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不忘初心 >

试论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与抗疫精神的内在契合

时间:2023-11-03 16:10:33 来源:网友投稿

蔡金秋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初心,意为本意;
使命,意为任务和责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使命,带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拼搏奋进,锐意改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2020年新冠肺炎疯狂蔓延,来势汹汹的疫情让中国和整个世界陷入了这场严峻的考验之中。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共产党秉承初心坚守与使命担当,始终不忘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精准施策的显著制度优势。全中国人民同舟共济、戮力相助,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党的初心使命在伟大抗疫精神中充分彰显。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肩负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在这条崎岖的救亡图存,谋求振兴之路上,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文化理论作为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重任在肩,惟行惟勤,为了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党领导团结人民百经磨难,付出不懈努力,做出惨烈牺牲,进行革命斗争。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不断化逆境为顺境,化危机为转机,化绝望为希望,在人民解放、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初心使命的历史渊源

1.顺应时代潮流,肩负历史重任

中华民族的明天究竟在何方?近代以来,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民族的未来不断发动起义和革命。这些先进知识分子舍生取义,进行了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斗争。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显示了中华儿女面对时局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但最终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直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才开始认清西方资本主义的真面目,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推动下,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逐渐了解、信奉和宣扬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不知前路在何方,久处磨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鼓舞了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引领,从无产阶级革命中探求出路,从社会主义中寻找前程。

在国内、国际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就此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它给身处黑暗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此有了最先进最坚强的政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它第一次联合了最广大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实现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和谋求人民幸福的重任。

2.历经卓绝斗争,踏上振兴之路

共产党成立后近三十年来,领导团结中国人民历经伟大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1949年,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压制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这一时期,阻碍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党的初心使命表现为在经济上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政治上要在整个国家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基本政治制度。在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激励下,党领导人民以奋进的思想面貌和团结一心的决心,为共同的幸福生活与祖国的兴旺发达而奋发拼搏,坚持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拥有独立的相对健全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医疗卫生状况持续改善,人均寿命大幅延长,实现了中国人民由饱受欺凌到追求幸福生活、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踏上振兴之路的伟大飞跃。”[2]

3.实现民族复兴,迎来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生动实践。在当下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党的初心使命表现为带领全体人民进一步释放社会生产力活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努力。正是因为肩负着如此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坚定理想,坚持不懈求发展,领导团结全体人民团结一心,狠抓实干,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这一深埋在中国人民心底的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领导和团结人民不断进行更深层次的社会改革、对外开放和更完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

(二)初心使命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理论基础最早可以追溯到《共产党宣言》,这一伟大著作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是国际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它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指明了未来的奋斗方向,对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乃至全世界政党和国家建设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阐述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思想[3],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终极目标是达到“高达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了让以工人阶级为主的社会阶层的绝大多数人,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过上幸福生活,直到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便成了共产党人永久不灭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4]中国共产党的拳拳初心,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在孕育之初以及成立之后,便牢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把“共产党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伟大构想,写在了共产党的旗帜上,逐渐潜移默化,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深处,成为党不忘的初心和使命。

2.中华文化理论基础

中华文化就像一座富矿,博大精深,储藏着丰盛的文化资源,等待着中华儿女们慢慢发掘。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迹可循。首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注重“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最终秦大一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几千年深远的影响,其中孔子就曾提出“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以民为本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采纳吸收了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思想合理部分,并逐渐发展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曾简洁而坚定地回答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了国家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总书记的回答沉稳有力、直击人心,文字虽简单却字字如金、声声入耳,充满强有力的东方文字魅力和精神力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成熟、坚毅的强国领导人形象,更让十三亿多中国人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引领和坚定信仰。

其次,为世界谋大同。“大同”这一概念最早来自《礼记·礼运》中,这是在传统文化中,对何为大同理想社会的精彩细致描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很早之前便向往衣食无忧、精神富足的美好大同世界,充分肯定了我国古代社会对“大同”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并且将这一理想进行了凝练和更新表述,从一国的美好构想,到多国的合理关切,将“谋求大同”上升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准则,还依据世情国情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致力于“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5],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谋求共同发展互惠互利中,找寻最大公约数,实现多个梦交相辉映共同实现。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地爆发,整个中国和世界陷入未知的恐慌中,此次疫情的传播速度,防控难度以及感染的范围都是前所未有。我们党面对这场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做出研判,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坚定信心、众志成城,进行有效防治和精准施策,取得了国家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阶段性战略胜利,铸就了二十字伟大抗疫精神,这是对党的初心和使命地生动诠释,二者蕴涵着深刻的契合点。

(一)契合生命至上精神:为人民谋幸福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做斗争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提到,生命重于泰山,只有依靠广大人民,才能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并强调指出:“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是鼓舞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进的永生力量。

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守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在每一个阶段,在每一个时期,都始终不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指导行动,切实地体会“得民心者得天下”,理论一旦和群众相结合,就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革命事业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是否发动人民群众,是否得民心,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讲话提到,“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这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7]。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时刻牢记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精准扶贫胜利收官,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在这个关键的历史交汇期,党带领人民更应趁势而上,为早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中国共产党只有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始终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使命,把实现共产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一往无前,从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契合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精神:为民族谋复兴

国之不存,民将焉附?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8]在此次同新冠肺炎疫情打持久战以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从都市社区到农村村落,千万个家庭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自觉居家隔离,足不出户。无数医护人员舍自己小家为祖国大家奋战抗疫一线,国家更是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全国人力物力,火速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进行集中病毒感染患者的收治。全国除湖北的其他省区市一一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各省市区团结一心,调集最优秀的人员、最紧缺的物资、最有效的仪器奔赴援助。这些救助人员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把国家安危、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参与抗疫的每一位中国人,都深刻践行着家国一体的信念,单个人的力量汇聚形成了战胜眼前一切困难、抗击疫情的强大集体力量,全国范围内更是凝聚成了抗击疫情的伟大抗疫精神。抗疫斗争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团结伟力,彰显了中华民族家国与共,舍生忘死的厚重民族精神和持久的文化力量。

追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风雨征程,经历了不少自然灾害磨炼与党性考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这些灾害和考验一一被战胜。直面每一次磨难和挑战,我们党、我们民族具有源源不绝的精神引领和实践力量去战胜所有困难,持续不断地萌发新的生机和希望,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历近代以来的种种屈辱,整个民族极度渴求国家能够独立,民族能够振兴,此次突发的重大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和世界一次严峻的大考,在关乎群众利益和民族命运的重要关节点上,党中央审度形势,果断决策,火速筑起全国疫情防控机制,从中央到各个地方形成了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之势,各级党组织和各类党员同志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主动走上前线,发挥了“亮身份”这一积极带头作用,为抗击疫情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击疫情鲜明彰显了党领导的坚强有力量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制度优势,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困难都成为丰富的抗疫经验,内化为当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动力。在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要着眼眼前、关注时事,脚踏实地,又要放眼未来、注重创新,真抓实干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激发全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征途中,彰显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契合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精神:为世界谋大同

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急剧爆发的背景下,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应对病毒的特效药,也尚未研发出疫苗的情况下,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尊重科学的态度,在决策、病人治疗、技术和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遵循科学规律。从不断更新的中西医结合八版治疗方案,多种技术路线研发疫苗,到及时建设方舱医院,处理所有应收治病人;
从大数据分析和健康码设置,到区级分级防控,有序地进行复工复产,发扬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科学精神。这场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尊重科学、求真求实、顺应变化、勇于创新的务实精神。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遭遇世界罕见的危机时,我们党主动发挥人道主义精神,不仅为其他国家提供大量的急需物资供应,还主动及时分享最新研究出来的冠状病毒基因序列,派了众多精英医疗小组前往疫情严重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相应的技术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9]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倡导国与国之间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应汇聚合力,共同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0]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类超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人对人的依赖到人对物的依赖而后发展所达到的终极阶段,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异化的扬弃,意味着人的全面性不仅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伟大实践中。简而言之,人类不再追求一个少数私有者占据主要领导地位的社会,而是通过创造性劳动实现自我,不再局限于民族国家的有限视角,而是全人类的广阔视角。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积极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坚定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理想。在抗疫斗争伟大实践中,中国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谋求“天下大同”的人文主义情怀和讲信重情、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大国道义担当,彰显了“为世界谋大同”的共同利益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党的初心使命在抗疫精神中充分彰显,初心使命的深刻内涵与二十字伟大抗疫精神高度契合。在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疫精神要在全社会进行大力弘扬,广大党员同志如何做到不忘初心使命,传承发扬抗疫精神,需要充分认识初心使命与抗疫精神的共通之处,注重抗疫精神与初心使命关联的理论分析,自觉将继承和发扬抗疫精神纳入“三会一课”组织制度中,促进初心使命和抗疫精神的深度融合发展,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与时俱进地积极以身作则践行抗疫精神,借助抗疫精神触动和鼓舞广大党员和群众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锐意进取,不断赢取新的胜利,为实现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注重抗疫精神与初心使命关联的理论分析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孕育形成的二十字伟大抗疫精神与党的初心使命存在着诸多关联和共通之处。为此,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与二十字伟大抗疫精神的内在契合,研究抗疫精神与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刻关联,研究党的初心使命是如何在新时代面临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指引着党和人民开展抗疫伟大斗争,并且取得阶段性胜利。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历史和人民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最终努力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二)将抗疫精神纳入“三会一课”组织制度中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注重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组织生活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三会一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进一步丰富完善,已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该制度是党支部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具有很强的宣传、执行和学习的功能,将伟大抗疫精神纳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中,贯彻到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课主题上,联系疫情防控和发展的具体实际,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坚持常学常新,以“三会一课”为抓手,不断创新多种形式进行初心使命和抗疫精神教育,从而适应当下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与时俱进积极以身作则践行抗疫精神

传承和弘扬一种时代精神,除了通过学习感悟来“内化于心”,更重要的是要“外化于行”,与时俱进地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身边小事做起,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严于律己,做出表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疫情带来的全球性重大影响并未消散,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依旧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艰巨。加之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今后长久的一段时间里,要继续不丝毫懈怠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稳定推进“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信心,敢于斗争,不忘初心使命,传承和发扬好伟大抗疫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猜你喜欢抗疫初心中国共产党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画”说抗疫上海人大月刊(2022年6期)2022-06-21抗疫之歌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2年1期)2022-04-26团结抗疫环球时报(2022-03-24)2022-03-24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永远的初心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11-17论“不忘初心”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初心 契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