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思想汇报 >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精选文档)山长制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3-10-01 17:00:30 来源:网友投稿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44482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五篇)(篇一)4月中旬至4月底,我委组织11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调研组,分赴全市14个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供大家参考。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44482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篇一)

  4月中旬至4月底,我委组织11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调研组,分赴全市14个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调研。调研组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项目工地、工厂企业、基地大棚等实地察看,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等了解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今年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及成效

  今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优结构、惠民生、添活力、美乡村”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标准化、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五大重点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向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坚持高位推动,重农扶农抓农氛围浓厚。各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将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县域

  44482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强化责任,加大投入,严格考评。主要领导亲力部署、带头办点示范,分管领导紧抓督促调度、精进推动实施,农口部门责任上肩、落细落实,营造出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宁远县去冬今春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年农村秋冬生产的意见》、《关于做好**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组织编写了《宁远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今年及“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撑。祁阳县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门奖补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规模经营主体。零陵区制定了《零陵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实施方案》,区财政安排资金4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及推进工作。

  2、坚持结构调整,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各县区、管理区坚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主导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粮油、畜禽、果蔬、烤烟、茶叶等优势产业凸显现代农业新特色。一是建基地、上规模,打牢产业基础。突出稳定粮食生产,全市共创建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点26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点192个,示范总面积达57.1万亩,催生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大户)2019个。金洞管理区积极与省农科院合作,以“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有机稻生产,今年在凤凰乡建立绿色有机稻种植基地1000余亩。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依托温氏集团

  44482在江永、江华、零陵、新田、宁远、蓝山、祁阳7家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的实施和530家合作养殖户的辐射带动,全市基本形成了标准化建圈、规模化养殖、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今年一季度全市出栏生猪346万头,规模养殖占生猪出栏总量的61.3%。优化提升经作产业,今年来全市共完成果园提质改造3.92万亩,落实茶叶扩园改造1.58万亩,完成蔬菜播种面积82.5万亩,实施城镇专业蔬菜基地提质改造0.63万亩,新建各类园艺作物标准园34个,**原地正禾农场有限公司在道县建成供港蔬菜基地4600亩、鲜桃基地2160亩,目前为全省面积最大、标准最高的露地蔬菜基地。二是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东安县以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为抓手,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扶持和源头控制,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东安鸡、舜皇山土猪等优质特色品牌农业,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截至目前,全县已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3个、无公害农产品62个、绿色食品2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面积达59.2万亩。江永县以香柚、香芋、香姜“三香”为主,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面积7.6万亩,每个基地都建立了标准化推广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农药规范使用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制度、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等六项制度,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本地特色农产品。目前,香柚、香芋和香姜均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全县有“千家峒”牌等著名商标4个、“义华”牌等知名商标6个。蓝山县采取制作操作卡、明白纸等形式,引导农民、经营主体按规范进行农产品“四统一”生产,全县农业标准化

  44482推广应用面积达10万亩,通过“三品一标”认证认定3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2个,三峰茶叶公司所生产的十余个优良品种均已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五洲恒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即将打入欧洲市场。三是扶龙头、壮加工,打造产业发展筋骨。祁阳县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围绕优质稻、油茶、水果、茶叶等主导特色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工设备,加快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步伐,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全县共发展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17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家,打造了金浩茶油、银光粮油等一批知名品牌。道县初步形成了大米加工、树脂加工、油茶加工、果品加工、药品提炼、禽畜加工、蔬菜加工等7大支柱产业,培育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2家,创建**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4个。江华县今年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3家,重点扶持2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聚集资源资本、提升加工水平,同丰粮油食品公司投入8036万元进行技改扩能,将成为**首个集稻谷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全智能化龙头企业。

  3、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各县区、管理区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电商化的模式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从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产业链。

  44482一是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围绕“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这一主题,积极引领采摘品尝、观光体验、休闲农庄、文化传承等休闲农业业态发展,吸引游客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一园两线”(一园即永州农科园辐射区域,两线即永蓝公路沿线和207国道沿线)的空间布局,发展休闲农业企业413家,创建省级星级农庄18家,以江华香草源、宁远桃花岩、回龙圩回龙湖、零陵富家桥异蛇村等已成为全市旅游的新亮点。冷水滩区共培育发展休闲农业和农家乐42家,创建5星级休闲农庄3家、3星级休闲农庄2家,打造出蔡市镇的邓家埠、高溪市镇的普口、伊塘镇的茶花村等3个休闲观光示范村,休闲农业从业人员1874人,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营业收入2900多万元。二是农村电子商务快速有序发展。以淘宝“特色中国-永州馆”、京东“中国特色-永州馆”、“握物流”智慧物流、1号店“特产中国-永州馆”为载体,大力推进特色初级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网上交易。目前,有12家电商平台进驻我市,建立电商服务网点1800多个,11个县区均建设了农村淘宝县级营运中心,其中江华和双牌县各成立了2个县级运营中心,京东在江永建立了服务中心,宁远县建立了配套的创业孵化基地,全市第一批农村淘宝合伙人达到1000多人,全市触电的涉农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近200家,农产品上线品种达100余种。双牌县今年来新增电子商务经营主体5家,各类网店17个,新建各类企业店铺和营销网站180余个,上缴阿里、慧聪等平台服务费580万元。三是农业园建设强力推进。各县区扎实开展农业综合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大“一县一园”推进力度,推

  44482动园区进一步提高目标定位、彰显特色优势、强化示范功能、发挥引领作用。蓝山县新顺特色产业园建有3200亩高标准时鲜水果基地、400亩油茶基地、年繁育330万株苗圃的种苗基地,示范带动周边果农种植面积达1万亩,被列为**省现代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宁远九嶷山农业科技园总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目前已入驻企业5家,其中台湾风情百果园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将集科技培训、品种选育、品种展示、科谱教育、体验采摘、餐饮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全力打造产业融合的样板。

  4、坚持城乡统筹,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各县区、管理区把“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来抓,坚持规划引导,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点上突破,促进先行发展。一是统筹谋划布局。各地结合乡镇农地利用规划编制,对美丽乡村点、面、线进行了规划布局,制定了年度建设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责任和奖罚措施。江永县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五香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五香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五香农业+历史文化”等模式建设美丽乡村,勾蓝瑶寨黄家村去年乡村旅游收入达到4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平增收600元。宁远县深入推进“511工程”(即启动5个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00个行政村“五化”行动和100个村“乡村风貌”改造),形成“一村带百村、百村带全县”的良好局面。新田县按照“一核四线”(一核即龙泉镇、四线即s323、s231、s215、s228公路沿线)布局梯次推进,今年重点制定了s32344482公路沿线的精品线路建设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方案,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进行以奖代补。东安县重点打造“一带八景”。二是注重点面结合。点方面,省、市、县、乡镇四级示范点已全部落实到村,确定了办点领导,普遍建立了主要领导带头办点,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江永县共创办2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安排28名县级领导联系、25名乡镇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90个县直单位作为后盾、100余名驻村干部进村入驻。江华县已落实示范点20个。祁阳县八尺村、零陵区香零山村、江永县黄家村、江华县漕渡村、道县江口村等示范点规划起点高,进展较快。线方面,各县区均规划了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线路,宁远的宁道、宁新、永连,道县的宁道、g207国道,回龙圩的永富公路沿线的风貌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面方面,突出了空心房整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工作重点,特别是加大了对县域美丽乡村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力度。新田县投资1.1亿元的城乡垃圾综合处理建设项目已立项、选址;祁阳县依托海螺水泥集团投资8650万元的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工程项目正式建成并投用;宁远县2座高标准垃圾中转站正安装调试,在20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三是突出产村联动。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江永县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注重打好特色牌、产业牌,分类指导各村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文则文、宜工则工的原则,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全县25个县级美丽乡村均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增收致富产业,其中粗石江镇仙姑塘村、白土村建成了以香柚为主的特色产业带,44482实现农产品销售30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充分利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古迹和毗邻九嶷山风景区的优势,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今年“五一”期间推出花海观光园,开园第二天就接待游客3.5万人次。蓝山县大洞村依托万亩梨园,每年举办梨花节活动,吸引游客体验打麻糍、花浴等农家风情,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直接销售。

  5、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各县区、管理区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形成。各地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推手,通过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措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今年来,全市共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1万亩,新发展新型经营主体434个。道县投入资金500万元,成立了三家土地流转信托公司,建立了1个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24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90.61万亩,占应流转面积的32.56%。祁阳县着力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代耕、代育、代插、代植保、代收、代烘干和包产为主要内容的“六代一包”服务模式,带动全县粮食规模经营35万亩,被列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县,是我市唯一入选的试点县。二是农村金融市场逐步放活。新田县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契机,率先尝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今年对3244482家新型经营主体授信3500万元,江华、江永、道县、零陵也先后出台了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经营权抵押贷款正在稳步推进,进一步激发了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农业的热情。三是“三农”投入渠道进一步拓宽。祁阳县主动大胆求新求变,先行先试,组建了全市首家“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农业资源经营新理念,探索支农服务新途径,今年新增流转土地2019亩,成功签约一笔总投资500万元的基地合作建设协议,为全市拓宽农村建设投融渠道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已有宁远、江华、道县、新田等县区组建成立,正式开展运作。

  二、当前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区农业委改革后执行力还不强。目前,各县区农业委机构改革合并还没有完全到位,虽然各县区农业委“一把手”已明确,但大部分县区农业委副职还没有配到位,人员、机构、办公场地还没有有效整合,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还不强,还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有些工作脱节,影响工作效率。

  2、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不大。去年深圳招商会签约的18个项目中,市供销社永州生态农业加工物流园项目、市畜牧水产局永州市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祁阳县的大米蛋白质提取生产线以及肉牛基地项目、冷水滩区生物有机肥料项目等5个项目进展缓慢,永州市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大米蛋白质提取生产线等2个项目没有实质性启动,肉牛

  44482基地项目仅流转土地400亩,只完成要求的50%。

  3、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一是公益性服务组织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人员待遇低,且大部分县区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许多时间都在围绕乡镇中心工作运转,专业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时间难以保证。同时,还有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缺乏,不能满足农产品的检测需要。二是农业保险服务滞后。农业生产周期性较大,容易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目前,我市范围内的农业保险制度还不够健全,除水稻、烤烟、能繁母猪、杂交制种等几类能享受政策性保险外,大多数农副产品还没有相应的保险,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农业风险大大增加。

  4、部分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尚有差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回头看”进度不快,质量不高。由于县乡、村组和技术公司协调配合不到位,前期调查摸底基础工作不扎实,对质量把关不严,一些地方户口、身份证等原始资料收集不全,表格漏填、错填,签字不到位以及承包地块图示意图制作不规范等现象突出。二是农地利用规划推进难度大。目前县区农地利用规划编制主要由县区农业委牵头负责,工作力量比较薄弱,经费保障不力,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力度不够,资料提供不全,特别是乡镇农地利用规划编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如期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面临一定困难。三是“农建投”实际运转不多。除祁阳、江华开始运转外,大多数县区的“农建投”刚刚成

  44482立,组建模式各不相同,有的单独注册成立,有的挂靠现有的“城建投”、“经建投”或“旅建投”,受机构改革人员统一调配影响,公司班子还没有搭建完成,有的财政注册资金没有到位,涉农部门项目整合不顺畅,真正实际运转并取得成效的还不多。四是流转服务平台运行停滞不前。受机构改革和机构设立批复收紧影响,县区没有实现流转服务平台向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转变,大多数流转中心仍是临时性质,工作有些停滞不前。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少数县区还没有完成“点、线、面”的建设布局规划,有的虽然进行了初步规划,但没有制定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一些县区工作推进不够平衡,只注重点的建设,线、面上行动相对缓慢。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方面:一些县区发展农村电商的主要抓手还不十分明确,没有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引导和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办法措施不多,引导和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力度不大。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部分县区尚未将农业标准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人、财、物投入不足,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措施不够实,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办法不多,很难保证我市有足够的优质农产品上线销售。

  5、部分政策措施落实还有障碍。一是休闲农业用地通关便利措施落实不到位。目前,因我市尚未细化对休闲农业项目用地的管理办法和用地标准。在休闲农业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若按设施农业用地申请指标,往往因为用地指标不足影响项目的实施,若按建设用地申请指标,现行政策下还没有支持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相关扶持,许多

  1144482休闲农业发展面临进退两难境地。二是农机补贴选择余地小。目前,农机购机补贴需进入省或市指定的品种目录,但我市农机市场还有部分适合农民操作或适应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机没有进入补贴品种目录,导致一些购机农民得不到补贴。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1、把县区农业委“领”起来。针对当前县区农业委组建存在的问题及机构合并后职能融合、业务对接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我委将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县区农业委主任集中进行1-2天辅导培训。同时,我委已建立委领导联系县区农业委工作责任制,由委领导带领分管科站室定期、不定期深入县区,加强县区农业委工作的指导,帮助尽快完成机构改革过渡,督促加快重点工作落实。

  2、把农业基础设施“补”起来。多年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快补上这块短板。一方面,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农建投”组建和运作,给予其一定资源开发、资本运作等政策支持,抓紧实施一批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土地整理等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另一方面,要抢抓中央、省重视农业农村的良好机遇,精心规划包装一批农业项目,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资金扶持,并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投向粮食优势产区,重点围绕规模连片基地梯次推进实施,打造一批

  124448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样板,为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再一方面,要创新农业农村投入机制,通过建立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引导和吸引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协同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的良性局面。建议从市到县高度整合分散在国土、农业、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涉农建设项目资金,并出台实施管理办法,统筹组织实施,统一建设标准,避免多头管理造成投入分散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3、让农村土地“转”起来。土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市土地流转欠规范,农民对流转土地尚有思想顾虑,土地流转平台作用不明显,土地流转渠道还不够畅通,必须要创新机制,打通土地流转“最后一公里”。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土地流转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消除疑虑,积极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真正让农村产权改革的成果惠及于民。二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土地流转具体实施办法,规范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运行,统一土地流转合同书、格式文本,做好签证登记备案以及档案管理规范工作,防止出现新的土地矛盾隐患和纠纷。三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提高补贴标准,以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福利和保险功能,为广大土地流出者解除后顾之忧。建议出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信托制度和土地流转补贴优惠政策,鼓励、允许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对农民有意流转的土地预付部分租金签订预流转协议(未联系到经营业主暂

  1344482由农户耕种,一旦有经营业主承租该土地按正式合同执行)。同时,按土地性质、连片流转规模、流转年限等,分别给予流转户和承租户一次性补贴,对流转平台给予适当工作经费补助,以促进土地流转和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4、让新型经营主体“强”起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扶持,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一是积极探索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从数量到质量转变的新途径。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完善登记、注册、管理等配套措施,加强服务指导,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规范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发展能力。要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动态管理”制度,对于无经营活动的,取消其继续运营的资格,对经营不规范、运行不佳的,强制其停业整改,待其整改后再恢复其营业资格。二是加快建立健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的激励机制。要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尤其要强化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保险支持,创新新型经营主体担保抵押方式和融资方式,加快开展产业链金融、信用贷款、大中型农机具融资租赁、第三方担保贷款、动产或不动产抵押等金融服务业务。积极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农业保险险种。要加强规划引导,支持鼓励同类产业的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环节,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联结起来,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做大做强。建议建立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项

  1444482资金,每年支持30个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各10个),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品牌、产能扩改提升、标准化建设、社会化服务等。

  5.让工作机制“活”起来。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点农业农村工作,市农业委明确了分管领导与责任科室跟踪督办,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成效。对工作推进较慢的县区农业委,市农业委将对县区农业委主任进行约谈,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与要求,促进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议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农业委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市委市政府安排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于6月底7月初开展一次联合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农业农村工作格局。三是与“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在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中,要与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执行力,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二)

  4月中旬至4月底,我委组织11个由班子成员带队的调研组,分赴全市14个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开展农业农村工作综合调研。调

  1544482研组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项目工地、工厂企业、基地大棚等实地察看,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等了解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今年全市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及成效

  今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优结构、惠民生、添活力、美乡村”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标准化、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五大重点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向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1、坚持高位推动,重农扶农抓农氛围浓厚。各县区(管理区、经开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原则,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将农业农村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强化责任,加大投入,严格考评。主要领导亲力部署、带头办点示范,分管领导紧抓督促调度、精进推动实施,农口部门责任上肩、落细落实,营造出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宁远县去冬今春先后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年农村秋冬生产的意见》、《关于做好**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加

  1644482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组织编写了《宁远县“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今年及“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撑。祁阳县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门奖补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规模经营主体。零陵区制定了《零陵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实施方案》,区财政安排资金4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及推进工作。

  2、坚持结构调整,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各县区、管理区坚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主导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粮油、畜禽、果蔬、烤烟、茶叶等优势产业凸显现代农业新特色。一是建基地、上规模,打牢产业基础。突出稳定粮食生产,全市共创建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点26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点192个,示范总面积达57.1万亩,催生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大户)2019个。金洞管理区积极与省农科院合作,以“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有机稻生产,今年在凤凰乡建立绿色有机稻种植基地1000余亩。加快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依托温氏集团在江永、江华、零陵、新田、宁远、蓝山、祁阳7家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的实施和530家合作养殖户的辐射带动,全市基本形成了标准化建圈、规模化养殖、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今年一季度全市出栏生猪346万头,规模养殖占生猪出栏总量的61.3%。优化提升经作产业,今年来全市共完成果园提质改造3.92万亩,落实茶叶

  144482扩园改造1.58万亩,完成蔬菜播种面积82.5万亩,实施城镇专业蔬菜基地提质改造0.63万亩,新建各类园艺作物标准园34个,**原地正禾农场有限公司在道县建成供港蔬菜基地4600亩、鲜桃基地2160亩,目前为全省面积最大、标准最高的露地蔬菜基地。二是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东安县以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为抓手,通过政策推动、资金扶持和源头控制,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东安鸡、舜皇山土猪等优质特色品牌农业,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拓市场。截至目前,全县已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3个、无公害农产品62个、绿色食品2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面积达59.2万亩。江永县以香柚、香芋、香姜“三香”为主,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面积7.6万亩,每个基地都建立了标准化推广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农药规范使用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制度、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等六项制度,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本地特色农产品。目前,香柚、香芋和香姜均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全县有“千家峒”牌等著名商标4个、“义华”牌等知名商标6个。蓝山县采取制作操作卡、明白纸等形式,引导农民、经营主体按规范进行农产品“四统一”生产,全县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面积达10万亩,通过“三品一标”认证认定3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2个,三峰茶叶公司所生产的十余个优良品种均已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五洲恒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即将打入欧洲市场。三是扶龙头、壮加工,打造产业发展筋骨。祁阳县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144482围绕优质稻、油茶、水果、茶叶等主导特色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加工设备,加快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步伐,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目前,全县共发展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17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家,打造了金浩茶油、银光粮油等一批知名品牌。道县初步形成了大米加工、树脂加工、油茶加工、果品加工、药品提炼、禽畜加工、蔬菜加工等7大支柱产业,培育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2家,创建**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4个。江华县今年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3家,重点扶持2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市级龙头企业聚集资源资本、提升加工水平,同丰粮油食品公司投入8036万元进行技改扩能,将成为**首个集稻谷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全智能化龙头企业。

  3、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各县区、管理区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电商化的模式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从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接二连三”的农业产业链。一是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围绕“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这一主题,积极引领采摘品尝、观光体验、休闲农庄、文化传承等休闲农业业态发展,吸引游客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一园两线”(一园即永州农科园辐射区域,两线即永蓝公路沿线和207国道沿线)的空间布局,发展休闲农业企业413家,创建省级星级农庄

  14448218家,以江华香草源、宁远桃花岩、回龙圩回龙湖、零陵富家桥异蛇村等已成为全市旅游的新亮点。冷水滩区共培育发展休闲农业和农家乐42家,创建5星级休闲农庄3家、3星级休闲农庄2家,打造出蔡市镇的邓家埠、高溪市镇的普口、伊塘镇的茶花村等3个休闲观光示范村,休闲农业从业人员1874人,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营业收入2900多万元。二是农村电子商务快速有序发展。以淘宝“特色中国-永州馆”、京东“中国特色-永州馆”、“握物流”智慧物流、1号店“特产中国-永州馆”为载体,大力推进特色初级农产品和深加工农产品网上交易。目前,有12家电商平台进驻我市,建立电商服务网点1800多个,11个县区均建设了农村淘宝县级营运中心,其中江华和双牌县各成立了2个县级运营中心,京东在江永建立了服务中心,宁远县建立了配套的创业孵化基地,全市第一批农村淘宝合伙人达到1000多人,全市触电的涉农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近200家,农产品上线品种达100余种。双牌县今年来新增电子商务经营主体5家,各类网店17个,新建各类企业店铺和营销网站180余个,上缴阿里、慧聪等平台服务费580万元。三是农业园建设强力推进。各县区扎实开展农业综合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建设,加大“一县一园”推进力度,推动园区进一步提高目标定位、彰显特色优势、强化示范功能、发挥引领作用。蓝山县新顺特色产业园建有3200亩高标准时鲜水果基地、400亩油茶基地、年繁育330万株苗圃的种苗基地,示范带动周边果农种植面积达1万亩,被列为**省现代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宁远九嶷山农业科技园总投资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目前已入驻

  244482企业5家,其中台湾风情百果园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将集科技培训、品种选育、品种展示、科谱教育、体验采摘、餐饮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全力打造产业融合的样板。

  4、坚持城乡统筹,打造宜居宜游美丽乡村。各县区、管理区把“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来抓,坚持规划引导,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点上突破,促进先行发展。一是统筹谋划布局。各地结合乡镇农地利用规划编制,对美丽乡村点、面、线进行了规划布局,制定了年度建设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责任和奖罚措施。江永县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五香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五香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五香农业+历史文化”等模式建设美丽乡村,勾蓝瑶寨黄家村去年乡村旅游收入达到4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平增收600元。宁远县深入推进“511工程”(即启动5个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00个行政村“五化”行动和100个村“乡村风貌”改造),形成“一村带百村、百村带全县”的良好局面。新田县按照“一核四线”(一核即龙泉镇、四线即s323、s231、s215、s228公路沿线)布局梯次推进,今年重点制定了s323公路沿线的精品线路建设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方案,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进行以奖代补。东安县重点打造“一带八景”。二是注重点面结合。点方面,省、市、县、乡镇四级示范点已全部落实到村,确定了办点领导,普遍建立了主要领导带头办点,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江永县共创办2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2144482安排28名县级领导联系、25名乡镇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90个县直单位作为后盾、100余名驻村干部进村入驻。江华县已落实示范点20个。祁阳县八尺村、零陵区香零山村、江永县黄家村、江华县漕渡村、道县江口村等示范点规划起点高,进展较快。线方面,各县区均规划了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线路,宁远的宁道、宁新、永连,道县的宁道、g207国道,回龙圩的永富公路沿线的风貌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面方面,突出了空心房整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工作重点,特别是加大了对县域美丽乡村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力度。新田县投资1.1亿元的城乡垃圾综合处理建设项目已立项、选址;祁阳县依托海螺水泥集团投资8650万元的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工程项目正式建成并投用;宁远县2座高标准垃圾中转站正安装调试,在20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减量试点工作。三是突出产村联动。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江永县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注重打好特色牌、产业牌,分类指导各村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文则文、宜工则工的原则,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全县25个县级美丽乡村均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增收致富产业,其中粗石江镇仙姑塘村、白土村建成了以香柚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实现农产品销售30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充分利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古迹和毗邻九嶷山风景区的优势,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今年“五一”期间推出花海观光园,开园第二天就接待游客3.5万人次。蓝山县大洞村依托万亩梨园,每年举办梨花节活动,吸引游客体验打麻糍、花浴等

  2244482农家风情,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直接销售。

  5、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各县区、管理区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主体的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形成。各地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为推手,通过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等措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今年来,全市共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1万亩,新发展新型经营主体434个。道县投入资金500万元,成立了三家土地流转信托公司,建立了1个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24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90.61万亩,占应流转面积的32.56%。祁阳县着力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代耕、代育、代插、代植保、代收、代烘干和包产为主要内容的“六代一包”服务模式,带动全县粮食规模经营35万亩,被列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县,是我市唯一入选的试点县。二是农村金融市场逐步放活。新田县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为契机,率先尝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今年对32家新型经营主体授信3500万元,江华、江永、道县、零陵也先后出台了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经营权抵押贷款正在稳步推进,进一步激发了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农业的热情。三是“三农”投入渠道进一步拓宽。祁阳县主动大胆求新求变,先行先试,组建了全市首家“农村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农业资源经营新理念,探索支农服务

  2344482新途径,今年新增流转土地2019亩,成功签约一笔总投资500万元的基地合作建设协议,为全市拓宽农村建设投融渠道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已有宁远、江华、道县、新田等县区组建成立,正式开展运作。

  二、当前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区农业委改革后执行力还不强。目前,各县区农业委机构改革合并还没有完全到位,虽然各县区农业委“一把手”已明确,但大部分县区农业委副职还没有配到位,人员、机构、办公场地还没有有效整合,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还不强,还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有些工作脱节,影响工作效率。

  2、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不大。去年深圳招商会签约的18个项目中,市供销社永州生态农业加工物流园项目、市畜牧水产局永州市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祁阳县的大米蛋白质提取生产线以及肉牛基地项目、冷水滩区生物有机肥料项目等5个项目进展缓慢,永州市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大米蛋白质提取生产线等2个项目没有实质性启动,肉牛基地项目仅流转土地400亩,只完成要求的50%。

  3、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一是公益性服务组织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人员待遇低,且大部分县区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许多时间都在

  2444482围绕乡镇中心工作运转,专业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时间难以保证。同时,还有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缺乏,不能满足农产品的检测需要。二是农业保险服务滞后。农业生产周期性较大,容易受到各种风险的影响。目前,我市范围内的农业保险制度还不够健全,除水稻、烤烟、能繁母猪、杂交制种等几类能享受政策性保险外,大多数农副产品还没有相应的保险,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农业风险大大增加。

  4、部分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尚有差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回头看”进度不快,质量不高。由于县乡、村组和技术公司协调配合不到位,前期调查摸底基础工作不扎实,对质量把关不严,一些地方户口、身份证等原始资料收集不全,表格漏填、错填,签字不到位以及承包地块图示意图制作不规范等现象突出。二是农地利用规划推进难度大。目前县区农地利用规划编制主要由县区农业委牵头负责,工作力量比较薄弱,经费保障不力,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力度不够,资料提供不全,特别是乡镇农地利用规划编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如期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任务面临一定困难。三是“农建投”实际运转不多。除祁阳、江华开始运转外,大多数县区的“农建投”刚刚成立,组建模式各不相同,有的单独注册成立,有的挂靠现有的“城建投”、“经建投”或“旅建投”,受机构改革人员统一调配影响,公司班子还没有搭建完成,有的财政注册资金没有到位,涉农部门项目整合不顺畅,真正实际运转并取得成效的还不多。四是流转服务平台运行停滞不前。受机构改革和机构设立批复收紧影响,县区没有实现流转服

  2544482务平台向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转变,大多数流转中心仍是临时性质,工作有些停滞不前。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少数县区还没有完成“点、线、面”的建设布局规划,有的虽然进行了初步规划,但没有制定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一些县区工作推进不够平衡,只注重点的建设,线、面上行动相对缓慢。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方面:一些县区发展农村电商的主要抓手还不十分明确,没有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引导和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电子商务办法措施不多,引导和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力度不大。农业标准化建设方面:部分县区尚未将农业标准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人、财、物投入不足,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措施不够实,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办法不多,很难保证我市有足够的优质农产品上线销售。

  5、部分政策措施落实还有障碍。一是休闲农业用地通关便利措施落实不到位。目前,因我市尚未细化对休闲农业项目用地的管理办法和用地标准。在休闲农业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若按设施农业用地申请指标,往往因为用地指标不足影响项目的实施,若按建设用地申请指标,现行政策下还没有支持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相关扶持,许多休闲农业发展面临进退两难境地。二是农机补贴选择余地小。目前,农机购机补贴需进入省或市指定的品种目录,但我市农机市场还有部分适合农民操作或适应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机没有进入补贴品种目录,导致一些购机农民得不到补贴。

  2644482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1、把县区农业委“领”起来。针对当前县区农业委组建存在的问题及机构合并后职能融合、业务对接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我委将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县区农业委主任集中进行1-2天辅导培训。同时,我委已建立委领导联系县区农业委工作责任制,由委领导带领分管科站室定期、不定期深入县区,加强县区农业委工作的指导,帮助尽快完成机构改革过渡,督促加快重点工作落实。

  2、把农业基础设施“补”起来。多年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快补上这块短板。一方面,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农建投”组建和运作,给予其一定资源开发、资本运作等政策支持,抓紧实施一批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土地整理等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另一方面,要抢抓中央、省重视农业农村的良好机遇,精心规划包装一批农业项目,加大跑部进厅力度,争取资金扶持,并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投向粮食优势产区,重点围绕规模连片基地梯次推进实施,打造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样板,为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再一方面,要创新农业农村投入机制,通过建立基金、贴息、担保等途径,引导和吸引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形成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协同投入农业基础设施的良性局面。建议从市到县高度整合分散在国土、农业、水利、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涉农建设项目

  244482资金,并出台实施管理办法,统筹组织实施,统一建设标准,避免多头管理造成投入分散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3、让农村土地“转”起来。土地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市土地流转欠规范,农民对流转土地尚有思想顾虑,土地流转平台作用不明显,土地流转渠道还不够畅通,必须要创新机制,打通土地流转“最后一公里”。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土地流转政策,让群众了解政策、消除疑虑,积极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真正让农村产权改革的成果惠及于民。二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土地流转具体实施办法,规范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运行,统一土地流转合同书、格式文本,做好签证登记备案以及档案管理规范工作,防止出现新的土地矛盾隐患和纠纷。三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提高补贴标准,以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福利和保险功能,为广大土地流出者解除后顾之忧。建议出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信托制度和土地流转补贴优惠政策,鼓励、允许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对农民有意流转的土地预付部分租金签订预流转协议(未联系到经营业主暂由农户耕种,一旦有经营业主承租该土地按正式合同执行)。同时,按土地性质、连片流转规模、流转年限等,分别给予流转户和承租户一次性补贴,对流转平台给予适当工作经费补助,以促进土地流转和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2444824、让新型经营主体“强”起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扶持,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一是积极探索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从数量到质量转变的新途径。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完善登记、注册、管理等配套措施,加强服务指导,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规范管理,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发展能力。要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动态管理”制度,对于无经营活动的,取消其继续运营的资格,对经营不规范、运行不佳的,强制其停业整改,待其整改后再恢复其营业资格。二是加快建立健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的激励机制。要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尤其要强化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保险支持,创新新型经营主体担保抵押方式和融资方式,加快开展产业链金融、信用贷款、大中型农机具融资租赁、第三方担保贷款、动产或不动产抵押等金融服务业务。积极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创新农业保险险种。要加强规划引导,支持鼓励同类产业的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环节,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联结起来,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做大做强。建议建立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支持30个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社会反响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各10个),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品牌、产能扩改提升、标准化建设、社会化服务等。

  2444825.让工作机制“活”起来。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市委市政府安排的重点农业农村工作,市农业委明确了分管领导与责任科室跟踪督办,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成效。对工作推进较慢的县区农业委,市农业委将对县区农业委主任进行约谈,明确工作推进时间节点与要求,促进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议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农业委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市委市政府安排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于6月底7月初开展一次联合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农业农村工作格局。三是与“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密切结合。在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中,要与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执行力,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三)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我县建设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问题,7月中旬,县政协经济委在于春华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调研组成员先后到灵溪、龙港、桥墩、马站等镇,走访了日月潭农庄、油茶基地、四季柚基地、钱通现代农业休闲园等10多个现代农业项目基地,听取了县农办、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的工作汇报,并召集部分乡

  344482镇分管农业副镇长座谈。7月下旬,先后到山东寿光、栖霞等地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一)现代农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年起,我县历经5年时间现已建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一是马站现代农业综合区,于**年底通过省级验收,总面积约4.6万亩,涵盖农业和海洋渔业;二是沿江现代农业综合区,于**年底通过省级验收,总面积9.04万亩,涉及桥墩、灵溪、龙港等乡镇,涵盖农业和林业。

  (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初见规模。我县目前已形成九大特色产业基地:一是番茄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灵溪、龙港、马站、藻溪等乡镇,**年种植面积3.94万亩,总产量24万吨、总产值8.4亿元;二是四季柚基地,主要分布在马站平原,种植面积1.1万亩,**年总产量6948吨,总产值7000多万元;三是杨梅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藻溪、马站等乡镇,种植面积1.78万亩,**年杨梅总产量1331吨,总产值2298万元;四是葡萄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马站、灵溪、钱库、龙港等乡镇,种植面积2700亩,**年实现产量1995吨,产值2980万元;五是茶业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及鹤顶山茶区,面积2.52万亩,**年实现茶业总产量870吨,总产值6650万元;六是中药材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马站等地,种植有黄栀子、太子参等,3144482面积1.57万亩,**年实现总产量2316吨,总产值6485万元;七是特色畜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矾山、马站山区、半山区乡镇,主要以发展羊、牛、兔等节粮型草食动物为主,**年底肉牛存栏0.41万头、羊存栏3.3万头、兔存栏7.6万只;八是油茶基地,主要分布在桥墩、矾山、马站等地,面积3.5万亩;九是毛竹基地,主要分布在莒溪、桥墩等地,面积2.9万亩。九大基地一年为农民创收十几亿。

  (三)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建设初显成效。我县目前共建成和投入营业的休闲观光农业园13个,直接从业人员521人,累计投资1.35亿元,**年共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年产值1.8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万元。目前主要以农业采摘型,如钱库喜丰葡萄庄园、马站中魁四季柚休闲观光园、岱岭富源早熟柑精品园;农业旅游型,如日月潭农庄、龙港梦江南休闲观光园;农家乐型,如灵溪鲜城有机农场。

  (四)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创新初见成效。一是创新经营机制,在耕地面积50亩以上的734个行政村组建了土地合作社,促进土地相对集中;出台土地流转实施意见及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县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流转补助和奖励;不断完善形成县、镇、村三级全覆盖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22.0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16%,其中规模经营面积(20亩以上)达16.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6.1%。二是创新生产机制。自**年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计划,共实施农技推广项目267项,建

  3244482立示范基地413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691项。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已有19个乡镇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省市级验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的现代农业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产业的低、小、散状况,粗放的经营方式状况,无序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一)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县逐年增加的投资,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首先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足,投资农业既要承担气候、环境等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市场竞争力不强。其次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农民除在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外,在其他机构很难获得金融支持。一些涉农企业由于无资产抵押,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再者,扶持政策多变,**年开始,中央和省资金不再支持油茶发展,油茶产业面临资金问题,近年来,一直未安排资金用于毛竹、马蹄笋造林,影响林业产业提升。

  (二)土地问题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由于受国家农保政策限制和我县

  3344482耕地农保率高等原因,农业配套设施用地很难落实,部分种粮大户及合作社无法落实配套用地,建设农机仓库及烘干场所等功能设施,番茄大户不能建设初加工整理场地等。如马站昌蒲葡萄合作社,种植面积达1000亩,但是一直没有配套设施用地;日月潭农庄食宿等配套设施用地,也迟迟未能解决。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部分农民担心土地流转会改变土地承包政策,难以实现集中连片流转,如日月潭农庄内,至今还有部分土地没有流转,农民在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影响农庄的整体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规模化以从事种、养殖业等初级原料生产为主,全县农业产业化整体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在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整体效益不高。全县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虽多,但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在加工中存在着加工初级产品、传统产品、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少等问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较低。

  (四)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品牌建设滞后。组织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骨干企业还为数不多。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396家,总数占全省第一,但市级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39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绝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本村本组的小打小闹阶段,3444482知名度不高,辐射力不够,带动力不强。如我县马站四季柚在我市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全省的影响力不高。我县的茶业品牌较多,但在全省知名度与周边县市区有很大的差距。

  (五)科技支撑力不足。一是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缺乏,部分乡镇农技部门名存实亡,仅有的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二是政府扶持的力度和精准度不够。三是科研方面存在无人员、无资金、无机构的现状。新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科技推广方式单一。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多措并举,健全现代农业投入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施配套用地、融资、政策扶持等方面,要突破一些政策约束,使投资者有信心、干部有信心,农民有信心。一是增加县级财政投入。要保证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年中央和省级不再安排油茶提升项目专项补助资金没后续项目实施补助资金要由地方财政予以安排。二是要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资金。要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围绕发展主导产业进行整合,通过资金整合,既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3544482也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是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进一步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扩大农村担保品范围。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

  (二)多轮驱动,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创新开发机制,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一是结合我县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政策,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入股、出租、互换等方式,实现土地规模流转和集中经营。二是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土地指标适度向农业大镇如马站、灵溪等地倾斜,完善现代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多种模式的产业融合,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与我县有条件的农村合作社进行合作,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

  (三)加快农业品牌建设,促进我县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把全县主导产业做强,把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把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一是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制定优惠政策,3644482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围绕我县番茄、四季柚、茶业、杨梅、葡萄、油茶等产业,进行品牌资源整合,打造核心品牌,实现共创共享的品牌效应。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种“采摘节”、参加各地展销会和博览会,结合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品牌,县财政要加大投入,单独组团在省级或周边省市召开展销会,打响苍南农产品品牌,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四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在加工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如山东招远的龙口粉丝产业模式,栖霞的苹果产业模式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一是以科技兴农为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三大服务组织网络,建立与高等院校合作机制,着重培育技术人才,培训从业人员。二是组建完善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根据我县确定的主导优势产业,安排扶持资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避免千家万户闯市场带来的高风险。对已有的产业要做精做好,在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要给予指导、帮助,使产业更大、更精、更好、更长。对新的业态,要精心培育,有序发展。三要加大农产品生产经营对外开放度,鼓励和支持外来企业与区域内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扩大规模,逐步实现分散到集中,形成整体优势。四要培育壮大农业营销队伍,创新营销方式,出台扶

  344482持政策,鼓励发展各产业专业营销公司和民间中介组织,培养农产品销售经济人和营销大户,形成全方位的营销网络,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空间。

  (五)合理规划布局,充分打造旅游观光农业。

  一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紧紧围绕马站、沿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结合县情实际,做好我县现代农业总体功能定位,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重在质量和特色上下功夫,杜绝“遍地开花”。二要做好与旅游结合的文章,努力打造好一批新的生态旅游景点、休闲农业观光园、名贵花卉观赏园等旅游观光点,开发旅游项目,实现与旅游部门的无缝对接。三要统筹结合,结合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体验、观光农业,使农业功能从单纯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功能融合转变。

  (篇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初的工作安排,我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继永的带领下,深入部分乡镇、村组和农户,赴市直有关部门,通过实

  344482地察看、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等方式,对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镇级农业园区发展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上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中央、省委、盐城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总书记在**视察时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总要求,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惠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改善农村环境,全市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一是夏粮产量有所增长。今年夏粮产量比上年略增,油菜产量比上年略减。二是畜禽业稳中有升。各镇(区)合理规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全市畜禽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水产品总量保持增长。今年上半年,实现水产品总产量9.21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4.02亿元,同比增长6.2%,实现总加工产值8.02亿元。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833元,同比增长12%。其中工资性收入6949元,同比增长16%,家庭经营性收入2969元,财产性收入751元,转移性收入164元。

  (二)农村改革扎实推进。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完成试点村、镇确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上,推进全市开展此

  344482项工作。推进土地流转,完善市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和镇级农村土地交易中心建设。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各项措施有效推进,2个试点镇、24个试点村初具规模,形态各异,各具特色。

  (三)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一是农业规模经营显著扩大。全市上半年新增流转土地面积3.5万亩,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5万亩,新创办家庭农场32家;新增高效种植业8.1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65万亩。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迅速。全市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232个,实现销售收入197.65亿元,上半年新增年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项目8个。三是农村电商产业全面启动。目前,全市共有114名农民经纪人和种养大户、135家涉农企业注册成为农业电商协会会员,丰收大地农副产品网络营销中心已上线运营,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到村全覆盖。

  (四)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今年的双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农村“3+1”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全市村庄、道路、绿化、河道完善提升等整治任务,通过了市、镇(区)、村三级联动的督查考核。强势推进绿化造林,沿海防护林、河堤退耕还林、村庄绿化、农田林网、高效林业等绿化工程取得实效。

  二、全市上半年镇级农业园区发展情况

  444482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镇域优势,挖掘潜力,科学规划,建设了一批“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镇级农业园区,走出了一条高效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一)园区规模初步形成。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科技集成的思路,积极推进园区建设。目前全市12个镇级园区的核心区建成面积达4.8万亩,上半年引进各类高效农业项目82个,新流转土地19516亩。万盈镇在“万丰绿茵农业示范园区”内发展家庭农场4家,农业科技公司1家,建成800亩设施大棚蔬菜基地、300亩苗木基地、300亩精品葡萄基地。

  (二)园区产业彰显特色。12个镇农业园区亮点纷呈,错位发展,特色鲜明。南阳镇“金色阳光”园区的大棚韭菜,大桥镇“丰禾大地”园区的油桃,西团镇“绿野新中”园区的青椒,三龙镇大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新丰镇“郁金香农园”的花卉、林果等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白驹镇“锦绣大地”农业园区已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核心区3200亩,形成了苏北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带动了300多名农户发展设施农业。

  (三)园区功能不断拓展。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了一批乡土文化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现代农业园区。恒北村、丰禾大地、三元农庄等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4144482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荷兰花海以郁金香花卉为主打品牌,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今年上半年接待旅游人数突破100万人次,4月11日客流量突破35万人次,成为盐城市最富人气的景点。

  (四)园区的发展机制基本建立。各镇积极探索园区投融资模式,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目前已争取国家、省农业支持项目10多个,吸引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建设资金6亿多元。各镇农业园区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实现每个园区有科技依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推动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镇级农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乡镇农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少数园区的产业选择和建设内容缺乏地方特色,特经蔬果设施栽培同质化现象突出,镇与镇园区发展不平衡,部分园区在带动农民创业致富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效能等,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重视,切实加以解决,积极探索园区发展的新机制、新业态,促进我市镇级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

  三、目前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

  上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总体上发展稳定,成效明显,但一些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在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4244482一是农民收入增长较缓。受粮油、生猪、蔬果等农产品价格走低的影响,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三产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是村级经济十分薄弱。全市大部分村集体负债较重,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发展缺乏后劲。

  三是现代农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养殖业污染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响较大;部分镇村还没有建立新型经营组织风险防范机制;为农科技服务工作和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指导工作还没有真正到位。

  四是农村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流转合同不够规范、土地补偿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存在安全隐患。

  四、推进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下半年,我市农业将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考验,同时,也受到宏观形势、企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给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要按照“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总基调,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全市“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4344482(一)突出农民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是立足抗灾,狠抓秋超措施落实。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狠抓防灾措施的到位。及早做好秋播布局的规划,落实秋季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二是强化服务,推进农业结构深度调整。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经蔬菜、花卉苗木、瓜类果品等,扩大“一户一棚”比重,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强化技术培训,积极为农民提供电子商务、旅游服务、市场营销等新业态的培训,提高农民创业的综合能力。三是强化管理,完善农业金融、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政府风险补偿、社会保险机构和金融部门合作的信贷支持融合机制,进一步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质)押担保物范围,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加快土地流转,增强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活力。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引导有经济实力的农村集体、种养大户、工商企业、民营企业等发展规模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招引国内外大企业,加快发展蔬菜、水果、海洋食品等农产品的加工业、储藏保鲜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增强竞争力。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市场主体,加快农产品市场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物流

  4444482配送、连锁经营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现代流通业务,发展农产品新型流通业态;鼓励龙头加工企业、农民经纪人借助淘宝、苏云等电商平台开网店、做销售,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与互联网的充分融合。建立健全农村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组织,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三)突出园区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并举,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发展。一要完善园区组织机构,确保园区有效运转。镇级园区要建立管理机构,做好园区规划,有条件的镇建立集投融资、项目申报、品牌创建于一体的管理平台,引导园区提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高园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二要优化园区的发展环境,增强园区规模效应。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加强道路、灌排、供电、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园区内的环境保护,改善园区环境;涉农项目重点向园区倾斜;引导入园的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以点带面,强化辐射功能。三要积极发展高效智慧农业,提高园区科技示范水平。推进农业园区与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合作,努力引进培育适合我市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智能温室、钢架大棚、喷滴灌等现代设施,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功能。四要发展休闲农业,提高园区的综合效应。把发展农业园区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是农业园区的新定位、新业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各镇要因地制宜,创办一批在全国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特色旅游

  4544482项目,使农业园区成为集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推进镇级农业园区的纵深发展。

  (四)突出城乡统筹,激发农村改革活力。一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镇、村公共信息的联网互通,建好镇村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推行农田、村庄、河道、路道、绿化等“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二要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积极探索股田合作和托管经营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并通过土地流转、集体发包、公共租赁等形式,盘活集体资产,锁定旧债,严控新债,建立村级积累增长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三要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扩大村干部选拔任用的范围,改善村级班子的年龄结构,鼓励和吸引大学生村官等年轻人才扎根基层,创业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农村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篇五)

  为更好地了解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基本情况,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县落地生根。3月中旬,由县委办、农委、组织部、新农办有关同志组成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和企业,与镇村干部、经营主体、村民代表就农业农村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工作方向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总结梳理如下。

  4644482一、基本情况

  我县县域面积2165平方公里(324.75万亩),其中耕地56.6万亩(水田50.7万亩,旱地5.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4%;林地182.5万亩,占56.2%;园地20.6万亩,占6.3%;草地2.5万亩,占0.8%;水域17.3万亩,占5.3%。近年来,我县坚持把“三农”工作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0.3亿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9元,同比增长9%

  (一)农业发展方面

  1﹑产业发展情况

  (1)种植业。主要是以粮油等传统种植业为主,截至**年底,全县水稻种植约43万亩,总产量20.94万吨;油菜约5.4万亩,总产量0.71万吨;小麦约6.5万亩,总产量1.92万吨。建有水稻部级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6个、部级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3个,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特色种植业发展较为迅速,茶叶、蔬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规模不断扩大,现有茶园10.2444482万亩,年产值6.1亿元;水果4.4万亩,年产值3.3亿元;中药材1.5万亩,年产值2亿元。其中,在茶产业方面,我县主推“广德云雾茶”、“广德黄金芽”、“广德白茶”三大品牌,自2019年起,连续8年举办广德县茶文化旅游节,推广“多滋多彩广德茶”,**年被评为省级十佳特色农业节庆活动。

  **年全县种植业情况汇总表品类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总产值(亿元)水稻4320.945.4油菜5.40.710.35小麦6.51.920.45茶叶10.20.556.1水果4.45.663.3中药材1.50.22(2)畜牧水产业(养殖业)。**年全县出栏生猪28.2万头,出栏家禽2900万羽,全年肉类总产量6.25万吨,蛋类总产量2.23万吨。现已建成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6个,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小区)7个,市级示范场16个。渔业养殖水面5.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400吨,美蛙、龙虾、泥鳅等特种水产发展形势良好。

  **年全县畜牧水产业情况汇总表品类单位产量出栏生猪万头28.2出栏家禽万羽2900肉类总产量万吨6.25蛋类总产量万吨2.23水产品总产量万吨0.84(3)林业(竹产业)。**年,全年共实现林业总产值4亿元,其中竹业产值3.1亿元。现有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2家,中国竹业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家。森林食品开发体系较完备,竹荪、白芨、板栗、山核桃、香榧、猕猴桃、竹笋等特色资源丰富,林特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连续多年被授予全省“林业产

  444482业十强县”。

  (4)休闲农业。坚持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积极推动“农业+”,加快农旅结合,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个、省级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2个、四星3个、三星1个。如箐箐庄园立足猕猴桃种植,发展猕猴桃深加工,打造宜居宜游的田园综合体。如东亭友情岁月农业休闲牧场立足畜牧业,发展运动旅游产业。如安泰公司在发展肉猪养殖的基础上,利用异味发酵床技术发展有机肥产业,新建猪文化展示中心,发展经果林一体种植特色乡村旅游。积极打造精品休闲农业路线,“山水竹乡、农游乐园”名列省首批七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涵盖海棠小镇、和合生态园、箐箐庄园、乐府山庄、笄山竹海、灵山大峡谷、天堂山度假山庄等多个休闲农业观光点。

  2、生产经营情况。稳步推进土地流转,累计流转耕地面积26.72万亩,占全县耕地(水田)总面积的52.7%。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有农业龙头企业224家(国家级1家,省级20家,“甲级队”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0家(国家级示范社11家,省级示范社5家),家庭农场1387家(省级示范农场19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9家(省级示范5家)。农产品加工发展迅猛,形成了粮油加工、畜禽加工、竹制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坚持错位发展,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创建,现有“一村一品”10个(国家级6个,省级4个),如卢村乡笄山村大力发展毛竹加工业,全村130444482余户,80%的人口从事竹制品加工。农产品品牌创建有序推进,现有国家驰名商标“老王竹扇”、“森泰木塑”,中国名牌农产品“乡里乡亲大米”,省著名商标24个,省名牌农产品16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41个。

  全县农业经营主体情况汇总表(截至**年2月)名称单位总计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家224120(甲级队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510115家庭农场家1387/19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家19/53、设施保障情况。在农田设施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田成方、林成网”为目标,“十二五”以来,累计建成32万亩,扩挖塘坝6356口、整治河沟1718条、改造灌区末级渠系14万亩。在农业科技上,全县在职农技推广员182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2%,农作物良种推广率达90%以上。产学研发展成效显著,农业高新技术企业3家,获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2个,国家科技进步奖1个,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个、省科学技术奖3个。秸秆能源化利用走在全省前列,全县拥有20家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企业和鼎梁、环态、盛昌等一批秸秆生物质成型与应用设备生产企业,是“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在农业机械上,现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1.5万千瓦,主要农机保有量达4万余台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4%。在政策扶持上,出台扶持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系列文件,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2019万元、乡村旅游发展1000万元、竹产业发展1000万元)。

  50

推荐访问:山长制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工作情况 调研报告 农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