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时间:2023-12-30 16:16:02 来源:网友投稿

刘镇

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乡村地区的发展进程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地区的绿色发展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还正处于乡村绿色发展的起步阶段,乡村绿色发展被一系列突出问题所制约,如绿色发展潜力不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文明法律体系不完善等。本文从坚持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乡村绿色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探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绿色发展的路径,以期以乡村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现代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意义;
路径

一直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的生产发展,始终不忘“三农” 问题,从中国实际出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农民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绿色是生命的象征色,也是大自然的底色,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一环,是现阶段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是处理好环境与发展二者关系的关键所在。绿色发展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中所遇到问题的重要举措,乡村绿色发展道路也是实现乡村经济高质稳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走鄉村绿色发展道路的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2018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深刻阐释了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联系,即乡村振兴要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唯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持续振兴,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二者是统一的。[1]现阶段,乡村振兴落脚在绿色发展语境下,意义重大,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可持续化发展、乡村环境治理、生态产业融合等方面。首先,实现产业兴旺就必须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乡村地区各特色产业之间的融合,改善地区现有产业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这与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道路是高度契合的;
其次,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也要特别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乡村绿色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在发展中改善环境,在绿色生态化的环境中实现发展;
最后,一个开放包容、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乡村文明风气,其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实现这种和谐发展,必然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作为发展的前提,以绿色优美的环境为底色,这也为发展地区经济文化起着保驾护航的关键作用。

(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乡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的关键。乡村地区有着天然的发展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后劲充足等。良好乡村绿色生态文明环境是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实现绿色发展,就是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绿色发展除包含自然、经济领域外,还要贯穿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文化的和谐发展。目前,乡村地区发展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大部分地区农民仍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农民的农产品生产基本使用化肥,不合理的施肥导致农田土壤凝固、土壤氧化软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另外,在耕作、挖地、伐木、放牧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做法。为避免类似问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必须以绿色的乡村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探究乡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三)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2021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终于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这是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向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前进中的又一座里程碑。但脱贫摘帽并不意味我们已到达了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巩固好脱贫成果。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于农村农业发展有着天然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特有的生态优势赋予了乡村地区发展的潜力。已经有很多农村贫困地区走上富裕道路的事例,这些贫困地区的村民们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融入乡村发展,将一系列绿色健康、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打入市场,这些既有特色又绿色的农产品充分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受到市场青睐,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并将绿色发展的理念应用到乡村地区的各个产业,不仅促进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效保护了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地为乡村地区发展赋能,不断为乡村地区的生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乡村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将绿水青山变为广大农民走向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3]

二、乡村绿色发展面临的阻碍

(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没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无从谈起。近年来,国家对乡村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弱、生态环境屡遭破坏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地区实际情况距美丽乡村的愿景还相差甚远。

首先,受传统农耕方式的影响,耕作方式粗犷,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既破坏了土地又污染了水体,不科学的工业废水排放也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由于乡村地区居民环保意识不强,随意丢弃垃圾等现象使得各类垃圾长期埋在土壤之中,进一步降低了乡村地区土地利用率;
其次,乡村地区居民一般以地下水作为第一水源,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及随意挖掘利用土地资源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最后,由于乡村地区居民环保意识较弱,乡村资源浪费情况也较为严重,近年来,大量农民进到城市谋求发展,间接导致了乡村地区越来越多耕地的荒废,此外许多农民认为秸秆等资源毫无用处,进行大量焚烧,不仅造成浪费,还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4]

(二)绿色产业发展滞后

目前,乡村地区生产方式粗放化、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比较明显。

首先,传统的粗放型农业仍是主体,粗放型农业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以及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在给乡村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阻碍着乡村地区各类产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急需改变;
其次,大多乡村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多以农业为主,大多依靠人力,并以自我温饱为第一目的进行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不能很好地利用乡村生态资源优势,乡村产业结构分散化明显,受经验、技术等因素影响,难以形成一体化产业结构;
最后,乡村地区绿色产业相关科学技术比较落后,近年来乡村地区的人才大量流向城市导致这一问题更加明显,间接导致了农村农业产量低的问题。乡村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与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和创新能力不匹配,使得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滞后。

(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

相较于城市,乡村地区农民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加之生活习惯、年龄等因素的差异,很难将乡村地区居民团结在一起朝着实现绿色农业目标而共同推进。

由于缺乏对农村环境和生态概念的理解,一些村民仍无法理解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从长远角度出发进行农业生产。受文化程度影响,农民群体难以形成绿色发展观念且不愿接受改变,他们更倾向于传统的简单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改变根深蒂固的小农思维,更不可能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有的村民甚至认为促进绿色发展只是政府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还有一部分村民虽有绿色发展的观念,但却无法将“绿水青山” 变为“金山银山”,缺乏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办法。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在实现乡村地区绿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绿色发展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在乡村环境问题的治理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必须着重完善乡村绿色发展制度体系,以健全的制度作为绿色发展的基础,才能有效应对乡村地区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绿色发展问题,为乡村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乡村地区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地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数量少、缺乏针对性,没有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各乡村所处地形的不同、生态资源的不同以及居民情况的差别导致缺乏因地制宜的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区优势,做不到产业发展制度先行,且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
二是乡村地区各级部门对本地区的了解程度、配合程度还需提高。乡村基层干部是乡村发展的带头人,只有基层干部以身作则,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各部门做到信息的有效衔接与协调,监管机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由于部分乡村地区存在资金不足等情况,监督困难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三、乡村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乡村环境污染治理

良好的乡村环境是乡村绿色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石。首先,对于环境治理必须要做好顶层设计,要做好科学规划与布局,全力打造绿色产业园区、绿色文化旅游园区等特色园区,并根据乡村特色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适宜的绿色乡村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好地区优势;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地区能耗大、污染大的产业的治理力度,健全资源产权制与资源环境管控制,积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诸多环保行动;
最后,还应注意生活垃圾的处置,做好垃圾分类并及时处理,对于居民生活污水也要科学处理,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防止水体污染问题的产生,鼓励乡村地区建设公共厕所,加强对乡村公共厕所、垃圾厂的科学管理。

(二)变革落后生产方式

推动乡村地区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当前乡村地区生产方式的粗放化。要逐步打破传统的农耕观念,从现代化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从乡村地区科學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引领,逐步建立起绿色的农业产业链,并逐步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转型。乡村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较强的发展后劲,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要从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环境现状出发,从乡村的自然环境、特色产物、文化风俗等多个方面发掘绿色发展的潜力,打造生态文化村、美丽乡村等特色项目,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绿色服务产业,开发农村特色生态产品,以旅游业、服务业带动其他产业,形成农旅等产业结合的良性循环,开创各个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提高乡村居民绿色文明意识

乡村的广大居民是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主体力量,只有不断加深乡村居民的绿色理念,养成良好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乡村居民强大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得到发挥。第一,要加强绿色环保理念的常态化教育,不断开展乡村绿色生产生活教育,着力提高乡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充分发挥人才的带领作用,定期开展环境保护、绿色生产等相关的培训。只有居民树立起先进的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第二,要加强乡村地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提升乡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在广场、街道等位置修建宣传栏,还可以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去激发居民参与环保工作的动力,达到居民自觉保护环境、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效果。

(四)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乡村地区能否持续长久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规范严格的制度是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在宏观上要加强乡村绿色发展制度的系统性建设,做到产业发展制度先行,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微观上要做到政策执行的细节规范,针对各个乡村具体的绿色发展问题因地制宜做出相应的规定,加强相关法律的实用性及适用性。[5]第二,政府基层干部是乡村绿色发展的领头羊,要建立完善的干部考核机制,严肃基层干部工作作风,要求基层干部多开展实地考察,加强对乡村地区实际情况的了解,确保乡村绿色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走乡村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乡村绿色生态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当前乡村绿色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阻碍,我们必须要从加强乡村地区环境污染治理、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变革生产方式、完善政策体系等各个方面出发,想方设法克服阻碍,不断朝着实现宜居乡村、绿色乡村的目标前进,早日实现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陆波.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2-23(012).

[2] 杨世伟.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内在意蕴、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4):125-135.

[3] 邓敏.乡村绿色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9(9):38-39.

[4] 段艳丰.乡村振兴视角下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及实践指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9(12):6-13.

[5] 张月昕.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浅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行政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8(07):156-158.

猜你喜欢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意义一件有意义的事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有意义的一天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6期)2020-12-16生之意义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诗里有你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

推荐访问:乡村 探析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