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找寻诗意生活

时间:2024-01-20 15:48:01 来源:网友投稿

西门杏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一种全新人类文明形态。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这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延续五千多年的优秀文明,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绵延不绝的民族文脉的强有力支撑。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现代化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变迁有着巨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娘胎里就打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作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关注的是人,强调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这些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必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多重维度看待文化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深刻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一般规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固本。”[1]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根”,说得太好了。拜读陈东辉先生的文章,很振奋,很受益,限于篇幅,无法全文引用。确实,正如陈东辉先生所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延续五千多年的优秀文明,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绵延不绝的民族文脉的强有力支撑。”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所说:“自信源于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灿烂星空中最绚丽的星宿。五千多年文明江河奔流到如今,涌现出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等灿若星辰的伟大人物,诞生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精神滋养。这些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依然挺立、生机勃勃。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魅力,是我们的自信之根。”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
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能够穿越历史长河的风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纽带。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当遇到挫折和烦恼的时候,都会在先贤的智慧里寻找人生的方向。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经说过:‘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其命维新,千百年来,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了取之不尽的智慧结晶。伊川县荆山脚下的程颢程颐文化园,曾是大禹涂山会诸侯、炎黄母族、商相伊尹居地,是华夏文明、河洛文化渊源之地,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楚庄王伐陆浑问鼎中原等历史典故。仰韶、二里头等文化遗址众多,姚崇、范仲淹、文彦博等历史文化名人,更是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大地上留下了千古吟诵的诗篇。

“程颢、程颐曾游历于伊洛河畔,他们继承和发扬孔孟儒学,开创的洛学学派,是北宋时期影响最大的理学学派。

“程颢、程颐倾注一生的心血在这里讲学著书,理学文化的源头活水,由此汩汩涌出,流淌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至此,这伊洛河畔就成为文人学士朝圣之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

“传统文化,能让我们跨越时空,见识到很多杰出的人物,知道很多神奇的事情,体会到很多独特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思想可以通过作品,延伸至百年前、千年前,即所谓的‘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人。

“在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人情淡薄,内心空虚。网上有人为了博取关注,丧失道德底线,朋友圈很多人晒自己的空虚寂寞。那么如何释放压力,平衡自己的内心?很多人开始转向传统文化来寻求内心的安慰与寄托。

“仰望至圣先贤,深耕精神家园。他们的智慧犹如星空,不仅在历史上曾照亮过中国大地,至今依然闪烁着明丽深邃之光。那些千年传诵的故事,那些斑驳发黄的著作,穿越千年的尘埃,依旧滋养着我们的生活。

“夜晚灯下,重读经典,隔着遥远的时空,与他们一起解读和认识世界,感悟人生。”[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围棋为例,在古代就被列入‘四艺‘六艺‘八雅,方圆动静,是非黑白,输赢成败……其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行为规范等,凝聚了民族的思维特征和精神特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和代表性项目,围棋的术语成为高考作文题的素材,不仅体现了围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为我们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益借鉴。”[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那么,如何更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2022年高考语文科目,全国新高考Ι卷作文题用了三个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作为素材,引发大家对以围棋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热议。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要夯实‘本手。在围棋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是学棋下棋的基础。棋理就是事理,棋道就是人道,所谓‘根子不正秧子歪,染缸里拿不出白布来,就是这个道理。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沉淀了太多精华和精髓,夯实‘本手,才能把最美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传承下去,把于今于民有用有利的思想和美德发扬光大。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要善使‘妙手。‘妙手是指棋局中下出的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众多的本手使一局棋成为名局,而几步妙手则是名局上的璀璨明珠。对文化传承而言,没有坚实的‘本手功底,一味追求效果惊人的‘妙手是不现实的;
同时,墨守成规、画地为牢般固守‘本手不思变化,丝毫没有顺势而为缔造妙手的气魄,将会使文化传承失去活力,也是不可取的。新时代,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炼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精神标识、文化精髓,以文化人;
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结合新时代新需求,运用科技新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反而能够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咱们河南的考古盲盒脱销、《唐宫夜宴》‘出圈,就是‘本手‘妙手完美结合的范例。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要警惕‘俗手。顾名思义,‘俗手就是围棋对弈中那些貌似合理却有损全局的下法。下出俗手,一般是因为‘本手不牢,或者是因为过于追求‘妙手,导致荒腔走板,结果适得其反。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比如备受争议的‘女德班、网红对经典的魔改等,‘跑偏者不一而足。这样的‘俗手带来的危害绝不能忽视,必须时刻警惕。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围棋,其思想起源就与黄河文明之一——河图洛书有着紧密联系。早布局、布好局,下好先手棋,夯实本手、用好妙手,讲好河南故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文化支撑坚如磐石。”[4]

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优秀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深耕细作,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精彩地展现出来,讲好黄河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深话简单说,长路慢慢走。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越品越有味道。远看近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可可爱爱,百看不厌。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然而,秋天毕竟不是春天,日落毕竟不是日出。我们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熏陶日久,就能感受到一股“气”——精气神的“气”, 芬芳气味的“气”。还是老歌好听,还是老朋友靠谱,还是老祖宗的话有智慧。

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找寻诗意生活。

《论语》开篇就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见咱们中国人历来把学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一朵花。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都要学,就这么简单!

下面我们以老舍的《断魂枪》为例,谈谈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题记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老舍(公元1899年—1966年)小说《断魂枪》的第一句,极精练地点睛,交代了人物、故事、时代背景。

提起江湖,绕不开镖局,似乎镖局处在江湖的中心,承载并演绎着江湖中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透过《龙门镖局》《镖行天下》《天下第一镖局》等影片,我们也感受到行镖人虽处境险恶、生活艰辛,但仍不失在济困救难中的侠情豪义之举。

而老舍《断魂枪》中的行镖人,却低调得如一粒尘埃,远离了血腥的江湖,偏安于一隅,过起了平凡的日子。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会打。科技在进步,镖局已经成了夕阳产业,正处在行业的没落期。

江湖已逝,武侠安在?《断魂枪》探讨的正是这个问题。老舍的文学作品确实是文学瑰宝,《断魂枪》堪称殿堂级的短篇杰作,它所隐喻的主题,远远超过了武侠的范畴。老舍用武侠的瓶子装着人生苦烈的酒,让我们品味出生活的严肃和沉重,品味出人生的辛酸和遗憾,品味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思念。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出生在北京,虽是满人,却一生坎坷,没有享受到八旗子弟的风光。老舍才两三岁时,其父亲就在八国联军入城时阵亡。小小年纪就没了父亲,父爱对他来说,是奢侈的。即使父亲在世,父子相处的日子也屈指可数。由于家境贫穷,老舍从小在很多人合住的四合院(其实是大杂院)中长大,体会了穷人生活,同时也接触了北方曲艺。他后来考入师范,毕业后當小学校长,又放弃工作,到英国教中文。

“老舍”是笔名,本名舒庆春,又叫舒舍予,舍予就是“舒”字拆开来,似乎有舍弃自我之意,从某种程度上说,名字“舒舍予”暗示他的一生命运。

老舍一生写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字数达 700万至800万。《骆驼祥子》奠定了其文学地位,他笔下的故事,真实反映出当时中国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每个人物的背后,都是典型的时代缩影。

老舍的短篇小说以《月牙儿》《断魂枪》为代表。《断魂枪》堪称其短篇小说的扛鼎之作。

《断魂枪》通过故事来写人,写的是一个传说中的武林高手在新的环境下改变性格、失去身份、泯然众人的不得已,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窥斑见豹,表达了对逝去的中国武术的缅怀、对时代变迁和人性的反思。

无论是艺术构思的精度和思想挖掘的深度,还是语言运用的纯熟度等方面,《断魂枪》都非常值得研究,堪称老舍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它体现了老舍模糊的价值判断以及复杂的文化观。这里不单单是作者对一些保守思想的批判,从中我们也能读出作者面对一种文化即将逝去时深深的无奈与凄凉。从某种程度上说,《断魂枪》胜过金庸、古龙等的武侠作品。他通过沙子龙之口、说出的“不传,不传”,又何尝不是中国几千年来武术文化中部分流派传承的真实写照?因此,有评论家幽默地说,老舍的文学就是“不传”的文学,几无后人能有他如此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了。

曾经,《断魂枪》中的沙子龙何等风光,名气之大,无人不知。他是“五虎断魂枪”的传人,开了个镖局,帮人护送财物,途中也为民除害,杀了不少悍匪,因此他被尊称为“神枪沙子龙”;
沙子龙“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灯”,让人一看就知是武术道行很深的侠客,靠着“五虎断魂枪”行走江湖20年,从未遇见过对手,江湖人称“神枪沙子龙”。

有无数人前来求教、拜师。在这些人中,少年居多,他们都想混出点儿名声,或者靠此吃饭,但是沙子龙不但一个不教,就连昔日的弟子也不认了。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开篇一句话,已让人感觉到时代的残酷,定下了小说阴冷的基调。沙子龙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走。

曾经的“神枪沙子龙”依靠这条长枪,横扫天下,有多少人在他的枪下魂飞魄散。而如今,他的红缨长枪在火药的枪口下,黯然失魂,只得静静地立在墙角,也只有在夜间时,沙子龙才能抚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练上一段“五虎断魂枪”,重新回味难以割舍的往事。枪对沙子龙来说就是他的魂,没有了枪也就失去了魂。对他来说,放弃了镖局,也就放弃了他的人生理想、他的事业。放弃,对于他来说是残酷的。曾经的辉煌,已变成明日黄花。当年用于断人魂魄的枪,现在成了断己魂魄的枪!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下,武术这个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面对日落西山的镖局行业,沙子龙不得不将镖局改成客栈,将人生转弯到一个避风的港湾。但,在他的心里,仍然坚守着对武术的挚爱。

在时代变革的悲痛中,难掩人生的凄凉。昔日成梦,沙子龙当然是难过的。如今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走。他也不再谈武艺与往事了。他只在夜间摸枪。

《断魂枪》写的是一个社会急骤变化的大动荡时代。时代不断更新、进步,火车、快枪、大炮代替了镖车、长矛。身怀绝技的“五虎断魂枪”,却无用武之地,真是悲凉啊!

小说中随处可见这些动荡因素,矛盾冲突由此埋下。

人生,何尝不像大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个人,都在风口浪尖,感受着命运的拍打与潮起潮落。赶上了势头,迎浪而上;
错过了潮头,就真的错过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沙子龙也会坐下来,冥思苦想。想来想去,想不通。有的问题即使想通了,自己也解决不了。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解决别人的问题。生活就是个怪圈,就是个悖论,世界也是。

沙子龙的镖局被改成客栈,说好听的,是能够与时俱进;
说不好听的,是悲哀,是无奈,是挣扎,那简直是在要他的命啊。英雄无用武之地,能不悲哀吗?落幕的英雄怎能不让人悲伤。英雄落泪,那种悲哀和美人迟暮一般。他对昔日的武术一字不提,只能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挥动起来,寄托他心中的难过。

在真的枪炮前,断魂枪这套武功的确不像以前那么有用了,这是事实。否则,为什么镖局开不下去了?“东方的大梦没办法不醒了……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
不大一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5]

如果说,传统武侠是“小侠”,那么,他塑造的沙子龙便是真大侠。所谓“侠”,武功只是一方面,真正的大侠,或许不必有绝世武功,却一定有一颗悯世之心,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

沙子龙,区别于传统侠客的意气风发,身处清末,武侠文化没落,外来文化冲击,他表面云淡风轻,绝口不提过往,却在每个深夜独自练枪,足以见得他对“武”的热爱,这种隐忍升华了“侠”的形象,因而成就了《断魂枪》在文坛不可撼动的地位。

“生命是闹着玩的,事事显出如此;
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了。”《断魂枪》这样一句话,让看的人摸不着头脑。有一种看透红尘、游戏人生的错觉。初看不懂其中意,再品已是其中人。

沙子龙最后说的“不传!不传!”一是拥有依然幸运,足以慰余生;
二是,既不能传给有缘人,也不被社会需要,那就让其随我归于尘土。既因我而生,又因我而亡,也算一种圆满。

有一句话,叫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父母不就是那个起跑线吗?过去,会武功的人都知道,自家的孩子自己是教不了的。师傅下不了那个狠心,孩子就学不着真东西。古人讲易子而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易子而教?这话精辟。

有些读书人,很容易依仗学历而对别人生起轻慢之心——长大了,才明白,“轻慢之心”要收敛起来。

从前学习武功,要先学“蹲猴猴”,三年之后师傅才开始教基本的功架。然后,再学几年,师傅才开始教步法器械。有时候,师傅会用一个动作点拨你,比如,“倏”地浑身一收,扎了一个怪异的桩,这个很有功夫的。含胸拔背、松腰裹胯,这是内家拳,蹲的是猴形;
屈腿迈步、鸡腿龙身、其势如虎——这是搬丹田,也是拳法的基本功;
最后一个是收势——普通人强身健体,练练这个也就够啦。

现在不少人说传统武术根本就不能打,那么多闪电五连鞭啥的,都把名聲败坏了。真正将武功练到一定境界的人,心里会说:能不能打自己清楚,也分跟谁打不是?至于你说的那些人,学了个三脚猫的把式就到处招摇,都是一些江湖骗子罢了。你的武功真厉害是吧,厉害你就慢慢用吧,强身是可以的,打架可不行。打输了进医院,打赢了进法院,图啥呢?

所以说,学艺先学德,还真的是不能乱传呢。高手练功,越练越不敢用。可惜吗?不可惜。最起码,能够强身健体。当你累得站不稳的时候、难得扛不住的时候,自己蹲一会儿桩,就又觉得精神百倍了。要说用处,这不算用处? 所以说,心宽看世界,到处都是门,路路皆通;
心窄看世界,到处都是防盗门,门门锁死。人生的质量,与别人无关,只需要打开自己心底那扇门,心态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男主角陈孝正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的人生不能偏移一寸。”他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情怀,往往敌不过现实生活。每个人都有情怀,每个人都有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生活。所以,情怀往往是用来束之高阁的,以供瞻仰的;
而现实生活,就是套在脖子上的轭,摘不下来,让你负重前行。实在脖子累了,心也疲了,就抬抬头吧,看看那高阁上依然发光的东西。

那高阁上依然发光的东西,在精神层面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大家都在学习传统文化,有的人你能感觉到他的变化,比如身上有一股“气”,让周围的人很舒服,怎么说呢?就好像《红楼梦》写金陵十二钗之仪容态度,各具风流。而人物之芬芳气息,亦别有境界。比如,秦可卿,细细的甜香,诱惑的意味。贾宝玉一闻到这香味,便“眼饧骨软”,整个人都化了。接着,便在这“细细的甜香”里梦游太虚幻境,与梦中的可卿同领警幻“所训之事”去了;
“娴静似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黛玉,是一种纯粹的少女之香,她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令人醉魂酥骨的幽香,清雅出尘。什么叫“幽香”?就是很清淡的香,似有似无,但是非常动人,“令人醉魂酥骨”。无需焚香熏染,亦不必借助花草,林黛玉本就是香花美草——绛珠仙草降世,一种天然淡雅清幽之体香,超逸出尘,恰如其人。最奇的是,黛玉也不知道香自哪里来,这自然是黛玉的体香,而这种体香,应是天生的。薛宝钗的体香,是一种混杂的气息,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外冷内热。她还有另一种香——药香。史湘云的体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余香。有一次,史湘云洗了面,翠缕拿着残水要泼,宝玉道:“站着,我趁势洗了就完了,省得又过去费事。”说着便走过来,弯腰洗了两把。紫鹃递过香皂去,宝玉道:这盆里的就不少,不用搓了。”再洗了两把,便要手巾。

贾宝玉用史湘云剩下的一盆洗脸水,为何不用香皂?原因其实很简单,在那盆水里有史湘云留下的体香,他不想用香皂掩盖了那种小时候熟悉的味道。

一个“香”字,写出几个女子的各自芬芳:秦可卿是“甜香”,洋溢着少妇性感气息;
林黛玉、薛宝钗都是“幽香”,却又不同,黛玉之香是少女天然体香,一尘不染,而薛宝钗之香由内外花草熏染而成,凉里带甜,外冷内热。

薛宝钗是现实的,所以宝玉闻到的体香是混杂的,是不真实的;
林黛玉与宝玉之间是灵魂的吸引,他所闻到的气息是让自己意乱情迷的香味,是一种纯粹的、爱慕的味道;
史湘云从小和宝玉在一起,经常用一盆水洗脸,那种幼时熟悉的气味远远盖过了史湘云身上的少女气息,宝玉感受到仅仅是生活中那份值得追忆的味道。

芬芳气味,本就是女性美的一个突出特征。好莱坞经典影片《闻香识女人》中的退伍中校双目失明,嗅觉却异常灵敏,能细腻品味女人身上的香气,甚至能与陌生美女共舞一曲,情迷探戈。屈原在《离骚》里以美人自拟,采摘奇花异草以为妆饰,“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娇美的姿容与烂漫的芬芳互相发挥,令美人更加动人。从此,“香草美人”遂成为贯穿整个古代诗歌史的经典意象。

深话简单说,长路慢慢走。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越品越有味道。远看近看,上看下看,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可可爱爱,百看不厌。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化,然而,秋天毕竟不是春天,日落毕竟不是日出。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熏陶日久,就能感受到一股“气”——精气神的“气”, 芬芳气味的“气”。还是老歌好听,还是老朋友靠谱,还是老祖宗的话有智慧。

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找寻诗意生活。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呢?

“2022年高考语文科目,全国新高考Ι卷作文题用了三个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作为素材,引发大家对以围棋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热议。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要夯实‘本手。在围棋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是学棋下棋的基础。棋理就是事理,棋道就是人道,所谓‘根子不正秧子歪,染缸里拿不出白布来,就是这个道理。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沉淀了太多精华和精髓,夯实‘本手,才能把最美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传承下去,把于今、于民有用有利的思想和美德发扬光大。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要善使‘妙手。‘妙手是指棋局中下出的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众多的本手使一局棋成为名局,而几步妙手则是名局上的璀璨明珠。对文化传承而言,没有坚实的‘本手功底,一味追求效果惊人的‘妙手是不现实的;
同时,墨守成规、画地为牢般固守‘本手不思变化,丝毫没有顺势而为缔造妙手的气魄,将会使文化传承失去活力,也是不可取的。新时代,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炼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精神标识、文化精髓,以文化人;
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结合新时代新需求,运用科技新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反而能够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咱们河南的考古盲盒脱销、《唐宫夜宴》‘出圈,就是‘本手‘妙手完美结合的范例。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要警惕‘俗手。顾名思义,‘俗手就是围棋对弈中那些貌似合理却有损全局的下法。下出俗手,一般是因为‘本手不牢,或者是过于追求‘妙手,导致荒腔走板,结果适得其反。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比如备受争议的‘女德班、网红对经典的魔改等,‘跑偏者不一而足。这样的‘俗手带来的危害絕不能忽视,必须时刻警惕。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围棋,其思想起源就与黄河文明之一——河图洛书有着紧密联系。早布局、布好局,下好先手棋,夯实本手、用好妙手,讲好河南故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文化支撑坚如磐石。”[6]

稍安毋躁。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一朵花。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都要学,就这么简单!好多东西学来看着没用,其实安身立命都用得上。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武功高人看来,生活就是生活,别想着这个那个。至于功夫?嘿嘿,不传,不传!

什么叫“不传之秘”?这个成语是啥意思?黄庭坚在《题范氏模〈兰亭叙〉》 中说:“故知局促辕下者,不知轮扁斫轮有不传之妙。”“不传之秘”,亦作“不传之妙”。

“不传之秘”,也就是秘而不传。意思就是,言语、笔墨所不能表达的奥妙。后也指不向外传的奥秘。朱熹在《答陆子静》中说:“若于此看得破,方见得此老真得千圣以来不传之秘。”

不轻易传授的秘密在哪?“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这四小句,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古话。这四小句话是有语境的,这是大多数时候长辈们教导青年一代时说的话,我们平日即便是听到了,大概也不会深究到底是什么意思,多数人都当作一顿教训搪塞过去。然而倘若真的细品,我们会发现:这四小句蕴含着极其深刻的道理。

一花一叶一菩提,半醒半醉半浮生。有很多人喜欢玄之又玄的学问,喜欢预测学,喜欢相关的知识。甚至拜山门,不远万里前去拜师学艺。有人不理解了:如果做师傅的,都这么孤芳自赏,这么敝帚自珍,怎么弘扬传承?怎么与时俱进?怎么发展壮大?

笔者想说的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武术界的秘法门派消亡在绵绵的历史长河之中(但道教却能一直传续下去)。这么做自然有它的道理。有语云:“千金不传无义子,万财不度忘恩人。宁可街前饥饿死,不将道法作人情!”修道之人,修道行法,目的是济世度人,造福群生。如果将道法授予奸邪之人,任其为非作歹、祸害乡邻,这让心怀慈悲之心的道人于心何忍。其实,我们说“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归根结底是在讲一个度、一个对传道者的标准。什么标准?就是为人、做人的道德标杆。

凡事得来容易,在自己心目中就看得不十分贵重。世上人情,大都如此。修道是有道德标杆的,若视同游戏,请问能有好结果否?因此传道者,常故意让学道者遭受一定困难,以观察其人是否有诚恳之心志,所以,不肯轻传也可以理解。

其实所有的不传,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只有设置这些条条框框,才能去邪存正,让真正想修行的人去更好地传承发扬。

“师不顺路”,这句话延伸开来,其实也可以说成“不要轻易答应别人随口提出的要求”。

“医不扣门”,这句话是指医生不能在别人未开口的情况下,主动上门诊断治病。这又是为什么呢?一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忌讳医生主动跑到家里,指出自己身上的疾病,就像《扁鹊见蔡桓公》里记载的那样。扁鹊主动对蔡桓公说他有病,蔡桓公根本就不信。其实,大部分人都跟蔡桓公是一类人。如果有人闯进你家说你有病,你不把他打出去才怪。即便古代的游方郎中,行走在乡野山村之中,也不会主动去某某家,看人家有没有病,而是路过时等着病人主动邀请他去家里看病问诊。二是涉及一个责任划分的问题。医生主动上门说这个人有病,治好了还好说,而万一治不好的话,这名好心的医生很可能就会被讹上了。

万变不离其宗,如果真的是正直君子、仁义之士,又怎会被这些条条框框束缚住?

话又说回来了,能够打破“法不轻传”桎梏的人,都是值得被后人称颂的,如第一个开办平民学校、主张有教无类的孔子,以及如今在互联网上免费上传分享各类知识的人。

夏志清曾经将20世紀30年代两位著名作家老舍和茅盾作过一番对照:“茅盾的文章,用字华丽铺陈;
老舍则往往能写出纯粹北平方言……老舍代表北方和个人主义,个性直截了当,富幽默感;
而茅盾则有阴柔的南方气,浪漫、忧伤、强调感官经验。茅盾善于描写女人;
老舍的主角则几乎全是男人,他总是尽量地避免浪漫的题材。茅盾记录了近代中国妇女对纷扰的国事的消极反应,老舍则对于个人命运比社会力量要更关心。”[7]

许子东教授在一次文学讲座中总结道:茅盾阴柔,老舍阳刚;
茅盾写上海男女“白相人”(中性),老舍写北平胡同“老炮儿”;
茅盾百折不挠,再大的委屈也能承受,老舍他是树干,不是竹林,一不小心就断了。

许子东说,老舍与沈从文,都是固执的作家。如果比较老舍和沈从文,好像更有意思。他们一个在山东写北京胡同,一个在北京写湘西山水,都是身在他乡、固执地抒写自己心目中的故里。老舍与沈从文的共同点比他们的差异更令人瞩目——都是少有的非汉族作家,明明风格迥异,但都被归入“京派”。老舍作品确有典型的京腔、京味。相比巴金写花园庭院,茅盾写别墅汽车,老舍和沈从文都主要描写社会底层的形形色色、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城里是车夫、工人、暗娼、巡警、教员、职员、拳师、土匪、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为非作歹的洋奴汉奸;
在乡下是童养媳、帮工、水手、船记,也有巡警、有钱有势却不仗势欺人的水保、团总,还有专门杀头后、要磕头忏悔的刽子手等。

老舍和沈从文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不大跟得上时代,不大善于从经济、政治、理论上去分析现代社会,而比较喜欢从个人道德品质或者说传统人伦关系来理解中国。不知道是不是和这种看待世界的方法有关,还是纯粹由个人性格决定,这两个作家都比较stubborn(固执)。当然这里的固执可以是褒义,至少是中性。其实每个真正的艺术家都会固执己见,坚持自我。只是,老舍、沈从文这两位非汉族作家,他们更加不会谋划人生,更加不懂韬光养晦,更加做不到“小不忍则乱大谋”等。或者是不懂,或者是不肯转弯,或者是转了弯再也转不回来,直接撞墙。总之,老舍与沈从文的相近之处令人深思。他们似乎比常人骨头更硬,但也更脆弱,抗压适应能力差,因此更具悲剧性格。

我们还可以拿老舍和金庸作一下对比。金庸是武侠中的绝顶高手,总是很少出手,或者展现武功,点到为止之后便拂袖而去,例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张三丰、《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射雕英雄传》中的斗酒僧。老舍堪称武侠小说中的绝顶高手。老舍之子舒乙曾撰文说,臧克家先生晚年回忆:他在青岛时曾去拜访老舍,一进门,在玄关处看见一排武器架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分抢眼,以为是误入一个练家子的家中,实在没想到是看似文弱的老舍的家。老舍的女儿曾撰文回忆,老舍于1930年从英国回北平后,有一次,《学生画报》记者陈逸飞拜访老舍。老舍正在练昆仑六合拳,称能养生防身。陈逸飞不信,打了一记冷拳,老舍就势化解,轻轻地将对方击败。在大学任教时,老舍遍访名师,拜师学武,技艺精进。在名师的指点下,老舍对剑术、棍术、拳术和内功等样样精通。数十年如一日,每天练拳,坚持不懈。他的太极拳打得尤为精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练武的人,都想争个第一,这就是武林江湖中刀光剑影多的原因。文不必争第一,但文坛的明枪暗箭有时候并不亚于江湖。

关于《断魂枪》的创作有这样一段故事:1935年时,老舍在齐鲁大学任教,因为身体不好,拜一位拳师学习武术,为此,老舍写了一部10万字的《二拳师》。这部《二拳师》迟迟没有发表,因为被老舍拿来“压箱底”了,终于有一天,他想起了这部小说,于是将10万字的《二拳师》精简为5000多字,它便是《断魂枪》了。同样的故事,如果到金庸笔下,10万字可能还打不住。把10万字的故事减成5000字短篇,老舍自己说,材料受了损失,艺术占了便宜。《断魂枪》的文字,真是惜墨如金,很精致。

1935年前后,武侠小说方兴未艾。还珠楼主已经开始了《蜀山剑侠传》的创作,王度庐要在三年后才开始创作“鹤铁五部曲”。

“老舍的长篇《二马》,描写一对中国父子在英国的生活,是早期的侨民文学,写了不少文化冲突。‘五四以后幻想小说不多。在老舍的早期作品中,《离婚》比较重要。”[8]

初看短篇小说《断魂枪》时,不理解沙子龙不传授武艺的原因,始终不明白为何他会如此选择。只觉得他心胸狭隘。一读再读之后,不得不感叹老舍的用心良苦和满怀的落寞与遗憾。藏在平凡故事里的落寞是时代的忧伤,更是那些人的辛酸和遗憾。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必不会让其消亡。

神枪沙子龙,曾经令他引以为傲的“五虎断魂枪”,不能再现往日的光辉。或者说,人们不再需要那种技艺,它也就没有再出现的必要。每朝每代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何其自然真实。

《断魂枪》说的是三个拳师的故事,重点写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断魂枪》的核心情节是号称沙子龙大徒弟的王三胜卖艺场上受辱而沙子龙无动于衷。打败王三胜的孙老者随后登门向沙子龙讨教绝技,沙子龙却绝口不提武艺和枪法。从此,昔日神枪沙子龙的威名一落千丈,连以他为荣耀的徒弟们也不再理睬他,但他无半点儿愠怒。其实他的内心如灼热岩浆。何以见得?小说两次写到沙子龙在夜静人稀时面对天上的群星一气刺出六十四枪的场面,第一次是简要叙述,是铺垫性的;
第二次则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描写,且被放置在结尾,把沙子龙的无奈和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一种感觉叫做自我感觉良好。王三胜就属于自我感觉良好那一类,他的出场,有点儿像《水浒传》的传统,总要显得威武,总要先声夺人。

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围。大家不出声。他脱了小褂,紧了紧深月白色的“腰里硬”,把肚子杀进去。给手心一口唾沫,抄起大刀来。

小说不仅写了王三胜花拳绣腿华而不实,更写他的作秀没有收到预期的反应,便责怪大家不懂。如果说王三胜的武功是作秀,是表演,那么第二个人物、孙老者的武功,那就是实战,是干货,讲究功利效用。

但无论是王三胜,还是孙老者,在“修行”这个层面上,和沙子龙都有不小的差距。

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是“修行”文化,儒、释、道都是“修行”文化,比如,中医、武功、各种技能,都包含有“修行”的内容。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讲的就是这种“修行”文化:“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说到“修行”文化,就有必要谈谈“修行”文化中的“不传之秘”。

其实,任何一门艺术都有着技术和艺术两个维度,当在技术上达到一个高度的时候,才能在艺术上有所突破。书法、弹琴、下棋、作诗、喝茶等,莫不如此。

“修行”训练不是“技术”训练。“技术”训练只要把“技术”的基本动作都学会了,“技术”也就学会了。而“修行”则不同,修行者必须学会“修行”中的“不传之秘”,才能真正学会“修行”,否则,修行者一辈子都可能入不了“修行”的门。

那么,“修行”的“不传之秘”是什么呢?

“修行”中的“不傳之秘”,不是师父藏着、掖着,不肯传授给徒弟,而是师父费尽口舌,想尽办法都很难把“修行”的“不传之秘”传授给弟子,换言之,“修行”的“不传之秘”,是无法用语言与常规的文字进行传授、交流的。比如,《金刚经》中非常著名的句式“A,非A,假名A”。在讲“不传之秘”的时候,所有常规的语言、文字,对于未入门的人来讲,都是“非A”“假名A”。

这种难传授的情景,我们可以从孔子与释迦牟尼教授弟子的困难情景中看到。孔子想用“身教”来教弟子,这不是不想和弟子讲话。而释迦牟尼佛则告诉弟子,他离世之后,要以“戒”为师,而不是以他讲过的“经”为师,更告诉弟子:谁说他传过佛法,谁就是在诽谤佛。

释迦牟尼佛传佛法就是在诽谤佛?那是因为真正的佛法是“不传之秘”,用常规的语言文字是无法表达的。所以,释迦牟尼佛用常规的古印度地方土语讲的,并不是佛法,他其实是引导弟子,自己去领悟佛法的启迪。

“不传之秘”的意思,就是孔子、释迦牟尼佛想不出用语言怎么表达。老子想出了怎么表达,他写了5000字的《道德经》,把“修行”的“不传之秘”用文学的方式写了出来,但是,老子写出来的“不传之秘”,一般人看不懂。

在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修行”的核心内容就是“不传之秘”,在师父与弟子之间是很难传授的,纯粹靠弟子的悟性、机缘才能感悟一些。感悟到了,也只能是拈花一笑。

我们常说味道,就是说,味中也有道。同样的话,有的人讲出来,你就感觉那味道不对。同样的粮食,我们现在就是吃不出少年时代的味道了。这是为什么呢?

“看着没什么差别的东西,怎么就吃不出应有的那股子本味呢?关于这一点,古人也早有定论。《吕氏春秋·士容论第六·审时》一节里专门讲道:凡是农作,以时令为法宝。适时种植的庄稼,打的粮食多,做出来的饭耐饿、气味香、味道美,食后使人神气旺盛。吃上一百天,就会耳聪目明、心神清爽、四肢强健。这话在吃惯了食之无味的大棚菜、速成食品的现代人听来,是否特别有道理呢?而整个一部《吕氏春秋》,也不过是教人要‘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应用在饮食上,无论是食材、食量、食时、食仪,也都需行自然之道,才算顺生、贵生吧。”[9]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这本来可以是平淡无奇的叙述,但放在西方列强的枪炮惊破“东方大梦”的大背景下,内涵和寓意就大不同了,是历史大变局的反映。

沙子龙似乎颇识时务,能够与时俱进。既然祖先信奉的神灵都不再灵验,既然“走镖已没有饭吃”,他也就不再留恋保镖的旧业,他不仅及时把镖局改成了客栈,连他的武艺,包括他自创的绝技“五虎断魂枪”,也弃之一旁,甚至旧日镖局里的徒弟前来求教,他也不肯指点传授。

阅读老舍的作品,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看表面的文字,更应该看透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情和他笔下的心态。他书写的故事普通得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朴实的文字下,却藏着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对于人性的拷问。

如果你仅仅把《断魂枪》理解为一曲为中国传统的技艺和精神悼亡的挽歌,那你只是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深层的意义。《断魂枪》里那位孙长者,才真正让沙子龙的形象丰富起来。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断魂枪》好看,但也不仅仅是“好看”而已。记得之前上中学语文课,语文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让我们回答:这篇小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到了期末,考试试卷上也是这么问。现在感觉,见文章,必问“中心思想”实在限制了想象力。那么好的一篇小说,用这样的方式说出一个“中心思想”来,是不好的,真的不好。

《断魂枪》讲的是一种无奈之下的从容。一个人,认清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自己与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他判定,自己以及自己所爱的东西,是终将被淘汰的、落后的東西。他甚至有一些认同这样的时代、这样的趋势。他也许觉得这些是自己不能改变的,也许觉得这是不该被改变的,但新陈代谢,才是人间正道。于是,他选择不费力挣扎、不苟延残喘,而是体面地、从容地接受这一切,让自己以及自己所爱的、所坚持的东西,坦然接受命运的抛弃。这样说来,如果还让笔者说出一个“中心思想”来,笔者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啊。

《断魂枪》主要描写三个人物,也写了对武功的三种态度。回味一下,总感觉他们三个人构造了一个社会,真正地让人断魂不已。王三胜是鲁莽的,而沙子龙则是深藏不露;
孙老者是刚直的、锐进的,而沙子龙则是保守的甚至是愚顽的。这一点,在小说写作艺术中叫烘托和对照。

主人公,绰号神枪沙子龙,以其独门武功“五虎断魂枪”而闻名,原本经营镖局,后来因洋枪的洗礼而改为经营客栈,但他当年的威名还是被当地的人广泛流传,仍有不少人来讨教。他是一个爱枪法的人,却宁可让枪法失传,与他一起埋入棺材,也不愿将枪法传给他人。这不是因为他太自私、想一个人霸了去,而恰恰是因为:他是三个人中将世界看得最透、最清楚的人。枪法已经跟不上现代潮流了,当时,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

王三胜,自称是沙子龙的徒弟,也是以前跟沙子龙走镖的大伙计之一,他擅长使用的武器是大刀。之所以说“自称”,是因为沙子龙从没教过他一招半式,只是从生活上接济他一下。以武术作为谋生的手段,王三胜必须师出名门才能有人为他捧场。于是,他号称沙子龙的大徒弟,到处吹捧沙子龙,并把他当作靠山。

王三胜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就像《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一样,电车时代已经到来,祥子依然低头拉自己的车、做着开车行的美梦,最终不得不在沉沦中堕落。在日落西山的行业里仍咬牙坚持,而不是考虑换一种方式谋生。武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行业的萧条,使英雄没了用武之地,最终沦落街头,靠卖艺讨生活。这种生活,并没有为王三胜带来温饱,而是时常半饿着肚子。

师傅改行后,王三胜在土地庙开了场子,“神枪沙子龙是我的师傅;
玩艺地道!诸位,有愿下来的没有?”他是一个空有强壮体魄却没啥内功的人,只会借着师傅沙子龙的名气赚钱、生存。某日,他倚仗着沙子龙的名气在庙会卖艺。结果被一位姓孙的老人挑战。孙老者以三截棍为武器,将王三胜轻松打倒。败了的王三胜,自然肯带着孙老者去挑战师傅,不料,沙子龙半点儿脾气没有。“都是别人吹的。我功夫早搁下了,都发福了。五虎断魂枪早忘干净了。”“不传,不传,喝茶,喝茶,没盘缠我给你。”总之,客客气气。孙老者无可奈何,只好走了,王三胜不敢再去土地庙卖艺。但他从那天起,却换了腔调。“沙子龙栽了,不敢跟老头比,连句硬话没敢说。王三胜好歹还敢比试,他输了,不丢人。”听了这样的话,沙子龙没太多感觉,依旧我行我素,过他自己的日子。只在深夜里看星星,回想当年在荒林野店的威风。手指滑过凉滑的枪身,叹气,微笑,说:不传!不传!

孙老者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名家,也是一位执着于武术的痴人,一门心思寻找厉害的武艺,却对外界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他痴迷于武术,打败王三胜的真正用意是想接近沙子龙,领教一下“五虎断魂枪,来一场高手对决”。可是沙子龙并不接招,只是淡淡地说:“功夫早搁下了,身子已经放了肉。”孙老者百般劝告,沙子龙还是无动于衷。自此沙子龙的威名就不被流传。别人就改为吹捧孙老者、冷落沙子龙了。事实上,沙子龙每晚还是在练断魂枪,他摸着枪头说:“不传,不传。”

老舍先生的原文是这么写的:“都是别人吹的。我功夫早搁下了,都发福了。‘五虎断魂枪早忘干净了。不传,不传,喝茶,喝茶,没盘缠我给你。他总之无论老头怎么做,都客客气气。”

各位应该记得,网络上流行着一句入骨之言:宁可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为王,也不要在别人的繁华里为奴。这话仿佛道出了沙子龙的心声。

沙子龙依旧我行我素,过他自己的日子。

孙老者依旧固执,在沙子龙面前练了一趟拳,以此想换来沙子龙的认可,希望把“五虎断魂枪”传授给他。可是,沙子龙却说,那条枪和那套枪法都跟着他入棺材,不传。孙老者乘兴而来,扫兴而去。

在孙老者身上,体现出了一个真正武者的魂: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也不管行业如何遭遇寒冬、萎靡不振,仍然坚持心中的信念,一路走下去。

沙子龙的枪法很厉害,不少学生自报师门,企图用沙子龙的名声为自己的付出添点儿光彩。但他们简直就是自作多情,沙子龙从来都不承认那些人是他的弟子。尽管如此,他总是能对别人以礼相待。镖局没有了,枪法的功能消退了,但枪法在他心中的分量依然没有减少。沙子龙对那一套枪法,还是一如既往地珍视。只要他还在,枪法的精神就在。

初心不再的人,活着活着就失去了方向感。就像那些在门口卖艺的学武之人,刚开始,他们以沙子龙为自豪,大吹特吹,到后来,沙子龙不屑于接受那些人的邀请与高帽。他不再表现自己的真功夫,导致很多人认为他已经老去,也许是不那么厉害了,甚至认为他认输了,认怂了。

评判一个人,如果不能靠真实行动,那根本就是不公平的。但又有何办法呢?名声这东西,有时候比能力还重要,这就是时代的悲哀。

沙子龙所谓的徒弟们,不如放下身段找其他的事情做。如果只会一点儿武术,依靠别人的名声来生存,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漂”的事情。谋生手段千种万种,这个不行换那个,生活的苦,逼着一个人作出很多无奈又可叹的选择。

一个人有敬畏之心,才有可能默默无闻地坚持。像沙子龙,他的枪法从来不需要别人说明,是好是坏似乎都与他无关,只要他内心还坚持着枪的地位。

时代的浪太大,“五虎断魂枪”越来越难传承。当沙子龙面对短枪大炮、火车时,他就已经明白,“五虎断魂枪”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世界变化太快了。于是他无奈地告别了过去,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将“五虎断魂枪”传承下去呢。

冷兵器的时代已经失去——这种戏谑让他失去了对生命梦想的追求,就像失去了全身的力量一般,“五虎斷魂枪”也已然变成了老古董。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中的三个人,也代表了现实中三类人的人生选择和走向。沙子龙代表的是顺势而为的人。这种人在变革浪潮中,敢于走出曾经的辉煌,从舒适区里走出来,重新面对新的挑战,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纵然心有不甘;
在孤独的时候,回忆当初的样子,也只是唏嘘长叹,只剩下一丝叹息的微笑。王三胜则代表了混日子的人。当赖以谋生的行业遭到削弱,仍不撒手另谋出路,而是抱残守缺,即使吃不饱饭甚至还会赔钱,也不会想着去改变自己。孙老者则代表逆势而行的人。他是把武术当成一种信仰,一面旗帜,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永远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的固执成全了他的孤胆英雄,这种坚持,透露出一股悲凉的味道。

作家柳青曾说:“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一个行业的没落,催生着另一个行业兴起。梦被惊醒,变革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镖局改客栈,只是有形的改变。无形的是人心,人心也在变。

当孙老者再三恳求沙子龙教他学武时,沙子龙笑了。那最后的一笑,似无奈、似自嘲,一句“不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孙老者离开了,而王三胜却以为他师父“连老者都没打过”、丢了他的面子,谩骂着沙子龙。

记得年轻时读《断魂枪》,当时想当然地认为,沙子龙的性格有点儿复杂,他之所以不传“五虎断魂枪”,可能性有三:其一,“五虎断魂枪”也许并不像外界传的那么神乎,也许只是一个传说,徒有虚名,名不副实,真遇到强对手,未必有竞争力。“不传”,至少还保存了虚名,“传了”就可能成笑柄。而且,在故事开始时已提到,他的武功已经不能用来维持生计,索性放弃、将镖局改为客栈。换言之,这套“五虎断魂枪”已经不能挣钱了。其二,沙子龙视“五虎断魂枪”为艺术。虽然洋枪当道,古老武术已无招架之力,但沙子龙仍把“五虎断魂枪”视为艺术,珍爱之,不轻易传授:时间不对不传、所遇非人不传,以免被糟蹋。少年们为了什么学武呢?争强好胜。王三胜们为什么学武呢?不只为了吃饭,还想能出名。那么,孙老者为了什么争高下呢?他不要钱,只要技,看似武痴爱术,归根结底,也是为一己之私,争名头,争自尊。真正的武者,其见识、修养、风度、志向,当然不在这里,这样的人只会糟蹋了文化与技艺。其三,沙子龙为觉醒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太清醒了。他已接受命运的徙变,不想竞争,也参透一切并对一切重新拿定方寸,不传功,不动武,不发泄心中的不悦。腐肉是需要割去的,文化是不可以糟蹋的,所以沙子龙坚决不传,宁愿带进坟墓也不传。沙子龙代表的其实是历史沧桑,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或者,他也是在给得道者特殊的尊重与圆融。在中国式活法里,难免有独善其身的那种。

“不传”之后呢?沙子龙的江湖名声也渐渐被人忘却了,可是小说最后一节才是全篇点睛之笔——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
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套用一下,对于人与人交往中那些不必要的误解,也许,真的应该说“不解释!不解释!”对于那些实在聊不来的朋友,也许,真的应该说“不见!不见!”对于微信朋友圈中那些只知道炫耀吃、穿的“朋友”,也许,真的应该说“不看!不看!”对于微信朋友圈中那些开口就是“鸡汤”的话语,也许,真的应该说“不听!不听!”

年近六旬,重读《断魂枪》,读出了沙子龙“隐”的一面。这是年轻时不曾有的感受。记得许子东教授在一次文学讲座中,这样说(大意):第一,至少在沙子龙自己这里,枪法没废,功夫依旧;
第二,当年威风已不在,所以要叹一口气;
第三,他摸着枪身,又微微一笑,这“微微一笑”是个关键,说明不是被迫败,而是主动隐。不传的原因——沙子龙觉得无论是大徒弟王三胜的“作秀”,还是孙长者的实在功力,都不是他“五虎断魂枪”的精髓。在沙子龙心目中,枪法第一不是为了好看,第二不只是为了实战,它是一种灵魂精神所系,枪法如此,其他功夫亦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治学的功夫——论文、创作、研究、项目、政绩、财富等,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三个境界可以追求:第一,漂亮闪光;
第二,效率实用;
第三,灵魂所系。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呢?我们可以不那么有名有光彩,可以不赚那么多钱,或者做不了官,但假如我们做的事情是投入真性情的,是坚持真性情的,那么就坚守灵魂原则吧。如此,半夜醒来,会像沙子龙那样,“叹一口气,又微微一笑”。也很满足了。

老舍借沙子龙之口,说“不传”,也是自我写照。时隔60年也许会有人听懂老舍在说什么。

“不传”,是生命的消失,灭亡。“传”是生命的重生和发现。“传”,不是简单的传手艺。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做茶碗的世家。第15代看第1代的茶碗,看到的是死;
第16代看到的是生。要知道,第1代的茶碗,是原点起点。这才是传。这么说,似乎有点玄了。那咱们就以电影《寻访千利休》为例,说说这个问题。

喜欢茶道的朋友,想必都看过经典电影《寻访千利休》。《寻访千利休》是根据山本兼一所著的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由日本当代歌舞伎大师市川海老藏以及著名女演员中谷美纪等主演,用倒叙的方式展现了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的一生,以及他所创立的空寂茶的茶道精神。这种茶道精神深刻影响了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审美意识。

电影名叫《寻访千利休》,它的本意并不是以千利休个人作为寻访对象,而是以千利休为聚焦方向,寻访千利休那无限深奥和宁静如渊的心境。这种心境就是以“和、敬、清、寂”为核心的禅意境界。因此,把电影名字翻译成《问道千利休》,也许更加贴切。也就是说,是向千利休请教,以求客观地展现他对于“美”的极致理解。咱们中国人常以“问道山中”的诗意,表达对于隐世高人的景仰,而“问道利休”就是向千利休表达无比的崇敬之意。

影片中穿插了千家流茶道的特点,千家流茶道摒弃了室町时代传承下来的奢靡风气,采用简朴的“茶碗”,并独创了以千利休原来的名号“宗易”命名的茶碗样式。而在茶室的设计上,专门设计了一个低矮的入口,并且营造了只有两张榻榻米的狭窄空间,给饮茶者造成一种与平常生活不一样的紧迫感。

这和铺张奢靡的审美观,刚好相反。

“唯有美丽之物能让我低下头颅”,这是电影《寻访千利休》中的茶道宗师从开篇到结束一直所表达的。

在电影《寻访千利休》中,有一个细节令笔者印象深刻:那就是反复出现的木槿花。在《诗经》里,我们的古人把木槿叫作“舜”,它的意思和“一瞬间”是差不多的,说的就是木槿花朝开暮落。观察木槿在自然中开放的情景,你会发现木槿花是朝开暮落的,从夏季一直开到秋季,旧的木槿花落了,新的木槿花又开,连绵不断。这或许就是一种短暂中的无穷。正如影片中千利休的最后一段回忆:与某个女子相识、相知和短暂的相守,就像一朵木槿花,朝开暮落,却给他的生命带来无穷的影响。他对茶道的体悟和对美的追寻,何尝不是无穷的守护。他说:我这一生,全部身心都献给了一杯茶。

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千把泥土,万把泥土,灵感化作人间物;
窑中岁月,火蛇吐雾,无相之力,无相之悟,茶碗出世有魂住。“利休流茶道”的特色,在于不拘泥于多余的形式,主张简朴的茶道风格,以“禅”的精神完成每一道茶的制备。

关于美,每个人的审美眼光与情趣不同,对于美的理解也就不同。曾经很努力想证明着自己的与众不同,现在终于明白,其实懂得自己的平凡,本身就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在追逐中我们迷失,迷失中有些东西会再相逢,只要心中藏有美好的种子,一定能够开出艳丽的花朵。

人生,或许可以有“丝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的豁达,也可以有“寻常一样窗前月,便有梅花却不同”的清醒。经历繁华人世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禅宗开悟。

千利休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开创了空寂茶,他融于茶道之中的审美意识,也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日本文化的审美倾向。它打破了世俗普遍审美的常规,以禅宗“本来无一物”的思想为核心,否定了一切美的既有形式,从而使人在艺术创作中无拘无束,为艺术形式的呈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在千利休的茶道美学中,“侘(chà)寂”是一个核心词汇。理解了这个词,我们才能窥见空寂茶的真谛。

在日语中,“侘び”(wabi)指的是“粗糙劣等或简单朴实的样子”。它是对“富贵、圆满、华丽、鲜艳”等词汇的否定,取而代之的是“贫乏、残缺、质朴、简素”。“寂び”(sabi)则是指因时间流逝而逐渐陈旧劣化的状态。

两个词汇合在一起,“侘寂”描绘的是一种残缺之美,是不圆满的、不完善的、不恒久的美。这种美学价值中蕴含着的是佛法的教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在电影《寻访千利休》中,主人公用一个普普通通的漆器方盒,跨步走到通往庭院的拉门前,有条不紊地拉开拉门,将漆盒打开放在走廊上。

接着,他从袖中拿出一个竹筒,将竹筒中的水倒入漆盒。只见盛水的漆盒中,倒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和漆盒上所刻画的飞鸟与海浪相映成趣,融合成一幅虚实相生、动静相宜的图画。

这便是诠释“侘寂”之美的一个绝佳范例。

其貌不扬的漆盒,一筒清水,均是寻常之物。然而,在千利休巧妙地设计之下,明月却融入其中,打破了茶器具固有的形式,展现出更加开阔而博大的自然之美。

日本近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思想家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写道:“茶对于我们来说,是超越饮用形式的理想化之物。即:它是关于人生的一种宗教……茶室是人生沙漠中的一个绿洲,在那里,疲倦了的征人相会在一起,共饮艺术鉴赏之泉。茶事是以茶、花、画等为情节的即兴剧。茶室中没有一色的调色,没有一点儿噪音,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一切的一切都在静静地自然地运转着——这便是茶道的绝妙之处。”

说回短篇武侠小说《断魂枪》。从某种程度上说,沙子龙的“不传”和形容残缺之美的“侘寂”,又何尝不是殊途同归?

《断魂枪》给读者留下的审美空间是巨大的,那一声似乎能撑破夜空的“不传”,里边铸满了多么深沉而凝重的历史沧桑。一阕“断魂”的残梦,就这样把“过去”的“五虎枪”文化放到孤独而冷寂之中。读起来,如此的悲壮凄婉而苍凉。

有人说,沙子龍的“不传思想”是一种保守主义。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这里先留一个悬念,我们在下文中再谈这个问题。咱先说说“传”这个字。我们讲传统文化的传承。什么叫“传”?“传”就是记录、保护、保存、延长、延续。很多物质或非物质的传统文化现在岌岌可危,有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传”的人,或者只剩下一些残余、遗迹、遗址。所以,很急迫的问题是要赶快记录、赶快保护保存,尽量延长它的寿命。如果实物已经不能存在,那么就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包括录像、录音、照片、档案等,再不记录下来的话,后面的人恐怕就不知道了。所以,“传”,很重要。

一般来说,物质条件总是不断地在进步,但人类的精神未必也在一直进步。我们今天能够达到的精神境界不一定超过古人,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中也许隐藏着今天还不能理解的智慧。比如,一些古建筑全部是木结构,就靠卯榫连接起来,即便经过强烈的地震,也一直没有倒。如果认为这些建筑物不是现代结构,就不注意保存,那么里面的智慧和秘密也许就永远消失了。我们要尽量把不自覺、无意识地保护变成自觉、有意识地保护。这个叫“传”。那么,什么是“承”?“承”,就是继承、发扬、延续,还包括转化和创新。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传统文化,不是一阵“风”,不是一时的流行,而是已经长期存在、可以起长期作用,它的范围也比较大。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把“传”和“承”区分开来,一方面坚持无条件、有意识地“传”,另一方面要有选择、有条件地“承”。

我们可以再说得具体一点儿,比如,各行各业都有门道,否则没法活下来。比如厨师,他们是以烹饪为职业的人。他们掌握着比普通老百姓更熟练的烹饪技艺、更系统的烹饪知识,并且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练就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烹饪理念。比如,植物的根茎叶,只要没毒,都可以拿来吃,它们富含维生素,不但可以充饥还可以养生。但是,怎么做才好吃、入味,这就是厨师不轻易传授的“秘密”了。又比如,商人家庭,从哪里进货,怎么谈判,这些都是有“秘密”的。我们经常讲“登堂入室”,这是一语双关:上到师父的厅堂,只是学到了表面功夫;
进入师父的内室,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真正的贵人,不见得是给钱或提携,而是为你打开另外一个世界。以绘画为例,“习画者,讲求恒与慧,二者兼得,此路才易通透。”老师传授的是技艺,培育的是修养,延续的却是民族文化。受老师赞赏,得英才而育之,人生一大幸事。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你可以不从事书画行业,但中国文化给你带来的影响,已经融入你的血液中,刻在你的骨子里。

老舍的文字,温柔又不软弱。他笔下的人,很真,很平常。他观察世界细致入微,一件小事也能看出背后深厚的东西,比如《断魂枪》。早就在中学语文课本上看过一句话,叫“士可杀不可辱”。《断魂枪》的主角沙子龙完全符合后半句,因为当时沙子龙身上还没有杀戮之气。

《断魂枪》篇幅不长,但却能读出时代的悲哀,同时让人感受到手艺人的技术黄昏。科技的曙光赶走了蒙昧的夜色,也消解了所有“笨拙”的手艺。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五虎断魂枪”和众多的铁匠一样,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沙子龙把镖局改为客栈后,并没有热衷于新的生意,他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一套枪。有很多人改行,但是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初衷,不用手艺去赚取微薄的流量,他要骄傲地守住断魂枪最后的年华。

他不传枪法,不是他死心眼,而是没遇到能够继承他枪法的人。有时候,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好像拜师学艺,遇到了才会加倍珍惜。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沙子龙那般武艺只会跟随自己进入棺材。

如果再活一次,没有遇到合适的弟子,沙子龙还是会用“不传,不传”来结束一切。枪法有它的用武之地,但他不愿意看到教出来的学生比如王三胜,只能在街头卖艺。

街头卖艺,耍的是力气,赚的是小钱,伤的是大心。生活艰难,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初心呢?对沙子龙来说,唯有断了“教授”,哪怕枪法跟随自己消失,那也无怨无悔,因为,那是比生命还重要的尊严。

老舍的另一篇短篇小说《恋》的结尾一段突兀地扔出来一句论断: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这一句说的就是沙子龙这种“无奈的从容”里“无奈”的那一部分——既然有所贪恋,有所执迷,那为此牺牲就是必然的。说得远一些,从选择贪恋的那一刻起,就要认清这种必然,并准备迎接这种必然。而《断魂枪》描摹的是一个明白了“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之后的人,是如何从容地接受这一切的——像一个知道海潮将要来临的人,怀抱着一束自家园中的野花,睁着眼睛,微笑着,缓慢地沉没入漆黑的海水。在不可抗拒的时代与命运面前,这未必是最英雄的作为,却有可能是最体面的抉择。尤其是一些明知自己做不了英雄的人。

不能不想起老舍自己的命运来。笔者愿意相信,他在赴死之前,是怀着这样的从容的。沙子龙在月夜之下,自己练一套“五虎断魂枪”,是爱,之后轻叹两声“不传,不传”,是死(心如死灰的死)。沙子龙主动选择让“五虎断魂枪”消亡,这一门枪法也随着他的离去而被掩埋在黄土里,烟消云散,不留痕迹。留下的,不过是传说,或真或假,全凭后人猜测。

沙子龙的徒弟是懵懂的,沙子龙对“五虎断魂枪”的爱他并不理解,那些招式只是他用来谋生炫耀的资本。来拜师学艺的老者,则只知爱,而不知死。沙子龙、老舍,对于那老者,想必是怀有怜悯之心的。《断魂枪》讲的是大时代变革下的小人物,《恋》也是。

在笔者看来,无奈不只是鼎新革故之时才会有,从容也不只是生死抉择之际才需要。

君不见,我们的很多传统已经在逐渐消失了,如果不是一些人的坚持,也许我们连概念都没有了。比如,手艺人饱含匠心制作出来的物件,蕴含着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物件也带着手艺人的温度,经过如水时光的洗礼,作品便有了灵气。手艺人曾经是中国风俗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是,经过漫长的传承之后,在大规模的工业产品的冲击下,分属五行八作的手艺迅速式微,成为正在消失的民间技艺。

部分优秀传统消失,这是非常可惜的。但是否所有的传统都有必要传承呢?未必。如果传统只剩下技巧,不关注内心,延续不了也是自然的事。

“五虎断魂枪”枪法呢?有必要传承吗?这个不敢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的精神是可以延续的。其实,传统,更需要传承的是精神,也需要跟着时代进步。

你看沙子龙,一身功夫,镖局没有了,枪法用不上了,腰上的肉起来了,但他的心还是静的,舍不得就此放下,曾经的汗水,曾经的欢乐,都没有了,他不能急。哪怕是在夜晚,擦一下枪,那也是美好。枪比以前更冷了,也更少有人能懂了。

有人认为沙子龙的“不传思想”是一种保守主义。对沙子龙持批判意见的研究者认为,正是因为一些保守人士的固执,使得一些好的技术、好的文化失传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就能找到沙子龙不传武艺的真正原因。沙子龙是那个时代的清醒者,他不像王三胜们那样麻木不仁,也不像孙老者们那样盲目蛮干。他清楚地意识到一个时代即将过去,走镖已经没有饭吃了,梦该醒了。侠已过时,武已无用,传之何益?即便他再怎么呼喊,仍然无法改变现状,王三胜们、孙老者们依旧我行我素,所以沙子龙失望了。他越是清醒就越无奈、越困惑,越痛苦、越悲伤。他不是不想传授武艺,而是不知道该传给谁。他宁愿把这身武艺带到棺材里,也不愿让他流入王三胜们的手中,让这样的人成为“五虎断魂枪”的传承者,是沙子龙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宁可抛弃武侠人最看重的名声和尊严,也不愿意随波逐流。从这一点看,老舍对沙子龙是持肯定态度的。

武术的不传之秘是啥意思?既然不传,他怎么会武术呢?

“不传之秘”不是说一概不传,也并非谁都不传,而是有规则地传,不随便乱传。比如,“不外传”,个别门派甚至讲究“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次”等。

真东西是不轻易传人的。你学了一辈子,有可能学到的,只是肤浅的“皮毛”。

古人讲究“门户之见”,再加上当时的思想束缚、时代的局限性,导致很多方面的技术失传。这种现象也不是没有。

这里的“不传之秘”笔者认为有两种:一种就是师傅的一些绝技、窍门,他不传给你,留给自己用,说什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类;
还有一种,说穿了很简单,你学武的时候师傅只教你方法,不告诉你原因,让你自己体会,“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去悟”。这就是所谓的“假传千万卷,真传一句话”。有一种说法:传拳不传功,传功不传火,传火不传窍。这就像《拳经》上的话:道真窍不真,修道枉劳神,祖师真诀窍,知窍即成真。

有的老中医传授弟子的时候,也说类似的话:传医不传药,传药不传方,传方不传量,传量不传法。师门的传承都是循序渐进的,有些天资愚钝的人,你把一些精华东西传授给他,他并不能很好地吸收、传承,所以不传;
有一些无德之人,好的东西不用来造福社会,却用来牟取暴利,败坏师门,所以不传。

一个好的中医,他言谈不急不躁,举止不紧不慢,他身上有中国文人内敛、谦恭的气质,从他的一言一行中皆能轻易窥探出来。

中医,境界到了,水平高了,自然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无法理解的东西。“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四句话说明了中医在诊疗的过程中,通过四诊手段而达到的高明程度就可以知道这位中医的水平。

在外行人看来,中医有个问题,就是“不传之秘”太多了。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有时候自古以来敝帚自珍的东西,的确会影响到技能的传承,但是有些时候,经验这个东西没法传。这是一个问题。量这种作为“经验”一部分的内容,在有些老中医那里,确实是不传之秘啊。

有个名老中医曾经治疗一个30多岁脱发的男性患者,该患者很有钱。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现代的人啊,有钱,就难免要应酬,喝酒啊、大鱼大肉啊,山珍海味啊,什么都吃,违背了自然法则。

这个有钱人,他很年轻,但是去看病的时候,是由两个人扶着进门的。当时看上去像是一个70岁、病入膏肓的老人。问他什么病,患者当时取下他的帽子(当时大热天的,患者戴着帽子),指着光头说:

“我就是脱发,有一年多了,找了很多医院看,就是看不好,请您给我看看。”

“那你还有什么不舒服?”

“还有就是腹泻,一天少则5次,多则10次。这个病我也看了很多医生,中医西医都看过,就是没有效。有十几年了,所以我也习惯了,您还是给我看脱发吧,腹泻不管他。”

老中医就说了:“这治头发,就好比给花盆浇水,如果花盆里面积不住水了,营养成分都留不住,你说,这花它能长吗?所以你这个病,得先把腹泻治好,才能给你治脱发。”

于是便先治腹泻。这个腹泻也很奇怪,患者说,吃什么拉什么,不成形。这个一看就知道,是脾胃虚寒引起的。患者之前经过了那么多的治疗,不用看病历也知道,无非是吃温中、散寒、止泻的一些药。

其实,这个情况《内经》里面把它叫做“飧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嘛。这是清阳不升啊,所以老中医用了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加了《伤寒论》的桃花湯。有人或许会有疑问,《伤寒论》不是说“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吗?又不是治疗便血,这里怎么可以用桃花汤呢?其实不然,桃花汤里面有三味药,赤石脂、干姜、粳米,既可以温里,又可以固涩止泻,当然可以用。

结果,患者服药一个月,不腹泻了。于是又回来,说要解决脱发的问题。老中医说,还不行,要给你巩固一下,所以用了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泻。这个时候加了一味药——鹿茸。为什么用它?古人说,肾“其华在发”,肾气充盈,则毛发生长黑亮光泽。所以用了一味鹿茸——补肾之要药,以资生发之源。

三个月后,老中医在坐诊的时候有一位奇怪的人进门就问:你还认识我吗?结果谁也不认识。那人自己说了,才知道原来这位患者,头发已经长得很好,人也精神了,从一个70岁的病态老人变成了30几岁。

这就是中医。一个脱发的患者,不是直接治脱发,而是通过治疗腹泻将脱发治好了。

中医不传之秘究竟在于什么?有人说,在于剂量。同一种中药,剂量的不同对疗效影响很大,甚至相反。例如: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用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
其对血压影响,用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用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上发散风热、清利头目。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
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引经药。比如,引药达额头:白芷。引药达目:菊花。引药达头顶:藁本。引药上行于头:蔓荆子。引药入肝:柴胡、香附、当归。引药入心:丹参、黄连、菖蒲。祛一切风:清风藤。

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引炮制。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中药炮制,有盐制入肾、醋制入肝、蜜制入脾的说法。中药炮制前后功效有较大的区别,例如,苡仁,生的苡仁长于清热利湿,炒的苡仁长于健脾止泻;
炙黄芪偏于补气固表,生黄芪偏于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道地中药材。道地中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道地中药材,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真正的道地药材,质优效佳,但是价格比非道地药材要高很多,有些患者无力承担费用。

实际上,只有剂量和引经药,中医医生自己可以把握;
炮制和道地,存在失控的可能性。因此有“中医亡于中药”的说法。

如果让笔者来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辨证。同样的基础方,有的医生使用,疗效很好;
有的医生使用,疗效一般。关键在于什么?在于辨证。辨证治疗,一人一方。

中医历经五千年,最早是神农尝百草,他尝的是药物的“四气五味”。

《内经》有句话:“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定是虚了以后才得病,不虚的人他不会得病。老年人为什么病多?因为老年人气虚的比较多。所以给老年人看病,一般情况下,黄芪的量就比较大。

西医有统一的药,比如说阿司匹林,西医都会用这个药。但是中医的话,就是“十医九不同”,十个大夫里面,有九个大夫开的药方都不太一样。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判断不同。

中医有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它需要你精准的判断,也就是治病求本。本是无形的,无形靠的就是你的悟性。

中医解决的就是我们身体最根本的问题——寒热虚实。不管哪个病,这里面都包含了寒热虚实,单一用补药的情况也有,但是比较少。如果看病之前,就把自己锁定在某一派,比如扶阳派,那么看病之前,就只会用扶阳的办法,思维就受到限制。看病时,不应该给自己设限,一定要以病人的病症为准绳,认真判断,仔细思考,这样用药才能比较准确,治病才有效果。

中医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医道,中医治病必须遵循中医原创思维。中医的核心是疗效。学中医要掌握中医精髓——“观其脉诊、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以脉为主,辨其寒热虚实、遣方用药,用其四气五味,补不足而损有余。

老一辈人爱说,聪明的人学不了中医。为什么呢?人,生而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则殆已。笔者之所以能学成中医,是因为笔者是个笨人,这辈子只知道做一件事,那就是学中医。

饮食文化与中医文化关系密切,药物与食物同生于自然,只是因其偏性不同而用处不同,《神农本草经》中将本草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人们对饮食五味的感知,逐渐促成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又随着人们对于疾病与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产生了服食养生的理念,因此,饮食文化与中医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药食同源和饮食养生。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世界上应该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会用如此多的方法对食材进行烹饪。

对于一个厨师来说,其不传之秘在于盐。作家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中的主人公朱自冶,最喜欢鲃肺这道菜。旁人(比如高小庭)会认为这道菜之所以贵,是因为每条鲃鱼只有一个米粒大小的肺,无论是功夫还是原料,无一不带着手工劳作的精贵。陆文夫却借用朱自冶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鲃肺汤最贵的手艺,是厨师会不会放盐。盐是万味之首,要因人、因时而变。放盐的量、时机都不合适的话,那就是淡而无味,什么味道也没有,鲃肺再精贵也没有意义;
放盐的量、时机都合适的话,味道顿时来了,鲃肺鲜,火腿香,莼菜滑,笋片脆……陆文夫反对没有缘由地追求高而精的食材,推崇平凡中见真功夫的美味。

《美食家》是陆文夫先生的巅峰之作,1983年发表于《收获》,获得全国第三届中篇小说奖,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示出某种永恒的魅力。

陆文夫自发表了《美食家》一书之后,经常收到读者来信,询问他写《美食家》看了哪些食谱?虽然他一再声言什么食谱也没看,但读者却心存疑窦,说如果没看过食谱,他肯定精谙烹饪之道或本身就是一个食遍八方的美食家。这实在有点儿难为陆文夫了。其实,对烹饪这个“玩意儿”他笨拙得很,炒个青菜什么的尚能应付,若要炮制像小说中提到的“松鼠桂鱼”准弄得他束手无策。至于“美食家”一说,更是沾不着边。

诱人美食,动人故事,挖之不尽。陆文夫在中篇小说《美食家》中塑造了一个因美食而成家的艺术典型朱自冶的形象,其中蕴含的东西当然很多。住在十全街附近,清早起床都不用闹钟,肠胃就能把你喊醒:“快到同得兴吃(头汤)枫镇大面!”这句话衍生自陆文夫的经典小说《美食家》。

“朱自冶起得很早,睡懒觉与他无缘,因为他的肠胃到时候便会蠕动,准得跟闹钟差不多。眼睛一睁,他的脑袋里便会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头汤面干净清澈,没有面汤气。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儿什么事儿不如意。”

多年前第一次讀《美食家》时,笔者对整本书的印象就只有朱自冶。朱自冶是一个令人厌恶又令人憧憬,既庸俗龌龊而又光芒耀眼的典型形象。因为“吃”逃过一劫,全家除他一人都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死,而他却因为去吃婚宴,逃过一劫,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他只爱“吃”,不在意穿戴,日常只穿大褂。朱自冶,是陆文夫笔下当仁不让的男一号,一个为了吃而活着的男人,一个11年的“孤独的美食家”。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食与史同样悠远。在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开始享受工业化流水线食品,但也有人不辞辛苦仍然在饮食上坚持传统。

美食之美,从来不在于食材多精贵,而是一个人对滋味的理解是否到位。它出现在什么时候,当时的心境如何,因此会带来怎样的感受

以豫菜为例,豫菜和众家之长,兼南北特色,包容而博大。河南人自己也说不清,舌尖上到底有多少种家乡味道。世事变迁,人心进退。同样的三餐,变幻出不同的生活节奏,塑造出各异的人生感受。

河南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不仅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还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财富——豫菜,比如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黏稠的胡辣汤。胡辣汤源于清代中叶,大兴于民国初年,走在河南的大街小巷口,随处可见它的身影,随时可听到小贩的吆喝声“来碗胡辣汤吧”。正宗的河南胡辣汤其味鲜美,用料丰富:羊肉、香菇、面筋等,散落在胡辣汤中,疏密有度,黏而不稠;
粉条滑软,滑而不散,入口即化:那辣是清香而渐进,透着一股辛味。喝一碗下肚,只觉得一股暖流从胸腹直散到肌肤毛孔之末,汗也出得畅快淋漓。比如开封的地方传統名肴——套四宝,堪称“豫菜一绝”,它集鸭、鸡、鸽、鹌鹑四味于一体,堪比俄罗斯套娃,味道香浓独特。其做法十分复杂,必须将四种全禽剔骨后层层相套,不能有一只破损,这样吃时就可以逐层看到通体完整的四种家禽。比如灵宝经典的传统小吃——灵宝羊肉汤。比如汴京烤鸭(又称东京烤鸭),它的鸭皮酥脆,肉质嫩香,色泽红润,且肥而不腻,蜂蜜的加入更是给汴京烤鸭中加入一丝浓厚的香甜气息,令人欲罢不能。比如鲤鱼焙面,选用黄河鲤鱼,先炸再糖醋,美味藏在浓稠的糖醋汁里。比如郑州烩面,它是“中国十大最好吃的面”之一,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郑州烩面虽然没有山西面食和陕西面食那样“名声在外”,但这丝毫不影响河南人对它的热爱。做烩面最重要的就是汤,汤的好坏直接决定烩面的味道。郑州烩面也如此,精华全在于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再下七八味中药,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比如开封灌汤包,薄如蝉翼的外皮下包裹着满满的一颗肉馅。灌汤包的汤属实是一绝,用鲜这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它的美味了。

“得劲儿。”这是食客们在享受豫菜后、结账时经常说的话。

想象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人对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一边喝酒吃鱼,一边默念“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那味蕾互动的感觉是不是像神仙?所以食物真正的美好,不仅在于味道,还在于它和人相互交融产生的情感和故事。这大概也是《美食家》这篇中篇小说背后最想表达的内容吧!

孔夫子在《论语·乡党》里记述的“九个半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席不正,不坐。

为什么说是“九个半不食”?因为姜食是“不多食”,所以算了半个。

“这一段完全可以看作孔夫子的饮食大纲,从食料的选择、食品的加工、烹饪的火候、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及进食过程中的食量、酒量、礼仪规矩等,都作了系统阐述。好则好矣,但对现代人来说是难了点儿。笔者敢肯定夫子没吃过学校的大食堂,不然按上面的规矩只好饿死了事。而且我很愿意恶意地揣测一下,夫子困于陈蔡之时,上述规矩,汝今能持否?

“虽然说了对圣人不敬的话,但我得承认夫子的饮食大纲绝对对健康有利,比如‘肉虽多,不使食气,是说肉食可以吃,但不要超过主食,如果能坚持,现在绝对不会出现那么多小胖孩儿。再比如‘不时,不食一节,对现代人更是大有裨益。不时,不食,有两层含义:一是不应季的食品,不食;
二是不是适当的时候,不食。

“从食材的角度讲,现代人较之古代最大的进步,一是范围广,二是反季节。过去的人,贵为皇帝的宠妃,多吃了几颗荔枝,就累死了好些驿马,让人在诗里骂了上千年。现如今,便是我等平头百姓,莫说南北东西的鲜货,便是再远些,其他大洲大洋产的,也不在话下呀。至于反季节,东晋时富可敌国的石崇家里,大冬天里能喝上绿油油的韭菜末粥,也是标志性的事件之一,可见其不易。

“可是事物总是有多面性的,便利常常与问题一同到来。我们不分地域、不分节令吃到的那些个东西,总让我们在吃过之后,意犹未尽,若有憾焉,何也?不是那个味。

“至于第二层意思,比较好理解,不在不适当的时候饮食。比如不饥不饿的时候,比如该睡觉的时候。对孔子他老人家这句名言,科学家还有最新解释:这是个减肥秘诀。根据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学家弗雷德·特里克的最新研究结果,如果在该睡觉的时候吃饭,变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此前,他的研究小组在对经常熬夜工作、半夜吃夜宵的人的研究显示,他们体内负责发出‘我吃饱了信号的激素分泌不正常,从而令其更加暴饮暴食。你瞧,古人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金科玉律,虽然当初可能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说了这些规矩,真正的美食至上者,可能觉得太过教条了。可是,美食的诱惑常常是滚烫的,正需要常识这样的调味品稍稍匡正和冷却一下,方可入口,又不至于伤身吧。”[10]

幸福有时候就是一碗胡辣汤。那一碗胡辣汤,可能是一些人守候一辈子的味道。

一个人,该有的,都曾经有过,当然是幸福;
或者,有过,后来又放弃了,那也没有什么;
或者,压根儿就付之阙如,又怎么样呢?那也未必不是幸福。不仅仅是烟酒茶,一切一切的物质和一切一切能起到物质作用的精神,都可以算在内。有或没有,得或不得,想开了,求一个自然,然后得大自在,最好。王蒙说:写是一种快乐,不写也是一种快乐,自在而自由,何乐不为?

到了60岁的人,也许,只剩下茶,是最后一个知己。茶这个东西,使人清心,沉静,安详,通悟。在茶水升腾的氤氲里,关注天空里那白云苍狗的变幻。烟戒了,酒戒了,从来没听说谁戒茶。能够全程陪同到底的乐趣,数来数去,惟有茶。茶之所以能成最后的朋友,是由于它不近不远,不浓不淡,不即不离,不亲不疏。如果人之于人,也是这样的话,那友情说不定倒更长久些。君子之交淡若水,所以说,茶者,君子也。

一个人,一个读书人,总保持着这种淡淡的君子风度,那多可爱啊。

美食与茶,又岂能分开。茶,你对它无动于衷的时候,如此;
你对它情有独钟的时候,仍如此。色,淡淡的;
香,浅浅的;
味,涩涩的;
不特别亲热,也不格外疏远,感情从不会太过强烈,但余韵却可能延续很长很长。

关于吃,在中国永远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历朝历代不乏吃货,也不乏美食家,从贩夫走卒到达官贵人,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都有人能从中品出人生的滋味。也许这是国人对吃的一种精神升华吧。

《美食家》后来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看了《美食家》你也会发现,真正的吃货,绝对不是今天这种狼吞虎咽、哗众取宠的大胃王表演。美食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用自残的方式来博取流量,我们不要求吃个饭也文绉绉的,但是对于讲究的人,我们也不应该嘲讽人家。

《美食家》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台词:改造这么多年,还不改尖挑的口味。或许,革命也好,改革也好,那深扎在味觉上的文化体验和传承是改造不了的。

这正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正是先贤的智慧。

“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当遇到挫折和烦恼的时候,都会在先贤的智慧里寻找人生的方向。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曾经说过:‘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其命维新,千百年来,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了取之不尽的智慧结晶。

“伊川县荆山脚下的程颢程颐文化园,曾是大禹涂山会诸侯、炎黄母族、商相伊尹居地,是华夏文明、河洛文化淵源之地,流传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楚庄王伐陆浑问鼎中原等历史典故。仰韶、二里头等文化遗址众多,姚崇、范仲淹、文彦博等历史文化名人,更是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大地上留下了千古吟诵的诗篇。

“程颢、程颐曾游历于伊洛河畔,他们继承和发扬孔孟儒学,开创的洛学学派,是北宋时期影响最大的理学学派。

“程颢、程颐倾注一生的心血在这里讲学著书,理学文化的源头活水,由此汩汩涌出,流淌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至此,这伊洛河畔就成为文人学士朝圣之地。”[11]

老舍擅写长篇小说,但短篇也写得精致,《断魂枪》无疑可以进入现代短篇小说的精品行列。

武侠小说里的人物都是或多或少带点儿被神化的光环的,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作者,出于情节的考虑,花重笔写他们的刀光剑影,快意恩仇,花前月下,但很少写他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鸡毛蒜皮。因此,很多大侠人物深入人心,深受喜爱,但不那么地接地气。

回过头来,看看《断魂枪》,老舍把沙子龙写得很接地气,就像一个身怀绝技但见面总会主动打招呼的邻居。但在他的背后,你不仅能读出武林的快意恩仇、刀光剑影,也能读出时代的无情变迁,更能读出沙子龙作为一个普通人最简单的无奈,而不是金庸、古龙小说里那种帮派之争、那种离我们很遥远的无奈。

老舍1930年回国以后,一直在山东等地的大学教书,《断魂枪》写于1934年,这是他最著名的短篇。杨义说“《断魂枪》情调极佳,它的人物带古典味儿,故事带传奇味儿,笔致带写实味儿,融合成一种典雅、质朴而苍凉的艺术神采。”[12]

前面我们说了,沙子龙不传授“五虎断魂枪”,一方面是由客观环境造成的,社会不需要他的那一套枪法;
另一方面,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传人。想学那套枪法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只会吹嘘拍马,求个虚名,却不曾真的想学本事;
另一种则是真心想学且潜心研究武术的人,想学会更厉害的武功。

传统上认为一个学生找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很困难,而在师徒的选择上,师父想找到一个托付自己技艺的人更难。这也是很多传统技艺消失的一个原因。何况还是一门武术,善用者可以造福社会,心术不正的人学了去,就可能给他人造成灾难。

传统,要依靠真情实感、真爱才能坚持长久。只有热爱,才能让艰苦的过程变成享受,才能耐得住寂寞,受得起那可能很珍贵的掌声。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为什么武术叫功夫?功夫其实就是时间。”慢慢扎根,才能厚积薄发。在一件事上,你花的时间越多,底蕴也就越深厚。

姿势不对,努力白费。方法不对,又慢又累。这是现代人的思维,不是古人的思维。传统,是慢功夫,必须学会享受“慢”。在如今这个社会,“慢”变得越来越奢侈了。网络慢,会有人拍桌子;
车子慢,会有人拼命按喇叭,似乎没有人喜欢“慢”这个东西。大家都想要快,快点赚钱,快点享乐,然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刷着手机。现在的社会大家的时间多是碎片化的时间,生活也是快节奏,没有多少人能够十年磨一剑。因为过程太漫长了,现在的人心太急了。

加西亚·洛尔迦说:“亲爱的,我永远也不会对你讲河水为什么这么缓慢地流淌。”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你自己去体会。

我们“60后”这一代人,上中学时候流行写信,一开口就是“见字如面”。现在的青年人,流行的是“见屏如面”。屏幕时代到了,视频电话沟通不受限,时间很容易打发,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发呆”了,手机、电脑、电视谁都不让着谁,怎么方便怎么来,尤其是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走到哪,连到哪。微信不过瘾,那就刷抖音。喜欢什么推送什么,智能算法让机器比我们更懂自己。可是人毕竟不是机器,兴奋之后是麻木,然后是无边无际的孤独。

屏幕时间该怎么管理?手机有一款软件,让你“健康使用手机”。但理想很美好,現实很残忍,越管理越生气。玩手机的时间就是降不下来。屏幕黑了可以再次点亮、解锁,孩子们玩起来也总是不知不觉地“虚度时光”,说好的就玩半小时,又超了!不过不管怎么样,“健康使用手机”的软件能用起来、管起来总是好的,至少心中有数、有目标、有界限。

经常听到有人说,要学会管理时间,尽可能地减少看手机。可是,要我说,真正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如何和时间相处。时间无法被管理,时间可以被记录,它就在那里,但是如何看待时间的流逝是我们可以决定的。时间一直就是慢慢的河流,当你认识到了时间的流逝,才会想珍惜地过好每一天。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有一句“鸡汤”话说得很到位:不是生活让你总觉得累,而是你睡得太晚。

英伦才子王尔德说:“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可如果我们总是贪多求快,总是风尘仆仆的话,如何过上诗意的生活?

真正厉害的人,都擅长下慢功夫。真正“出圈”的人,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在一个领域中深耕。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是那些无人问津的日子以及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崩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细火慢熬出靓汤,十年窖藏出风味。

太极拳的慢,外人觉得不可思议,练太极的人心里却明白,快并非不可以,但慢下来更好。拳谚云:太极十年不出门,这不是一句唬人的话,背后蕴藏着慢工出细活的道理。想练好太极,大忌是贪多求快。多了嚼不烂,太快走不远。练太极要慢,不得不慢。太极这门精致的拳艺,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个式子都需要精心修炼,一个云手,一个单鞭,就足够我们反复修炼数百遍数千遍,甚至千遍之后,也未必能掌握动作的精髓。太极拳动作繁多,唯有在长期的慢练中,才能化繁为简。静心慢练,才能专心致志,专一到忘乎所以,不为外事所扰,不为旁人所迁。

当慢的长度一再升展,慢就有了深度,有了境界。这种境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快乐,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慰。

《论语》开篇就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见咱们中国人历来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一点一滴的进步,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体现的。一个人越是身处低谷 ,越是不能着急,要耐住性子,慢慢修炼真本事。如果你要害一个人,就让他去赚快钱,去弯道超车;
聪明的人都在下慢功夫;
难走的路从来都不拥挤。

“多花点儿时间努力,少下功夫矫情。”真正的高手,都在默默地下慢功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有的人看起来笨拙,但实际上却在扎根。

胡适曾说:“这个世界,精明的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小聪明的人,总想着偷懒走捷径。

而真正的高手,其实都在下笨功夫。有一部美食纪录片,讲了一家武汉的卤味店。这家卤味店开在一条美食巷子里,每天晚上,店里都会排起长队。虽然生意火爆,但这家店却有个规矩:从不卖果汁、矿泉水等饮料。客人们要是想喝饮料,还得去巷子里的其他店买。有人说老板太傻了,该赚的钱都不赚。老板回答:“这条巷子还有很多店,我要让一点儿生意给他们做,不能自己一家独大。虽然看起来比较笨,但这是我的生存之道。”

这家店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肯下笨功夫、慢功夫,专注于做卤味,把食物味道做到独一无二,同时也懂得把小生意让出去,让所有人都“有利可图”。而其他店的老板,也会主动去照顾卤味店的生意,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默契。看似笨拙,实则共赢。

有的人,看起来做事赚钱比较慢,但实际上他在积攒无形的人脉和口碑。

经典的传统,是古人靠慢功夫一点一点地打磨出来的,它不是快餐。在这个流行快餐的时代,经典的传统虽然可能被冷落,但它永远都在那里,并不会消失。它在等待某一刻,重新出现。比如说,咏春派一代宗师叶问,在他之前,武术是被秘密相传的,真正懂得诀窍的只有少数人,总之,不是广泛招徒,基本上属于嫡系亲传。只有一两个得意弟子才会得到真传。当时咏春的心诀口法也比较高深,难以理解。叶问在佛山学的咏春,却在香港把咏春发扬光大,名扬海内外,而且门徒庞杂,可谓三教九流。叶问更是把不易理解的武功要诀,简化成容易理解的动作词语,降低了学习难度。

叶问把中国传统的武术很好地传承下来,用新时代的新方式,让传统的咏春不至于消失,反而成为海内外人士争相追捧学习的武术。

在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武功高强的人常常被迫隐居,不显露功夫。也有很多武功高强的人是在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看透世间事,主动选择退隐江湖、偏安一隅。还有一些人,在时代的变迁中,选择随波逐流,放弃原本一直坚守的东西,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殊的印记,但愿我们能够用心地活在这个浮躁的世界。让自己慢下来,享受生活,太快了,幸福也不够时间复制。记住自己的初心,哪怕有荒草,但那也是希望的所在。

江湖气和武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电影《箭圣柳白猿》中有一句话:“现在的高手已经不多了,以后也只会越来越少的。”这简直就是沙子龙那个年代的对白。风风雨雨数千年呐,关于武,关于侠,你可以说谢幕了,也可以说,它们活在文人的梦中。

《断魂枪》结束在四个字:不传!不传!为什么不传?是个问题。也可以说,《断魂枪》的“眼”就在于“不传”二字。前面的精彩热闹都是铺垫,王三胜是第一层,孙老者是第二层,把大家胃口吊起了,都铆足劲等着看高潮,结果呢?没有高潮。

老舍的《断魂枪》体现了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所出现的新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马克思·韦伯认为:现代化过程是理性化和祛魅的过程,是世俗化的过程。在老舍先生的《断魂枪》中,沙子龙并没有把“断魂枪”传给徒弟王三胜。其实“不传”的过程也正是国术逐步“理性化”“祛神秘化”的过程。

武侠之源流,一直可以上溯到庄子。庄子的《养生主·庖丁解牛》被选入高中课本。庖丁解牛,成竹在胸,精准细致,叹为观止,“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如果庖丁有一天突然不想解牛了,想去解羊了,或者想去做老师,搞培训了,笔者相信,只要把他掌握的解牛的技术,运用嫁接到其他的领域,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庄子在用每个字、每句话上都是字字精湛,仿佛整个解牛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描写“庖丁解牛”这个场面时,运用了出神入化的技艺描写。作者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艺术化、舞蹈化的动作描写,已初现。厨工(庖丁)根据其以往解牛的经验去运刀,“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全凭心神,随意操作。其熟练的程度,犹如能给人带来美感享受的音乐舞蹈一样。其从容自得、心满意足的神情,反映其“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即遵循客观规律而获得自由满足的技术态度。带有艺术创造活动的“技”与“道”相通。难怪,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这样说:“庄子是具有艺术天才的哲学家,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

武侠小说中经常这样描写:庄子《逍遥游》蕴含无上武功。这当然有点儿夸张了。蒋勋说:庄子是很少有的一个哲学家,他不强调记忆,而强调“忘”。你看他在《内篇》里面,提出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叫“坐忘”“心斋坐忘”。金庸小说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武侠训练过程就是“忘”,比如说“降龙十八掌”,虽然很困难地学第一掌的第一招、第二招、第三招。可是他说:到你应用的时候,如果你在那边一直在想那一招的动作,你根本无法施展那个武功的厉害,所以,忘了以后那一招才出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医也好,武术也好,饮食也好,都属于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

“传统文化,能让我们跨越时空,见识到很多杰出的人物,知道很多神奇的事情,体会到很多独特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思想可以通过作品,延伸至百年前、千年前,即所谓的‘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人。

“在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人情淡薄,内心空虚。网上有人为了博取关注,丧失道德底线,朋友圈很多人晒自己的空虚寂寞。那么如何释放压力,平衡自己的内心?很多人开始转向传统文化来寻求内心的安慰与寄托。

“仰望至圣先賢,深耕精神家园。他们的智慧,犹如星空,不仅在历史上曾照亮过中国大地,至今依然闪烁着明丽深邃之光。那些千年传诵的故事,那些斑驳发黄的著作,穿越千年的尘埃,依旧滋养着我们的生活。

“夜晚灯下,重读经典,隔着遥远的时空,与他们一起解读和认识世界,感悟人生。”[13]

没有文化的传承接续,就没有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辉煌历史。五千多年浩瀚文明的滋养,上百年精神谱系的浸润,从历史中孕育的中华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和风采。

参考文献:

[1]陈东辉.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N].河南日报,2023-04-06.

[2][11][13]胡春娜.在传统文化中找寻诗意生活[N].河南日报,2017-04-14.

[3][4][6]马望.弘扬传统文化靠“本手”与“妙手”[N].河南日报,2022-06-10.

[5] 老舍.断魂枪[M].香港:香港三联书店, 2005:448.(以下小说引文同)

[7][8]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187—188,197.

[9][10]李海燕.不时,不食[N].大众日报,2009-11-06.

[1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94.

猜你喜欢断魂老舍沙子刘 宁东坡赤壁诗词(2022年4期)2022-10-30北平的秋阅读(中年级)(2022年9期)2022-10-08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一粒沙子的历史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6期)2020-08-13沙子为什么会"唱歌"?好孩子画报(2020年4期)2020-05-14蝴蝶(1)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3期)2019-07-05老舍的求婚北广人物(2018年10期)2018-03-20绝望的沙子红岩(2017年6期)2017-11-28一粒沙子新高考·英语基础(高一)(2016年7期)2017-07-06朝花夕拾辽河(2015年8期)2016-04-06

推荐访问:诗意 传统文化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