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协同理论视阈下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内涵特征、现实困境、价值逻辑与实现理路

时间:2024-02-21 19:16:02 来源:网友投稿

崔 雨 刘友女 刘祯琪

近年来,“未来教育”引起全球思考,“未来教育将面临全方位的变革”“我们所熟知的在学校里面接受教育都是制度化的,但其实教育是无处不在的”[1]。世界高等教育报告《面向2030的高等教育新愿景》提出,“确立联系或协同思想,包括与环境和各方人士联系、与不同领域知识联系以及与高等教育机构内外联系等”[2]。“育人”是教育最本质的追求,教育如何适应全方位变革,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教育的永恒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三全育人”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运用协同理论分析“三全育人”的机理和路径提供了基本遵循。

最早提出“协同”的学者为“战略管理鼻祖”伊戈尔·安索夫,他于20世纪60年代将“协同”引入企业管理。最早研究“协同理论”的学者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他于20世纪60年代末发表了《协同学导论》。协同是人类文明化的产物和结果,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性等特点。协同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基于开放效应的开放性

开放效应,指子系统在开放的环境下聚集,达到某个临界点时,通过相互协作来提升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效应,最终实现“1+1>2”的效应。在任何系统中如果各个子系统之间协作形成一个有效的集体效应,各系统的作用能得到最大强度发挥。在协同作用下,组织系统的集成是指其各个要素、各个子系统之间均能够彼此配合互动,进而达到协同要素彼此耦合的状态,并最终获得跨越式的整体放大效应的过程[3]。每一个系统都具有开放性,这是因为系统需要持续性的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4]。

(二)基于伺服原理的序参量

伺服原理,指系统内部若干子系统中,序参量支配着其他状态变量,序参量既决定着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又对系统演变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伺服原理认为,对系统演变起决定作用的是序参量,其他因素对系统有影响但未构成决定因素的变量称为状态变量[5]。当系统趋近于发生明显变化的临界点时,子系统之间形成合作,产生新的相互作用模式和宏观表现,从而形成序参量[6]。序参量支配着子系统行为;
序参量一旦形成,系统便会形成新的格局和模式。

(三)基于自组织原理的自主性

协同理论主要研究各系统间相互影响且合作的关系。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作,自发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促使整个系统具有单个子系统不具备的新的结构和功能。自主性是自组织原理的重要特点。自组织指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自组织原理认为,系统在没有外部信息流和物质流的影响下,内部各成员协同合作,自发形成新的时间、空间和功能的有序结构[7]。

“三全育人”强调主体、目标、过程、方法等要素的集合。“三全育人”致力于建设跨时空、全领域、全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8]。当前,“三全育人”体系建设在总体上仍处于萌芽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等实践中出效果,最终推广运用到所有层次的教育单位中[9]。高职院校尽管属于高校范畴,但更强调职业性,实施“三全育人”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较弱、学生在校时间较短、硬件设施较差等问题需要解决。

(一)全员育人“人员”角色有缺位

明确全员育人的“人员”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前提。“三全育人”强调育人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内所有教职工,而且包括家长、校友、合作企业人员、兼职教师等。近年来,全员育人“人员”意识有所增强,但依然存在“人员”角色缺位现象。一是认识片面。教育实施主体之间达成共识是推进协同育人的前提条件。部分教师认为:教育实施主体主要集中在校内,校外很少涉及;
校内主要为学工、教务部门,计财、资产、审计、工会等部门很少涉及;
工作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完成,其他岗位很少涉及;
而辅导员、班主任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则会疏于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覆盖不全。随着高职院校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餐厅、快递等场所的相关社会人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影响较大,但这类人群流动性大,常常未被纳入全员育人范围。

(二)全过程育人“过程”链条欠完整

定位全过程育人的“过程”是实现“三全育人”的主要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10]。“三全育人”强调育人时间,指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所有时间,实质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近年来,全过程育人意识有所增强,但“过程”链条欠完整。一是全程难实现。学生在校外实习这一段时间很难实行“三全育人”,尤其是部分学生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阶段,几乎处于空档期。二是时间无保障。受安全等因素影响,再加上学生实习实训的地点数量多、分布分散,教师定期到学生实践基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较困难。

(三)全方位育人“方位”机制不健全

把握全方位育人的“方位”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基本保障。“三全育人”强调育人的立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和空间性,育人空间要涵盖高职院校育人的各种渠道和载体。近年来,全方位育人意识有所增强,但机制不健全,无法对育人目标系统整合、科学设计,尤其是教育评价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管理机制不完善。虽制订各类规章制度和建立各种领导小组,但各单位之间实行条块管理,存在单打单干、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推诿的现象。虽建立领导进寝室、联系学生制度,但“蜻蜓点水”多,“促膝长谈”少,导致难以发现问题,甚至即使发现问题解决也不及时。二是评价体系不健全。尽管破“五唯”之风愈刮愈烈,但见效快、易量化的成果仍然是追逐的主流,而见效慢、难量化的成果不受教师们的青睐,因此属于后者的“三全育人”工作自然被放在了次要地位。

协同理论对“三全育人”具有一定的理论迁移性和理论适配性,对“三全育人”的路径选择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三全育人”中全员调动、全程跟进以及全方位展开的特点,与协同理论的开放性、序参量、自主性特点高度相近;
“三全育人”所涉及的育人的主客体、育人的时间轴、育人的空间域,具有系统性、协同性和科学性[11]。“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既是协同育人的模式,更和协同理论原理观点相耦合[12]。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与协同理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契合性、贯通性和融合性。

(一)开放性是实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现实基础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在教育主体、过程和空间上均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全员育人的教育主体包括教育实施的主体和目标教育的主体,全过程育人的教育过程要求将育人扩展到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部时间,全方位育人包括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等多维教育空间。“三全育人”是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实施的主体和目标教育的主体通力配合、协同推进。高职院校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与外界发生作用,才能促进“三全育人”系统产生开放效应,充分实现整体育人功能。

(二)序参量是实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关键要素

在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系统中,育人主体的各项目标等为序参量,育人过程的价值理念整合等为状态变量。根据伺服原理,高职院校只有通过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律形成有效的协作方法,并通过状态变量的整合形成价值共识,才能促进“三全育人”形成有序有效的协作结构,充分发挥整体育人功能。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内容的意识形态属性本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遵循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旨趣。

(三)自主性是实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发展动力

自主性是“三全育人”系统的内在生命力,它是系统达到新的平衡和稳定状态的转变机制和主要驱动力量[13]。“三全育人”归根结底是要靠育人主体具备的自组织性,通过自组织使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和主体能够接纳系统演化形成的新状态,促进产生协同效应,最终实现最佳育人效果。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系统中,强调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成长的全过程,落实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根据自组织原理,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目标在没有外部力量的干预下,众多子系统能够朝着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行动,充分发挥系统整体的育人功能。

(一)以价值引领实现目标重组促进目标协同

明确目标为高职院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提供导向支持。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将立德树人上升到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三全育人”的根本目标。通过目标重组,使育人目标更加清晰,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落实立德树人相统一,最终实现不同目标之间的协同。

一是建设“大思政课”推进目标重组。“大思政课”不仅包括大课堂、大平台、大资源,而且包括大格局、大视野、大使命,通过对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教育内容、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优化整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学,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
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树立科学的育人育才观念,强调全面发展,强化人人出彩;
遵循人才成长基本规律,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性特征出发,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诉求、时代发展要求、社会进步需求;
实现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教育主体价值共享,促进价值有效传递、思想科学引导、行为全面塑造;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贯穿小学阶段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增强使命担当的课程目标,防止大中小学思想课相互脱节,避免思政课教学交叉重复。

二是构建全员育人格局推进目标重组。人才培养是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全员育人”中的“员”不仅包括常规的教职工,还包括后勤服务保障人员,以及校内其他社会人员。学校要明确人人都有育人责任、处处体现育人功能,所有工作每个环节都有育人任务,每个阶段都有育人设计。具体从以下方面开展: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强化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构建领导班子带头育人、专业教师多元育人、辅导员班主任倾心育人、社会力量接力育人的工作机制;
严格履行学校党委对“三全育人”的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学院全面参与“三全育人”;
强化全体教职工育人意识,彰显每个领域每个岗位的育人功能;
增强育人实施主体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党政领导干部以做优管理育人,教师及教辅人员以做实教学育人,后勤及社会力量以做细服务育人;
配足建强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创设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队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干部队伍重要来源之一;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列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奖励、晋升级别的必要条件;
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学校共享,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监督各单位在管理、服务等方面育人的投入程度,对各教育主体协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目标的完成度、实施的效果等进行评估,激发各单位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以评价改革实现主体重塑促进主体协同

主体协同就是推动全体教职工与社会资源协同育人,主体协同可以实现育人主体最大合力。通过主体重塑,促进教育主体形成价值共识,最终实现主体协同。

一是改革主体评价推进主体重塑。科学的主体评价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等系统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推进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评价,构建科学健康的教育生态。教育评价上要突出立德树人,旨在引导教育回归根本[14]。制订考评办法,将育人元素纳入岗位职责,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环节。推进主体评价改革,要将“三全育人”工作作为学科评估、教学评估、人才项目评审等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从师风师德、个人素养、教学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把政治素质作为考核教师的第一标准,以育人成效为标准,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优奖励、职称晋升、级别调整、业绩考核的首要要求;
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对人才培养等进行客观评价,引导广大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
提升“学评教”的科学性,采取“学评教”、学院评教与督导评教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不同类型课程、不同班级规模课程的差异性,将“学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优奖励、晋升级别的重要依据;
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校领导、教学督导、校外专家、教师参加的多维度综合教学评价工作体系;
探索高职院校所有岗位的育人工作职责、育人工作标准和育人评价标准。

二是拓展社会大课堂推进主体重塑。在教育过程中,单靠教师并不能实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全面教育,因此必须依靠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全员引导,才能实现对于学生教育的合理层次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三方协同的教育实践机制[15]。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通过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善用社会大课堂,要开门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学生走出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在实践中展现使命担当,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场域有效扩展至社会大舞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道理”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逐步建立“随堂实践、基地实践、暑期集中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实践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化;
整合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建立红色文化、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民生法治等“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群;
挖掘社会资源,聘请劳动模范、道德楷模、大国工匠、技术能手等担任德育导师或人生导师,推进教职工、学生、校友、家庭、社会等协同育人。

(三)以元素融合实现内容重构促进内容协同

内容协同就是聚焦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识技能等元素开展立德树人,促进育人内容更加立体化。通过内容重构,促进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内容协同。

一是落实“五育并举”推进内容重构。落实“五育并举”,要实施立德铸魂、励学远航、健体育心、尚美修身、实践育劳,突出德育、提升智育、强化体育、增强美育、重视劳育;
重组人才培养标准,实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科学化,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育人要素和德育功能,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
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全面客观系统评价学生品行日常表现;
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完善实习期间考核办法,确保学生科学有效参加实习;
建立日常参与、体质测试、各级运动会相结合的考查机制,把学生达到体质健康标准作为重要内容;
落实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要求,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情感;
依托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学生职业认同和劳动自豪感。

二是实施“十大育人工程”推进内容重构。“育人”不仅指知识的传授,更包括思想的启迪、道德的养成,以及文化的传承等,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要拥有过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十大育人工程”指课程、文化、网络、实践、心理、科研、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工程。目前,“十大育人工程”中,课程、文化、心理、科研、资助育人相对比较完善,网络、实践、管理、服务、组织育人相对比较薄弱。实施十大育人工程,要把育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同部署同考核,实现同向同行,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汇聚学校内部各单位力量资源,充分发挥不同岗位、不同类别人员的育人功能,建立跨部门、学院、学科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健全协同机制,确保信息及时、畅通的在协同育人中传递;
通过责任机制,促进科学管理,提升协同质量;
强化正向激励,促进协同育人开展,增强在协同育人上的内在动力,实现育人的协作效应;
聚集促进教育实施主体和目标教育主体把各项工作的重心落到育人上,使立德树人有力度、显效度、升温度、增强度。

猜你喜欢三全育人协同育人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协同进化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珠”育人发明与创新(2013年29期)2013-03-11

推荐访问:理路 育人 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