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拨开迷雾,用好文本核心价值

时间:2024-01-02 10:16:02 来源:网友投稿

欧阳华

必修上第二单元以三篇人物通讯和一篇新闻评论构成实用文阅读任务群,并以“劳动之美”“劳动光荣”为人文主题。多数老师对这样的安排是感到陌生的。虽然此前人教社课标实验版、北师大版、语文版都有过人物通讯单元,但它们都是在高三选修教材中出现,且并未与“劳动”主题结合,外加人物通讯在高考中的出现频率并不高,相关通讯在经典性上尚未赢得时间的检验,因此着眼高考、偏爱文学经典的语文教师对其关注不高。

在备课讨论中,有教师建议将本单元做淡化处理,交由学生自读;
还有教师建议从写人记事散文和议论文研习角度来处理通讯和评论。但我认为,培养文学和思辨性作品阅读能力更应倚重于微妙精深的作品。而“新闻报道追求‘直达读者,崇尚简练质朴,一般情况下没有微言大义,因而也不需要揣摩”。纵然人物通讯有一定的文学性,但其主要特征不在于文学性;
新闻评论也讲究思辨性,但很多新闻评论常常只有结论和观点,并不特别注重观点的推导过程。如果把新闻评论当成普通的论说文看待,甚至会发现它存在论证薄弱的“缺点”,从而把它当成“反面教材”。因而,新闻作品不宜全然当做写人记事散文和议论文来对待。

为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转变视点,以呼应新课标对实用性文体阅读的要求,落实“帮助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的“立德树人”价值观。

一、这一单元该学什么

既然不能当作通常的记叙文和议论文来教学,那这一单元该学点什么呢?备课组老师对此感到疑惑。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关注实用性文体和文学审美类文体的差异。

如果对标史传、小说类文体,人物通讯在写人记事的情节曲折性、故事传奇性、刻画细腻性方面要逊色不少;
如果对标经典跨越时空的政论文,新闻评论可能限于一时一事而缺少主题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如果对标深沉蕴藉的经典诗词,本单元的《芣苢》《插秧歌》似乎仅如小品,完全可以被别的作品取代。

对于实用性文体,应着重以实用性为主而不是审美性为主。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是为事而作、为时而著的文章。它的实用性在于:对于作者而言,需要根据自身(通常是官媒)的职责,因应时代的需求,针对读者的接受心理,达成引领社会舆论的目的。对于读者而言,需要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与作者的同频共振。也就是说,在实用文体的教学上,我们肩负培养合格读者和未来作者的双重责任。

在人文主题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深入体会“劳动之美”,这不仅体现在三篇人物通讯所刻画的三位劳动者上,也体现在新闻评论对工匠精神的赞颂上,还体现在对两首描写劳动場景的古诗上。其中的《插秧歌》之所以取代了教材初版时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也正在于它更能体现劳动之美而不被其它因素冲淡。也就是说,《芣苢》《插秧歌》在本单元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品读诗歌艺术本身,而在于它们在主旨上构成对本单元“劳动之美”的必要补充。

基于本单元篇目内容的上述特征和实用性文本阅读任务群的要求,我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理解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的价值;
把握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和写作特点;
把握人物通讯中的人物精神;
学写人物通讯;
提升媒介素养;
体会劳动的价值和美,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如何将宏观目标具体化

以上单元目标的确立指明了教学的总体方向,按照常规,接下来便可以着手教学过程的设计。在集体备课讨论时,有老师指出上述教学目标还不够细致,感觉难以指导具体教学行为。的确如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单元导语中的教学目标,都是一种较为宏观、粗略的表达,而教学行为是一系列的细微动作。直接按照宏观的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过程设计,必将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序列化程度低、教学行为与教学目标匹配性不强。对于本单元,我从文体特征、媒介素养、劳动之美三个维度将教学要点予以细化:

(一)人物通讯的主要特征与细化教学要点

1.观点和立场鲜明。消息类新闻作品重在陈述事实,明面上不发表观点;
文学作品的观点和立场相对含蓄;
而人物通讯则有鲜明、直白的立场和观点。其立场观点与新闻背景、刊物定位、目标读者预设等因素关系密切。

2.选用典型事迹和细节。一方面,作者需要通过对人物事迹材料的选用和编排,以展示人物精神等方式来呈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使其观点表达显得自然、合理而免于枯燥说教。另一方面,读者想要通过细节和事迹的阅读,来满足深度了解人物信息的欲望。

3.真实性与时效性。在选材组材上,文学作品可以充分运用各种人称和视角转换,可以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嫁接、移植,而人物通讯必须尊重事实、还原真相,不能用“情感真实”代替“逻辑真实”。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反映横贯古今、通接中外的永恒主题,而人物通讯所记录的人和事有较强的时效性,读者对新闻作品的期待也在于当下实用性。

基于此,我们明确了人物通讯教学的细化目标:探究人物通讯的新闻背景、写作意图,理解新闻背景、刊物定位对写作意图的影响;
把握人物通讯的人物精神,分析人物精神提炼与写作意图的关系;
评析人物通讯的报道角度、选材组材特点;
评析报道角度与写作意图、选材组材的关系;
赏析细节刻画的作用;
辨析人物通讯细节、事件的真实性;
分析细节、事件、事实与作者观点的关系,如作者观点的提炼是否恰当,观点是否有事实支撑;
还可以评析人物通讯的感染力、接受度、影响力等。

(二)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与细化教学要点

1.重观点和立场表达而轻论述过程。新闻评论要求短、平、快,因此媒体(尤其是中央权威媒体)在表明中央态度、引导群众舆论、监督政府行为时,其重点不在于观点的论述过程,而在于观点是否明确、准确、全面、有针对性。这些明确的观点和态度,正是读者所急于了解的,过多的论述反而影响读者的信息获取。

2.语言风格严肃、庄重、典雅、有气势。有人把《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当成一般的议论文来看待,指责其论述不到位、观点不集中,这种指责因未考虑到文体特征而有失偏颇。

基于此,我们明确了新闻评论教学的细化目标:探究新闻评论的新闻背景;
理解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性、参议建议性;
评析新闻评论的话题、受众、问题针对性;
分析新闻评论的行文思路、语言特点、立论方式(如评而不论);
分析作者身份、刊载媒体与新闻评论的立论方式、语言表达等的关系;
以及评析新闻评论的感性、理性与逻辑性等。

另外,人物通讯与新闻评论的文體特征并非一成不变。比起革命年代,当今人物通讯的人物形象就更显人性化、个性化、生活化,人物精神也更贴近当今的时代精神;
当下新闻评论的观点也更客观、理性。在指导学生评析和写作新闻作品时,这种变化是需要注意到的。

(三)媒介素养的内涵与细化教学要点

媒介素养是指人作为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所应具备的态度和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信息获取:能全面准确地获取媒体传递的信息而不曲解、遗漏;
能从有限的、被“化妆”“扭曲”的信息中找出真实的内容;
具有广泛搜罗信息、博观各家观点的意识。

2.信息评析:能分析、评判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合逻辑;
能分析信息传播者的立场态度、目的动机;
能发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所遭受到的各方影响;
能区分观点和事实;
能剖析观点和事实相融合的信息中的观点部分和事实部分;
能对观点的正确性做出评判,并对不同的观点持有既批判又包容的态度。

3.信息利用:能合理利用媒介传播的信息丰富、发展、完善自我;
能规避负面、虚假信息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

4.信息发布:能完整、客观、有针对性地传达真实信息和自己的观点;
能正确评估自己所发表的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
能充分把握不同的文体和媒介的特点,利用其优势传递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媒介素养的训练有时需借助“缺陷文本”方能更好完成,而本单元选人的新闻作品都是权威媒体的新闻范本。其次,本单元新闻作品提供的信息大多指向人物精神、价值取向,而不是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实用性信息。第三,教材中的单元学习任务也尚未指向作为信息发布者的媒介素养。因此,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借助拓展阅读和生活实践性情境任务对教材的选文和单元任务做出补充。

(四)教材中可把握的劳动之美的主要内涵

由于缺乏理性认识,再加上劳动本身的劳累特征,学生通常难以真正对劳动之美有真切的体验和价值观的认同,因而需要对劳动之美有一定的理性认识。需要指明的是,这里的“美”不是狭义的美学概念,而是真、善、美的综合。一个“美”字足以概括“光荣”“崇高”“伟大”。正常而非异化的劳动之所以美,主要是出于以下因素:

1.劳动展现自我人格之美。劳动者克服了懒惰、贪婪、依附他人等心理,摆脱了匮乏、无法自立的恐惧,拥有自立、自持和支持他人的力量。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出的奉献、服务精神等,都是人格美的生动体现。

2.劳动创造了美的“作品”。袁隆平研发出的杂交稻、张秉贵提供的优质服务、工匠打造的精美器具,都是美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具有形式美、伦理善、科学真的因素,又是对劳动者本质力量的确证。它证明了劳动者的迷人智慧、精湛技艺、自持力量和自律人格。劳动者在自己的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3.劳动创建了审美的基础。因为劳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被动变成主动,人对自然从恐惧变成利用,人因为劳动获得生存、安全需要的满足,才能进入非功利的审美境界。劳动不但创造了审美对象,还使得本身让人恐惧的东西(如雷电、猛兽)变成了审美对象。劳动的创造物还包括劳动者本身,即劳动者在劳动中变得感官更丰富、技能更精湛、心态更健康、人格更完善。

4.劳动营造了和谐的劳动者关系。劳动的合理分配是按劳分配,人人都是劳动者,各个劳动者自食其力,这是互不侵占、得其应得的公正之美。劳动者之间在分工中形成合作,在自足中又有交换,取长补短、互相依偎、互不亏欠,这是心有依靠而不落单的和谐之美。《插秧歌》重点展现了这种劳动者关系的和谐之美。

5.另外,“劳动最美”还包含另一层含义,即劳动之美是美丽之最,比其它的美更美。如《芣苢》中创设的一群劳动女子的美丽形象就比《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贵妇形象,比《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少女形象更美,因为《芣苢》中的劳动女子形象既具备这两首词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的外貌美,还另具劳动美。劳动美的内涵更丰富,比单纯建立在易逝的青春、他人的财富基础上的美更稳固、持久、可靠。

三、以什么为单元学习起点

以上内容看似繁杂,但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新闻背景”下进行观照。这里所说的新闻背景包括:与作品内容关联的时代背景、与刊物关联的作者背景、与作品受众关联的读者心理文化背景。

新闻作品具有时效性是指新闻事件、新闻背景、新闻观点等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才具有最佳的现实意义。当某一事件不再稀缺、新颖,不再有代表性,不再是人们的关切时;
当某种新闻背景(如某种思潮、某种社会问题等)因时代变迁而消失时;
当新闻评论表达的某种观点不再符合新时期人们的价值观,不再对当下的问题有现实针对性时,新闻作品就成为过期的作品,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难以挖掘出作品的价值。而课文中的作品大多属于旧闻,不挖掘出新闻背景,就难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欲。另外,新闻背景影响着新闻报道的主题,决定着人物精神的提炼方向,是新闻作品选材组材的重要依据。对于新闻评论而言,新闻背景的差异影响着评论的立场、态度和建议的针对性。因此,研读新闻作品离不开对新闻背景的把握,离开新闻背景就无法对评价新闻作品的价值和优劣作出公允的评价。可见,引导学生把握新闻背景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把握人物精神、理解作品价值、分析作品成败的前提。

为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社会思潮、国家政策、新闻发生前的重大事件、作品发表前后的重大节日活动、作品发表的媒体性质等角度人手分析新闻背景。

(一)本单元四篇文章的新闻背景与写作意图

关于袁隆平的通讯有很多,沈英甲也多次写过袁隆平,但不同作品刊发时的新闻背景是不一样的。选人教材的《喜看稻菽千重浪》(下文称《喜看》)一个副标题——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材中还有一条注释——选自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细究这一日期可以发现,本文是对2001年2月9日国务院发文授予吴文俊、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重大事件的响应,也是對“谁来养活中国”这一群体焦虑的回应。

以售货员张秉贵为主角的《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下文称《心有》)发表于1977年,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在国家经济流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供销社的售货员属于国家干部,但在工作性质上又是服务员。从服务员来说,当时有资格、有机会进入这一行业的年轻人大多看不起这一岗位;
从国家干部的自我认同来看,当时的售货员又普遍缺乏服务意识。再加上当时物资相对短缺,供销社的商品不愁卖,因而售货员对顾客爱理不理的情况普遍存在,以至于有的供销社把“严禁打骂顾客”当作条令。这是《心有》的新闻背景。

《“探界者”钟扬》最初发表于2018年3月26日的《中国青年报》,其新闻背景从表面上看2017年9月钟扬教授不幸逝世,或者说是为中宣部追授其为“时代楷模”前的舆论宣传。从深层次来看,《“探界者”钟扬》针对着更为宏大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我国正在开展的援藏援疆行动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
学术界存在着“学而优则仕”、重学术研究轻科学普及、导师成老板等风气以及人才从内地向沿海流动的趋势。作者对钟扬的报道是暗中针对这些新闻背景的。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出自2016年五一劳动节前一天即4月30日的《人民日报》。其表层背景是:①五一节前致敬劳动者;
②《大国工匠》(2015年)《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年初)等纪录片先后在央视热播,“工匠精神”一词频现媒体,并在2016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成为当年的新闻热词。其深层背景是:①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提到了新的高度。②从社会风气来看,赚快钱、赚大钱的心理普遍存在,重白领、轻蓝领的态度非常明显。作为中央媒体的《人民日报》需要以斩钉截铁的态度、清晰的观点宣扬中央精神,引领社会风气。

(二)新闻背景与作品定位、作者立场、选材组材、人物精神塑造等的关系

如前所述,《喜看》的新闻背景是中国粮食之忧的产生和解除.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颁发,发表本文的刊物是《科技日报》。因此,本文的定位是鲜明的,即主要阐述袁隆平身上的科学精神,包括科学报国的思想、科技创新的意识、科学求实的精神。从全文的选材来看,作者并没有选取诸如袁隆平与小提琴、袁隆平捐资助学、袁隆平夫妻琴瑟和鸣等事迹,而是紧紧围绕“科学精神”这一关键词选材。哪怕同样是与科学精神相关的材料,作者也是细致地围绕“创新”和“事实”来选择。例如沈英甲的另一则通讯《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与《喜看》所选取的事迹有较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差异。在《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一文中,紧跟在对“三不稻”谣言进行反驳之后,作者还陈述了袁隆平对“玉米稻”的态度。文中说:“袁隆平专门撰文强调‘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他建议,应严格按照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科学程序办事,绝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先行小面积试种示范,待能确证确实可行后,方可大面积推广”。但是这则材料并未选人《喜看》的相应位置,因为这则材料着重强调的是实践,与《喜看》所表现的“科学尊重事实”有着些微差异。再从材料的组织看,《喜看》遵循“立科学志向一述科研原则(创新、事实)一展科研成果”的顺序进行组材,这是由“科学”这一背景决定的。

组材不仅仅是指文章段落层次的宏观安排,也包括段内句子的组织。人物通讯具备“夹叙夹议”的特点,也就是事实和观点相结合。一般而言,人物通讯的段落内既有观点议论句又有事实陈述句,各个观点句之间是否协调,观点句与事实陈述句是否匹配,观点句是否有事实陈述句的支撑,都是评判人物通讯组材逻辑性的维度。在《喜看》第三节的开头有这么一段话:

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他对中国亿万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稻田中,他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农民不富裕谈不到现代化,单产上不去农民就富不起来。

本节以“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为小标题,主要讲述袁隆平坚持用事实说话的事迹。但本段的第二句则是说袁隆平对中国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从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来说,划线的观点与事实陈述句就与本节所要突显的“用事实说话”的人物精神不一致,因而显得突兀。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艺术虚构展现高超的构思技巧,而人物通讯则只能在采访得来的现有事实基础上进行取舍删减、编排挪移,而不能虚构、添加。《心有》的作者林为民在对碎片化的采访材料进行挪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高超的选材组材技巧。该文用一幅亲历的场景开篇,既富有现场感,能吸引阅读兴趣,又将“一抓准”“周到”“耐心”等技能和品质集中展现了出来。随后以补叙的形式叙述了张秉贵在“顾客不讲理”“自己不顺心”时仍然保持着“主动”“诚恳”“热情”,是在深化前面所提及的精神品质,以表明张秉贵这种服务精神已深入骨髓,这些内容也是张秉贵“心有一团火”的外在表现。该文紧接着交待张秉贵这些行为表现的内在来源——党和人民的教育、熏染,这是展现“心有一团火”的燃料来源——为人民服务的内心,文章最后展现这“一团火”不仅温暖了他人,也点燃了燎原般的热情之火。全文围绕“火”展开,将零碎的采访素材进行了巧妙的安排,因应售货员冷漠这一新闻背景。

《“探界者”钟扬》的角度和组材方式则又有不同。该文在最初发表时有副标题“在青藏高原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然而在选人课文时被删除了。因为这一标题把钟扬限定在了援藏科学家这一身份上。不同于《喜看》《心有》二文只从“科学”精神和“一团火”精神展现袁、张形象,《探界》呈现的是一个多侧面的人物:少年得志、官场顺遂但却矢志科学的人;
投身西藏致力于种子研究援藏干部;
以科普为乐的中小学生科学队长;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重的“接盘”导师;
时不我待自我加压的奋斗者……因此,本文的组材方式就是以多侧面来展现立体形象,以此照应复杂的新闻背景。

四、如何设计教学活动

学生完整细致阅读新闻作品的经历并不多,没有同类概括和异类比较的素材,是很难把握新闻作品的特点的。而本单元指向的是实用性阅读,脱离实用性场景,学生对新闻作品的理解也是难以致用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阅读群文和完成情境任务两条路径。

(一)群文阅读路径

1.以群文阅读探究新闻背景、作者立场

对于《喜看》的新闻背景,我提供了《布朗:中国的粮食前景令人十分担忧》等文章,并指导学生查找体现所谓“粮食危机”的资料。关于《心有》背后的当时售货员服务意识淡薄这一新闻背景,我让学生阅读冰心的《颂“一团火”》。该文中摘录的一些从事售货员工作的供销社职工写给张秉贵的信,信上集中反映了当时售货员冷言冷语、硬顶冷碰的行为和不甘心“伺候人”的心理。

而《“探界者”钟扬》一文背后的学者行政化、导师老板化等问题可以在《为什么不能再“学而优则仕”》(胡娟)、《导师不做“老板”才是合格的老师》(徐瑞哲)等文章中窥其一斑。对于《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新闻背景,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制造呼唤更多“大国工匠”》(闫志刚)、《“工匠精神”缺失问题》(人民网)等文章,或通过上网查询“衬衫换飞机”“高铁换大米”“圆珠笔之痛”“芯片危机”等话题知其端倪。

2.以群文阅读把握文体特征

文体特征是一类文体的共性特征,也是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个性特征,认识共性特征需要同类归纳,认识个体特征需要异类比较。归纳和比较这两种认知方法都指向群文。

①同文体同人物比较。关于袁隆平的通讯报道可达千数,但角度各有差异。如《袁隆平的爱情生活》(孙敏)、《一颗稻谷里的爱国情怀》(周勉、袁汝婷),其角度分别为“爱情”“爱国”,与《喜看》的“科学精神”相比,在材料选择、人物精神提炼上有很大差异。这种比较有助于学生发现人物精神提炼、选材组材等与新闻背景、媒体定位的密切关系。

②人物通讯与消息比较。我让学生比较《喜看》和消息——《袁隆平院士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的差异;
比较《心有》与事迹简介《最美奋斗者——张秉贵简介》(新华网)的差异,从而发现人物通讯不仅陈述新闻事件和事实,还具备挖掘有深度、细节更丰富、材料有组织性、观点更明确等特点。

③不同时期人物通讯比较。让学生比较近40年来人物通讯的人物形象逐渐从“高大全”向生活化、人性化、亲民化转变,从而发现文体会随时代、读者的转变而改变。

④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比较。引导学生搜寻关于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新闻评论,将其与人物通讯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发现新闻评论观点性、指引性更强的特征。另外,还让学生比较中央权威媒体和自媒体新闻评论的差异,以发现前者立论更全面、更宏观,而后者更代表个体、局部的利益。甚至还将权威媒体的新闻评论和学者的商榷论文相比较,以发现权威媒体的新闻评论立场鲜明,重在引导舆论、平息争论、指明方向。

(二)情境教学路径

l.利用阅读情境,从读者的角度评判新闻作品

新闻作品具有大众性、通俗性,学生在阅读时不会有太多的文字、情感和思想障碍。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扮演新闻作品的“体验师”,大胆地说出自己阅读时的批评性感受,提出自己对作品艺术性和逻辑性的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作品招致批评、质疑的原因,从而总结归纳出优秀新闻作品所应具备的要素。

比如阅读《喜看》,可以提出文章的四个小标题不匹配,第一小节的内容没有紧扣小标题中的“击水”等质疑,以这些质疑导向选材、组材合理性的讨论。阅读《探界》时提出“拟南芥”的事例提炼不够、与后文衔接不够自然;
“逼婚”的事例与小标题“‘英雄少年”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以导向事实与观点关系的讨论。此外还在阅读不同时期、人同题异、事同题异的新闻作品时,让学生及时说出自己的直观感受、优劣评判,进而思考怎样的新闻作品才是让读者满意的作品。

当然,学生在新闻阅读方面历练不够,还不是成熟的新闻读者,有些阅读困惑是其媒介素养不够造成的。如阅读《心有》后感觉不到张秉贵品质的可贵,阅读《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体会不到作品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这说明学生在新闻背景的了解、新闻现场的疏离、新闻信息的捕捉等方面存在问题。为此,我在教学中引入真正关涉学生切身体验和利益的新闻作品,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减轻学习负担、学校禁设小卖部、禁止手机进校园等新闻,阅读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学生更能感受到合理、全面、有针对性观点的价值。

2.创设写作情境,从作者角度思考文体特征,培育媒介素养

本单元作为实用性阅读单元,指向的就是“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大量新闻作品写作实践可供挖掘利用。比如写升旗手事迹就是写微型人物通讯;
写针对校园、社会事件的升旗仪式讲话稿,就是在写新闻评论;
在网上和日常交谈中就新闻事件发表只言片语的看法,也是新闻评论。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创设此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场景下的“用”是否妥当,探究、实践如何正确地“用”。

为此,我们创设向刊物投稿、担任刊物编辑、被刊物约稿等情境,以创设的演练情境推进教学。如作为编辑,在确定主题、组织稿件时就需要考虑如何针对舆情、针对受众;
作为投稿者,就要考虑新聞主题、媒体定位,还要评估信息传播造成的影响;
作为新闻评论者,就需要思考目的在于引导舆论还是激发讨论,是为了反映民意还是宣传上级精神。此外,我们还创设学生作为新闻当事人的情境,比如假定自己是违纪学生,其他同学发表各种评论,让其以当事人身份阅读这些评论,进而评价这些评论的针对性、逻辑性等。这些实践,都是指向实实在在媒介素养的培育。

(三)以写作任务推动“用”的实践和教学成效评估。

“写熟悉的劳动者”是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之一,我们根据所执教学校的学生实际,稍微提高了要求——“学写人物通讯”。目的是将课文研习中所学的内容在实践中予以强化,同时增加“作者视角”的体验,并借学生所写人物通讯的质量来评估教学成效。具体做法是结合人物通讯研习的教学进度,分多个步骤完成人物通讯写作。

1.在把握劳动之美、探究新闻背景阶段,确立撰写人物通讯的人物精神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当下社会中,存在着哪些背离“劳动光荣”的现象,如躺平族、啃老族。面对这种现象,需要通过撰写哪种人的人物通讯,从其身挖掘哪些体现劳动之美的因素。这是对本阶段所学内容的运用,也是对人物通讯写作的主题酝酿。

2.在分析材料真实性、典型性阶段,拟定采访提纲,实地调查采访。指导学生根据所要表达“劳动之美”的主题,确立具体的采访对象,在思考什么样的材料方能体现劳动之美的基础上,确定采访所需获取的材料,所该设计的采访话题与问题,并进行真实采访获取写作素材。

3.分析选材、组材阶段,审视、调配、补充采访素材。在本阶段的学习中着重探究课文中的人物通讯是如何围绕所需表现的人物精神进行选材、组材的。而指导学生将自己获得的材料进行审视、调配以表现人物精神,正是对课堂所学的运用,如有材料的缺失,还需实施补充采访。

4.单元课文学习结束,完成人物通讯写作。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连缀成文,优化语言。着重思考如何针对目标读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我还把学生的写作质量视作教学成效的评估依据,当发现学生在某方面存在明显的能力缺陷时,我一边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一边开展补漏教学。

猜你喜欢通讯观点教学《茶叶通讯》简介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茶叶通讯》简介茶叶通讯(2022年3期)2022-11-11通讯报道机械研究与应用(2022年4期)2022-09-15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观点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1期)2018-08-15“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通讯简史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19期)2016-10-25业内观点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新锐观点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推荐访问:拨开 迷雾 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