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思想汇报 >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7篇

时间:2024-03-28 19:32:02 来源:网友投稿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也进入了网络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7篇,供大家参考。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7篇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篇1

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也进入了网络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各学校开始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分析如何进行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体系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使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现有大部分平台开发遵循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应用性、层次性和经济性原则,基于san网络存储架构、trs跨数据库检索技术和统一身份认证的门户网站的导航三层技术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从而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聚集与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查询速度、保护知识产权及资源的交互式应用。

而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从资金到技术都没有这个实力,校园网的安全性较差,因此设了两台服务器,把校园网站等对外网的信息放到一个服务器上,把数字化资源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放到另一个服务器上不对外网开放,这样不用怎么考虑外网的入浸。

二、注重技能培养需求开发优质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如何运用教育规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也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资源的构成可以以技术应用型媒体资源为主,同时注重理论与研究型媒体资源的开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在专业资源库建设前期,经过充分调研后,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应用案例的收集与开发及相关工具的使用作为该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同时做好相关技术素材的整理与制作工作。

内容与技术是数字化资源建设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两个层面,内容表示该资源要呈现的信息内涵,技术指具体资源用何种媒体、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一般专业教师,对自身涉及到的专业比较了解,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制作一些ppt课件还可以,但是要进行一些深层次数字化媒体资源的开发往往就无能为力了。学校在进行数字化资源整体规划中,要明确哪些是重点资源,对于这些资源可以按课程或专业列子项目成立开发小组,小组成员应由专业教师、it方面或艺术方面的教师组成,专业教师负责具体资源的内容设计和脚本编写,然后由it方面的教师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并实现。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涉及到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如何综合运用相关理论设计出实用性、适应性和艺术性强、交互方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资源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具体资源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资源教与学的实际需要,选题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根据资源的特点选择好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确定是制作一幅图片、一个动画或是一个网络版课件。这里有必要特别提一下资源中的课件制作,不要做成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如何处理既适合界面美观性又适应教学对象年龄特征的媒体信息是数字化资源设计的关键。数字化资源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多种媒体信息及文献、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通常在进行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单个素材的设计时重点考虑实用与艺术表现效果问题。进行课件、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如果对它们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极易使人们的感官互相冲突,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媒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主体是普通教师,各级别的资源库中存储(或使用)的最多的是教师自己制作的资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表现效果,应以教学内容呈现和教学设计的体现为基础,然后再从技术与技术角度考虑如何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数字化资源中的基本媒体素材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如果在资源制作过程中不精心选取素材表现类型,有可能会出现“体积”过大、不便在线播放、呈现效果欠佳等问题。在选择具体媒体素材时,需要了解该素材的属性信息,如动画类素材常见的文件格式有gif、swf格式,但两者又有所不同。gif是最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由多帧gif图像的合成,swf是基于macromedia公司hockwave技术的流式动画格式,具有体积小、功能强、交互能力好、支持多个层和时间线程等特点,但播放时需要插件。媒体形式确定好以后应尽可能把每一种媒体的属性用到极致,比如文字,要把其字体、字号、颜色等多种属性充分利用,就可以起到向学习者有效地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积极培训,加强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与管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培训工作,资源设计工作,资源和人员管理工作,等等,适宜采用“一个中心,多个工作小组”的模式来管理整个系统。中心领导负责平台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程序等制定与监督,协调各小组的工作;小组成员主要包括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讲授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应用培训小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建设与维护小组,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维护小组等,分别对相关资源库进行开发与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转顺畅,工作高效。

最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实质是为教师、学生创造了一个进行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资源中心,随着信息化教学的迅速发展,它在整个教育领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只有对现有平台在安全体系结构、数字资源库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平台更加稳定、高效运行,尽可能发挥作用。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篇2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掀起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为了解决高校数据共享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等问题,同时增强师生体验感,建设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尤为重要。以西安石油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该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门户管理平台建设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

doidoi:10.11907/rjdk.161142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5-0143-02

0 引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1]。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其“数字化校园”基础框架已见雏形,但是其现有应用系统由各部门分散建设,操作系统、开发语言、数据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存在“信息孤岛”现象[2]。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共享,重复的数据录入也增加了教职工的工作量,严重降低了办公效率。

因此,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学校全面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大平台建设能够推进学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为师生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实现学校优质资源整合和优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

信息化标准建设

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是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的前提。

所谓信息化标准,就是在信息产生、传输、交换和处理时采用统一的规则、概念、名词、术语、传输格式、表达格式和代码[3]。其体系是立体的、结构化的,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编码规范、用户规范与信息化管理规程五大方面,其结构如图1所示。

信息化标准建设主要分为数据标准建设和代码标准建设。在建立代码标准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信息化技术规范》、《软件设计与开发规范》等,以及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的符合学校校情的自定义标准。

信息标准建设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建设健全、完善的信息标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石,是各应用系统能够有机结合的根本保证。因此,在三大平台建设前期,应落实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在三大平台建设中,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是难点也是重点。数据交换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其成为解决“信息孤岛”现象的主要手段。数据交换能够有效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并且,稳定可靠的数据环境有益于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使得学校领导的决策有据可依。

各应用系统建设时期不同,构建技术不同,采用的数据库也各异,应用系统会因代码、标准不统一而导致数据质量差、数据集成难度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中心数据库,让各应用系统最新数据经抽取后存入其中[4]。

中心数据库能够与各应用系统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源。

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完成数据集成过程,该过程即为etl,它是数据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清洗(cleansing)、装载(load)的过程,能够实现数据从数据源向目标数据库转化。etl工具已较为成熟,西安石油大学数据交换平台选用基于商业中间件的odi(oracle data integrator)进行构建,平台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学校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师生需要记忆的登录信息也随之增多,忘记密码以及输错登录信息的现象频繁发生,不仅对用户造成了不便,也增加了信息中心运维人员的工作量[5]。为有效解决学校各应用系统登录名和密码不统一的问题,着手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尤为重要。

该平台属于门户平台的身份认证模块,是实现多应用系统间单点登录的基础[6],为门户实现一站式登录提供支撑。单点登录指用户使用单一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时,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直接将登录信息与信息库的用户信息作对比,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成功后生成认证标志返回给用户,用户持有该标志去访问门户中集成的经统一身份认证过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同样校验认证标志的有效性,当相互交换认证信息验证成功后,自动登录到要访问的应用系统中。因此,师生使用一套用户信息便可访问多应用系统,这极大地简化了用户操作,也减少了用户信息运维管理工作量,提升了系统整体安全性。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建设

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三大平台中直接展现给用户的部分,该门户在建设时不同于早期的新闻门户,除具有新闻通知等信息发布功能外,还顺应时代潮流,增加了与服务相关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增强用户使用感,提升用户满意度。

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如oa、人事、教务、邮件、研究生等模块采用松耦合方式集成到门户网站中,并抽取如校园卡查询充值、oa待办事项、邮件未读提醒等应用服务模块。门户管理平台针对领导、普通教师、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将门户页面展现内容分为3类,按照登录人员的3类身份呈现不同页面,将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直观展现,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例如,以领导身份登陆的用户门户中会增加报表数据信息,以方便领导层掌握学校真实数据,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此外,服务门户平台提供了图形化工具,用户可对界面进行美化设置,还可以在已经集成的应用服务中挑选常用模块添加到首页,让用户体验这种自由的调整操作功能,提高用户对于门户的服务感知度。

这种基于soa的服务集成门户平台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服务,提高办公、教学质量,同时让师生在使用中切实体会到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跃进。

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大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西安石油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已较为完善,日益增加的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孤岛”现象如何避免等问题则需要依靠建设三大平台来解决。三大平台集中管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及数据信息,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以及便捷、全面的信息服务;能够实现现有数据共享,避免系统分散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使得西安石油大学的信息化应用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蕾.数字化校园公共数据交换平台设计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1(3):23-26.[2]李强.关于数字化校园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3]张应祥.高校数字校园信息标准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22-24.[4]刁宇.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5]焦绪腾.高校信息系统集成中的统一门户的研究与设计[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4.[6]任婕.统一认证在校园门户网站上的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2):63-67.(责任编辑:孙娟)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篇3

附件七: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规范

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集合点在于应用平台的建设。学校信息化平台集合于网络、硬件、软件、应用和服务,形成数字化校园管理与应用整体构架,实现教育信息化效能优化。平台集学校管理、教学空间、资源应用各要素于一体,与互联网、国家省(市)教育管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校园网相联通,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高效应用。

一、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概述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应与国家和天津市教育管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相对接,校际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平台建设采用最新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现跨终端数据采集、信息挖掘及分析,贯穿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多层次的增值数据服务。平台采用soa和开放平台架构实现“信息孤岛”的整合与数据流转,以集成创新、梯度扩展优势,通过集成(深度整合),将各分散的、独立的软件集中起来,统一应用,不仅解决“信息孤岛”难题,而且实现1+1>2的创新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创新。

二、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 应用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终极目标,平台建设必须在遵循上述6项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应用平台建设规范,从平台建设的构架、内容、功能等方面提出统一的基本要求,发挥平台应用的最佳效能。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1、平台建设做到学校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各要素的全覆盖,实现各要素信息互联互通;

2、平台建设的各项内个和功能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实际需求;

3、平台建设要页面美观、操作简便、运行快捷、用户体验舒适;

4、平台建设突出实际效能,能减轻师生教学负担,能帮助师生提升教学质量;

5、平台建设具有前瞻拓展性,能进行不断的升级和更新;

6、平台建设与国家、市云教育平台实现无缝对接,与校际平台互动互联,形成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教科研部门、社会以及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信息链接。如下图所示:

三、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功能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包括构建“学校空间、教师空间、学生空间、班级空间、学习空间、家长空间”等内容。其核心功能在于:成为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有效支撑。形成数字化校园认证门户服务、管理应用服务、教学应用服务、教研应用服务、质量诊断服务等要素的信息链,构成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接、全互动、全员参与的整体架构,实现学校教育信息的高效流转。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基本构架如下:

(一)学校空间

“学校空间是学习信息处理与管理的集成系统,是学校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信息化办公手段。系统强化校内外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流转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形成便捷、高效、公正、科学的学校政务运行体系。

1、教育行为管理

教育行为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实施;教育法规检查;上级文件制度执行;学校安全管理;学校教育活动;教师师德评价;学校荣誉成果;学校事故的惩处等。系统具有评价功能。

教师评价流程图例:

教学评价流程开始学年学期设置学期评价方案评价指标设置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学校领导评价评价结果数据结束

2、资讯文档管理

资讯文档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发布通知、公告、新闻、教育动态和文件下传、校长信箱等。系统具有资讯定向发送、文档储存、文档下载和回复等功能。

3、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过程各环节、各要素的管理,其中包括学生、班级信息、教师任课信息、教学计划编制、课程总表分表编排、教师考勤、组织集体备课等。系统具有数据统计、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检查教师备课等功能。

课程编排示意图:

4、教育质量监测

教育质量监测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测评,运用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等。系统具有各类信息数据录入、统计计算、标准分析、出具报表和查询等功能。

教育质量监测流程图:

学生综合教育质量评价流程图:,5、财务工作管理

财务工作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对学校经费、资产等进行全面、跟踪管理,其中包括资金的申请报告、资金使用计划、资金使用效果、资产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资产设备的登记与损耗等。系统具有信息数据录入、计算统计、出具报表及查询等功能。

6、后勤工作管理

后勤工作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后勤保障全方位支撑,其中包括学校安全、校舍修建维护、教材资料购置、师生饮食供给等。系统具有信息数据录入、计算统计、出具报表、查询及警示等功能。

(二)教师空间

教师空间是教师运用网络平台为自己建立起的一个服务于教育教学办公系统。教师凭借这一系统,展开教育教学工作,操作简捷,不仅能提高自身工作效率,而且能以优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1、网络备课

网络备课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建立自己的网络备课本,在网上进行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和跨校备课等。系统具有按备课要求内置丰富教学素材、动画教具、教学案例、教学课件、试题试卷等课程资源,为教师个性化资源管理、学科组协同备课、备课成果共享交流提供高效、便捷空间通道等功能。教师网络备课图例:

2、教育资源下载上传

教育资源下载上传系统的主要内容是:系统内置与教育教学相配套的各类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应用和收集储存机制等。系统设置专门通道,具有教育教学资源即时下载、上传及储存等功能。

3、网络互动教学

网络互动教学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教师运用班班通设备(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机其它移动设备)运用平台系统程序与学生进行直观。教学互动,或与学生电子书包连接,形成教学信息人人通的学习机制等。系统具有教学信息全覆盖,教学过程全员参与,因材施教定向教学等功能。

4、学生学习质量诊断

学生学习质量诊断系统的主要内容是:系统设置专项程序,教师对学科、班级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和诊断,其中包括常规教学质量分析,如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等;现代教育测量分析诊断,如给出有效分、标准分、标准差、闪光点、薄弱点及成绩分布等数据。系统具有网上阅卷学生数据自动导入,手工阅卷学生信息录入,数据自动统计计算,出具学生学习质量诊断报表,数据网络查询等功能。师生教学质量诊断图例:

5、教师工作室

教师工作室的主要内容是:为教师设置优质资源储存空间,为教师开辟网络授课窗口,打破原有课堂的时空限制,教师能随时在自己的网络授课窗口为学生授课(开设微课程、翻转课堂、答疑辅导)等。系统具有声音图像同步传播,课件图片自动播放、学生听课意见反馈、课程实播、复播、点播等功能。

(三)学生空间

学生空间是学生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记录学习过程的空间系统,也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阵地。通过引导学生网络空间的建立,创新学习观念,更新学习方法,达到培育学生信息化学习和生存能力的目的。

1、学生成长档案袋

学生成长档案袋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按照教育综合质量的指标要求,记录学生学习成长过程,其中包括德、智、体等诸方面要素的记载,教师为学生所写的评语,为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综合素质阶段评价提供素材数据。系统具有信息数据录入、统计计算、查询等功能。

2、教学资源推送下载

教学资源推送下载系统的主要内容是:为学生准备各学科同步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下载等。系统具有自动推送、学生选择下载等功能。

3、学习质量测评

学习质量测评系统的主要内容是:以知识点为节点,为学生提供同步学习质量的检测,并为学生建立网络错题本,学生可每天提交当天学习的训练作业,系统给予判断评价,给出学生学习差距,促使学生补差提高等。系统具有自动出题、自动判别、归类评价等功能。学生学习质量测评示意图:

4、学习质疑问难

学习质疑问难系统的主要内容是:与教师网络互动教学系统相链接,学生通过电脑、电子书包、其它移动设备等于教师互动,随时随地回答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还可与同学交流,相互释疑解难等。系统具有一对一、一对n及定向交互等功能。

5、网络在线作业

网络在线作业系统的主要内容是:为学生建立网络作业本,提供无纸化作业程序,教师能进行网络批阅,及时反馈作业结果。系统具有提供作业所需各类公式定律、符号、图形,支持电脑、电子书包(平板)、其它移动设备打字、手书、笔书录入及上传、下发等功能。

(四)班级空间

班级空间是学校各个班集体活动的阵地,是班主任协同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展示班级成果的平台。

1、班级成员

班级成员系统的主要内容是:由班主任组建班集体,其中包括学生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长、住址、爱好特长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信息、学生座位编排、班干部成员信息及设计的班徽、班级精神口号及学生考勤等。系统具有各种信息录入、学生座位自动、手动编排、与学生空间联通、信息查询及班干部、优秀学生网络投票推选等功能。

班级空间示意图:

2、班级课程 班级课程系统的主要内容是: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学生(选课)课表、任课教师、临时调课通知等。系统具有课表下载、课程调整、选课申请(批复)及查阅等功能。

3、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制定班级活动计划、记载活动内容、开展小组活动竞赛、进行活动创意讨论等。系统具有活动信息录入、活动管理评价(批评、点赞)、活动资料上传下载、活动讨论互动及活动信息查询等功能。

4、班级成果

班级成果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收集、储存、展示班级获取的各项成果,其中包括班级荣誉、班级竞赛成绩、学生个人荣誉、学生各类竞赛成绩、媒体和社会宣传、评赞稿件、信件等。系统具有文字、图片、视频录入、保存、查阅、播放并与学生空间相联通(为学生成长档案袋输送信息等功能。

(五)学习空间

学习空间是教师与学生资料查阅,自主选择性学习和研修的中心。师生在学习空间进行教学的同步学习和异步学习,同时是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进行继续教育研修学习的平台。

1、教育资源库 教育资源库的主要内容是:提供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各版本最新电子课本、教参、教案、学案、课件、训练题、考试题等教学应用资源。系统具有按教学进度和需求适时推送师生最需用的教学资源,提供“同步”的全方位训练和“异步”的多方位训练资源,资源库与日常教学和“班班通”无缝对接,为教师与学生全方位提供查找、选择各类教学优质资源,为命题组卷提供智能化机制等功能。

2、电子图书馆

电子图书馆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国家和省市重要教育法规、文件;各类电子工具书; 各类电子图书;各类教育、教学辅助电子用书;教育教学专题科研文章;教育期刊;教育影视(名师课堂);教育图片素材等。系统具有图书资料上传下载、图书资料搜索查询、撰写阅读心得、进行阅读检查计分评价等功能。

3、教育教学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系统的主要内容是:网上组织教师专业化学习,设立教师团队进行专题研究,组织教师网上校本研究和课题研究,开辟网上优质课(录像)观摩、评选和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开展网上原创教学资源比赛活动等。系统具有组织教师专题研讨、教师课题申报、教师论文作品上传下载、教师投票和专家评分等功能。

4、教师研修中心 教师研修中心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教师的学历达标管理、学力提升管理、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等模块,设置“专项培训、主题研修”等专栏,其中包括师德培训、班主任培训、教师学科培训、管理干部培训、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等。系统具有学习项目选定、学习对象确定、组织培训团队、专家答疑、学习进度资料查询、学习互动、学习计时、学习考核、学习检查等功能。

教师研修中心结构图例:

(六)家长空间 家长空间是学校向家庭、社会铺设网络信息化交互通道,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实时沟通的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信息交流实时便捷的优势。

1、学校教育动态

学校教育动态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通过平台相家长发布教育政策文件、学校和班级公告通知、学校和班级教育活动、召开网络家长会等。系统具有信息全员、定向、定时发送信息,支持手机等移动设备查阅、接受学校信息等功能。

2、家长意见上传

家长意见上传系统的主要内容是:为学生家长建立意见反馈的专门通道,通道与校长信箱连接,同时与班主任建立沟通通道等。系统具有选择对象上传意见、与校长、班主任互动交流、家长网络校访、教师网络家访等功能。家校互联互通示意图:

3、孩子信息查询

孩子信息查询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家长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查询自己孩子成长档案袋中的全部信息,其中包括孩子的表现、评语、历次考试的成绩、荣誉获奖情况等。系统具有查阅、下载、给出分析报表等功能。

4、家长委员会活动

家长委员会活动系统的主要内容是:以学校或年级组建家长委员会,设立网上家长委员会活动专栏,展开家长委员会活动,建立家长委员会群等。系统具有家长委员会成员信息录入,活动记录,意见提交、家长委员会成员之间讨论交流等功能。以上是“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功能设计,平台建设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和定制个性化的内容和功能模块,更好的发挥平台的实用效能。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篇4

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也进入了网络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各学校开始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分析如何进行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体系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使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现有大部分平台开发遵循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应用性、层次性和经济性原则,基于san网络存储架构、trs跨数据库检索技术和统一身份认证的门户网站的导航三层技术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从而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聚集与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查询速度、保护知识产权及资源的交互式应用。

而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从资金到技术都没有这个实力,校园网的安全性较差,因此设了两台服务器,把校园网站等对外网的信息放到一个服务器上,把数字化资源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放到另一个服务器上不对外网开放,这样不用怎么考虑外网的入浸。

二、注重技能培养需求开发优质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如何运用教育规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也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资源的构成可以以技术应用型媒体资源为主,同时注重理论与研究型媒体资源的开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在专业资源库建设前期,经过充分调研后,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应用案例的收集与开发及相关工具的使用作为该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同时做好相关技术素材的整理与制作工作。

内容与技术是数字化资源建设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两个层面,内容表示该资源要呈现的信息内涵,技术指具体资源用何种媒体、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一般专业教师,对自身涉及到的专业比较了解,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制作一些ppt课件还可以,但是要进行一些深层次数字化媒体资源的开发往往就无能为力了。学校在进行数字化资源整体规划中,要明确哪些是重点资源,对于这些资源可以按课程或专业列子项目成立开发小组,小组成员应由专业教师、it方面或艺术方面的教师组成,专业教师负责具体资源的内容设计和脚本编写,然后由it方面的教师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并实现。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涉及到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如何综合运用相关理论设计出实用性、适应性和艺术性强、交互方便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数字化资源设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具体资源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资源教与学的实际需要,选题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根据资源的特点选择好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确定是制作一幅图片、一个动画或是一个网络版课件。这里有必要特别提一下资源中的课件制作,不要做成简单的“黑板搬家”、“课本拷贝”,设计应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如何处理既适合界面美观性又适应教学对象年龄特征的媒体信息是数字化资源设计的关键。数字化资源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多种媒体信息及文献、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通常在进行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单个素材的设计时重点考虑实用与艺术表现效果问题。进行课件、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如果对它们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极易使人们的感官互相冲突,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媒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主体是普通教师,各级别的资源库中存储(或使用)的最多的是教师自己制作的资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表现效果,应以教学内容呈现和教学设计的体现为基础,然后再从技术与技术角度考虑如何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数字化资源中的基本媒体素材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如果在资源制作过程中不精心选取素材表现类型,有可能会出现“体积”过大、不便在线播放、呈现效果欠佳等问题。在选择具体媒体素材时,需要了解该素材的属性信息,如动画类素材常见的文件格式有gif、swf格式,但两者又有所不同。gif是最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由多帧gif图像的合成,swf是基于macromedia公司hockwave技术的流式动画格式,具有体积小、功能强、交互能力好、支持多个层和时间线程等特点,但播放时需要插件。媒体形式确定好以后应尽可能把每一种媒体的属性用到极致,比如文字,要把其字体、字号、颜色等多种属性充分利用,就可以起到向学习者有效地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积极培训,加强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实施与管理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培训工作,资源设计工作,资源和人员管理工作,等等,适宜采用“一个中心,多个工作小组”的模式来管理整个系统。中心领导负责平台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程序等制定与监督,协调各小组的工作;小组成员主要包括视频资源建设小组、多媒体素材资源建设小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讲授型网络课程建设小组、应用培训小组,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群建设与维护小组,学校精品课程开发与维护小组等,分别对相关资源库进行开发与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运转顺畅,工作高效。

最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实质是为教师、学生创造了一个进行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资源中心,随着信息化教学的迅速发展,它在整个教育领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只有对现有平台在安全体系结构、数字资源库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平台更加稳定、高效运行,尽可能发挥作用。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篇5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构建统一数字化平台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旨在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充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领域的信息资源,向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同时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建设原则指导下,认真贯彻“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共同建设、分级负责,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突出以需求为主导,以人为本,把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市场准入、市场监管、信用评价、企业年检、消费指导、案件查处等各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之中,逐步建立起由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标准、信息机构和信息人才等要素构成的全省工商信息化体系。

一、基本情况

工商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将省市县网络和各业务线应用软件连接、整合,统一全省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到互联互通,构建统一的工商系统信息化平台。为此,省工商局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坚持以工商系统业务为主导,以市场准入、经济户口、执法办案、企业信用监管等四大工商行政管理行为为切入点,结合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供成熟、合理和专业化的解决方案。自2000年开始至今,浙江省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大致走过了以下五个阶段:一是基础建设阶段(2000年—2002年),全省各级工商机关根据全省统一的《网络建设技术标准》,集中资金,购置硬件,搭建了工商系统内网(专网)、外网(互联网)二个网络平台。二是应用开发阶段(2001年—2003年),在硬件基本配备、网络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经济户口准入系统、经济户口监管系统、工商所综合管理系统、政务系统、经检办案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并逐渐在系统内进行推广和应用。三是整合提高阶段(2003年—2004年),在业务应用的前提下,全系统着力做好应用与软件的整合工作,并先后形成了一批数据库。四是数据建设阶段(2003年至今),建设全省数据资源平台,实行数据集中,建立了省市二级数据中心,并不断提升业务应用,为真正实现数据共享打下了基础。五是全面提升阶段(2004年至今),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省经济户口中积极推行企业数字证书,不断深化数据开发应用,建立统一电子政务平台。通过这几年的持续努力,省工商局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渐趋成熟

为配合全省商品市场流通领域整顿工作,建立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和市场检测结果发布系统,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发布平台。以企业信用监管的功能提升和扩充为重点,形成了全新的信用评价体系,并形成了评价、警示、分类监管的全面互动。改造升级了工商所巡查监管功能,实行了移动办公。

2.推进了数字化工商所建设

根据数字化工商所建设纲要及考核办法,推出了“工商所综合管理系统”,把工商所的日常工作都列入工商信息化管理的范畴。

3.政务系统建设卓有成效

对省局政务系统内网门户网站进行了升级改造,真正把政务内网改造成“宣传的窗口、交流的平台、指挥的中枢”。各市县也都已全面应用了oa政务系统,省局和大多数市县局都实现收发的电子化流转。

4.全省视频音频会议系统成功开通并顺利应用

省、市、县三级视频音频会议系统的建成,既节约了会议费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上下沟通更加便利、快捷。

5.省、市二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省、市二级的数据交换系统及数据决策分析系统的建设,全面部署了全省经济户口系统的中间件软件,完善了全省业务系统的技术架构,为全省业务软件的全面提升及经济户口数据的统计、挖掘、分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6.网上便民利民服务富有特色

省工商局以“公开透明、快捷便民”为宗旨,以“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咨询投诉”为三大主题,在省局外网门户网站上推进了“网上办照、网上查询、网上投诉、网上交流、网上咨询”五大网上功能,公开了五类信息,实现了新设立企业的网上登记,在全省政府部门中率先使用企业数字证书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塑造了“便民、利民”的工商部门形象,促进了效能建设。

二、主要特点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探索和应用,全省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划是基础

早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省局就立足浙江工商的实际,对全省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调研,陆续出台了涉及工商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规划和管理规定,如《浙江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和总体实施方案(1999年—2002年)》、《浙江省工商系统网络建设技术标准》、《浙江省工商系统数据建设规划纲要和数据中心方案》、《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规范》等,明确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原则、建设目标、总体架构、阶段任务、重点应用及远景展望、努力方向,这些文件的出台使浙江省工商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更加有章可循,对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的统一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应用是核心

信息化建设必须通过应用系统的建设发挥作用。省工商局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上分为业务系统和政务系统二大块,架构清晰,应用成功。

在业务系统建设上,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示范试点工程,以经济户口数据库为核心是我省工商信息化建设的一大创新,它通过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一个以经济户口管理为核心的、包含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工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跨地域的信息互通、综合执法和动态监管,逐步建立起上下关联、信息共享、规范标准的全局性应用系统,切实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有效性。

在政务系统建设上,对内网,定位于“交流业务工作的中心,展现工商工作的窗口,指挥系统工作的枢钮”,建立了以行政办公与机关管理自动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为主要内容的政务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工商局的政务管理、应急指挥和宏观决策服务,降低了内部管理成本;对外网,定位于“公开、咨询、办事”,开展网上工商业务,提供各项基本服务功能,实现政务公开、网上受理、投诉、审核、反馈等网上业务的办理,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做到便民利民。由于定位准确,政务内网在整个系统中的影响日益增大,每天点击率达到一万次以上。政务外网被列入省政府五个示范性网站之一,并在省政府组织的政府部门网站评选中名列第一,各市地工商局也都建立了工商门户网站,实现了与政府门户网站的联通。

3.整合是关键

信息化建设重要的是要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原因是大量资源未数字化,而大量数字化的信息却未标

准化,加之行政部门传统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极不利于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为解决这一问题,全省工商系统加紧了全省统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强化数据整合工作力度,先后在2002、2003、2004年进行了三次大的全系统数据整合工作。在整合数据上,针对数据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数据量大、质量和精度不一致、不完整等特点,省工商局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规范和整合。

首先是摸清家底,对原有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其次是对关键数据如企业登记信息、户口监管信息、企业信用信息等专门制定计划,早日建立框架;再次是明确信息整理的责任单位,规定信息整理以业务处(科)室为主,相关部门协同作业;四是统一数据标准,建立并联机制,加入数据质量和精度控制等级,做到各类业务数据贯通,并方便以后完善和更新;在此前提下建立省市二级数据中心,将所有信息尽快建库。目前,全省工商系统已实现了全省数据定时集中汇总,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信用监管体系,率先实现了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在此基础上,依靠数据挖掘技术,在省局建立了企业信用数据仓库,作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决策支持系统。

4.队伍是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它需要一支专业的管理与服务队伍,还需要一个职能明确的管理机构。在省编委的积极支持下,全省工商系统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信息管理办公室,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职责,即各级信息办负责本区域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监督和管理网络经营行为;指导本系统信息化工作;收集、汇总工商系统的数据、资料等有关信息;承担信息咨询的管理工作。全省共有200多个行政编制用于信息化队伍建设。目前,一般的县区有2—3人,市地有5—7人,这支机构和队伍的成立,大大推进了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使全省工商信息化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现实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建设,省工商局的电子政务已具备了较好的设备和网络基础,目前正在朝强化资源整合、注重应用效果等方面推进,以期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与此同时,打造一个“高效、实用、便民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呼声已经越来越迫切地从政府、企业、公众等众多的层面传出。作为主管市场监管的行政执法机关,省工商局将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到目前全省各地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方略。

三、加快工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是保障

工商信息化建设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等特点,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全省工商系统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积极关心、参与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级都从基础管理抓起,主要领导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形成扶持合力,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了权威、懂行、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建设业务管理支持体系、技术服务支撑体系、技术合作支撑体系,落实了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为扎实推进工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2.建好工商信息数据库是条件

工商资源信息库归根结底应该以服务于政府和社会为宗旨。省工商局在工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上,着力在完善和提高工商数据质量上下功夫,着力在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和面向社会服务的原则基础上下功夫,先后制定了建立工商信息数据库的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以此来规范整个系统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从而确保了工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打破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为今后使工商信息资源实现畅通流转、共享创造了条件。

3.工商软件的开发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是关键

一项业务需求要在软件上得到反映,一般都依照需求调研、制定规划、硬件选购、软件开发、应用培训、调试运行、文档数字化等顺序按部就班地串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普及,业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改进之中,因此有些步骤是可以并行或先行的,如文档数字化和素质技能培训可以先行,应用软件可在硬件未到位前,请开发单位在模拟环境下先期开发。这样统筹规划,交叉安排,立体作业,可大大缩短工期和提前烘托信息化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的关键是在开发软件时,做到循序渐进,开发人员要多征求和了解业务需求,业务人员要积极应用业务软件,并利用软件来安排业务工作,真正把信息化的应用与日常的工作结合起来,避免出现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二张皮”的现象。

工商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的一项新的工作,是服务社会提高效率刷新工商形象的重要举措。省工商局将积极探索,不断开拓,扎扎实实地把工商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工商职能到位,建设“数字浙江”作出积极的贡献。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篇6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构建统一数字化平台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旨在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充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领域的信息资源,向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同时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建设原则指导下,认真贯彻“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共同建设、分级负责,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突出以需求为主导,以人为本,把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市场准入、市场监管、信用评价、企业年检、消费指导、案件查处等各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之中,逐步建立起由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标准、信息机构和信息人才等要素构成的全省工商信息化体系。

一、基本情况

工商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将省市县网络和各业务线应用软件连接、整合,统一全省技术标准和规范,做到互联互通,构建统一的工商系统信息化平台。为此,省工商局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坚持以工商系统业务为主导,以市场准入、经济户口、执法办案、企业信用监管等四大工商行政管理行为为切入点,结合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供成熟、合理和专业化的解决方案。自2000年开始至今,浙江省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大致走过了以下五个阶段:一是基础建设阶段(2000年—2002年),全省各级工商机关根据全省统一的《网络建设技术标准》,集中资金,购置硬件,搭建了工商系统内网(专网)、外网(互联网)二个网络平台。二是应用开发阶段(2001年—2003年),在硬件基本配备、网络基本形成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经济户口准入系统、经济户口监管系统、工商所综合管理系统、政务系统、经检办案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并逐渐在系统内进行推广和应用。三是整合提高阶段(2003年—2004年),在业务应用的前提下,全系统着力做好应用与软件的整合工作,并先后形成了一批数据库。四是数据建设阶段(2003年至今),建设全省数据资源平台,实行数据集中,建立了省市二级数据中心,并不断提升业务应用,为真正实现数据共享打下了基础。五是全面提升阶段(2004年至今),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省经济户口中积极推行企业数字证书,不断深化数据开发应用,建立统一电子政务平台。通过这几年的持续努力,省工商局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经济户口综合监管系统渐趋成熟

为配合全省商品市场流通领域整顿工作,建立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和市场检测结果发布系统,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发布平台。以企业信用监管的功能提升和扩充为重点,形成了全新的信用评价体系,并形成了评价、警示、分类监管的全面互动。改造升级了工商所巡查监管功能,实行了移动办公。

2.推进了数字化工商所建设

根据数字化工商所建设纲要及考核办法,推出了“工商所综合管理系统”,把工商所的日常工作都列入工商信息化管理的范畴。

3.政务系统建设卓有成效

对省局政务系统内网门户网站进行了升级改造,真正把政务内网改造成“宣传的窗口、交流的平台、指挥的中枢”。各市县也都已全面应用了oa政务系统,省局和大多数市县局都实现收发的电子化流转。

4.全省视频音频会议系统成功开通并顺利应用

省、市、县三级视频音频会议系统的建成,既节约了会议费用,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上下沟通更加便利、快捷。

5.省、市二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省、市二级的数据交换系统及数据决策分析系统的建设,全面部署了全省经济户口系统的中间件软件,完善了全省业务系统的技术架构,为全省业务软件的全面提升及经济户口数据的统计、挖掘、分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6.网上便民利民服务富有特色

省工商局以“公开透明、快捷便民”为宗旨,以“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咨询投诉”为三大主题,在省局外网门户网站上推进了“网上办照、网上查询、网上投诉、网上交流、网上咨询”五大网上功能,公开了五类信息,实现了新设立企业的网上登记,在全省政府部门中率先使用企业数字证书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塑造了“便民、利民”的工商部门形象,促进了效能建设。

二、主要特点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探索和应用,全省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划是基础

早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省局就立足浙江工商的实际,对全省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调研,陆续出台了涉及工商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规划和管理规定,如《浙江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和总体实施方案(1999年—2002年)》、《浙江省工商系统网络建设技术标准》、《浙江省工商系统数据建设规划纲要和数据中心方案》、《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规范》等,明确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原则、建设目标、总体架构、阶段任务、重点应用及远景展望、努力方向,这些文件的出台使浙江省工商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更加有章可循,对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的统一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应用是核心

信息化建设必须通过应用系统的建设发挥作用。省工商局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上分为业务系统和政务系统二大块,架构清晰,应用成功。

在业务系统建设上,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示范试点工程,以经济户口数据库为核心是我省工商信息化建设的一大创新,它通过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一个以经济户口管理为核心的、包含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工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跨地域的信息互通、综合执法和动态监管,逐步建立起上下关联、信息共享、规范标准的全局性应用系统,切实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有效性。

在政务系统建设上,对内网,定位于“交流业务工作的中心,展现工商工作的窗口,指挥系统工作的枢钮”,建立了以行政办公与机关管理自动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为主要内容的政务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工商局的政务管理、应急指挥和宏观决策服务,降低了内部管理成本;对外网,定位于“公开、咨询、办事”,开展网上工商业务,提供各项基本服务功能,实现政务公开、网上受理、投诉、审核、反馈等网上业务的办理,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做到便民利民。由于定位准确,政务内网在整个系统中的影响日益增大,每天点击率达到一万次以上。政务外网被列入省政府五个示范性网站之一,并在省政府组织的政府部门网站评选中名列第一,各市地工商局也都建立了工商门户网站,实现了与政府门户网站的联通。

3.整合是关键

信息化建设重要的是要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原因是大量资源未数字化,而大量数字化的信息却未标

准化,加之行政部门传统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极不利于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为解决这一问题,全省工商系统加紧了全省统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强化数据整合工作力度,先后在2002、2003、2004年进行了三次大的全系统数据整合工作。在整合数据上,针对数据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数据量大、质量和精度不一致、不完整等特点,省工商局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规范和整合。

首先是摸清家底,对原有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其次是对关键数据如企业登记信息、户口监管信息、企业信用信息等专门制定计划,早日建立框架;再次是明确信息整理的责任单位,规定信息整理以业务处(科)室为主,相关部门协同作业;四是统一数据标准,建立并联机制,加入数据质量和精度控制等级,做到各类业务数据贯通,并方便以后完善和更新;在此前提下建立省市二级数据中心,将所有信息尽快建库。目前,全省工商系统已实现了全省数据定时集中汇总,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信用监管体系,率先实现了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在此基础上,依靠数据挖掘技术,在省局建立了企业信用数据仓库,作为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决策支持系统。

4.队伍是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它需要一支专业的管理与服务队伍,还需要一个职能明确的管理机构。在省编委的积极支持下,全省工商系统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信息管理办公室,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职责,即各级信息办负责本区域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监督和管理网络经营行为;指导本系统信息化工作;收集、汇总工商系统的数据、资料等有关信息;承担信息咨询的管理工作。全省共有200多个行政编制用于信息化队伍建设。目前,一般的县区有2—3人,市地有5—7人,这支机构和队伍的成立,大大推进了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使全省工商信息化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现实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建设,省工商局的电子政务已具备了较好的设备和网络基础,目前正在朝强化资源整合、注重应用效果等方面推进,以期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与此同时,打造一个“高效、实用、便民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呼声已经越来越迫切地从政府、企业、公众等众多的层面传出。作为主管市场监管的行政执法机关,省工商局将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到目前全省各地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方略。

三、加快工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是保障

工商信息化建设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等特点,涉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全省工商系统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积极关心、参与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级都从基础管理抓起,主要领导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形成扶持合力,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了权威、懂行、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建设业务管理支持体系、技术服务支撑体系、技术合作支撑体系,落实了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为扎实推进工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2.建好工商信息数据库是条件

工商资源信息库归根结底应该以服务于政府和社会为宗旨。省工商局在工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上,着力在完善和提高工商数据质量上下功夫,着力在体现政府信息公开和面向社会服务的原则基础上下功夫,先后制定了建立工商信息数据库的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以此来规范整个系统的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从而确保了工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打破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为今后使工商信息资源实现畅通流转、共享创造了条件。

3.工商软件的开发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是关键

一项业务需求要在软件上得到反映,一般都依照需求调研、制定规划、硬件选购、软件开发、应用培训、调试运行、文档数字化等顺序按部就班地串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普及,业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改进之中,因此有些步骤是可以并行或先行的,如文档数字化和素质技能培训可以先行,应用软件可在硬件未到位前,请开发单位在模拟环境下先期开发。这样统筹规划,交叉安排,立体作业,可大大缩短工期和提前烘托信息化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的关键是在开发软件时,做到循序渐进,开发人员要多征求和了解业务需求,业务人员要积极应用业务软件,并利用软件来安排业务工作,真正把信息化的应用与日常的工作结合起来,避免出现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工作“二张皮”的现象。

工商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的一项新的工作,是服务社会提高效率刷新工商形象的重要举措。省工商局将积极探索,不断开拓,扎扎实实地把工商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实现工商职能到位,建设“数字浙江”作出积极的贡献。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篇7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掀起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为了解决高校数据共享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等问题,同时增强师生体验感,建设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尤为重要。以西安石油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该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门户管理平台建设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

doidoi:10.11907/rjdk.161142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5-0143-02

0 引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1]。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其“数字化校园”基础框架已见雏形,但是其现有应用系统由各部门分散建设,操作系统、开发语言、数据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存在“信息孤岛”现象[2]。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共享,重复的数据录入也增加了教职工的工作量,严重降低了办公效率。

因此,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学校全面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大平台建设能够推进学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为师生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实现学校优质资源整合和优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

信息化标准建设

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是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的前提。

所谓信息化标准,就是在信息产生、传输、交换和处理时采用统一的规则、概念、名词、术语、传输格式、表达格式和代码[3]。其体系是立体的、结构化的,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编码规范、用户规范与信息化管理规程五大方面,其结构如图1所示。

信息化标准建设主要分为数据标准建设和代码标准建设。在建立代码标准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信息化技术规范》、《软件设计与开发规范》等,以及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的符合学校校情的自定义标准。

信息标准建设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建设健全、完善的信息标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石,是各应用系统能够有机结合的根本保证。因此,在三大平台建设前期,应落实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在三大平台建设中,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是难点也是重点。数据交换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其成为解决“信息孤岛”现象的主要手段。数据交换能够有效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并且,稳定可靠的数据环境有益于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使得学校领导的决策有据可依。

各应用系统建设时期不同,构建技术不同,采用的数据库也各异,应用系统会因代码、标准不统一而导致数据质量差、数据集成难度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中心数据库,让各应用系统最新数据经抽取后存入其中[4]。

中心数据库能够与各应用系统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源。

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完成数据集成过程,该过程即为etl,它是数据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清洗(cleansing)、装载(load)的过程,能够实现数据从数据源向目标数据库转化。etl工具已较为成熟,西安石油大学数据交换平台选用基于商业中间件的odi(oracle data integrator)进行构建,平台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学校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师生需要记忆的登录信息也随之增多,忘记密码以及输错登录信息的现象频繁发生,不仅对用户造成了不便,也增加了信息中心运维人员的工作量[5]。为有效解决学校各应用系统登录名和密码不统一的问题,着手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尤为重要。

该平台属于门户平台的身份认证模块,是实现多应用系统间单点登录的基础[6],为门户实现一站式登录提供支撑。单点登录指用户使用单一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时,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直接将登录信息与信息库的用户信息作对比,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成功后生成认证标志返回给用户,用户持有该标志去访问门户中集成的经统一身份认证过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同样校验认证标志的有效性,当相互交换认证信息验证成功后,自动登录到要访问的应用系统中。因此,师生使用一套用户信息便可访问多应用系统,这极大地简化了用户操作,也减少了用户信息运维管理工作量,提升了系统整体安全性。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建设

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三大平台中直接展现给用户的部分,该门户在建设时不同于早期的新闻门户,除具有新闻通知等信息发布功能外,还顺应时代潮流,增加了与服务相关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增强用户使用感,提升用户满意度。

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如oa、人事、教务、邮件、研究生等模块采用松耦合方式集成到门户网站中,并抽取如校园卡查询充值、oa待办事项、邮件未读提醒等应用服务模块。门户管理平台针对领导、普通教师、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将门户页面展现内容分为3类,按照登录人员的3类身份呈现不同页面,将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直观展现,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例如,以领导身份登陆的用户门户中会增加报表数据信息,以方便领导层掌握学校真实数据,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此外,服务门户平台提供了图形化工具,用户可对界面进行美化设置,还可以在已经集成的应用服务中挑选常用模块添加到首页,让用户体验这种自由的调整操作功能,提高用户对于门户的服务感知度。

这种基于soa的服务集成门户平台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服务,提高办公、教学质量,同时让师生在使用中切实体会到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跃进。

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大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西安石油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已较为完善,日益增加的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孤岛”现象如何避免等问题则需要依靠建设三大平台来解决。三大平台集中管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及数据信息,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以及便捷、全面的信息服务;能够实现现有数据共享,避免系统分散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使得西安石油大学的信息化应用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蕾.数字化校园公共数据交换平台设计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1(3):23-26.[2]李强.关于数字化校园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3]张应祥.高校数字校园信息标准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22-24.[4]刁宇.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5]焦绪腾.高校信息系统集成中的统一门户的研究与设计[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4.[6]任婕.统一认证在校园门户网站上的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2):63-67.(责任编辑:孙娟)

推荐访问:数字化 建设 平台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现状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宣传报道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内容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会计核算内容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建议 搭建企业数字化平台 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 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