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思想汇报 >

存量背景下公园城市实践路径探索——公园化转型与网络化建构 建设公园城市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3-09-29 13:05:04 来源:网友投稿

存量背景下公园城市实践路径探索——公园化转型与网络化建构 一公园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理念一脉相承,但却有着与后两者略为不同的内涵。山水城市是具有山水物质空间形态环境和精神内涵的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存量背景下公园城市实践路径探索——公园化转型与网络化建构 ,供大家参考。

存量背景下公园城市实践路径探索——公园化转型与网络化建构

  一公园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理念一脉相承,但却有着与后两者略为不同的内涵。山水城市是具有山水物质空间形态环境和精神内涵的理想城市,有着独特的中国文化风格与底蕴;园林城市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建,用于评选安全宜人、景观优美和人居生态环境清新舒适的城市,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水平,但其评选偏重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性数据。相较而言,公园城市是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的模式,更强调绿色生态空间的复合功能,突出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是以人为本,更强调绿色生态空间的公共性和开放性,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人类和自然共生和谐的关系模式。

  公园城市以生态理念为前提,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是其空间载体。全域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生态空间体系是保证公园城市顺利建设与实施的前提。公园城市建设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底的,而良好的城市生态本底既有赖于城市自身的生态资源特点,又有赖于在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进行前瞻性的控制与管理。以我国首个公园城市示范点成都天府新区为例,它首先从全域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设定全域绿色空间底线,在尊重自然生态原真性、保护山水生态基底和延续河网水系格局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公园城市“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全域生态空间结构,保护和修复全域绿色空间肌理,强化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覆盖全域的生态空间系统。其次,以“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形态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城市的部分功能有机地分布在自然本底之中,同时构建系统性、均衡性、功能化的全域公园体系(图1)。

  图1成都市区生态空间结构图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成都市非建设用地规划[Z].2004.

  公园城市强调构建多层次的绿地空间系统。在区域尺度上,强化和维护区域整体生态空间格局的连续性,将城市绿地与公园系统融入区域整体生态空间格局,同时注重统筹兼顾与综合平衡,统筹保护与利用自然文化遗产,整合区域内的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自然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中心城区尺度上,重点注意提高城市环境整体效益,为确保城市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提供空间支撑,使城市功能部分与城市生态空间有机复合;社区与街区尺

  度是与人的需求最为贴近并能直接感受城市部分功能效果的尺度,因此以人的体验为核心,整合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创造多样性的公共生态空间是这一尺度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重点。总而言之,通过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尺度上的策略配合,既能实现公园城市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也能保证其在具体空间上的落地实施。

  二存量空间转型支撑公园城市战略的内在逻辑

  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本应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但对于许多城市而言,尤其是在自然资源本身比较匮乏且建设初期又缺乏全局性、前瞻性规划控制的地区,成都天府新区的样本并不能复制。对城市建成区来说,存量空间资源利用的方式无论是拆除重建、整建维修还是改变功能,都与未来的城市形态、功能混合情况和城市特色关系紧密,故对于具备存量空间资源利用条件的用地方式必须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考虑。因此,在存量空间的现实背景下建设公园城市,需要制定从理念到实施的一系列策略。

  (一)视存量空间转型为公园城市建设的一个战略机遇

  与西方城市相比,我国的城市建设规模大、密度高,尤其是对于很多大城市而言,公园城市建设实践面对的困境是由于现有城市绿地与公园系统缺乏前期战略层面的统筹规划,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相对割裂和破碎,难以协同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受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的刚性约束,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从基于空间扩张的增量型城市规划向立足于品质升级的存量型城市规划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当前,以存量空间转型为主体的大规模城市更新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与契机。

  因此,在公园城市建设战略思路下,应将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纳入城市整体空间结构进行统筹规划,即根据城市人口、产业等方面的特点,对城市现有公共绿地与公园的空间分布、社会效益、生态价值等评估做出综合的分析判断,以城市内各级各类绿地、公园、公共开放空间

  的系统整合为总体目标,明确城市存量空间资源利用的分区政策与时序安排;依托城市蓝绿空间打造跨社区公共开放空间休闲网络,利用城市河道及其缓冲区、隔离防护林带、道路沿线绿化带等线状绿地打造生态廊道,整合与串接沿线生活圈,搭建跨尺度绿色开放空间网络。

  此外,由于城市老旧社区用地紧张,在改造中应关注用地功能的复合性,充分发掘现有用地的兼容化特性,同时随着城市更新的发展逐步通过用地的置换或动迁实现存量空间的公园化转型。例如,针对存量空间产权关系复杂的现状,应由政府主导探索公私合营制度,通过制度设计提高不同产权用地中户外空间的公共性,以尽量加强公共绿地与公园的连通性,完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系统架构。

  可见,以建成区品质提升为目标的存量空间转型与城市更新应针对区域的具体特征,从历史文脉延续、交通方式转变、公共设施升级、空间尺度变化及景观风貌重构等方面入手,以多元化的更新手段取代单一化的改造方式,将单个地块更新改造的任务和目标置于城市整体优化调整的大背景下,并注重其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强化其“空间触媒”作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分时段、分片区逐步实现公园城市建设目标。

  (二)将公园城市战略作为存量空间的统筹框架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与营造过程中,城市空间被道路、桥梁和铁路等灰色基础设施分割成条块状,建筑成为构建城市秩序的首要元素。然而作为有机体的城市,其空间形态或表面特征应该是在各种复杂过程共同影响作用下“自然生长”出来的结果,应该是一种变化的、含蓄的、非线性的、自由的组织形式。对此,在城市存量空间的更新与转型中,要思考如何恢复城市的自然肌理。而景观作为一种能容纳和安排各种复杂城市活动的组织结构,对其的营造既是一个自然过程,又是一个人文过程,它能为这两种过程提供相互融入和交换的界面。因此,城市绿地与公园可以取代建筑作为“空间发生器”,并成为城市发展新秩序中的最基本元素。

  针对存量背景下难以在现有城市格局中直接进行公园城市建设的现实情况,规划师必须改变

  思路,从现有存量空间中挖潜特色,以存量空间的生态化、公园化转型为着手点,通过“点—线—面”的建设路径反向撬动区域乃至城市的生态化、公园化转型。这一转型过程是一个多学科融合、渐进式的转化过程,需要具有引导性、连续且时序化推进的战略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因此,需结合城市的发展目标,从城市层面系统整合资源要素(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交通设施和水系等),梳理和明确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与生长逻辑。

  (三)将存量空间作为公园城市战略的实施工具

  从具体实施空间看,能纳入公园城市规划与统筹的城市存量空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已衰退和改变用地性质的城市用地,如废弃的工业厂区、衰退的码头和仓储用地等。这类原先处于城市边缘区的用地因城市区域的扩张而进入城市腹地,又因生产力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变革而被废弃。②灰色基础设施及其周边用地,如城市车道、高架桥与轨道交通等下部空间、城市人行空间等。这类用地在满足城市交通及道路等各种基础设施的简单功能的基础上,也可兼容生态与文化功能,并因其特有的线性空间形态成为城市绿地与公园体系的网状联系走廊。③城市滨水空间用地。这类用地由于特殊的价值,其建设往往受到一定限制。但是,其河岸带作为多种生物的栖息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一环,其河流的网状结构也能成为城市公园系统的支撑骨架。④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用地。这类用地通常存在各种设施匮乏、结构不合理、交通混乱及绿地破碎与零散化、历史风貌丧失等问题,因此在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将其纳入公园城市体系建设的视野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进而从社区层面缝合城市生活网络。

  此外,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公园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外部支撑,也需要内部提升和完善。因此,将历史遗迹和历史元素融入城市公园系统,保存场地固有特征,复兴历史遗迹区,可以使历史文化得到持续性的延续;而将文化艺术服务元素融入城市公园系统,则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教化、用文化艺术陶冶人、赋予公园系统多方面的人文趣味属性的内涵。

  总体而言,公园城市建设旨在突出公园城市的公共属性和生态特征,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在生态本底、文化底蕴方面的独特优势,把城市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生态延续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构建。

  三存量空间公园化转型的优化策略

  综上所述,存量空间的公园化转型与优化是建设公园城市的第一步。城市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拟更新或转型的存量空间的功能、形态、周围环境和人口等要素也在不断发生变更,场地周围未来的城市生活充满种种不可预测性。因而,应把存量空间视为会生长的全生命过程、规划设计发展的过程,通过自然过程的演进和城市生活的逐步介入,使其转变为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十足的景观空间,并真正成为存量空间公园化转型的“空间发生器”。对此,本文从主题公园建设、绿色园区构建、绿色基础设施配置及生态化更新等方面提出城市存量空间公园化转型的四大策略。

  (一)基于自然资本的主题公园策略

  人类活动对植被多样性结构和布局的影响最为显著,并导致自然绿地斑块的破碎化。而连通性是影响城市景观格局的关键特性,它可以促进或限制各自然地块之间的物质流动和生物迁移。城市发展通过改变景观格局来直接影响连通性、通过改变生物的物理结构间接影响连通性。可见,具有价值的绿色空间应体现重要的自然特征,以便充分保护具有最大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要素;绿化带、绿楔和绿道等绿色空间结构可以通过在高密度城市发展区域提供和保持连通的开放空间,实现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的目标,同时提供娱乐设施,促进积极的土地精明管理。为此,应在区域规划框架内考虑生态结构和生态特征。总体规划除了保护和维护现有的有价值的特征与栖息地外,还应设法确定潜在的生态连接走廊。虽然这

  些连接走廊的生态效益可能不会在近期内实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态效益将逐渐凸显,并形成一个连续和完整的绿色空间网络。

  存量空间的公园化转型可以弥合现有破碎化的绿色空间,完善区域生态结构。例如,对于原工业厂区尤其是被严重污染的重工业用地,应通过生态设计与生态修复,利用自然具有的自组织和自我设计能力及自我愈合能力与自净能力,充分发挥自然在适应环境、分解净化、自我更新、循环再生和生产能力方面所具有的能动性,借力自然、让自然做功;同时,在设计中注重引入适当的自然要素及其相关设计过程,通过生态设计手段促进自然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恢复与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的生态格局。总之,存量空间通过生态设计与修复重获新生,使其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方面均得以提升,并转变成城市中有价值的绿色空间,成为适宜营造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相结合的主题公园的绿色空间。这一绿色空间还能同时向外辐射到更广阔的区域,与周边区域产生更多的生态联系,有助于形成相互连通的生态网络。例如,在纽约清泉公园的设计方案中,为了整顿和救治原垃圾场中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壤,设计在场地中先引入抗性强、适宜生长的乡土野草,降解土壤中的有毒物质,促进基地环境的不断改善,再逐步引入木本植物,达到恢复自然生境和完善生态体系的目的。又如哈格里夫斯在烛台角文化公园里构建了富于变化的生态系统,除了种植乡土的、耐旱的植物以外,还让野生的花卉和灌木自由生长。经过多年的自然演变,场地中初始的浅坑已生长出刺槐等植物,坑地的造型被淹没在绿色植物之中。当初由地形塑造的棱角被逐渐软化,最终改变了地面的面貌。这两个案例都通过生态修复将废弃闲置的用地转变为兼具人文气息和自然生态景观的主题公园。

  (二)整合文化资本的绿色园区策略

  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存量空间的价值并不仅由空间本身决定,还由过去和现在的事件持续在同一地点发生所决定,且每一个新的活动都包含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潜在的“记

  忆”。它是对人们的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表现,与人们所在的场所、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意象与实体的聚合体。城市是集体记忆的场所,而集体记忆对加强城市市民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共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体记忆既可以存在于物质形式中(如老工业厂区、历史街区、古建筑等特定空间),也可以存在于非物质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如仪式、风俗、节日等纪念仪式和主题性活动等)。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承载着集体记忆的场所也逐渐成为需要更新和转型的城市存量空间。虽然这些空间的功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化,但是其形态特征相对不变,这体现了空间的文化价值,如由老码头转变为城市休闲中心、由工业旧厂房转化为创意公园等。虽然这些场地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但是其重要的实体形式仍应被保留,因为这类实体形式给予人们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深刻的精神体验,延续了城市的人文历史脉络,成为城市的永恒记忆。

  例如,北杜伊斯堡公园的原址为1985年关闭的奥格斯特蒂森钢铁厂,景观设计师彼德拉茨充分利用了原址上的工业构架,将空间划分为4个层次上的功能不同、形态相异、可以独立运行的系统,通过功能、视觉、意向等设计方式将不同层次的空间联系起来;对于一些存在严重污染的厂区,设计通过土壤改良和植被种植恢复了周围优美的环境;通过重新设计和改装形成了广场、剧院、运动区域及步道等多样化的空间,并赋予其新的气息,在改变原址面貌的同时保存了人们对场地的集体记忆,使老旧厂区重获生机。

  (三)延续文脉的绿色基础设施策略

  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脉是城市的精神内核所在,在城市更新与转型过程中需要确保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和历史信息感知的连续性,这对于传承城市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品位与形象、强化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至关重要。在存量空间公园化转型过程中,可以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GreenInfrastructure,简称为“GI”)相结合,构建具有城市记忆的连续的文化遗产网络。

  GI网络是指维持自然生命过程的自然或人工的绿色空间网络,为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提供框架是其基本功能之一。GI网络将全部有价值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将各类遗产通过GI线性网络通道连接起来,为城市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空间框架。因此,在城市更新中将GI和传统城市规划技术体系结合进行空间管理,可以将全部文化遗产、历史遗存和乡土遗产等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区域作为保护对象,确定需要保护、恢复和强化的历史区域,分析保护对象的人文演变过程和遗产体验的人文活动过程,并将分散的历史遗产保护地通过历史步道、带状公园和河流廊道等生态空间连接通道串联起来。此外,对城市存量空间资源进行分类,把具有历史价值和保存城市记忆的存量空间转型纳入城市GI系统中,可以确保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和历史信息感知的连续性,将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绿地和公园系统完美结合起来。在进行这类历史存量空间的公园化转型时,可以保留其历史性物质遗存,如旧工业厂房、老码头等,以及大烟囱、桁架、大型起重机和旧铁轨等,以体现并传承其空间历史特色,同时植入新的城市功能,以适应当代人的休闲文化需要,并塑造具有人性化尺度的空间。

  例如,上海西岸的徐汇滨江曾是上海重要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工业生产基地,区域内有众多历史遗存,如飞机制造厂、水泥厂、油罐码头和仓库等。该区在逐渐推进区域功能结构的转换与地区活力的复兴过程中,将区域棕地的改造与再开发融入滨江绿地系统规划中,使其成为GI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而言,通过对区域内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利用,将其改造为美术馆、艺术设计机构和文化展会空间等形式的公共开敞空间,以GI的优化、整合、连通现状绿地斑块及这些经过改造的历史遗存空间;通过建立区域内的慢行系统连通原来分散的绿地空间,这不仅提升了区域生态效益,还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同时营造出适宜多元活动的滨水空间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图2)。

  图2上海西岸—徐汇滨江转型改造前后对比图

  资料来源:http://www.kaixian.tv/gd/2016/1120/733755.html.

  (四)多功能复合的生态化更新策略

  空间的高效利用是由城市土地内在的有限性和竞争性决定的。存量背景下的城市土地稀缺性与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的多样化要求相叠加,要求城市景观空间要适应因时间流逝而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都市行为,并为城市生活和事件提供更多具有可能性的舞台,因此对需要转型的城市存量空间应采取灵活、高效、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有限用地综合价值的最大化。、例如,美国亚特兰大的弗斯沃德公园占地为6.88hm2,地处该市的低洼地段,原本是一块受工业污染严重的不毛之地,而且逢雨必涝。亚特兰大通过对低洼地段进行景观改造,将雨水的收集调储过程与富于表现力的水景相结合,营建出公园的主景,形成一个集雨洪调蓄、资源回用和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雨洪公园,在有限的公园用地上综合地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基础设施效益。这种融社会、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和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协同规划,通过基础设施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途径,利用有限的城市用地,在保证城市和区域免遭洪水侵袭的同时,提升了城市的社会、生态服务功能,同时丰富了城市的空间体验。

  四存量空间转型的网络化建构路径

  独立的存量空间公园化转型与优化并不能建设公园城市,而必须将其整合进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和生长逻辑之中,通过单体存量空间的转型带动形成线性体验带,通过多层线性空间的叠合生长形成网络构架,通过多点小尺度的微更新形成网状绿色蔓延带,以此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公园城市空间结构。

  (一)线性链接:通过多点转型形成线性体验带

  在存量空间转型实践中,单体存量空间的生长不仅是出于自身的功能需要,同时还在周围环境的生长、完善过程中扮演相应角色,通过对环境的适应和改善,实现空间的自播繁衍,进而向周边传播伸展,促成空间的生长。许多成功的案例证明,景观能以较低的前期投入撬动整个地区的发展,从而推动空间的生长和废弃场地的再生,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纽约市郊外的闲置荒地和棚户区经改造成中央公园后一跃成为全纽约甚至全世界最繁华、地价最高的区域。

  城市的存量空间往往也是城市历史记忆和文脉延续的场所。针对这类存量空间,在对历史性物质遗存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设计将这部分被城市遗忘的空间重新与城市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和联系。例如,理查德·海格在西雅图煤气公司公园的设计方案中保留了若干工业建筑,使其场地记忆得以延续;同时,通过丰富公园的娱乐功能,使公园成为一个供人们生活、休息和运动的场所。可见,成功的存量空间转型不仅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还延续了城市的人文历史脉络,有助于充分激发存量空间的再生活力、提升人气,从而触发空间的自我生长与更新。

  但单体存量空间的更新与转型要真正与城市融合,还需要一个连续的网络结构来承载其连锁反应。“联系”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词,它将分散的开放空间联系在一起,将割裂的步行网络

  联系在一起,使其由点到线,再扩散至整个区域。典型案例如詹姆斯·康纳主持设计的纽约曼哈顿高线公园项目。这条建于1930年的高线原为港口与加工区之间的铁路货运专用线,总长约2.4km,横贯纽约22个街区。1980年被废弃后,高线所处的纽约第十大道以西的仓储区域越加破旧脏乱,高线也一度面临拆迁的危险。2009年6月,由于高线公园(一期工程,原铁路线最南端约1/3段)建成开放后受到出乎意料的欢迎,后续的二、三期工程也陆续开工,最终覆盖了整条铁路线。建成后的高线公园在发挥游憩功能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对此,纽约市对高线公园周边地区进行了重新分区,在鼓励开发的同时保留社区特色,新区和公园的组合使这里成为纽约市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社区。此外,临近高线的项目建设许可签发增加了一倍,至少有29个大型开发项目动工,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这个体量不大的空中公园成为优质的空间触媒,由点到线,成功带动了地区人气的大量回归,有力刺激了私人投资,进而重振了整个曼哈顿西区,成为当地的标志。

  (二)网络建构:多层线性空间的叠合生长

  网络化提供的水平框架使漫游、联络、互连、聚集和移动最大化,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多样性,促进了空间的自我生长。在存量空间转型实践中,其网络不同于传统城市中那些自上而下的中心、轴线与等级等组织空间结构形式,而是基于转型存量空间自身的特征,根据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结合对区域内各项基础资料(包括存量空间现状、城市公园与绿地斑块、历史遗迹、生态廊道、现有基础设施及新的规划项目等)的调查研究结果得出空间划分框架;在此基础上,将现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转型存量空间与现有城市公共空间、历史遗迹、绿地与公园系统的连续性网络化空间结构,并进一步与城市外围的“山水林田湖”的生态基底产生联系,将城市绿地与公园系统融入区域整体生态空间格局中,以此构建多层次、网络化、完整的公园城市体系。

  同时,通过“层叠”的方式将地形、交通、植被和人流等水平扩展的秩序系统叠加覆盖在网格

  空间上,强化城市空间骨架,并在各个空间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可见,网络连接形式既可能是实体的空间要素(如绿道、河流和基础设施等),也可能是某些非实体的要素(如城市活动或持续性事件引发的人群流动),由此形成的人们活动的轨迹同样构成一种水平秩序系统,促进景观的形成、发展与变化。

  此外,网络状的空间划分方式可以为城市提供多个平行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秩序;而细分后的空间实体更具操作性,且每一部分都相对独立并具有空间个性;网络空间还保持着开放性,可以适应因时间而变化的城市弹性和发展。这种柔性组织方式更适合在城市建成区内实施与操作。因此,存量背景下的公园城市建设应以“点—线—面”的规划路径,对现有存量空间进行挖潜,从单体存量空间的生态化、公园化转型入手,以柔性组织方式构建连续的网络结构,带动沿线资源的更新与转型,使其成为城市公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撬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三)绿色蔓延:社区微更新的多点并网

  触媒,也叫催化剂。在景观设计中,触媒是指在空间中加入的某些变量,以此为媒介触发相应的过程,促进景观向期望的方向生长、发展和变化。本文将促进空间发展变化的触媒称为“空间触媒”。

  城市更新涉及点多面广的城市建成区老旧社区的更新与微更新、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的提升等,这些多点的小尺度微更新就是一个个的“空间触媒”。例如,改造后街道空间中形成了一个个宜人的社区小型绿地,加上配置合理的相关设施,可以带动相应的活动并激活周围空间的活力,从而促使空间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在社区更新中通过规划植入生态和人文元素(主要包括社区公园、社区步行网络、游憩场地、历史小径和文化遗迹等人文要素,以及自然林地、库塘湿地、径流通道和雨水蓄滞设施等自然要素),可以形成独特的环境特征和社区空间支撑结构,增强社区的归属感。此外,通过寻找场地潜在的生态结构,构建要素之间的连

  通性,可以形成基于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的社区GI网络;通过与城市GI网络连接,可以将社区GI网络融入城市生态结构并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可见,社区更新是存量空间转型中重要且最为常见的一类空间营造方式,社区GI的多点位公园化转型极易带动周边社区发展,从社区层面形成“绿色蔓延”,推动公园城市体系建设。

  雷姆·库哈斯为加拿大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所做的“树城”方案(图3)将公园的绿色空间作为“空间触媒”,借助植物的繁殖与扩张蔓延能力使公园向都市中延伸,充分展现了动态、过程式的景观设计理念。他把景观视为具有自我繁殖再生与扩张蔓延能力、可自行运转的城市“绿色生命体”,而公园就是一颗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将公园植入城市这一“钢筋混凝土丛林”之中,任其自然生长。这种“绿色蔓延”的设计策略让景观取代建筑物成为城市的空间序列元素,并通过公园将多伦多的其他绿地空间联系起来,最终使该地区完整地融入大多伦多地区的景观系统之中。“树城”方案说明了以存量空间转型带动的“点—线—面”的生长模式可以运用在更大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塑造中。

  图3“树城”方案设计图

  五结语

  公园城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理念,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但存量背景下多数的城市难以在现有格局中直接进行公园城市规划与建设,即按照区域—城区—社区的“理想”形式建设公园城市。因此,必须改变思路,通过对现有存量空间的挖潜,从存量空间的生态化、公园化转型入手,以柔性组织方式构建连续的网络结构,并将现有资源进行有

  机整合,以带动沿线资源的更新与转型,进而撬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最终形成系统性、连续性的网络化空间结构。此外,使存量空间与城市外围的生态基底产生有机联系,将城市绿地与公园系统融入区域整体生态空间格局中,也能构建多层次、网络化、完整的公园城市体系

推荐访问:建设公园城市的实践与探索 存量背景下公园城市实践路径探索——公园化转型与网络化建构 公园 存量 网络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