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心得体会 >

党员走访慰问工作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04-19 11:1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党员走访慰问工作心得体会5篇

党员走访慰问工作心得体会篇1

  奏响“四部曲” 扎实做好走访慰问工作

  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走访慰问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是传递党和政府关爱与温暖的重要途径,是密切干群关系的有力载体。领导干部走访慰问要“走心”“入情”,“走”进家中,“访”到心坎,深入一线才能扎实做好走访慰问工作,奏响走访慰问四部曲。

  运筹帷幄,奏响“规划在前,未雨绸缪”谋划曲。走访慰问贵在谋划,各级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会同财政、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制定走访慰问清单,列出急难困愁问题,确保规划合理、户户必访。成立走访慰问小组,以各部门领导为组长,据清单规划而动,杜绝各自为战、自说自话、重复走访,注重解决问题、访出名堂、问计于民,防止将走访慰问工作视为“外出游玩”“个人秀场”。灵活变通、访出心声,充分关心照顾走访对象的内心感受,对于拒绝上门、拒接慰问的老同志,要尊重其意见,可采用电话慰问、家属了解等方式多措并举了解其真实情况,切莫让走访成“负担”“重担”。

  深入基层,奏响“脚踏泥土,心忧民生”暖心曲。走访慰问重在解决实际困难,绝非“米面油”老三样。面对困难党员、老干部、烈士家属,领导干部一定要带着真情、带着热情去走访,摒弃“合影留念、走马观花、快递慰问”的形式主义三部曲,要多实地调研、多实地考察,入户走访要坐板凳感受温度、看餐食体会温饱、揭锅盖领略实情,力争发现深层次问题。各地党组织可走新更走心,根据慰问对象特点、事迹等举办老兵故事会、红色党课、光辉事迹宣讲、民情调研等多种形式的慰问,不断充实内容、细化活动方案,强化过程监督,让走访慰问更接地气、更贴民生。

  一户一档,奏响“抓住关键,聚焦问题”精准曲。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抓住关键、聚焦问题,才能找准切入点,破解慰问难题。忧有千头万绪,难有千差万别,结合走访慰问清单,设身处地站在慰问对象角度想问题,充分了解慰问对象的真诉求、真困难,尽量访得周到一些、问得具体一些、记得细致一些,专人录音、录像形成问题清单、走访档案。增强慰问敏锐力,从“客套话”中悟出弦外之音,从“诉苦抱怨”中体会民生疾苦,从“感谢送别”中读懂慰问痛点,会同相关部门对症下药、切点破题,力争将“真温暖”送到心坎里。

  举一反三,奏响“紧密联系,成规建制”悠长曲。人民群众中蕴含丰富的智慧,老党员、老功臣更是身经百战,走访慰问要访到点子上、问计于民,搭建起慰问双联系机制,实现慰问单位与慰问对象常态包保,有效解决“一阵风”式慰问。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渠道、多途径深入了解老同志内心需求,勤于走访,走出感情,善于面对面“拉家常”、手拉手“交心底”,主动制定帮扶措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使走访慰问有的放矢,暖到心窝子。

党员走访慰问工作心得体会篇2

  走访慰问用心用情用力

  近日,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员群众的悉心关怀。各地各部门要认清其重要意义,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走访慰问工作。

  要用心,坚决不走过场。老党员、老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走访慰问他们,是我们党铭记过去、感恩付出、传承精神之举,也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有力抓手。因此,走访慰问要用心,决不是简单地拎点东西、送上慰问金“一走了之”,甚至把走访当“走秀”,握握手、拍拍照,就算完成任务。要提前做好功课,了解走访对象基本情况,做到“精准慰问”。要轻车简从,直抵家中,以同志身份,用群众语言同他们交心交底,这样才能获得认可和信任。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倾听,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把党的温暖慰送到慰问对象的“心坎”。

  要用情,激发情感共鸣。“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走访慰问是联系感情、表达组织关怀的重要举措,应坚持带着一颗真心,换取一片真情,传递一份温情。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将走访对象当亲人,手拉手、心贴心,通过“拉家常、话里短”,在话语中“你来我往”,引发情感共鸣。要带着真情走近他们身边,更要走进他们心里,把解决困难作为走访的最终目的。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走访慰问中,党员干部要给走访对象普及党史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擦亮忠诚本色,引导发挥余热,让他们在乡村振兴和构建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要用力,解决实际问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与其说走访慰问是一次传递党组织温暖、彰显为民情怀的慰问活动,不如说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实践活动。各地只有深入老党员老干部中间去,及时了解他们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才能把走访慰问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只有心怀对老党员老干部的深厚情感,才能沉下心去办好他们“急难愁盼”的各项实事。要下大力气,带着责任感,切实把服务工作做实,解决好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做到真走访、听真情、解真忧,才能为全党上下汇聚团结拼搏、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党员走访慰问工作心得体会篇3

  走访慰问岂能“走过场”

  近日,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

  声声问候暖人心,句句嘱托传深情。开展走访慰问,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凝聚群众力量的重要法宝。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会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抓好贯彻落实,让走访慰问“走心”“走实”“走深”,有效防止走访慰问“走过场”。

  真心实意“访”,走访要“走心”。走访慰问贵在真心,成在实意。只有怀着一颗真心,做足走访准备工作,避免“大水漫灌”,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成为慰问对象,让“锦上添花”变为“雪中送炭”,才能提高慰问的精准度和实效度。我们不能把走访慰问简单看成买点东西、给点现金等“意思意思”的物质慰问,也不能与慰问对象握个手、留个影,说几句官话套话就完事走人。要把慰问对象当成我们的亲人,主动坐热凳子、揭揭锅盖、拉拉家常,真心实意关怀问候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走访慰问中访出真情,问出感情。

  诚心诚意“做”,走访要“走实”。走访慰问不是一走了之,走访是前提,慰问是形式,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走访慰问这个契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困难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意愿诉求,通过深入的思想交流,诚心诚意帮助其排忧解难。对于其思想上的困顿迷惑,要及时解疑解惑;对于其反映关系自身利益和群众利益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建立问题台账限期解决;同时,要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智囊团”作用,认真听取其对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问出工作“真经验”、发展“金点子”。

  全心全意“引”,走访要“走深”。走访慰问不仅是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个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凝聚鼓舞民心的利好契机。要全心全意、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文章,大力宣传被慰问者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重大领域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党员干部的先进典型事迹,充分释放“慰问一人、温暖一户、示范一片”的慰问效应,激发党员干部争当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推动者和示范者。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引导慰问对象从党的百年奋进中感悟党的辉煌成就、创业艰辛,砥砺初心使命,激发奋进热情,推动走访慰问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党员走访慰问工作心得体会篇4

  走访慰问应少作秀多真诚

  近日,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走访慰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扶弱助困、深入了解基层、拉近干群关系的暖心工程,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扎堆“走过场”“摆造型”“写简报”应付了事。各级党组织要从“心”出发,切实将走访慰问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

  要真“走”诚“访”,不空喊“口号”。走访慰问是我们党发扬优良传统、关怀人民群众、传递暖暖温情的重要体现,重在至真至诚、用心用情,切忌空喊“口号”、打卡“作秀”。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去掉“官念”,回归公仆本位,带着真情真心深入基层、走进家门、贴近群众。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多沾泥土,摸一摸慰问对象的衣被,揭一揭他们的锅盖,坐一坐他们的板凳,不搞蜻蜓点水、“大水漫灌”式的慰问。要摒弃送钱送物、握手拍照的“走过场”心态,用心用情“精准滴灌”。要把走访当作摸实情、察民情的重要手段,用心倾听慰问对象和党员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切实了解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慰问对象和党员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要重“慰”贵“问”,不应付“走形”。点滴小事里有安危冷暖,柴米油盐中有万家忧乐。走访慰问既是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常规动作,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民生课题。要带着细心去“慰”,倾注真情去“访”。通过登门入户访、集体座谈访、个别重点访、反馈回头访等方式,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慰问对象和党员群众的心坎里,坚决杜绝“下车、握手、微笑、拍照、走人”的“走秀”式慰问。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瞄准慰问对象,感知民众冷暖,回应群众需求,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推动工作,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做表面文章。要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把他们憋在心里的“怨气”掏出来,把他们不想说的“问题”兜出来,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要求“实”重“效”,不盲目“输血”。今年是建党百年华诞,各级各地党组织要做好走访慰问和党史学习教育的结合“文章”,要勾勒实际、实地考察,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不能盲目“输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一袋米、两桶油、几把面”的“老三样”对困难群众来说固然“解渴”,但困难群体的情况千家不同、万户迥异,仅靠“访”“送”显然不够,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以钉钉子精神把走访慰问做深做实,根据受访对象的不同需求,采取送信息、送政策、送技术、送岗位等不同的慰问方式,既送温暖,又保“恒温”,增强“造血”功能,让他们有尊严地富起来。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着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劲头,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员走访慰问工作心得体会篇5

  走访慰问“身入”更要“心入”

  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按照党中央要求,在“七一”前夕,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进行走访慰问。

  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使开展走访慰问的过程成为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推动工作的过程。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下基层、进家门,带着一颗“精心”“真心”“恒心”,向走访慰问对象转达党中央对他们的关怀,褒扬他们为党的事业作出的贡献,同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访”出实情、“访”出实效、“访”出实感,让慰问对象和党员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带着一颗“精心”慰问,访出诉求,问需于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实地走访慰问为契机,带着一颗“精心”慰问,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其忧、排其难。忧有千头万绪,难有千差万别。所以慰问要有针对性,真正做到“掏心窝”“暖人心”,不能千篇一律搞“标配”、搞“一刀切”。这样不仅效果会大打折扣,更背离了初衷。在走访慰问前,要把“功课”做在前头,设身处地站在慰问对象角度想问题,了解慰问对象具体情况、困难原因,尽量想得细一些、周到一些、具体一些。在慰问时,要多一些“换位思考”,掌握其最迫切的“真想法”“真诉求”“真需要”。从家长里短的“牢骚话”中读懂真切感受,从“客套话”中听懂弦外之音,从“吐槽”“倒苦水”中找到难点痛点。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把“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慰问对象的心坎上。

  带着一颗“真心”慰问,访出诚意、问情于民。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如此特殊的历史节点走访慰问,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亦是关心关心受表彰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等群体的重要方式。入户才能入心,贴身才能贴心。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以最真的心、最深的情、最大的力,深入基层、深入党员群众,将他们视为“家人”,将工作与他们讲一讲、谈一谈,聊一聊,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工作行动符合民情、契合民意、赢得民心,凝聚强大的群众合力。然而,切勿把走访慰问变成展示工作的“秀场”,下车、握手、拍照、走人,这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走马观花”式慰问要不得,看似走近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实则是让慰问“变味走样”,与走访慰问的初衷背道而驰,不仅没有访出诚意、问情于民,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

  带着一颗“恒心”慰问,访到点上、问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有很多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要学会倾听民声、采纳民意,访到点上、问计于民,将党员群众智慧凝聚起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群策群力,共同为基层社会治理想对策、谋出路、解难题。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把走访慰问当作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要真正做到问需问计于民,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同频共振,聆听党员群众对地方发展的真知灼见、真情实意,汲取老党员、老干部的“土办法”“金点子”,而不是在办公室“天马行空”想问题、“闭门造车”找方法、“信手拈来”寻思路、“不拍脑袋”做决定。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党员 走访慰问 走访慰问老党员心得体会 党员走访慰问制度 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总结 困难党员走访慰问情况报告 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总结 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总结 走访慰问工作总结 走访困难党员慰问记录 走访慰问活动总结 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