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研究

时间:2024-01-16 18:32:02 来源:网友投稿

费雪敏 华建业 谢萌洋 王沁语 沈业钦

摘要: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是当地居民生活和文化的载体,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苏州传统民居建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以及审美特点。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归纳与实地考察,从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的形成影响因素、空间构成出发,分析此空间在功能、形态上的特点,探讨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在生态、美学上的价值。首先阐述影响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的因素,分析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的空间构成,包括界面围合、比例尺度、色彩与材质,通过分析影响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形成的因素和此空间的构成,论述灰空间在苏州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形态特点及功能,分析灰空间在苏州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特色;
接着,从形态功能特点角度分析归纳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展现出的空间价值;
最后,得出苏州传统民居从物理到人文心理方面体现出的生态价值,以及塑造建筑空间的层次性、打造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彰显建筑空间的内涵性三个方面的美学价值。认识灰空间在苏州传统民居中的价值,能更有效地促进优秀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在此基础上创新,运用到现代空间设计中,同时增强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宜居性,保护和丰富地域建筑的特色,以期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提供优秀的传统空间营建参考。

关键词:苏州传统民居;
灰空间;
建筑生态;
建筑美学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苏州古建筑梁枋彩画装饰图样比较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SJA1876

1 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概述

民居中的灰空间作为建筑中连接室内外的过渡性空间,是依据使用功能需求以及社会人文环境形成的,是最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状况,且能体现人文特色的辅助型空间。灰空间在苏州传统民居建筑中犹如串联珍珠的丝线,连接各个主要空间,承担宅院中的交通功能,创造出一片同时满足居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交往空间,形式上曲折婉转,讲究与功能的统一,游走其中,一步一景,尽显中式建筑空间的美学意境,体现了苏州的人文特色。

1.1 影响苏州传统民居中灰空间形成的因素

影响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灰空间形成的因素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因素与非物质环境因素两部分。物质环境主要由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两方面组成,非物质环境主要为文化思想、心理情感。

首先,在物质环境因素方面,苏州地处太湖流域,是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这样的地理条件促使居民在生活上形成对河道的依赖,从而影响了民居建筑与河道间的灰空间营造。此外,苏州地域为典型的南方气候,闷热、潮湿多雨,如何防潮防湿、提高居住舒适度成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问题,由此产生了丰富的檐下空间,这也是苏州传统民居建筑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灰空间形式。

其次,在非物质环境方面,苏州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汇集了南北方的文人墨客,产生了不同思想间的碰撞,与当地文化不断交流融合,而这些文化的产出逐渐在苏州传统民居的灰空间中体现出来。例如,苏州传统民居建筑中檐廊空间的形态、庭院空间的建造等都是思想文化交流的产物,是古人在绘画、哲学、园林上对空间的理解在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中的映射。文化交流带来了思想上的变化,使居民对空间的心理需求环境产生影响,在空间上讲究含蓄,避免平铺直叙,而这种内敛的思想也映射在了传统民居的灰空间设计中,如照壁空间,承接入口建筑内外的空间过渡;
檐下空间则能体现出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在光线、体感、视觉上的层层递进。

1.2 苏州传统民居中灰空间的空间构成

1.2.1 界面围合

从物质层面来说,灰空间主要由屋顶、墙体、地面、门窗、隔扇等构成,苏州传统民居中灰空间的界面围合主要有侧面开敞式、顶面开敞式两种。界面围合方式是决定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顶界面在空间中主要起到遮挡的作用,如檐廊空间的顶面便是通过遮阳避雨的方式保护建筑立面;
侧面承担着围合与塑造空间的使命,以天井空间为例,由四周的建筑界面围合而成,形成顶部开敞的灰空间,四周的界面空间形成内外空间的过渡递进;
底界面在所有灰空间中都有出现,发挥空间的承托作用。灰空间中的界面围合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出现,能适应不同尺度、功能的空间,包容居民日常的社会活动。

1.2.2 比例尺度

建筑中空間形态比例不同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尺度感,这样的理论同样适用于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灰空间。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芦原义信对空间中宽高的比例进行分析,定建筑间距为D,高度H,两者比值与空间的开敞程度呈正比。在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中,两者常常在1∶1左右,因此呈现狭长之感,但虚实结合的空间在感官上能削弱人体感受到的压迫感[1]。

1.2.3 色彩与材质

在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中,不可缺少地融入书画中对意境的营造理念,造景怡情,用木材、砖石来配合富有生机的绿植花卉。在庭院以及门窗空间中大量运用木材,木材具有柔韧、易加工的特点,因此易于雕刻绘制图案,进而通过图案传达美好的寓意;
地面多以砖石铺就,利用色彩、形状各异的鹅卵石,设计组合形成各色寓意美满的图案,传达设计者的精神向往与追求。

2 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的特点

2.1 灰空间形态特点

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在形态上主要以点线组合的方式丰富建筑空间的层次,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形态将整个民居空间自然串联起来。

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灰空间的形态取决于灰空间在建筑空间内的作用。从平面角度看,灰空间以点线形态为主。例如,为解决多雨天气建筑空间的交通问题,形成了檐下空间、廊道、天井空间,其承担着空间中主要的交通流线功能,平面形态表现为线性。除了交通功能,线性的灰空间还能更好地围合空间,自然地衔接过渡建筑内部不同的功能分区,例如将天井空间与檐廊空间组合,使厅堂空间自然地向外过渡,同时将建筑围合起来,形成以“进”为单位的组合型建筑。此外,平面上也常出现点形态与线性灰空间的组合形态,例如门洞漏窗与檐下空间的组合,打破沉闷空间的立面界限,丰富前后空间的层次。

苏州传统民居中灰空间连接室内外空间的性质自然而然地决定了其具有半封闭半开放的形态。以檐廊空间为例,厅房建筑前的檐廊空间属于侧面开敞式,顶面与内侧立面与建筑连接为封闭式界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廊道的外立面以廊柱围合,向外敞开,因此其立面空间就具有了开敞性;
顶部开敞的天井空间恰恰相反,其在顶部保持开敞性,立面保持封闭性;
出现在立面的门洞漏窗在分隔主次、内外空间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开敞性,造型各异的门洞漏窗打破界面局限,将感官空间向外延伸[2]。

2.2 灰空间功能特点

功能是建筑空间的具体使用目的,会随着时代、地域以及使用个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苏州传统民居建筑以“进”为单位,灰空间在民居建筑空间内多承担交通连接和躲避雨水的功能,并通过不同的空间组合形式确保建筑空间内的通风,缓解多雨天气带来的闷热感。例如,大进深的室内空间配合檐廊和天井,能交换室内外的冷热空气,产生穿堂风;
檐廊和天井内的景观布置能围合建筑,减少外部空间对主体建筑内部的干扰,同时保持空间安静,提高居住的观赏性。这些是基于居民对优化生存环境的基本需求所产生的空间功能[3]。

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需要满足使用者的社交需求。大进深室内空间与檐廊组合能使内部空间更加通风,但也带来了采光的问题。由于室内光线昏暗,爱好交友会客的苏州居民便将交往活动安排在庭院、亭、檐下等灰空间中,既能躲避雨水,又能获得采光,欣赏自然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灰空间内的造景营造出“与世隔绝”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庄子所说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因此,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既具备基本的生存功能,又能满足居民对社交空间的需求。

3 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灰空间的价值

3.1 生态价值

从生态角度来看,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灰空间的价值是多种多样的。在节能减排方面,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具备自然通风、防潮防湿的功能,能提高居住的舒适度[4],例如巧妙地组合檐下空间,利用挑檐排水,避免雨水打湿墙体,从而有效防潮防湿,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充分展示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灰空间质朴的物理生态价值。同时,层层叠叠的灰空间将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巧妙分隔开来,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若明若暗,丰富建筑空间的阴影变化,形成苏州民居建筑独特的空间审美艺术,层层递进的空间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展现灰空间在心理层面的生态性。再者,灰空间在形态上适度的封闭性和开敞性,能更好地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使外来游客与居民能在空间内更加自如地社交,满足使用者精神层次的需求。此外,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所塑造的环境强调建筑的传统性,遵循社会规则,在建筑中融入造园艺术手法,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造物观,这种来自建造者的心理投射能反作用于使用者,增强使用者对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

由此可见,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灰空间从物理到心理、人文等多个角度,从提高建筑居住的舒适度到反映地域特色、文化历史,充分体现了自身的生态价值。

3.2 美学价值

受造园文化以及绘画的影响,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灰空间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塑造建筑空间的层次性、打造建筑空间的连续性、彰显建筑空间的内涵性三个方面。

首先是塑造建筑空间的层次性。苏州传统民居的灰空间属于生活空间,同时也是一种表现性艺术,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灰空间与建筑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中国绘画的写意、朦胧感,透露出山水画的意趣。在灰空间中利用有限的物象展现出无限的空间感,能让观者感受到象外象、景外景,从而使其体验到来自物象的情感,得到升华,进而辅助整体建筑空间的层层递进。从天井回望厅堂后的庭院,景色穿过交错的家具,映入眼帘;
踱步进入厅堂,庭院的空間透过门窗被一点点放大,观者逐渐置身其中。

其次是打造空间的连续性。以廊空间为例,在苏州传统民居建筑中限定空间的边缘,使各空间保持衔接与连贯,使单体建筑保留空间的完整性,有秩序地将不同形式、功能的空间统一起来,将原本呈现对立关系的室内外空间转换为“室内—灰空间—室外空间”三元层次空间关系,实现空间中公共与私密、静与动、疏与密的有机承接,缓解不同空间之间的矛盾,这种连接使功能复杂的苏州传统民居建筑呈现出明显的秩序感。

最后是彰显建筑时空观的内涵性。苏州传统民居建筑如果是一首诗词,那么灰空间则是表达其情感的曲调。将建筑的形式、空间和时间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整体,在三维空间中增加第四维要素时间,就构成了四维的时空观。通过借景的手法,空间层次变得错综复杂,漏窗拉近景色从而缩短了时空上的距离,在空间中重复使用同一种形式,并与其他空间形式组合交替穿插,重复的形式会让人产生亲切感,形成时光倒流般的奇特感受[6]。层层小院、回廊曲折,这些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的形式表现无一不在营造意境,将自然融于建筑空间,又通过类比绘画的造园手法塑造空间形态,用实体的灰空间形态组合造景以表达虚体的意境,从而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传达建筑的时空观。

4 结语

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灰空间在功能、文化、审美层面上实现高度统一,满足了使用者的日常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其将空间串联起来,使其呈现出秩序美,并通过空间组合调节结构比例,提高民居的舒适度;
在满足使用功能需求的同时,展现了建造者对空间藏漏、疏密、虚实审美的独特理解,彰显了古人对建筑中有关时间与空间的哲学思考,实现了建筑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苏州传统民居灰空间顺应时代发展,寄托着当地人的文化信仰,是一代代居民世俗生活和礼制文化的投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流行趋势以及发展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现代人不断变化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在居住舒适度上稍显力不从心,但其中灰空间所体现出的生态、美学价值值得设计者深入学习,并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 向少石,洪杰.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气候适应原则研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20,33(3):27-33.

[2] 陈竹.苏州传统宅院民居中廊与整体空间的关系分析[J].美术大观,2020(2):103-105.

[3] 朱彦波,王春彧.江南传统民居天井空间研究及其现代化表达[J].建筑与文化,2017(4):220-221.

[4] 祝贺.苏州古民居布局结构的宜居性与生态营造观[J].装饰,2014(11):133-134.

[5] 蒋励.解析江南水乡民居灰空间的生态美[J].现代城市研究,2009,24(4):77-81.

[6] 蒋欣.时间的空间:中国园林建筑的四维时空观[J].四川建筑,2007(1):19-20.

作者简介:费雪敏(1998—),女,江苏镇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室内外设计、设计理论。

华建业(1982—),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建筑室内外设计、设计理论。

谢萌洋(2000—),男,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室内外设计、设计理论。

王沁语(1998—),女,江苏镇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统村落活化设计。

沈业钦(1998—),男,江苏溧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室内外设计。

推荐访问:苏州 民居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