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建设

时间:2024-02-20 13:48:03 来源:网友投稿

夏文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一体化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理解,对全球竞争态势的前瞻性认识。

首先,必须进一步认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现代化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型的一个新的发展形态和阶段。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和方式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高度重视教育。

因为在农业社会,人们主要是通过依赖自然资源而生存和发展,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表象和经验的基础上,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特别是到了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时代,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已进入更深层次的水准,并且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科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言,我们要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度里实现现代化,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要进一步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真正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统筹推进,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
要进一步优化学科和专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做大做强我们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断为人类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其次,必须把人才作为评价教育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

一个国家教育强不强,一个大学实力厚不厚,关键看有没有更多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梅贻琦先生早就说过:“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当年西南联大就是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培养了一批批后来成为国家栋梁的大师级人才,这也正说明当时教育家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举措是超前的、务实的。

我们说,人才不是天生的,从主观方面来说,需要个人的勤奋努力;
从外在条件来说,需要国家、社会、教育、家庭等多方面协同努力,不断创造育才、识才、用才、爱才的良好环境。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人才培养:一是要做到厚植青年学生的知识基础。

要通过开设更多的通识课程,加强跨学科的教学研讨,提供更多融通中外、贯通世界的教材教案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二是需要因材施教、分类施教。

从中外人才成长的经历来看,很多“天才”都因为他们没有按照统一普遍的教育教学模式去进行科技创新,正是走出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不同寻常路,所以才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成就。

由此可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学术兴趣,根据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秉赋,进行一人一策的精准化培养,才能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要注重对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是不是人才,关键要看能否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此,我们就要通过多种方式让青年学生了解国情,了解国家之所需、社会之所盼,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最后,必须强化科技作为教育和人才的目标导向性作用。

教育和人才的内容非常广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在搞好大教育、大人才的体系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当今世界竞争的特点,注重全球科技发展的趋势, 要时刻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放到我们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2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2022 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10 位的依次是瑞士、美国、瑞典、英国、荷兰、韩国、新加坡、德国、芬兰、丹麦,我国位居第11 位、比2021 年上升1 位。

当前,我们要特别关注如何在影响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在解决我国卡脖子问题上有新的进展。

猜你喜欢现代化科技人才人才云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忘不了的人才之策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留住人才要走心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人才争夺战”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科技助我来看云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7年9期)2018-03-15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7年4期)2017-06-30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6年6期)2016-08-19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5年10期)2016-01-20

推荐访问:人才 建设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