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精读文本抓特色,巧寻落点学语言

时间:2023-12-01 11:16:02 来源:网友投稿

谢媛姗

摘  要:语文教师应该围绕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站在语用的高度精准解读教材,巧妙选取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特点,作为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練,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水平。

关键词:文本特色;语言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270-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在思想内容、语言规范和写作技巧等方面都独具魅力,堪为典范。叶老就曾说过:“课文是例子。” “例子”意味着隐含规律,意味着示范引领。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围绕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站在语用的高度对教材进行透彻的解读,巧妙选取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特点,作为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的切入点,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运用水平。

一、在言语精妙处品悟

语文课应该从语言着手,立足语言。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关注表达,充分关注言语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让语文课堂回归学科本质——从言语的精妙处,品言语芬芳。

如:《种子》这篇课文中,有三个表示“看”的不同的词语——“扫视”“紧盯”“注视”,充分体现了汉语用词的精妙。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1.联系上下文,说说“扫视”“紧盯”“注视”这三个表示“看”的词语有什么不同?2.这三个词语在文中的位置可以调换吗?为什么?3.你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在生活中“扫视”“紧盯”“注视”某样东西的情景吗?

通过理解、品析,学生不但感悟到了语言的精妙,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根据不同的语境准确地运用词语。

二、在经典句段处训练

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精挑细选的,其中的遣词造句、语言形式等都是作为范例展示给学生的,自然具有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典型的句式和段落是训练学生写好句段的范本,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经典句段展开训练。

如:《乡村的早晨》是三年级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语言优美的儿童诗。诗歌中“            走进画里来了,              。”这个句式反复出现,生趣盎然,朗朗上口。在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我是小诗人”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作者的这个语言形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诗句,体会写诗的快乐。

这样的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加深了对文本的情感体验,还规范、丰富了学生的表达。

三、在文本留白处“着墨”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有文笔含蓄之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些精彩的“留白”宛若散布在字里行间的块块璞玉。如果教者能以敏锐的目光、深厚的功力抓住这些“留白”,巧妙地进行设计,一定能成为绝妙的语言训练切入点。

如:《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我”将母亲给“我”买书的钱用来买了水果罐头。母亲在数落我之后,又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对于再次凑钱的过程,文中只用一句话一笔带过。我及时捕捉文章在此处的“留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母亲是如何再一次凑钱给我买书的?在说话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母亲东奔西走向亲友借钱的情景,通过补白母亲的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让再次凑钱买书这个场景在学生脑海里丰富起来,从而进一步感受慈母情深。

这样利用课文的“留白”,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全面、深刻,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达到学语言、用语言的目的。

四、在结构鲜明处仿写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些课文在布局谋篇、段落安排、构段方式上有着鲜明的特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和迁移运用。

如:《赵州桥》一文中的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以第3自然段的教学为例,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然后以问题“为什么说赵州桥很美观?”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自然段后面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是围绕中心句具体写桥的美观。再指导学生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以“天上的云千姿百态”或“同学们的课间活动丰富多彩”作为开头,后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将段落写具体。

这样从语言文字入手,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揣摩写法,最后指导运用,使学生既“得意”,又“得言”。

五、在语言特色处揣摩

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作者总是有不同的语言表达特点,或“一波三折”,或“言简意赅”,或“细腻传神”……这就需要教师在钻研文本时潜心思考,细心品味,并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品悟这些语言表达特点,并内化到自己的语言表达当中去。

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的“老人喂海鸥”部分,通过老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老人形象。在“海鸥送老人”的部分,通过海鸥出人意料的动作描写,让人们在这一场“送行”中感受到悲壮。这两部分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传达情感,细腻的细节描写正是本文的语言表达特色。所以我先设计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细节描写;然后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海鸥、老人细节描写的句子进行品悟、内化;最后引导学生想象老人临终前最后一次喂海鸥的情景,并尝试运用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来。

语言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历练”。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里各具特色的课文,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目标,选准教学切入点,在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扎实地进行语言的迁移和运用,最终实现从“理解”到“运用”的跨越,走出一条由知而能而智的语言文字运用之道。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教育局教研室,广东   连平   517100)

猜你喜欢语言训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训练进行时考试周刊(2016年10期)2017-01-12提高初中学生几何推理能力的方法略谈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年12期)2017-01-11词语导入课堂,有“形”有“效”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12期)2017-01-04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9期)2016-12-05贴近阅读过程,建构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低年级数学应重视语言训练考试周刊(2016年70期)2016-09-20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三部曲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4期)2016-05-07浅析如何对中重度智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6年1期)2016-01-29

推荐访问:落点 精读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