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思想汇报 >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网评文章

时间:2024-02-28 09:16:02 来源:网友投稿

粮食安全 您的稿件正在编辑中,还有以下问题需要协助修改(因本文已经部分编辑,请在本附件基础上修改反馈):1.摘要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粮食安全 ,供大家参考。

粮食安全

  您的稿件正在编辑中,还有以下问题需要协助修改(因本文已经部分编辑,请在本附件基础上修改反馈):

  1.摘要修改:摘要主要提炼、概括文章的主要观念、思想,应是文章主要论述的内容和观点,而不是介绍文章做了哪些工作,避免不是文章主要论述内容的引导性语句,避免“有重要意义”等空洞话语,避免

  “本文探讨了?,分析了?,揭示了?”、“本文从哪几个方面”等介绍性语句。

  可参考下例:

  法治政府的契约理论逻辑

  摘

  要:法治是现代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理性选择,它主要通过政府与市场、社会的法律关系框架而展开。契约作为一种理念,在横向层面内含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自由、平等、互惠的价值诉求,在纵向层面也蕴含着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所应有的诚信与责任、秩序和效率的政府人格和施政理念。作为一种方法论,为横向和纵向契约理念结合的法治政府提供了应然性的法治逻辑与和谐社会的实践归宿。

  关键词:法治;法治政府;契约

  2.根据修改过的摘要翻译: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摘要、关键词翻译成英文。

  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同一个参考文献不能多次编号。正文中指示序号采用

  “[序号](P页码)”形式上标标注并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一致,文后参考文献需要以M、J、N等标明相应文献类型并补充完整信息。具体标准如下:

  (专著类)[序号]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

  (期刊类)[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页码.

  (报纸类)[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页码.

  (报告)[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从粮食生产到生计安全: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演变综述

  陈其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摘要: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从初期主要关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提供充足粮食供给的能力,向三个方面进行了扩展:第一,关于粮食的流通、可获得性以及可接受性的研究逐步被纳入到研究范围;第二,关注的粮食问题范围从单纯的粮食安全逐步扩展为包括营养安全以及生活安全的更为宽泛范畴;第三,越来越多的关注粮食除了其营养提供功能之外所包含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意义。结合粮食安全概念和内涵的历史演进,本文将近40年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并强调粮食供给阶段;关注家庭粮食安全并强调粮食获取阶段以及关注家庭食物安全、营养安全演变为关注家庭生活安全阶段。并结合不同阶段的研究背景,讨论了粮食安全问题研究重点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框架。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生产;食物权利;研究框架

  陈其霆(1975-),男,甘肃景泰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爆发的世界石油危机以及随之而来1972-1974年爆发的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使得国际社会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极大的推动了学术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进入21世纪,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短短10年内已经爆发了数次粮食危机。2007-08年的粮食短缺更是引致了从孟加拉国到墨西哥的一系列国家暴乱的发生和蔓延,对海地和马达加斯加政府的倒台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以2002-2004年为基期计算的粮食价格指数也从2000年的90上升到2010年10月的197,增长幅度达到118.89%,其中从2010年1-10月,粮价指数就上升了13.22%。2010年8月位列世界第四的传统小麦出口大国俄罗斯政府宣布谷物出口禁令,并在一月后把该禁令延长12个月至2011年12月,更是推动了粮价的进一步攀升。高企的粮食价格使得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收入增长面临困境的低收入人群越来越多加入了寻求食物援助的行列。近期,粮农组织发出了对于2007-2008年粮食危机可能再次发生的警告。而伴随着粮食短缺而来的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必然会进一步伤害到缺乏足够经济能力、本来就已经面临粮食不足的低收入人群。虽然从较长的时间内考虑,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生产和需求之间存在着总量的基本平衡。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个体可以获得足够的粮食来维持正常的生活。由于一些长期困扰世界粮食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粮食供给与人口增长的矛盾突出,粮食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作为全球人口数量第一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布朗旋风”爆发以来,关于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的探讨进一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将就近年来的国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论,探析粮食安全研究的演变以及最新的热点转换,以期为后续的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开展的基础。

  二、粮食安全研究的演变

  粮食安全这一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讨论国际发展问题的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演进和以及研究的深入,为了能够涵盖更为宽泛的与食物相关的问题并充分反映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复杂地位,其概念和范畴也是在不停的演变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和研究粮食安全问题,自然的,数量众多的不同定义被提出。Maxwell与Frankenberger[1](1992)通过统计发现,共有194个关于研究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定义的研究,而关于粮食安全指标的研究则为174个;Hoddinott(1999)报告了约有200个不同的关于粮食安全的定义以及450个测度指标。可以说,关于粮食安全的定义数量众多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概念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反映了粮食安全研究范畴的历史演变。

  1.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并强调粮食供给:20世纪70年代

  由于干旱以及沙漠侵蚀而导致的生产下降而导致的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非洲粮食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时期的关于粮食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和国家层面的粮食生产和供给。

  关于粮食供应短缺的重视也体现在1974年召开的世界粮食大会对于粮食安全的界定上面。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全球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粮食生产和供给方面。许多研究者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全球粮食供给数量及其波动性。特别地,由于不同国家的粮食危机程度差异性很大,使得人们在开展研究时,注意到国家之间的差异。这一研究趋势也反映在1974年11月召开的罗马世界粮食大会(WFC,WorldFoodConference)。在这次大会中,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主要从粮食供给的数量和稳定性出发,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保证在任何时间都有支持粮食消费稳定增长并对冲粮食和价格波动的充足的基本食物的世界粮食供给”[3]。并确定了17%~18%的储备-利用比例为最低粮食安全储备水平,其中周转库存量占12%,后备储备量占5%~6%。

  2.关注家庭粮食安全并强调粮食获取(FoodAccess):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中期饥荒再次袭扰非洲使得人们意识到仅仅关注粮食供应的局限性,发现国家一级充足的粮食供应并不能自动转化成个人和家庭层面的食品安全。特别是从AmartyaSen(1981)对饥荒和贫穷进行的杰出研究证明:即使是在粮食供应整体充足的情况下,因为食物获取权力的缺失也可能导致饥荒在贫困人口中的大肆蔓延[4]。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森所创立的“食物权利(FoodEntitlement)”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学者

  [2]

  倾向于从家庭和个人的层面来展开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这逐步成为了粮食安全研究的主流。在这一阶段,学者逐步认识到即使在相同的宏观粮食安全背景下,不同的家庭面临的粮食安全态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那些低收入的、社会资源匮乏的家庭更容易遭受粮食安全问题的威胁,而且受到伤害的程度更大。联合国粮农署在其2008年的粮食不安全状况白皮书中,明白地指出:过高的粮食价格对于全球范围内的那些贫困人口伤害最为剧烈。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粮食安全的概念界定就充分反映了这一趋势:“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实际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粮食来满足了生产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也就是说,实现粮食安全要求的食品实物总量供应是充足的,且每个家庭都能够通过市场或其他渠道获得足够的食品供应,而这些食品供应,足以满足适当的个人特殊饮食需要。而家庭的食物获取能力则受到包括自身生产、收入水平、资产、社区支持以及移民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变量的影响,并且通过研究发现,粮食安全的恶化常常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而受害者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所面临的困境,而不是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一结果。在这一阶段,研究的深入给粮食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视角,学者和国际机构逐步意识到家庭食物获取权利在粮食安全问题中的重要性,并意识到家庭层面应对粮食不安全的行为和对策的重要影响。到了80年代后期,研究者们同时强调粮食的充足供应和稳定的获取途径。也就是,在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关注粮食的充足供应,而在家庭层面则重点关注稳定和可持续的食物获取途径。

  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其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修正,强调粮食供求的平衡,即“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够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这一概念包括三项基本目标: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的稳定粮食供应;以及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

  1986年世界银行在其影响广泛的报告《贫困与饥饿》中区分了长期粮食不安全与短期粮食不安全的差异,并将“粮食安全”的定义中进一步表述为:“所有人在所有时候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食物以保证其积极健康的生活”。并提出到2015年要把遭受全球营养不良的人口数量在1990-1992的基础上下降一半的行动目标[7]。

  3.从关注家庭食物安全、营养安全演变为关注家庭计安全:20世纪90年代至今

  虽然AmartyaSen关于饥荒的“食物权利”解释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关于食物安全以及饥荒问题的认识,但是这一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食物权利研究方法把饥荒以及其他与粮食危机的问题的成因归结为经济因素造就的灾难性后果,但实际的情况更为复杂,其他的因素比如社会动荡和暴力行为可能也是造成部分地区食物危机的重要成因之已(deWaal[8],[5][5]1990)。此次,食物权利研究方法认为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由满足其食物消费决定的。而对人们的饥荒时期的行为研究表明,在食物短缺情况下,人们优先考虑的是保存生产能力已维持长期生计安全,而非短期的食物需求(Corbetti[9],1988)。

  90年代初期,关于营养不良问题的研究表明:家庭食物安全只是营养安全的必要条件而

  不是其充分条件,而包括饮食摄入量和多样性,健康和疾病,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10]。这期间的研究使得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乏力并不一定就直接导致家庭食物安全问题的加剧,除了食物获取、资源基础以及食物系统外,健康和疾病状况,环境卫生以及饮食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等因素也在家庭营养安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1996年的世界粮食安全峰会(WFS,WorldFoodSummit)采纳了一个更为复杂的粮食安全定义:“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能够获得足够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

  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提出了包括营养和健康,可利用性和经济可获得性等7个指标作为监测粮食安全的指标。200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一项确保人们享有粮食安全权利的“自愿原则”,呼吁各国政府履行该原则以确保所有人享有粮食安全。“自愿原则”要求各国政府在粮食安全领域遵循以下原则:平等、非歧视、全面参与、包容性、责任、法治以及所有人权都具有普遍性、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要求各国政府拿出政治意愿,确保人们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尊严和权利。

  随着对食物安全和营养安全的进一步探讨表明:食品安全,只有贫困家庭的目标集中的一个子集,而食物只是一系列决定穷人采取何种行为以及如何分散风险的诸多因素之一。贫穷的家庭不得不努力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进行微妙的平衡以维持生计。为了生存人们可能会选择挨饿以维护他们的资产和未来的生计。因此,有关家庭食物和营养安全的探讨逐步演进为关于家庭生活安全问题的研究。家庭生活的安全模型强调家庭的行动、看法和选择,并以更宽泛和更全面的视野分析贫穷家庭的行为选择问题。在模型中,食品被视作只是人们追求的优先事项之一,而不是贫穷家庭追求的唯一目标。贫穷的家庭不得不努力在食物需求和其它基本物质和非物质需求之间保持平衡[11]。

  三、粮食安全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演变

  可以看出,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界对粮食问题认识的深入,粮食安全的研究内容也随之演变。SimonMaxwell[12](1996)总结了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以来粮食安全概念的演变进程,指出三个主要的变化趋势:第一,从全球和国家角度向家庭和个人角度的转化;第二,从粮食优先向注重生活的转化;第三,从客观指标向主观感受指标的转化。随着研究的深入,联合国粮农组织与美国国际开发署认可的粮食安全的三个层面,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纳,即:(1)粮食供应(FoodAvailability):通过国内生产、商业进口以及国际援助等策略,确保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粮食供给;(2)家庭以及个人层面上获取粮食的能力(FoodAccess):家庭以及个人拥有足够的收入或者其他资源能够获得足够食物以及足够营养的膳食;(3)粮食的合理的利用(FoodUtilization/Consumption):粮食得到合适的使用;正确的粮食加工与储藏技术;重视健康以及卫生服务,营养和儿童保健知识。

  FrankRiely等(1999)给出了这三个层次的一个粮食安全研究框架,如图1[13]所示:

  食品利用率Food知识Knowledge文化惯例culturepractice时间配置

  timeallocation

  utilization看护质量

  Qualityofcare

  膳食摄入量

  Dietaryintake健康状态

  Healthstatus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家庭之间Intrahousehold食品来源

  FoodaccessSocialservices/infrastructure

  分配额Allocation食品库Foodbanks食品Food

  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支持食品库GovernmentNGOand食品供货能力

  食品生产

  Foodproduction

  市场购买

  Marketpurchase转移/借贷

  Transfers/loanscommunitysupportfoodbanks

  Foodavailability作物收入Cashcrops库存Stocks进口Imports食品援助Foodaid

  食品价格

  Foodprice现金收入

  Cashincome雇佣工资Wageemployment

  其他收入产生的活动OtherincomeGeneratingactivities社区资源Communityresources自然资源Naturalresources

  资本资源Capitalresources

  人力资源

  Humanresources

  自然环境naturalenvironment

  政策环境

  policyenvironment

  社会环境

  socialenvironment

  图1粮食安全的概念框架

  除了上述研究之外,粮食安全还有一种广泛认可的分类,粮食的长期安全与短期安全。粮食在长期内的不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家庭长时期缺乏足够的生产能力或者购买能力以获

  得充足的粮食而引发的经常性的食品不足和营养不良。从国家层面考虑,生产能力低下以及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是引发一个国家长期的粮食不安全产生的原因,这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所能够解释的。从家庭层面考虑,一个家庭长期的粮食不安全是指由于长期收入过低,不够获得购买到足够的粮食。短期的粮食不安全,是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形式,产生的原因有生产、价格或者收入的波动,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或者绝收,如灾害性气候变化、政治和社会动乱以及违背市场经济的政治体系。

  纵观粮食安全研究的演变,可以发现,关于粮食安全的早期研究强调粮食作为提供一个人口营养的基本来源,主要关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为它现在和未来预期人口提供充足粮食供给的能力。经过长期的演变和扩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扩展:第一,在关注一国或者地区的粮食生产和进口以保证充足粮食供给之外,与粮食的流通(Distribution)、可获得性(Availability)以及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的有关问题的研究也逐步被纳入到研究范围之内;第二,关注的粮食问题范围从单纯的粮食安全逐步扩展为包括营养安全以及生活安全的更为宽泛范畴;第三,越来越多的关注粮食除了其营养提供功能之外所包含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意义。

  FromFoodSupplytoLivelihoodSafety:SummaryontheEvolutionofFoodSecurity

  ChenQiting(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anjingUniversityofAstronauticsandAeronautics)

  Abstract:Thefoodcrisissincethe1970shasmadefoodsecurityoneofthehotissuesbothininternationalcommunityandtheacademicworld.Basedonthehistoricalevolutionofconceptoffoodsecurity.Thepaperdividesthepast4decadesoffoodsafetystudiesintothreestages:thebeginningstageof1970swhichfocusedonnationallevelfoodsecurityandstressedfoodsupply,the2ndstageof1980swhichfocusedonfamilylevelfoodsecurityandstressedfoodentitlement,andthe3rdstagefrom1990swhichfocusedonlivelihoodsafety.Combinedwiththedifferentresearchbackground,thepaperdiscussedtheinternallogicofdynamicfocusesoffoodsecurityresearch.Intheend,aframeworkoffoodsecurityresearchisgivenoutforfurtherdiscuss.Keywords:Foodsecurity;Foodproduction;Foodentitlement;Researchframework

  参考文献:

  [1]Maxwell,S.andT.Frankenberger.HouseholdFoodSecurity:Concepts,IndicatorsandMeasurements:ATechnicalReview[R].NewYorkandRome:UNICEFandIFAD,1992.

  [2]Hoddinott,J.ChoosingOutcomeIndicatorsofHouseholdFoodSecurity[R].Washington,D.C.:IFPRI,1992.

  [3]FAO.TradeReformandFoodSecurity[R].Rome:FAO,2003.

  [4]Sen,A.PovertyandFamines:AnEssayonEntitlementsandDeprivation[M],Oxford:ClarendonPress,1981.

  [5]FAO.theStateofFoodInsecurityintheWorldin2008[R].Rome:FAO,2009.

  [6]USAID.PolicyDetermination:DefinitionofFoodSecurity[R].WashingtonD.C.:USAID,1992.

  [7]WorldBank.PovertyandHunger:IssuesandOptionsforFoodSecurityin

  DevelopingCountries[R].WashingtonD.C.:WorldBank,1986.

  [8]deWaal,A.ARe-assessmentofEntitlementTheoryintheLightofRecentFaminesinAfrica[J].DevelopmentandChange.1990,21:469–490.

  [9]

  Corbett,J.FamineandHouseholdCopingStrategies[J].WorldDevelopment.1988.16(9):

  1,092–1,112.

  [10]UNICEF.StrategyforImprovedNutritionofChildrenandWomeninDevelopingCountries:AUNICEFPolicyReview[R].NewYork:UNICEF.1990.

  [11]Maxwell,S.andM.Smith.

  HouseholdFoodSecurity:AConceptualReview,inS.MaxwellandT.Frankenberger(eds)HouseholdfoodSecurity:Concepts,Indicators,andMeasurements:A

  TechnicalReview[R].NewYorkandRome.UNICEFandIFAD.1992.

  [12]SimonMaxwell.Foodsecurity:apost-modernperspective[J].FoodPolicy,1996,21(2):155-170[13]FrankRiely,NancyMock,BruceCogill,LauraBailey,andEricKenefick.FoodSecurityIndicatorsandFrameworkforUseintheMonitoringandEvaluationofFoodAidPrograms[R],WashingtonD.C.:USAID,1999.

推荐访问:粮食安全网评文章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