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11篇

时间:2022-02-23 13:01:45 来源:网友投稿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11篇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1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无法预定,无法奢求,但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然而,在多日的匆匆中,心灵因为生活磨砺而变得坚硬,不再如过往一样细腻,而渐渐冷漠,习惯了这样高速运转的世界,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声音,更不愿意去回味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曾经,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

今天我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繁杂心灵……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_颁奖典礼》终于在20_年_月_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2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橘黄的灯如花般在寒冷的冬日里绽放,尽管在我身边,飞舞漫天的雪,渐渐溶入我的心,一瓣一瓣。只因感激,感激“逝者如斯”的生命,赐予我这一方净土,赐予我心里的晴空,清丽,柔和,宁静,温暖,我才能在风雪漫天里微笑着,体味冬天的春光。人,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很多很多人……

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坚实而温馨的避风港将永过成为我栖息的地方。爸爸,您是女儿心中那座安全而温暖的靠山,累了的时候只要在上面躺一躺就可以精神百倍;爸爸,您是女儿心中辽阔海洋的彼岸;在岸的那头等待女儿的归来。爸爸,您是女儿心中的太阳,那耀眼的光芒驱走了女儿心中的阴影……妈妈,是您怀胎十月,把我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是您,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多少次,帮我换尿布,多少个寒冷的夜里起来帮女儿拉好被子,多少个炎热的夏日里,是您把扇轻摇,为我赶走蚊子……妈妈,谢谢您,感谢您容忍、包容了女儿的一切。回想以前的任性,我羞愧万分,那一幕幕的往事涌现脑海,推开记忆的大门,我的思绪飘然回到了从前……所以,我励志要做一个感恩人!报效父母,报效祖国,报效所有关心过过我的人——我的父母,老师乃至朋友!

我感恩我的老师,是他们阳光般的笑脸抚慰我心灵的创伤,用无悔的青春书写不朽的辉煌篇章。还记得那时纷飞的粉笔灰染白了老师的双鬓,朝朝暮暮的铃声送走了老师多少宝贵的青春年华。但你们却无怨无悔,风雨中仍固守成法那三尺讲台。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在校园里茁壮成长,从懵懂孩童到青春飞扬,是你们谆谆教导给我们力量与信念;是你们无私地奉献让我们生长在爱的旋涡里;是你们的亲切叮咛让我们忘记离开家的失落。老师,作为你们的学生是我们三生修来的福,你们的点滴关爱,我们铭记在心,永世难忘!

我感恩我的朋友,是他们让我感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朋友是世上最大的宝贝。”让学生时代成为相册中最真最纯的一页。我感恩……很多人……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3

你屹立在亚洲的东方,三千年来始终都屹立不倒,你拥有着三千年的古国文明,在许许多多的困难之中你都依靠着自己的努力,让自己面对着这些困难,不管是多少年的摧残,亦或者有多少的磨难,你始终靠自己的努力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你拥有着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始终都是文明古国的象征,虽然你没有金光闪闪的金字、没有巴特农神庙、没有空中花园、也没有象征着爱情的泰姬陵。不过你却拥有世界八大奇迹的万里长城,这是凝聚了我们中国文明的精神象征,不管是精神上的万里长城还是实质上的万里长城在我的祖国这些都存在,是我们国家的真实象征。

我的祖国,你用你伤痕累累的身体养育了我们这千万条鲜活的生命,在国家的南北两侧伸出了千万条铁的臂膀,教会我们要坚强,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要妥协,不管是远古时代的战争还是当时的科技这些都体现着我们的祖国文明,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我们的先人依然可以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这些都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这些无不体现这祖国的文明,国家的强盛,和亿万人民的团结一致。

不管是远古还是现代我们祖国的人民还是一样的团结一致,汶川的地震打不倒我们,唐山的地震也打不倒我们,不管有多少苦难,国家的人民都会团结起来,一起面对,所以再多的困难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会害怕,当八国联军侵华时虽然我们没有胜利,但是我们千年的智慧和人民的团结无畏,使我们最终还是战胜了险境,反败为胜,这不单单是人民的团结还有人民对国家的爱,使的国家最终转危为安。

我敬爱的祖国啊!这么多年来你始终都在哪里,对我们的爱不变不移,虽然现在你不是以前那样在国际上占据首要位置,但是你始终还是泱泱大国,这是不可以改变的事实,你不仅拥有灿烂的文明,美丽的风景,还拥有千万年来精神的象征,不管是千年前还是千年后我都相信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智慧去迎接新的自己。

不管你现在有多少的困难你都在不停的努力,不管成功与否你都是那么的努力,你让我看到了真正的自己,也让你的真实的自己展露出来,这就是我敬爱的祖国,永不言弃的祖国——中国。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4

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黄土地上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那段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早已被岁月尘封,但那段灿烂的华夏文明却永远闪烁着光辉。

李白,杜甫是两位齐名的大诗人,他们均生活在富庶安定的盛唐时期,诗风或浪漫飘逸,辞藻华丽,或感伤时局,忧国忧民。从他们口中“一口吐出半个盛唐”。从他们的诗中,我们了解到了盛唐的鼎盛,认识到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光辉与繁荣。

南宋爱国词人文天祥一生忠心为国,与敌军英勇对抗,最后不幸被俘。被俘期间,他仍不屈服,喊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响。任凭敌人软磨硬泡,他的爱国信念永不动摇。最终,惨死在敌人的刀下。

其实不必说那些历史,这样事例也不胜枚举。

鲁迅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他以笔为枪,抨击着残酷的“吃人”社会。他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爱国爱民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余中光曾作过一篇小诗,题为《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所流露出的那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以及盼望祖国统一的急切心情感人至深。

千言万语也抵不上一声真切的“我爱中国!”。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5

蜡烛在人们的眼中是非常平凡的,非常微不足道。只有在偶尔一次停电时蜡烛才会被人们从那十分不起眼的,潮湿的角落里拿出来点亮它。

这时,它在人们的心目中才有地位,等到不需要它时,它又被遗忘在了那个角落。

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蜡烛虽然平凡但又是那么的伟大。它就像老师一样平凡,默默的为人们送去光亮,直到自己的生命燃尽。

去年的一天,我在家里玩电脑,正当我玩得津津有味时,我家突然停电了。顿时,我感到十分扫兴。这时,爸爸从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里拿出了一根蜡烛点亮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房子里有了一点点光亮。如果是在平时,这点光亮简直算不了什么。可在这时,这一微弱的光显得格外耀眼。

我趴在桌子上,目不转睛的看着那根正在燃烧的蜡烛,蜡油一滴接着一滴的落在放蜡烛的纸板上,蜡烛的长度也随着蜡油的落下悄悄的,静静的开始变短,不久,一根长长的蜡烛就变得只剩下一半了。

这时,我突然觉得有一个职业和蜡烛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十分相像。蜡烛的身体就像生命,随着火焰的燃烧而变短,老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他们为了学生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身上。

他们定的付出不求回报,这不跟蜡烛是一样的吗?顿时,我对我的老师和眼前的这根蜡烛肃然起敬。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6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明白了要为社会做贡献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干事创业的根本,身体力行,才能弯腰实践。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理论技巧,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练就新能力。

二是坚守基本原则。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严守规矩底线,不踩法律红线,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上,始终坚持不推诿不扯皮、不摊派不遥控,搞好单位团结,带好干部队伍。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尊老爱幼,争做人人学习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职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组织和领导安排的要及时抓落实,自己分管负责的要亲自指导跟踪问效。作为一位公民一名国家干部,要敢于同社会的不良风气说不,要善于带头做合格公民,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他们活着是一面又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又一座丰碑,折射出一个时代中最闪亮的光芒。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7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当我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节目中的10个英雄人物,伟大的感人事迹令我的心灵震撼,并为之动容。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其中,有几个人物令我记忆犹新。“春风化雨,秋月生辉,用救赎的力量点燃心灯,用坚强的意志见证奇迹。”这是组委会给孙炎明的颁奖词。

从警28年来,孙炎明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把全部精力与心血都奉献给了公安事业。7年前得知自我患有脑癌时,乐观向上的他决定只给自我一个小时时间的悲伤,并在手术后以高度的热情和职责心投入到工作中,用自我的爱心感化羁押在看守所的失足人员。

对于孙炎明来说,20__年过得十分充实、幸福、欢乐,十分有收获,这让他有强大的信任感,用心去做值得做的事情。他的体会是:如果你想人生有意义,就从本职岗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孙炎明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的情怀和默默的奉献,一朝爱岗不难,难就难在从业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孙炎明难能可贵地做到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与岗位的执着坚守,让他这个平凡的基层监管人民警察不再平凡。说完了爱岗敬业的孙炎明,再来说一说诚信仁义的孙家兄弟。人间有真情,有真爱。“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他们兄弟俩20__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__年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回到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景下,按照农民工自我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职责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不论是建筑领域还是其他领域,无论干任何事,诚实守信最可贵,得信义者得市场,诚信是立身之本。孙家兄弟的壮举,足以让那些克扣工钱拖欠工资的老板汗颜,”有关专家认为,孙家兄弟的义举是一个家族对忠信的传承,是一个商人对传统道德的坚守,是一个企业家对现代契约职责的履行。哥哥遇不幸,弟弟义无返顾接力送薪,替哥哥发放良心工钱,这是诚信仁义的真诚体现,是中华民族恪守的道德标准,是对传统道德的可贵坚持。孙家兄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道德与职责是社会前行的基石。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8

不求感动中国,只求无愧于心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托起孩子们的梦想。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的是你年轻的心。”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你的颁奖词,是对你十八年来辛勤付出的高度评价。我无法清楚地诉说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感动、庆幸,同时又有些不解。我感动,感动你用一根窄窄的扁担,18年风里来雨里去,挑起了一片晴空;我庆幸,庆幸我现在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不解,不解你为何有如此大的决心留在那个穷困的小山村,甚至在你失去了才九个月大的女儿时。这个穷困的小山村,埋葬了你的青春,折断了你的翅膀,夺去了你小女儿的宝贵生命。

为何?为何?为何你不选择离开?

直到我看到你坐在那个破旧的教室里,望着孩子们吃着你为他们准备的午饭时那明媚的笑颜,我才深切明白,有种东西,叫做坚守。

坚守,坚守那一根带来知识的扁担;坚守那一方坑坑洼洼的讲台;坚守那一块残破不堪的黑板;坚守那一双双求知的清澈的眸子;坚守你为孩子们死撑的那片叫做希望的蓝天。

《感动中国》的主持人敬老师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只是善梦者才杰出。”

而你,张玉滚,你是一个杰出的织梦者,你用无私与关爱为孩子们织就了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同时,也造就了自己,一个杰出的自己!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此刻,你是否手中握着那根窄窄的扁担,你是否颠簸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你是否仍旧担着沉甸甸的课本——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额头上却早已细汗蒙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对孩子们的深切感激,你浅笑安然。你想的是,坚守初心,方得始终,不求感动中国,只求无愧于心!

感谢你,令我这颗焦灼而无处安放的心沉静下来,我将挥开眼前的阴霾,乘风破浪,坚守一片冰心,只愿活得坦荡,无愧于心!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9

双脚踏紧在这片土地上,似乎全身便流淌着母亲的脉搏,翘首而望,对上的便是她柔情的眼波。

只于这夜阑人静时握住自己的心,看看孤星缱绻,思索自我价值所在。颈间万千青丝昭示着我尚年轻,似乎也在轻讽我的碌碌无为。

曾经的我,口中也曾无数次豪言为国,却没有成鸿鹄的眼界,常为狭隘所困扰,殊不知却是真真挥霍了我的大好青春。前线上的士兵为国为家赴生死之时,或许我正为某些难以解决的的小坎而发怒;多少受苦受难的人们在为生活所迫得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时,我或许在贪恋享受休憩间的几分钟温暖。有时也憎恶自己的庸俗,不能得志士之气魄,常常陷于短浅,真真自愧!

或许是心智尚浅,常常少些思考,或许是缺乏些正能量,总是混沌在阴暗面里。我执起书卷,追溯千年间爱国文人志士生命光华的流转,国家,是他们终生的选择。我便向他们看齐,追随着他们的脚步与信仰。我知道我正年轻,有很多事情正在前方等着我去做,只有穿越时空纵观古今,循着知识的灯火,才能在这迷茫的年轻中寻到对的灯塔。

游于历史之中,岁月流转间,汨罗江里仍是你凌云的诗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字字有声是你巾帼不让须眉的的气魄——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历史从遥远的地方走来,又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远去,还好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思亘古不变。我似看见你们双眉微蹙,在某个寂寥孤苦的夜晚手提一盏灯,写下“可怜白发生”饱含愁思的一腔热情;我似看见你们横刀笑天,刑场之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愤慨与无奈;我似瞥见你们茅屋破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心胸。我未达如此高度,却也能于字里行间细细品读,触摸着你们分分秒秒都在为国家而跳动着的脉搏,为国家流淌着的血液。于是我自审、自省,悟出这拳拳之心不能陷于空谈,更要拿起战斗的气魄,为国为家而奋斗青春。

从现在起,做个不负于自己的人,不忘前辈之誓言,不忘自我之复兴理想,不忘国不忘家。趁着青春尚好,莫等闲,不要等到青丝染上白霜,再空空悲切。做个抓紧春天的青年人,终能实现心中鸿鹄之志,看见这土地日益丰美的英姿。

思绪波澜起伏,又恍惚见得这亘古的月光曾千万遍地倾泻在这片土地之上,翻开书卷,文人的笔墨香依然沁人。那思国爱国的情怀,柔软得温润得似是一针针缝进笔墨间,在世人的传诵里千古流芳。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语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愿我到青春尾声乃至生命尾声,也能无愧于我的整个青春,我的整个生命。

只此悠悠情怀,须臾不朽。

愿凭拳拳我心,笑看壮志必酬。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10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转动了千年的历史车轮,便沉淀出了爱国文化。岁月让爱国文化催出了醇香,我不禁陶醉其中。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每当忆起这番话,内心便是止不住的热血沸腾。心中也暗下决心,决不能辜负了一代领袖对我们后辈的期望。我们正属于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阶段,为何不去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为了祖国,为了自己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吧!

作为祖国的下一代,“爱国主义”毫无疑问成为了我们中学生做人的基准,爱国、一个多么神圣而又庄严的“举动”,事实证明:一切有崇高理想的人视爱国为第一任精神支柱,诚然,因为他们知道国家的是与自己的前途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唇亡齿寒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霍去病“不灭匈奴不为家”,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乃广为传扬之佳话,秦桧卖国求荣,吴三桂引兵入清,则遭万世之唾骂。遵循客观规律,人们自是尊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痛恨奴颜婢膝的卖国之辈。如果让你选,你会怎么选呢?相信你不会傻到去做个遗臭万年的“害虫”吧!

虽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每件事当中体现。我们要从小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自信自强,无私无畏。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爱国就是救灾官兵救人时的奋不顾身,就是志愿者在灾区的一个眼神,一处帮助,就是全国亿万群众捐款捐物的热情。在奥运会举办之际,爱国就是运动健儿在竞技场上的奋勇拼搏,就是志愿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国民不乱丢垃圾,文明现看比赛的行为……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世界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观后感300篇11

也许是因为近年来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也许是因为流行了之后发现除了古人,当下的“偶像”极度稀缺,最近,一部讲述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成为一时文化现象。读过叶嘉莹诗词的人,并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但不妨碍这一代年轻人渴望接近她。96岁的叶嘉莹,突然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电影只有120分钟,拍摄过程却累积了几十位受访者的百万余字素材,同名衍生图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的出版,可以算是弥补了影片篇幅有限的缺憾。

陈传兴想把一个女诗人的个人历史、一段家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国古诗词的几千年历史,投射到同一个落点上。我相信每一种历史都是真实的,但相伴发生的未必是完全的因果关系。所以,我更看重不同的人对叶嘉莹的描述。“盲人摸象”并不一定是贬义词,每一部分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除了“穿裙子的士”“诗的女儿”这些头衔,她也是女儿、妻子、母亲、学生、老师……如果说叶嘉莹在古典诗词上的成就如朗月当空,清辉万里,那每位受访者就仿佛江河湖海,分别映照出她的不同侧面,她不是神,是一个鲜活灵动的人,波光粼粼,是谓月映千川。

诗人席慕蓉的朋友是叶嘉莹在台湾大学的学生,她与她由此结识。叶嘉莹第一次见到席慕蓉,第一句话是:“我也是蒙古人(族)。”叶嘉莹从未在任何作品里提过自己的族姓叶赫那拉,她的祖上虽然是旗人,居住在叶赫水畔,却本属蒙古族土默特部。

无论回到中国,还是回到北京,回乡——这个千百年中国诗人的关键词,也贯穿了叶嘉莹大半生的念想。在她快80岁的时候,一个秋天,席慕蓉陪着她去叶赫(现吉林省梨树县叶赫镇)寻找祖先的故乡。

叶赫古城遗址如今只是一片高出来的土堆,陪同的一个热心人先行跑上去探路,回头说,叶老师您不用上来了,上面什么都没有,就是片玉米地。叶嘉莹还是继续往上走,日已西斜,秋天的红玉米挂在那里,紫红的穗子垂下来,风一吹,发出阵阵沙沙的声响。

叶嘉莹站着看了一会儿,转过头说:“这不就是《诗经·黍离》中描绘的景象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现在的心情和诗里说得一模一样。”

快80岁的叶嘉莹,是他们家族第一个回到叶赫水畔的人,她还找到了三千年前特地为她写的诗。3年后,81岁的她又想去看蒙古高原,席慕蓉陪着她又出发了。在海拉尔,叶嘉莹口占的第一首绝句是:“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叶嘉莹是他们家里唯一一个在一百年、甚至三百年里,回到土默特蒙古高原的族人。她跟席慕蓉说,她在北京的家已经没有了,可是到了蒙古高原,天穹低处尽吾乡,突然之间,人就打开了。

有时候我想,如果人生是电影,就能在不顺遂的时候黑屏,出一行小字“某年以后”,把悲伤快进到烟消云散。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说,诗人有两种: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叶嘉莹大概属于后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是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时的助手。她记得,有一次叶嘉莹在国家图书馆讲女性词的时候,谈到法国作家法郎士写过一本《红百合花》,书里说一个女子如果出生在一个比较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后的生活也比较甜蜜,到30岁的时候连一场大病都没有生过,那么,注定她对人生的认识是肤浅的。

当花间词的作者用女性口吻表达男性的阴柔一面时,叶嘉莹在一个被压抑的环境里半生飘零,站在高原之上说“余年老去始能狂”,这个场景,让人想起苏东坡、辛弃疾。在访谈中,叶嘉莹和她的学生,也会反复提到《人间词话》里的那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在这本访谈集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这几十个人的记忆中,叶嘉莹都是以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她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只存在于她自己的口述中。难得有人提到她先生,还说的是“她的先生很不讲理,她自己这么精彩的一个人,竟然都可以忍下来”。

1971年的夏天,文化史学者郑培凯在哈佛大学学习,经常去哈佛燕京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善本,经常碰到叶嘉莹,“叶老师只要进了图书馆,就一整天不出来”。郑培凯到香港后,创立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曾请叶嘉莹来担任客座教授。让他惊讶的是,叶嘉莹竟然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个很大的箱子。就这样,她一个人住了一个学期,那一年,她80多岁了。

离开香港前,郑培凯去送行,一进门就看见她自己在那儿收拾行李。她把所有行李收拾在一个大箱子里,外面再用带子绑起来,绑得非常好。她对郑培凯说:“我都习惯了,旅行的时候都是这样,都是自己做。”

叶嘉莹有一个自创的概念——弱德之美,意思是要把内心的感情收起来,要有一种持守、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不能表达出来的。但“弱德”不是软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持。

叶嘉莹说过,有时候集大成的时代,比如西晋太康时期,正是质朴的五言诗在风格上将转未转的一个阶段,却没出现一个可以集大成的天才,那是诗人对不起时代;有时候诗人很有才华,可是遇到的时代不是文学发展集大成的时代,比如江西诗派,那是时代对不起诗人。

从1924年至今的近百年间,是不是一个对得起叶嘉莹的时代,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她一定是对得起时代的。

有一天,叶嘉莹打电话给学生施淑仪,请她把自己梦中偶得的诗句用书法写出来。那首诗是“换朱成碧余芳尽,变海为田夙愿休。总把春山扫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青春年华已经远去,但还是要把眉黛扫成春山,那是无望中的希望。

推荐访问:观后感 中国十大 感动 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张桂梅 张桂梅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吗 张桂梅是哪一届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视频 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