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大思政”视域下高职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时间:2024-02-20 13:00:35 来源:网友投稿

金 营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抚顺 113122)

2022 年8 月31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人。而在校学生网民的比例高达五分之一强,位居各类网民群体之首。相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一些大学生更愿意在社交网站上畅所欲言,使网上社交平台成为他们主要的交流工具。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网络成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和舆论传播媒介,极大地增加了高职院校舆情引导工作难度,因此,如何突破舆情引导的瓶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思政”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以“大思政”为核心,确保思政工作常态化、科学化、高效化。“大思政”由多个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主体实施,通过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的实践场域与思政理论运作,从多个层面对思政教育对象进行全方位引导,提高他们的价值认同、文化修养和思想观念,从而实现多维度育人目的。“大思政”具有明显的特点:第一,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大思政”不局限于专职教师,全体有关人士都要参加。第二,时间和空间的广延性。“大思政”注重全程育人,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的根本方针,加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充分体现了空间与时间的延伸。第三,开放的内容体系。“大思政”讲究思政教育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涵选择,重视思政教育实效。第四,实现虚拟和真实平台的交互。“大思政”注重真实和虚拟平台的有效交互,充分利用二者长处培养学生思政素养。

(二)高职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

目前,一些高职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识还比较单一、模糊。网络世界是一个与真实社会极为接近的社会,但又不完全是真实的,因此它是一个“间接的、拟态的真实世界”。一些高职学生浏览信息的习惯、单纯的思想意识,使得他们无法洞察信息的隐蔽性和真实性,从而容易陷入虚假舆情或“标题党”的圈套,这也是许多网络舆情事件反转的原因。在面对网络舆情的时候,个别高职学生倾向于情绪化、非理性的表达,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一些高职学生对网络舆情的态度是盲从和随意的。在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或官宣消息尚未公布的时候,有些学生出于无意识,有时会盲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1]。所以,在“大思政”视域下,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着力构建网络平台,多场域运作,筑牢网络舆情阵地

1.建设好校园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是高职院校公共舆论导向的重要平台。高校要坚持“大思政”理念,充分发挥门户网站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职能,密切关注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用生动、活泼、有趣的风格呈现有关内容,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快速澄清迷惑性观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2.打造高职院校微平台。高职院校要做好官方微信平台建设,把社会热点话题内容打造为重点栏目,尽可能地回应和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2]。同时,要注重在各种网络媒体上培养舆论意见领袖,并积极吸纳具备较高道德素质的师生参与学校网络安全建设。

3.加强网络媒体管理。对网络媒体进行科学定位,破除其发展壁垒,加强网络媒体与各行业交流,深度探索新型发展模式。拓宽网络媒体发展空间,积极开拓新的网络舆论阵地。为充分发挥互联网舆论阵地的作用,高校应主动更新新闻传播理念,运用符合网络受众心理特点的话语风格和传播方法,适时发出权威的声音,积极抢占网络舆情制高点[3]。

(二)精品内容为王,加强监管,讲好讲活思政故事

1.讲好讲活思政故事。高职院校教师要通过故事讲道理,在思政课中灵活运用更多、更便捷、更贴近学生的新媒体,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深刻的道理总是蕴藏在简单的故事中。在讲述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人工智能、数字科技、VR(虚拟现实)体验、网络直播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观看视频、情景模拟、活动展示、观点讨论等生动的方式,展现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使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强大,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4]。

2.打造网络精品内容,增强舆论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在新时代,高校要创作出既能引起人们注意又能代表社会主流的传播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和学校故事,不仅要保证网络内容的思想政治方向,还要突出动漫、短视频等可视化特点[5]。高校传媒要在保证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前提下,结合时代精神与生活实际,深入挖掘当代大学生思想和时代的契合点,大胆尝试生活化话语表达与互动式信息传播,打造呼声高、吸引人的校园文化作品,创作出主流价值观鲜明且大学生网民喜闻乐见的精品内容。

3.加强互联网生态管理,构建互联网信息治理长效机制。高校要遵守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建立规范化、法治化网络传播系统,实行分级化教学管理与研究探索,从根源上遏制不良网络信息传播,努力构建一个健康、稳定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6]。

(三)打造一支高素质团队,多部门联合开展舆论监督

1.打造一支业务精干、专兼结合的网上舆论监督队伍。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优秀学生干部、专家学者中挑选适合的人才,组建网络评论队伍,对网民进行引导。注重教师和学生网上舆论素养的培养,为网上舆论监督做好准备。推动形成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全面合作的“大思政”格局,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2.培养师生网上舆情意见领袖。高职院校是大学生集中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生成和活跃的场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受周边朋友的影响很大,他们更容易接近或保持一致。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对网络舆论领袖的关注力度,深度挖掘、加强培育,定期开展网上舆论应对技能训练,使舆论领袖熟练运用网上舆论导向技巧,充分发挥团结朋辈、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作用[7]。

3.构建多部门协同治理网络舆情大格局。具备良好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可以发挥网络舆情引导作用,一方面为维护国家舆论安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为维护社会安定提供支撑。高职院校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完成协同治理,个人的工作负担会大大减轻,从而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做好网络宣传工作。

(四)健全舆论导向体系,全程追踪,传播社会正能量

1.构建和完善网上舆论监督、剖析制度。高职院校应依托云处理、云存储等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建立动态化网络舆论分析机制。实现监督内容精细化、监测主体偏向移动终端,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言论、态度和情绪,并进行有效整合,研究学生思想言论变化规律,以便对其行为倾向进行预测和指导。

2.健全网上舆论表达和回馈机制。高职院校要敞开大门,搭建合理有效的学生反馈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理清学生对网络舆论的理解思路,听取学生的各种意见和要求,主动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答疑解惑,迅速、高效地解决各类难题。适应大学生喜欢在互联网上表达的习惯,充分利用互联网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3.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高职院校应按照分工负责、协调一致、注重效果、突出导向、共同决策、恰当处置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事前预警、事中调节、事后引导的应急机制,科学把控网络舆论发生、发展、上升、消亡全过程,及时引导网络舆情。正确引导大学生,降低对网络沟通的依赖和信息索取依赖,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网络内容认知能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网络成为舆论传播新领域,甚至出现了即时直播的崭新方式。在宏观视域下,互联网舆论已经成为大众最重要、最便捷、最广泛的参与社会治理的手段;
高职院校是各种思想文化迅速扩散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已经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在“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要打破壁垒,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和舆论形势,转变理念,主动出击,协同作战,完成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创新。

猜你喜欢大思大思政舆情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年6期)2022-11-16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16年9期)2016-02-28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推荐访问:舆情 视域 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