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高校农业综合试验站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综合试验站为例

时间:2024-02-20 13:32:02 来源:网友投稿

肖双喜,李 成,魏思敏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9年聚焦“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1]。2021年,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拉开了乡村振兴的序幕。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巩固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的寄语中指出,“全国涉农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3],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建设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内在要求。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既是新时代破解“三农”困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农业高校的历史责任、重要使命和重大机遇。涉农高校作为培养学农、知农、爱农、服务“三农”新型科技人才的摇篮和育人前沿阵地,在区域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截至2019年,全国已有39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三百余个试验站[4],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相继对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的安徽农业大学,密切结合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坚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信念,从2013年起在全省主要农区建设了八个标准化、永久性综合试验站(分别是皖南、皖中、皖北、皖东、皖西南、皖西北、大别山、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学校现有一个校区、两个农业科技园、八大农业综合试验站及八千亩办学用地,“1288”开放协同共享的办学格局逐渐形成(见图1),以试验站为中心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多次被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报道过,全国20多所涉农高校先后实地考察探索综合试验站建设模式并付诸实践,受到了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表扬,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新型农业主体的普遍欢迎。试验站通过人才培养、产业帮扶、农技推广、职业教育与培训等多种方式,有效促进了农业高校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三农”提供了长效稳定的保障机制,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注:“1288”开放协同办学格局,指一校区、两园区、八大综合试验站、八千亩办学用地。实现校区、园区、站点三级联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连接。图1 安徽农业大学“1288”开放协同办学格局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涉农高校通过独特的学科优势、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可以因地制宜地为农村地区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制定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乡村产业。试验站作为高校下沉乡村一线的重要载体,通过“政校企”抱团合作,充分发挥政府资源整合优势、试验站科研优势和企业资本优势,对于应用农业新技术、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特色产业园建设、创建新型特色小镇、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试验站是推广先进农技的重要平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技术的投入与创新。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提供了良好支撑。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科技推广法》将“农业科技推广”定义为:“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的产前、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高校农业综合试验站作为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科研专家下沉一线的重要平台,在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促进产业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试验站是先进农技示范推广的“连心桥”

试验站作为学校与地方的“连心桥”,对高校服务地方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试验站,高校科技特派员、专家学者、调研团队、学生群体可以长期下沉基层一线,参与地区农技示范推广,将大学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成果、新技术因地制宜地传授给乡村主体,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安徽农业大学皖中试验站根据皖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条件,创造性地提出猕猴桃种植配套相应栽培、修剪枝丫技术并种在太阳能光伏板下的大胆构想(如图2),改良后的猕猴桃亩产量达到750公斤,纯收益5 000元以上,带动了周围十几位农户脱贫致富,有效解决了乡村土地利用问题。用科技补短板,让猕猴桃成为了皖北地区的“致富果”[5]。江淮分水岭试验站面对安徽省定远县传统养殖模式中存在的良种化程度低、标准化设施落后、养殖体系不健全、规模效益低下等系列问题,给当地养殖业开出了一剂“药方”——推广农区草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在这种体系的不断作用下,当地肉羊产羔率由原来的100%增加到210%,羔羊成活率从50%增加到95%,当地农户采取种养结合方式,纯收入增加2 000~3 000元。2017年以来,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共为当地引进农业新品种376个,应用农业新技术92项,示范推广面积10万余亩,服务农业企业100多家,9个贫困村在试验站专家团队的结对帮扶下已经全部提前脱贫摘帽,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乡村振兴[6]。

图2 光伏板下种植猕猴桃模式

2.试验站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直通车”

涉农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地区生产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7]。我国农业院校不乏大量科技成果,但往往在实践过程中与地区之间不匹配导致转化率较低,难以满足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大学试验站作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直通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皖中试验站针对地域灾害性天气频发、温光资源紧张等难题,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水稻生长各环节关键技术,形成了区域化的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体系,示范区水稻亩单产量从2015年的927.7公斤提升到2022年的1 148.2公斤,再创长江下游历史新高,刷新安徽省水稻亩单产记录,有力地保障了地区和国家粮食安全[8]。皖东试验站积极开展花卉、甜叶菊种苗研发培育工作,让优良品种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所在县域三甲镇以及管店镇甜叶菊茶叶已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截至2022年10月,试验站已收集240多个花卉品种,并建立了优良种子资源库,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皖北试验站与宿州市埇桥区合作实施了25个国家级项目,筛选10项新技术、改良5项实用农艺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150亩,每亩节本增效150~200元。新增稻鱼综合种养面积210亩,完成年度任务(200亩)的105%,全区养殖场规模化比重达到80.64%,为加快实现区域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试验站是服务指导乡村主体的“集成所”

科学的种养殖技术和理念不但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并且是保证农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高校试验站办公培训区、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作物种质资源圃区、试验田等区域为地区乡村主体咨询、培训提供了良好平台(见表1)。皖北综合试验站围绕固基础、补短板、促应用,大力推动机械强农,稳步提高县域农业全程机械化率。试验站综合示范基地已成为符合宿州市埇桥区现代农业生产实际的麦玉豆生产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进一步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装备技术支撑。皖东试验站以实际需求为落脚点,以切实解决农民问题为主旨,选派业务素质高、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退休教师担任技术指导(顾问),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在甜叶菊花卉的种植过程中,试验站组织专家开展理论培训,技术人员在田间实训过程中与农民密切交流,耐心改变他们传统的种植习惯和种植方式,悉心倾听他们的疑惑,仅2020年就指导服务农民主体400人次以上,解决生产技术问题180余件,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甜叶菊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表1 综合试验站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二)试验站是培育乡村发展新业态的“强引擎”

培育乡村发展新业态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增收、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试验站紧抓产业这个“牛鼻子”,依托“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大学农业推广模式,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推动实验室的“盆景”成为产业发展的“风景”。“皖东综合试验站+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推动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开发数字化蘑菇大棚,建立集研发、制种、展示、示范、推广、生产、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孵化基地。截至2022年11月,一期已建成明光农展馆、农业新品种科创中心玻璃温室大棚1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大棚21栋,已生产菌棒10.5万棒,又在自来桥、涧溪、石坝、潘村等乡镇发展大户种植菌棒,共生产菌棒4.3万棒。计划在2~3年内建设食用菌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30个、标准化基地50个,推广带动1 000户农民生产食用菌,实现年产量0.75亿公斤(鲜品),年产值达5.5亿元以上,把“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通过数字赋能,项目建成后减少了水肥药作业的用工,少了江淮分岭地区旱涝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还提高了农作物品质。江淮分水岭试验站自2016年建立以来,共为安徽省定远县引进376个农业新品种,应用92项农业新技术,探索15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示范推广面积有10万余亩,服务当地农业企业100多家。当前,定远县已形成“草、菌、虾、猪、鹅”五大特色产业,成为县域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9]。

(三)试验站是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器”

乡村产业的壮大与振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它是大量与“三农”相关创业者和创新企业逐渐集聚所展现的效果。而激发创业者们的热情,则需要一个完善的创业孵化基地和机制来整合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10]。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安徽农业大学和分布在全省的八大综合试验站协同联动,围绕“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一体化、“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扎实推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依托皖南综合试验站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丁淑荃老师带领本科生开展观赏鱼系列研究,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三创赛”荣获特等奖。依托皖西北试验站在皖北平原地区开展的系列研究,安徽农业大学《绿林豪杰——生物菌剂克抗性,粮安天下举义旗》参赛项目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三创赛”中获得特等奖、最佳创新奖。依托皖中试验站,陈玉霞等老师指导的参赛项目《天络慧枕》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近些年,高校师生通过试验站这个特殊的“媒介”,屡屡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已经逐渐成为培育“双创型”人才的“沃土”。试验站充分发挥整合地区资源和衔接师生队伍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涉农高校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实际问题,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通过八大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办学格局,高职生和“村大工程”在校生这一类特殊群体也真正实现了就近就地学习和实践,这些在职生与综合试验站72个产业联盟专家实现了精准对接,在学校专家指导下,21支学生团队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入选省级6项,其中“小兵茶故室”项目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美景美物在乡村”等2支项目团队成功入围安徽省省赛,并荣获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1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培育知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新农人”在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农业综合试验站作为培育涉农人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既有“三农”情怀又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领头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试验站是培养乡村振兴“领头雁”的“排头兵”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重大使命,而培养乡村振兴“领头雁”则是新时代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对涉农高校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12]。试验站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教学方便学生接触乡村一线、学习先进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农趣农志,为培养综合型“领头雁”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综合试验站为例,各站点自建站以来就构建“试验站+地方政府+新型经营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学生的实习实践中,试验站作为沟通高校和地方的桥梁,能够有效、便捷、针对性地邀请地方农政管理者、农技推广人员、家庭农场主及科技示范户与高校老师及试验站管理人员共同组建学生实践教学教师团队,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等为目标,开展实习实践。试验站现已成为承担学生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实习、青年农场主实习、专硕创新班培养及社会实践与调研等教学任务的重要基地。据统计,2018—2021年来,八个试验站本科生进站实习人数达3万人次以上,研究生进站实习人数达到1万次以上[13]。试验站在开展实习实训过程中始终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让更多的学生把论文写在田野里,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展身手。安徽农业大学2017届青年农场主班毕业生赵九梅在试验基地的培养下,毕业后怀揣农业情怀,勇于投身实践,带领团队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她的努力下将巢湖岸边4 000多亩田地打造成了一个以生态观光为基础,集水稻种植、大米出售、龙虾养殖、果蔬采摘、休闲垂钓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带动了周边200多名农户脱贫致富,累计帮农户增收500多万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多人次,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刘慧贞是安徽农业大学“村大工程”的学员,通过在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皖北综合试验站的长期实践锻炼,学习和接触到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毕业后她扎根基层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建成90余亩大棚,给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她到任前增长了4倍。刘慧贞也先后荣获“安徽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等诸多荣誉。通过协同培育和实习锻炼,近些年安徽农业大学通过农业综合试验站为地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乡村发展“领头雁”,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

(二)试验站是培育“新农人”的“桥头堡”

培育“新农人”是乡村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农人”的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对农民的培训是关键环节[14]。近年来,涉农高校试验站因其具有完善的科研平台、师资队伍以及资源条件,逐渐成长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力量。2018—2021年试验站累计开展职业农民有关培训1万5千人次以上,在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接班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别山综合试验站与金寨县人民政府深度合作,创新“1+1+N”产业技术服务培训模式,组建了8个农业产业联盟,选育引进新品种43个、试验推广新技术35项、制定实施新标准20项,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累计达6万多人次,极大促进了当地人才队伍建设。皖东综合试验站是安徽农业大学服务明光市及皖东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皖东试验站通过实施“四体融合”的社会服务模式,遴选校市两地专家62名,服务明光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5家,累计培训了明光市的农业技术人员330名,新型职业农民3 080人次,为明光市的农技人才培厚了成长的“沃土”①。皖西北综合试验站与临泉县人民政府共建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以来,共推广新型农业技术81项,引进农业新品种428个,探索新模式12项,示范推广面积8万余亩,服务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116家,协助企业申报项目12项,技术服务290余场,共计服务2 600余人次,开展集中培训51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 756人次,对推动临泉县特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②。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组织校县专家开展技术服务1 175批3 730人次,其中,校专家开展技术服务375批1 400人次,县专家开展技术服务800批2 330人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70场3万人次,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7年,高校对口帮扶的大畈村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目标③。

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关键和基础,而只有扎实推进组织振兴这项“第一工程”,才能切实保障和引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工作的顺利进行。当前乡村治理中仍一定程度地存在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空心化”严重、人才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文化建设不足、乡风底蕴不浓厚等情况,乡村建设任重道远。试验站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延伸区、深化区与支撑区,通过片区负责人在政府挂职,协助解决一些基层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管不到、管不住”的社会事务[15],对于实现治理有效、营造文明和美乡风、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阵地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目前乡村治理方式是一主多元的,即以政府为主导,其他形式并行为辅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林类高校逐渐成为区域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探索出“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机制,校地双方共同组建县(市、区)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为农业农村局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试验站负责人在政府挂职,能够有效调动校地双方的积极性,造就一批坚强的乡村基层党组织,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大别山综合试验站建立在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库区县、移民县、老区县——金寨县。过去,金寨县一直以来都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大别山农业综合试验站立足山区发展背景、聚集资源优势,不断深化与金寨县人民政府的合作,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控替代化学农药“两个替代”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健全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集中、县处理”机制,实现生活垃圾收集与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扎实推进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金寨县先后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称号,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文明城市”,使“大别山道路”迈向新的步伐、谱写出新的篇章。依托分布在全省各方位和片区的试验站基地,安徽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能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基层组织、乡风文明、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运用学习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积极撰写调研报告,向当地政府建言献策,为美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试验站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的桥梁和纽带,在产业振兴、技术推广、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具体表现为:试验站是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助力人才振兴的重要阵地、是区域乡村治理的重要基地。综合试验站的建设不仅有效破解了区域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资源短缺、产业发展乏力、农业技术落后、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难题,并且进一步解决了新农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配置不优、产教融合不深等系列难题,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效。但试验站在全产业链支持、农技推广工作、校地管理机制、乡村治理制度以及风险承担等方面还面临着基础薄弱、创新不足等问题。高校农业综合试验站还需从健全培训推广体系、确立制度保障、科学调研市场等方面出发,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实践探索在服务现代“三农”发展,焕发乡村活力,赋能乡村振兴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这种新型农业推广模式将在我国高校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留下精彩的华章。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皖东综合试验站,网址为:http://xnc.ahau.edu.cn/info/1028/2947.htm。

②数据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皖西北综合试验站,网址为:http://xnc.ahau.edu.cn/info/1028/2946.htm。

③数据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网址为:http://xnc.ahau.edu.cn/info/1028/2942.htm。

猜你喜欢试验站农业大学农业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1期)2022-02-26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征稿简则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1年3期)2021-06-11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赴山西调研四川蚕业(2020年4期)2020-02-10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年3期)2019-07-08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2期)2017-10-20庆安灌溉试验站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6年11期)2017-01-10

推荐访问:农业综合 农业大学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