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青年创业者创业韧性的成长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时间:2023-10-31 15:15:05 来源:网友投稿

张 希,朱玉华,杨杏月,张 雪

(1.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闽江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冠疫情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作为中小微企业的创业主体受疫情冲击更为严重。面对创业的各种艰难,80%的青年创业者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其中1/3的青年创业者表示心理压力很大。[1]已有研究显示,创业韧性有助于企业家在应对危机冲击时,克服逆境、总结经验、迅速恢复。[2-3]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在90%以上,究其原因在于创业主体缺乏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4]在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中,心理韧性是持续创业实现成功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5]但坚强的创业韧性并非是每一个创业者与生俱来的能力。创业维艰,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企业会经历诸多挫折与挑战,青年创业者的心理韧性又是如何在突破一次次困境后愈挫愈强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创业韧性的成长?这些问题值得深究。国内外关于创业韧性的研究才刚刚兴起,近几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青年创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鲜有研究从创业历程视角观察青年创业者创业韧性的成长问题。我国青年创业者以22~32岁的大学生、农民及农民工为主体,在校大学生占40.5%,专科及以上学历创业者占比超80%[1],大学生是青年创业者的主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研究以创业时长1~11年的26名大学毕业生创业者作为调查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考察青年创业者的创业历程,针对其心理韧性的成长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当前和未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国外创业韧性研究的文献回顾

创业韧性的概念是从心理学的韧性概念衍生而来的,韧性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看,韧性强调个体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获得成长和新生。国外学术界对韧性的研究逐年增加,但是关于创业韧性的关注才刚刚开始,研究主题集中在创业韧性的概念、表现形态、前因变量等,并且诸多研究将创业韧性与企业家精神联系在一起,将其作为企业家精神的一种构成元素。通过对企业家心理韧性展开研究,学者们发现,创业者的心理韧性能够提升企业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或者不确定性因素,有助于创业成功,表现为企业的经营绩效增加或持续生存。[6-9]国外创业领域的研究通常运用韧性的概念来界定企业家或企业应对困难甚至极端环境的反应,或作为企业家人格特质、品质与能力,包括灵活性、动机、毅力、乐观、自我效能和希望。[10-11]

韧性的形成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诸如智力、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社会公益机构等。[12]Korber S等[6]在梳理创业韧性领域的文献时总结出,个体(创业者)心理特质、组织特征或宏观层面的因素会增强创业韧性,除此以外,人际关系网也会加强创业韧性。Lee和Wang[13]提出的创业韧性整合模型中,从促进与抑制两个角度归纳创业韧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人际和环境。目前,学者们基本认可创业韧性是一个动态过程[14],从最初仅仅被认为是个体的特质,到现在大多数研究都认同韧性主要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15]。这种过程可以是个人的应对策略,也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政策得到提升和发展。[16]

(二)国内创业韧性研究的文献回顾

国内针对韧性在创业领域中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17],除了对创业韧性的国外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以外[18-19],学者们逐渐关注创业韧性的内涵、影响因素,创业韧性与创业认知、创业学习以及再创意愿等的关系。关于创业韧性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创业韧性主要指创业者面临压力、失败、危险等不利情况,仍能通过自我调节和外界帮助,实现良好适应、成功应对甚至自我超越并变得更强的能力。[20]针对创业韧性的影响因素,近两年学者们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比如张秀娥等[17]认为,创业经验、社会支持与环境不确定性是创业韧性的驱动因素。王聪颖等[21]提出,重大事件、思维方式、期望比较、动机等因素影响青年创业者的创业韧性。创业韧性对创业受挫后的持续创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22-23]

随着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到创业群体,大学生创业者心理韧性也受到关注,研究发现,在校生创业者心理韧性水平较非创业大学生高,大学生作为年轻创业群体,创业韧性自我评价不高、心理韧性相对比较薄弱。[24-26]创业心理韧性的反弹作用能让大学生接纳创业的不完美,及时调整心态,在充满挑战的创业环境中挖掘利用创业机会。[4]围绕大学生创业韧性的影响因素,王聪颖等[21]提出“重大事件—激活—动机—动态能力”理论模型,褚天娇等[27]提出“创业韧性的因素-过程”模型。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创业韧性的探索正在逐渐向纵深拓展,国内创业韧性领域尚缺乏足够的探究。由于国内外环境的不同,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不能完全解释中国本土情境下创业韧性问题,近几年的创业潮更需要大量关于创业韧性方面的理论阐释。国内学界在青年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创业韧性的形成和发展方面,侧重于影响因素的探索,为本研究提供了基础,但在研究样本和时间维度的选择上存在一定不足。研究对象大多局限于在校大学生创业人群,甚至选择非创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的调查样本,探索大学生创业者的心理韧性问题。时间维度则聚焦创业者在创业机会的识别、初步成长及失败阶段的创业韧性,对创业韧性的成长缺少从萌发到发展、稳定的全程视角的观察。创业韧性的成长是随着创业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的过程,很多大学生在校创业失败后,毕业则转向就业,缺乏创业持续性。因此,仅仅选择在校大学生研究青年创业者的创业韧性,其结论对该青年创业者的总体解释力有待商榷。

本研究以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所需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

选取大学生在校到毕业5年内开始创业并持续至今的毕业生。选择毕业5年内这个时间节点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规定,允许毕业5年内大学毕业生参赛;
另一方面,根据麦可思公司跟踪撰写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随着毕业时间的延长,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毕业3年内上升至8.1%[28],考察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效果不能只局限于毕业时的创业人数。本研究共访谈26名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年龄从22~35岁,创业时长从1~11年,其中17名受访者经历过创业失败而改变项目重新创业。部分受访者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部分访谈对象基本特征Tab.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al interviewees

(二)访谈设计与过程

本次访谈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通过面对面、网络、电话沟通的方式,针对受访者的创业历程进行一对一回顾式访谈,重点了解受访者创业过程中遭遇的挫折以及面对困境的应对与调试的心理过程。访谈前列好访谈提纲,问题包括创业过程遇到的困难以及困难的克服过程;
困境中的心理状态;
心理承受能力在创业前后的自我评价
创业后心理韧性的成长历程。多数受访者的受访时间为30分钟到1个小时,其中1名受访者由于事先提供了详细的企业及个人发展历程的相关信息,因此电话访谈时间仅有15分钟。访谈前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基础上对访谈进行全程录音,最后笔者根据录音进行文字转录,累计转录文字约5.9万字,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数据。

(三)研究方法

自1967年格拉泽和斯特劳斯提出扎根理论以后,此理论就逐渐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而形成的理论。[29]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建构一般包括3个级别的编码: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一般来说,凡是具备以行动为导向、有时间发展历程特征的社会现象都适合采用扎根理论进行研究。[30]本研究按照扎根理论的原则和程序对青年创业者创业韧性的成长机制进行探究,随机抽取20个样本进行理论模型构建,剩下6个样本数据作为理论饱和度检验。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打散并赋予新的概念和范畴,再重新以新的规则组合和归纳的过程,目的在于从访谈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对访谈转录文字进行编号,第*位受访者的内容编号为E*,再将受访者的语句进行拆分,然后将语句中独立的事件或者信息编号为E*-*,贴标签为a*,继而对标签a*提取概念A*,然后将具有相似属性的概念归纳为范畴AA*。最终,共贴出322个标签,105个概念,21个初始范畴,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性编码(节选)Tab.2 Open coding examples

(二)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也称关联编码或轴心编码,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初始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对初始范畴进行进一步归纳合并重组,形成更高级别的主范畴。本研究将上述21个初始范畴提炼为6个主范畴,即创业韧性内部与外部挑战性因素、创业逆境负性情绪、创业韧性内部与外部保护性因素、创业韧性要素,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主轴编码Tab.3 Axis coding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就是在主轴编码的基础上,再一次整合和提炼核心范畴,通过挖掘“故事线”构建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和初始范畴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理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核心范畴定为“青年创业者创业韧性成长机制”,以此来统领其他范畴。研究的故事线顺序为,创业韧性挑战因素会诱发创业负性情绪,对创业韧性产生消极作用,但同时也会触发创业韧性保护性因素,从而驱动创业韧性的成长,并有效抑制负性情绪,具体理论模型见图1。

图1 青年创业者创业韧性成长机制理论模型Fig.1 Theoretical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resilience growth mechanism of young entrepreneurs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通过剩余6个样本数据的三级编码,对比已构建的理论模型,发现并无新增概念、范畴和关系,该理论模型依然可以解释这组样本青年创业者创业韧性的成长过程,说明该理论模型已达到饱和。

创业韧性在创业历程中受挑战性因素、保护性因素、创业负性情绪共同作用而逐渐成长。图1所示理论模型呈现了创业韧性挑战性因素、保护性因素、创业负性情绪对创业韧性的影响路径。理论模型引用Reynolds等对创业历程的划分,将创业时间维度纳入对创业韧性成长考察。根据Reynolds等对全球多个国家的企业家调查所得面板数据研究显示,创业历程包括机会识别、启动、成长、持续4个阶段,其中机会识别尚处于创业的概念阶段,启动指的是公司或者业务的开创,启动和成长合并称为创业的早期阶段,当公司持续发放薪水和福利超过3.5年(1)关于这个时间节点,Reynolds等在文中做出解释:由于大多数调查是发生在夏季,所以才会出现0.5年的结果,实际上公司存续时间在3~4年内都可以考虑为创业早期。,才将公司视为成熟企业,进入持续发展的稳定阶段。[31]根据这一划分标准,本研究的26个样本均为已经进入实质性创业阶段的创业者,其中处于创业早期阶段的有6个,其余都处于成熟的创业持续阶段。因此,样本资料能够揭示青年创业者从创业初始到成熟稳定阶段的创业韧性成长历程。

(一)挑战性因素是创业韧性成长的原始触发条件

在心理学的韧性研究领域,通常将对个体造成消极影响,导致个体无法正常发展的不利因素称之为危险性因素。已有研究显示,风险或威胁是个体韧性发展的必要条件。[32]本研究将对创业者在创业情境中所处的潜在压力及现实逆境界定为挑战性因素,包括内外部两类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由于创业者面临创业逆境和同侪压力导致的;
内部因素来自创业者自身,是由他人评价为导向或自我要求过高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创业韧性挑战性因素促使创业者产生应激反应,在心理上通常表现为负性情绪,在行为上则体现为消极或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行为可能会导致创业者一蹶不振,而积极应对行为就是创业韧性发生作用的结果。根据访谈资料,受访者的负性情绪大多出现在积极行为之前,即创业者会经历一段情绪低谷时间,然后才出现积极行为,如E20-8:“那段时间心理压力比较大,感觉别人的眼光都是火辣辣的……觉得我为什么那么落魄。过了一个多月,我就比较淡定了,然后就专心投入当时的事情,只想赶快把问题处理掉。”访谈过程中很多受访者回顾刚刚创业的时候遭遇的各种压力和困境,普遍反映有一段时间会产生害怕、焦虑、沮丧等负性情绪,如E14-2:“当时亏了那么多钱,心态完全爆炸了,不知道怎么办。”而到了创业稳定阶段,负性情绪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积极行为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

负性情绪虽然会使创业者陷入比较消极的状态,对创业者应对困境有着负面的影响,但它会唤醒保护性因素,触发创业韧性,帮助创业者有效处理困难。这符合心理学对负性情绪功能的研究:负性情绪有助于个体全身精力的动员和注意的集中,使个体对即将到来的信息保持一种高度敏感状态,促进个体认知任务的执行。[33]创业者在觉察到自己的负性情绪后,一般会经历“觉察—唤醒—应对—消退”的过程。负性情绪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取决于创业韧性的强度,所有受访者都表明,创业以后他们的韧性越来越强,并且会有意抑制负性情绪,如E7-11:“每一次渡过难关的过程中,每次都在成长,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
E9-6:“与其花精力焦虑问题,不如花精力去解决问题。”随着创业时长累积,创业者情绪趋于平稳,对创业逆境的认知更为积极客观,对压力的调节更为主动,对困难的判断和处理更为理性。负性情绪具有协调作用,调节着挑战性因素对创业韧性的成长进度。当负性情绪水平较高时,创业韧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不利于创业者应对困境;
而负性情绪水平较低时,反而能刺激创业韧性的成长。因此,挑战性因素通过诱发创业负性情绪从而成为创业韧性成长的触发器。

(二)保护性因素是创业韧性成长的长效驱动条件

创业韧性保护性因素是指对创业韧性产生保护和支持作用的内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自我认知、创业认知、自我教育、创业经验、就业障碍、人格特质、兴趣激励9个方面;
外部因素包括:领导角色、社会支持、挫折激励、家族传承4个方面。国外已有研究将创业韧性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个人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人因素是指个人特征、动机和人力资本3个方面;
人际关系因素意指来自各种主体的社会支持;
环境因素则指创业文化、创业类型和政府支持。[19]本研究从访谈资料中提取的自我认知、创业经验、人格特质、社会支持、挫折激励、家族传承等6个因素与国内外的研究结论异曲同工,在以往研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回应。其中,家族传承强调青年创业者的家族创业经历会通过丰富创业者的创业认知和创业经验从而强化创业韧性。这点与Duchek的研究不谋而合,他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与父母的创业和商业经历对子女的创业韧性会产生影响。[34]除此以外,本研究还提出的创业认知、就业障碍、兴趣激励和领导角色4个保护性因素。创业认知指的是创业者对创业目标与企业发展所需能力、资源、商业规则之间匹配程度的觉察与评价。访谈中创业者普遍认为,创业认知越成熟创业韧性越强,如E24-7:“对项目发展目标和团队能力的匹配需要有思考,这样遇到事就不容易慌。”虽然有研究分析了创业韧性在创业逆境与创业认知之间关系的协调作用[22],但没有说明创业认知对创业韧性的促进作用。就业障碍指的是创业者在创业低谷期考虑再就业时,对重新就业在薪酬、工作模式、岗位分配等因素的不适应感,如E22-6:“不顺的时候也有想过找工作,但是由于创业自由习惯了,就放弃了找工作的想法。”虽然再就业障碍不是创业者主观上提高创业韧性的积极因素,但他们给自己设置的“退出壁垒”,将自己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位置,从而增强了创业韧性,如E13-5:“我不会给自己留后路,有后路就可以不那么努力了。”兴趣激励是指创业者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业务从而对创业逆境的容忍度较高,如E10-15:“自己对工作的爱好和兴趣让自己可以更容易坚持下去。”领导角色是指创业者由于所处团队核心人物或领导位置,其创业韧性会因此被强化,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如E7-3:“我作为掌舵人或者大家长,如果我退缩了,就没有人往前冲。所以我必须要顶住,给大家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支持中,合伙人关系应该既可以被视为创业韧性的挑战性因素,也可以被定位为创业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如E17-6:“团队也出过问题,闹掰过,当时很难受”;
E5-5:“团队成员的鼓励,对自己很有用。这么多年,团队内部成员比较支持对方,大家相对比较团结。”这一现象表明,能够直接影响创业韧性的人际关系因素都具有“双刃剑”特点。个体韧性领域也有研究证明,个体处境中的危险性因子和保护性因子往往并不很清晰,需根据主体对特殊事件和所处具体情境来对韧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20]

(三)创业韧性在创业历程不同阶段的动态成长

在创业启动和成长阶段,青年创业者受挑战性因素影响较大,很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并持续一段时间,其创业韧性也相对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创业时长的延续,创业韧性在保护性因素的支持下不断提升,到了创业持续发展的稳定阶段,创业者受内部挑战性因素的影响明显降低,面对外部挑战性因素,创业韧性能有效抑制负面情绪,如E2-13:“原先觉得这个事是个挫折,那个事也是挫折,现在发现这些都很正常,没什么。你能承受的更多,你能获得的也就更多。”

创业韧性要素作为创业韧性成长的表现,在创业历程中交互出现,某一要素的出现并非意味着前一要素的消失。具体表现为:首先,创业者开始调整对逆境的认知,从乐观、积极的视角看待和评估创业逆境,形成逆境积极认知,如E25-6:“创业的路上肯定会遇到问题,但是我觉得很多问题都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自己把自己吓死,再熬一熬就可能看到曙光。”根据访谈资料,创业者对逆境形成普遍的积极认知通常出现在创业初始的2~3年时间,然后会一直保持,成为创业韧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其次,创业者尝试自我调适,包括对遇到的困境进行理性归因,以及对创业目标进行预期管理,如E10-5:“遇到问题,自我怀疑的时间很短暂,都是对项目的反思,不会轻易怀疑自己,因为我无法回到当初自己做决定的那个时间段”;
E9-12:“调整自己的预期,应该把预期调整成阶段性目标,一步步来。”自我调适是创业者在遇到困境或负性情绪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维,也是属于比较成熟的韧性要素,是创业韧性较强的表现。再次,创业者回归到问题本源,不再纠结于负性情绪,一是通过压力管理解决问题,如E3-10:“创业都有困难,创业本身就是爬山,只要解决困难就行了,不要想那么多。”二是有意识地进行压力隔离,如E14-16:“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分开,生活上要有比较愉悦的状态,才会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我觉得焦虑没有什么作用,虽然现在遇到困难还有过不去的时候,但是一旦结束工作,进入生活,就不要让工作影响生活,不能一直焦虑。”能做到压力隔离的受访者都处于创业持续发展的稳定阶段,有5年以上的创业时长,通常采用旅游、运动、阅读等形式达到沉浸式放松,在这期间他们一般都控制自己尽量不考虑创业问题,如E7-6:“当时我只剩下5000块钱,就跟我店里的人说,我出去旅游一趟。我穷游了一趟巴厘岛,在这个过程什么都不想,反正都这样了。回来以后,就海阔天空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创业时间拉长,创业韧性不是线性成长,而是曲线向上的过程。同样,创业负性情绪也不是线性下降的过程,也存在波动。图1只是简单示意二者的负相关关系。已有研究显示,企业家年龄越高,对压力的承受能力越强,也更有经验处理负面情绪。[35]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26名创业时长1~11年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构建青年创业者从创业初期到成熟阶段的创业韧性成长机制理论模型。

第一,创业韧性挑战性因素包括:创业逆境、同侪压力、他人评价导向和自我要求4个方面;
创业韧性保护性因素包括:自我认知、创业认知、自我教育、创业经验、就业障碍、人格特质、兴趣激励、领导角色、社会支持、挫折激励、家族传承等13个因素。创业韧性受挑战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共同作用,挑战性因素作为创业韧性的触发条件,激发了创业韧性的成长,而保护性因素作为创业韧性的驱动条件,是创业韧性持续成长的长效来源。

第二,在国内情境下,梳理了创业韧性的内外部挑战性因素,提炼创业韧性要素,明晰创业韧性的成长表现。创业韧性的成长是一个曲线上升的动态过程,在创业历程的不同阶段,其表现形式不同,从创业初期到成熟期大致表现为“逆境积极认知—自我调适—压力管理”的逐步提升过程。

第三,创业负性情绪是创业者面临内外部挑战的心理应激反应,一般会经历“觉察—唤醒—应对—消退”的过程,其持续时间和强度受创业韧性的抑制作用影响。负性情绪调节着挑战性因素对创业韧性的成长进度,从某种程度上,情绪的平稳性是创业韧性强度的“晴雨表”。

(二)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第一,现有创业韧性研究侧重创业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对挑战性因素的研究主要围绕创业失败[20]或创业逆境[22],对其他因素则缺乏系统归纳。本研究梳理了国内本土情境下青年创业者创业韧性的挑战性因素,为后续创业韧性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创业韧性保护性因素,即创业认知、就业障碍、兴趣激励和领导角色4个保护性因素,拓展了创业韧性影响因素的维度。

第三,负性情绪是以往创业韧性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本研究指出创业负性情绪在创业韧性成长中的协调作用,补充了创业韧性成长研究的缺漏。

第四,虽然国内也有关注创业历程中创业韧性的动态成长问题,但是止于创业早期阶段,缺乏对创业持续稳定阶段的创业韧性的考察。[21]本研究以创业初期到成熟阶段的全历程为视角,勾勒出青年创业者创业韧性成长机制的全貌,弥补了同类研究的不足。

根据上述结论,创业韧性内部保护性因素应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一是重视对有创业倾向的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测评,帮助他们识别自身创业韧性的基础因素;
二是通过丰富的实战案例,为大学生提供清晰的创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知识储备以及方法指导;
三是培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以及处理创业负面情绪的心理能力;
四是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后可能的创业历程中实现终身自我教育。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目前,青年创业者不仅包括大学生群体,只是以大学生创业者作为样本研究青年创业者,不能代表所有青年创业人群。虽然国内已有学者聚焦农民创业的心理资本和创业韧性等问题,但不同群体的创业韧性特征与成长路径的比较分析还需进一步探索。另外,创业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很多,本研究只是梳理和归纳了保护性因素对创业韧性的保护作用,其中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在创业历程不同阶段的影响机制应该有所区分,这些都值得深入挖掘。最后,本研究由于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所提出的一些因素的类属和结构维度有待量化研究方法给予验证。

猜你喜欢韧性负性创业者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心理学报(2021年1期)2021-01-29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2020年2期)2020-09-10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韧性,让成长更美好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中国临床护理(2017年5期)2017-01-12互联网创业者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40期)2016-11-02

推荐访问:韧性 扎根 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