有生态环境整治方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因缺乏有效监督体系,导致预期效果大幅缩减,甚至达不到预期治理水平,生态整治行動受限。

(二) 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限度

1、成本较高且认知不足,技术难以下沉。农业农村的生产发展亟需现代技术的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态建设、共同富裕总要求,以其中,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为着眼点,农村地区大部分都属于贫困带,资源匮乏、物资稀缺是常态。农村地区农民长时间受到“小农思想”的影响,对于科技本身带有一定的抵触性,高新技术的应用就容易出现不被接受和“水土不服”的问题[17]。因此,农民对于无人机施肥、机械化播种等新兴科技产品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就施肥来说,多数农民依靠本身所具有的主观经验去施肥只适用于小规模耕种,大规模耕种就会出现对化肥用量、施用强度缺乏科学认知的问题,可能会造成土壤污染、肥力流失等问题。这种主观情况造成的原因受制于农户本身文化层次低导致的技术认知性不足。同时,中国长期农业发展都依赖于化石能源技术,社会制度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对它形成依赖,农民作为此类技术应用主体习惯了现有的生产工具以及生产模式,农业技术创新意识薄弱,形成对低碳农业领域“技术锁定”的问题[18]。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也代表了一定的技术成本,很多治理污染的设备机器都与高成本相匹配,在本就经济匮乏的乡村,巨额成本导致设备引进困难。

2、人才支撑不足,技术更新迟缓。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地区积贫积弱,经济发展迟缓,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导致青少年人才大量外流,形成了乡村“空心化”。而青少年正是新时代的技术代表,代表技术的青少年人才大量流出导致地区技术应用水平严重低下[19],而中老年人无法为乡村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资本支持。农村人才流出的同时严重限制了思想创新,人才缺乏导致技术创新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农村的地域属性严重阻隔了农业技术人才的流动,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科技人才都集中于科研院所以及一些高校内,农业生产一线几乎看不到农业科研人才的身影[20]。虽然实际情况中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意愿明显提升,各大院校也都开设有农业相关专业,社会上也开办了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迎合了农业经营主体学习新技术提升效率的意愿[21],然而在实际的社会运转系统中,这部分人才流动性较大,并且倾向于各城市间,缺乏稳定性,导致城市专业人才队伍越来越庞大、农村队伍中人才则是凤毛麟角,农村科研队伍的涣散使乡村整体技术水平难以有效提升。

三、未来导向: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发展出路

(一) 生态导向

1、拓宽宣传深度,构建多元参与的生态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实现生态文明现代化,必须整合多元主体的力量,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必由之路。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的现代化转型已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重点。然而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村民对环境保护不重视,主体意识低迷现象。农民作为农村的主体,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改革转型的主力军,应加强其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其农村主人翁思想,唤醒其环境建设意识。除此之外,政府、农村企业、农村组织以及公益组织等一系列责任主体都应主动强化自身担责意识,通过意识提升带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因此,在农村地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纵深宣传,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理念至关重要[22]。目前已有地区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拉横幅、发放宣传单、广播宣传等方式进行宣传号召,但是这种传统方式所带来的成效甚微。在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宣传方式也须紧跟时代潮流,新媒体宣传方式与传统方式相结合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现代农村地区互联网基本也已经实现全覆盖,而且随着近几年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兴起也对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甚至代替了原本的电视、收音机,成为了新的娱乐方式。基于此,乡镇政府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采用视频、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同时将工作进展及时更新,实时披露,让生态保护频繁映入居民眼球,走入居民的生活。

2、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制度落地。我国虽已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针对环境也有相关立法。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区别对待,城市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而乡镇环境整治工作却“无人问津”。这种局面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把农村置于改革的主要地位,乡村势必会迎来一波崭新的发展机遇。农村生态治理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农民、公益组织追求更好的生态环境、政府渴望得到优异的工作绩效,在这局面下要想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有效的制度机制是基础保障。首先,制度机制的落地要靠政府及其利益主体共同运作,法律制度的制定过程要多方参与,由政府带头,基层干部领导、法律专家、人民群众代表共同参与。同时应根据乡镇的振兴战略,魅力乡村、绿色发展等战略理念,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民风习俗等多因素,统筹考虑,制定出具有实用性的正式制度,规范乡镇居民日常生活。其次,制度的制定应拒绝整体“混为一谈”的形式之风,要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协调原有法律的各种不协调性和矛盾性[23],即将原有法律的责任主体模糊、法律之间的冲突等问题进行协调,建立一种主体清晰、责任界限明确的现行法律。再次,乡镇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个不断运行调整的社会架构,任何治理主体的变动、治理内容的调整、治理方式的变化都会对整个共同体的治理行动产生影响。因此,明晰各利益主体的责任界限,细化法律法规等动态调整机制是制度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最后,作为农村生态主体的各方利益主体,不仅要积极参与到地区生态建设中,而且还要担负起监督者责任,互相监督,充分发挥各主体间积极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乡村体系。

(二) 技术导向

1、强化农户技术认知,引导技术下沉乡村。由于农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长时间从事农业耕种,农民对于技术在思想上存有防备心理,在实际应用中农民也更加偏信自身经验。技术下乡受到认知阻碍,政府必须强化乡镇居民认知,从根本上改变固化思想。在实际行动中,政府可以结合基层干部领导创办技术农耕试点区,其区别于普通农区的就在于使用技术进行管理和耕种。技术不单指工具方面,同时还指科学的耕种方法、管理方法、种子等。借助于现代技术成立技术农耕试点,将现代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实际价值做出成效,使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百姓看在眼里,认可在心里。除了让老百姓心里认同外,如何将技术成本置于农民可接受范围内也是政府和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政府来说,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他们作为干部群众的殷切期盼,对于企业来说,农村也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在技术工具层面,政府可以选择和企业进行协商洽谈,商量出一个对于企业和政府都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政府将降低的成本支出来开展惠民工程,从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变农户对于技术的认知以及降低技术成本两种方式同时开展,引导技术下沉至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2、加强农村基础结构建设,多渠道培养引进人才。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针对乡村的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本土人才;
二是吸引外部人才。做到培养引进两手抓,引才聚智,尽快使乡村的人才队伍体系建立起来。一方面,乡镇政府可以结合本土优势,建立农技培训平台,聘请专门农技人才担任讲师,制定合理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方案[24],规范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对农户进行统一的培训。除此之外,也要思考如何能留住人才,防止“沉没成本”过高对乡镇造成不可逆的经济危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挖掘身上有本事的乡村“土专家”“田秀才”[25],对其进行大力培养。吸引外部人才可以从乡村本身出发,人才不愿意进入乡村究其根本是因为发展前景不好、薪资待遇与城镇相差甚远以及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乡镇政府需要认识到人才强农战略的重要性,深刻领略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乡村建设改革的重要意义,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置于首要地位不松懈[26]。政府应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乡镇赋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针对薪资待遇,乡村虽无法做到与城市同样的薪资待遇,但可以通过其他专有渠道进行人才吸引。目前我国就业市场接近饱和,很大一部分人群存在就业困难,然而乡村地区相较于城市职业竞争较小,通过设置岗位津贴对技术人才进行专门的技术补贴,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乡镇对人才的吸引力。

结语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乡村整体发展水平、生产能力均得以有效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切稳定有序的背后,部分乡村发展受阻于村落资源匮乏、人才凋敝,对发展机遇难以进行及时有效回应。除此之外,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经济高速发展是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部分村民文化水平较低,环保意识欠缺,沿袭下来了以损坏环境发展经济的陋习,这也是部分村落发展层次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然要统筹城乡发展,将城乡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满意度。要实现这一目标,乡村全面发展是关键,乡村振兴总要求中生态宜居是重点,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乡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综合治理,让多方乡村利益共同体参与到乡村环境整治中来,形成多元治理的良好开局,构建和谐稳定有序的乡村发展结构。

乡村应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科学合理地利用自身资源,把人动起来、资源活起来,经济才能滚起来,发展才能好起来。除此之外,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才待遇,借助人才优势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灵活借助乡村资源,借助科学分析工具,因地制宜地确定科学耕作模式,助推乡村发展。

作者简介:王戍(1998-),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业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发展困境乡村振兴技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武术研究(2016年7期)2016-12-15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现代营销·学苑版(2016年10期)2016-12-12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经济师(2016年10期)2016-12-03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移动应用系统开发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商(2016年27期)2016-10-17

推荐访问:乡村 振兴 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