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青岛茂腔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时间:2023-10-23 16:40:28 来源:网友投稿

任莉新,陈喜红 ,曲绍燕

(山东科技大学 a.档案馆;
b.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茂腔作为青岛地方戏曲中的佼佼者,不仅是青岛的精神文化特产,也是中国戏曲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盛开的绚丽之花。透过茂腔,我们可以了解到青岛从明末清初至今的生产发展水平、乡土生活状态和民众价值观念。茂腔曲折的发展历程也是青岛民俗文化史的缩影。[1]2006年,茂腔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当社会变化速率较慢时,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是凝滞的、世代相传且不容改变的。[2]茂腔在近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民众的思维方式,塑造着民众的日常生活。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茂腔原初的地理和文化空间不断受到冲击,生态环境逐渐丧失稳态,开始面临生存根基缺失、多元文化冲击等多方面的问题。

文化生态学是一种“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学说”[3],它以人类在创造文化过程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文化群落与其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文化生态学强调系统内部各文化因子之间的多样共生以求平衡,强调各文化因子之间的整体协调以求和谐,强调系统的动态开放、循环更新以求持续发展。[4]在今天的文化生态环境下,文化生态学的诸多观点可以为茂腔戏曲保护提供广阔的思路。本文尝试把茂腔保护工作置于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下来审视,以求较全面地把握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辨识各个文化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就茂腔戏曲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自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茂腔研究的重点不是茂腔发展史上重大的事件或标志性的文化现象,而是民间日常生活中延续、传承的文化资源,后者与影响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文化生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层次)形成共生关系。

(一)自然环境

一个地方的文化表现形式往往与其生态地貌和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关系。在茂腔流行的胶州地区,平原与丘陵间杂,地势相对平坦;
植物群落以黑松、刺槐、苍耳与拉拉秧为代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人的民间艺术。茂腔的曲调质朴自然,唱腔柔婉绵长,或如丘陵一样蜿蜒起伏,或如平原一样平坦舒缓。抒情之处声音扬起,如同上坡一样层层推进,继而又如慢坡一样顺势而下,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其翻高8度的尾音配合着如泣如诉的腔调,颇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之妙。[5]1那些取材自乡村生活的故事及生活化的台词,如苍茫大地上不起眼的植物群落,质朴又不失特色。

(二)经济环境

康熙年间海禁开放后,胶州借助临近胶州湾的优势,成为当时重要的贸易纽带,一时商贾云集,商号剧增。茂腔源头肘鼓子在这一时期随着鲁中南一带的难民传入,然后迅速被吸收,成为具有本地特色的本肘鼓。[6]物质生活的丰富往往会使得文化形态更具吸引力。经济的日趋繁荣为茂腔的扎根提供了受众群体,也为其传播创造了条件。茂腔自此成为胶东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环境

茂腔创造于民间,同时也流行于民间。它唱的是对乡民生活的写照,对俗世人情的表达,对精神追求的尊重[7],深受当地民众尤其是广大妇女的喜爱,因此又有“栓老婆橛子戏”的俗称。胶州民谣曾形象地唱道:“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在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在茂腔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其极具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的特点充实了民众的精神世界,并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稳定而紧密的联系。

1.方言植入。语言是剧本的重要构成。茂腔的唱词、念白皆用本地的土语,语言没有修饰性,直来直去,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来自泥土的呼唤,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收录的一段茂腔唱词:

小他大大落了座,咱们盘上腿来拉长谈。

自从你在衙门里闯,不管俺娘们吃和穿……

东屋里面婶婶蒸饽饽,西屋里婶婶蒸米面。

“小他大大”“盘上腿”“俺娘们”“蒸饽饽”都是方言。[5]97当地人听戏就像听别人说话一样,感觉格外亲切,不识字的家庭妇女、孩童都能听懂学唱。戏中的方言乡音,化解了沟通的障碍,牵连着乡绪和乡情,凝结着文化的认同,造就了茂腔独有的内涵和灵魂。

2.民俗嫁接。民间文化是戏曲的母体和依托,而戏曲又是民间文化自由奔放的表达,普通民众所积极投身的民间信仰、岁时节庆、礼俗活动都离不开戏曲的展演。[8]早期茂腔与民间信仰结合产生了许多“娱神戏”,包括“庙会戏”“求雨戏”“谢神戏”“祭祖戏”“开光戏”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茂腔逐渐向“娱人戏”转变。礼俗活动主要围绕婚丧嫁娶和生育寿诞展开,并且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婚嫁演唱《天河配》《天仙配》等,丧事唱《五元哭坟》《贫女泪》等,庆寿唱《双增寿》《长生乐》(又名《天台山》)等。[6]岁时节令也有很多应节戏,例如:元宵节有《元宵谜》《赵美蓉观灯》等。茂腔演出与民俗活动结合后,逐渐发展成为群体性的娱乐文化。农村地区的市场需求为戏曲表演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丰富的民俗活动也为茂腔创作提供了诸多艺术资源。茂腔艺术在民众的精神需求与茂腔艺人的经济需求的对接中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茂腔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民众观念等生态因素形成了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一旦制约关系被打破,茂腔所处的生态系统就会出现失衡现象。在农村城镇化、民间文化都市化、保护主体行政化的过程中,茂腔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成为孤立的文化碎片。茂腔的艺术活力存在于特定情境之中。如果忽视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仅关注非遗本体的保护,茂腔保护工作将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

(一)群众基础面临消解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农民的生存空间突破乡土的局限,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求学、务工使得大量青壮年外流,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渐渐融入所在都市的生活文化圈,民间习俗意识相应淡化。同时,高楼大厦、商场超市取代了平房里弄和墟场市集,原本的演出场所露天席栅逐渐消失,曾与民间习俗互为载体的茂腔展示的空间逐渐缩小。茂腔专业剧团下乡演出时,到场观众以老人居多,此外就是看热闹的小孩子,青壮年基本上没有。原生态的茂腔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农村观众的流失表明茂腔曾经深厚的群众基础正在逐步消解,其在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正在边缘化。

(二)美学表达有待创新

互联网技术在冲击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娱乐方式。大众审美选择不断增加,消遣娱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看戏、听说书。对上班族来说,在工作节奏加快、休闲时间有限的情形下,其审美追求更倾向于轻松和简单。演出时间从30分钟到2个小时不等的茂腔显然不具竞争优势。新异化、个性化的娱乐需求的背后是与传统逐渐割裂的审美情趣。[9]110建立在传统习俗、乡土情怀和农耕特色等审美元素基础上的茂腔,如果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时代,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符号难免会与互联网覆盖下的主流群体的审美情趣相异,甚至被遗忘。

(三)方言保护亟需加强

对茂腔而言,“文脉”就是其形成的渊源和发展的理路,就是保障其所以形成和传续的各种必需的生态要素。[10]茂腔属于青岛地方小戏,其唱词与念白都是在方言土语中提炼升华、创作生成的。没有方言,就没有茂腔的特殊美感。如果茂腔的创编者不再遵循方言的声律韵律,即使唱词很美,也会失去方言内在的音乐感;
如果演员不懂方言,茂腔的声腔不能生发出来,剧目的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5]95如果胶东当地人听茂腔戏听不懂,看戏还要借助字幕,又怎么指望茂腔能流传下去?方言的保护关系茂腔“文脉”的承续和发展,不容忽视。

(四)城市化负面影响显现

在茂腔文化地位转变的过程中,“物质部分”被从固有的活态环境中抽离出来,成为现代大众的消费品,整体性和结构性相应受到影响。进入都市后的茂腔脱离了民间民众的主体性,弱化了文化的自觉性,淡化了深层的文化精神。在茂腔主题博物馆中,面对珍贵的文献和演员影像资料,参观者大多看到的是茂腔的物化形态,对其中蕴含的精神追求和生存观念则缺乏足够的理解。茂腔的完整样态和生动内容存在于特定情境之中。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走向“物质化”,茂腔会逐渐成为博物馆内年代久远的“化石”,失去生命力。

地方剧种与相应地域的观众存在着一种亲切的群体心理的皈依关系。[11]茂腔只有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和民众价值取向的不断融合中才能走向保护与利用的最优状态。考虑到部分生态因子变化的不可逆性,建立健全保护、引导和协调机制,提升民众的体验感,应是当前促进茂腔发展的切入点。

(一)建立保护机制

如果说茂腔是有形的文化客体,那么地方民众则是无形的文化主体,二者共生共存,不可分割。民众的主体性、文化自觉和民间力量的热情是茂腔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文化生态视域下的茂腔保护,更需要强调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认同意识和当地民众表达话语权的主体间性。[9]10

1.提高文化自觉意识。茂腔的传承和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依靠民众的觉悟和行动。营造茂腔的保护氛围,持续深入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是提高民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根本途径。让茂腔走入百姓生活,形式包括:组织专业剧团、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在岁时节令送戏下乡进社区,以“演身边事,在身边演”的方式,使观众从看客变为参与者;
组织茂腔比赛,让群众参与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以青岛大型节庆活动(如庙会、山会、花会、文化节等)的举办为契机,促进茂腔展演与民风民俗相结合,通过开设戏曲主题文化公园、在大型活动中建设戏曲展区和打造实景舞台剧等方式展示宣传茂腔艺术;
利用茂腔地方戏的高品位和文化差异性,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获得文化体验、文化教育与文化认知,增强文化敏感性和认同感,提升茂腔保护意识。管理者需要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减少文化决策的功利性。传承者需要提高文化认同意识,积极参加带徒传艺工作。安排专项资金,发挥艺校作用,办茂腔戏曲少年班,则有助于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专业人才的深造。各级学校也可以在校本课程中融入茂腔艺术的相关内容,增进青年学生对茂腔的认识,重建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之间的情感联系。

2.重建文化生态空间。文化生态空间是一个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沃土。[12]茂腔曾经是青岛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保存茂腔的形态、内涵、功能,需要着眼于一方文化空间的重建,即对与茂腔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物质实体开展保护性重构,最大限度地保存其文化生态。保护茂腔生存的文化生态空间,应当从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原则出发,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构建动力机制。优化茂腔的内生动力系统,可以依托西海岸茂腔艺术传承中心,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茂腔的原生环境、起源流变、唱念做打、戏服妆容等方面进行原真性研究,考察茂腔的时空变迁,深化对茂腔特质的认知,进而开发茂腔文化基因图谱,构建文化生态空间信息系统,完善传承人培养体系。优化茂腔的外部动力系统,则可建设生态博物馆,加强对茂腔流散实物的收集、整理力度,尤其要重视茂腔“原生态”“次生态”文化衍生阶段非文字类资料(如早期的服饰妆容、舞台道具等元素)的收集。器以载道,物以传情。这类资料曾参与并服务于茂腔艺术的呈现,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更能体现茂腔的艺术特质。此外,借助现代媒介和数字化技术,结合实体模型和专题展览,也有助于使博物馆成为茂腔鲜活文化的保留地。茂腔艺术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及,形成社区层面的文化和心理认同,是茂腔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传承主体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手段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拍摄微电影,举办微型音乐会,扩大受众群体。中小学可以在校本课程中融入茂腔艺术的相关内容,高校可以在校园里建设茂腔戏曲培训基地,茂腔非遗传承中心也可联合老年大学开设茂腔系列课程,培养观众对茂腔的认同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完善引导机制

在茂腔生态环境的保护中,社会力量的充分调动和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非常重要。在地方政府的努力下,人才队伍培养、传承中心建设和保护经费投入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管机制,档案活化利用和业余剧团扶持则可以纳入接下来的发展规划。

1.推进主题博物馆升级。文化遗产保护不是对一个个“文化碎片”或“文化孤岛”的“圈护”,而是对文化全局的关注。[13]茂腔资料普查要从具体的场景、情境入手,在对资源本体相关元素(如乐器、服饰、道具、舞蹈动作、剧本唱词等)进行管理的基础上,还需对其生存环境、历史渊源、发展变迁、保护现状等进行掌握,并借助新传播技术与媒介让“资料”生动起来,展现艺术的鲜活美。笔者到弘承茂腔艺术博物馆调研时发现,馆藏资料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包括代表性传承人及传承体系、茂腔起源及变迁情况、演出剧照、获奖情况、剧本唱词等。这些以“标本化”形式呈现的资料难以充分展示艺术的形态美、色彩美、韵律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在现有馆藏基础上加大舞台元素的收集力度,突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发“进入式”互动体验展览模式,会让茂腔艺术传递的过程更有吸引力。

2.加大业余剧团扶持力度。茂腔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后,专业剧团的地位得到提升,依靠财政投入基本摆脱了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要看到,农村地区的业余剧团依然缺乏专业的艺术指导,主要通过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活跃于小范围的民间市场当中。这些剧团较多保持着茂腔的原生态与次生态元素,是民间传承和振兴茂腔文化遗产的主力军。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业余剧团进行资助,采取以演出促保护、发放传承津贴等方式,有助于提高民间艺术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此基础上,选择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较好、民众保护意识较强、传承人较多的乡村或社区,建设茂腔文化传习所或展示中心等,则可拓展茂腔艺术的保护空间。

(三)优化协调机制

“文化协调”与“文化再生”是文化生态的基本法则。对茂腔实施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是实现戏曲本体与所处文化空间的协调。文化生态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因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系统中的任何因子要达到与系统的协调平衡,都应顺势而为,通过自身的改变适应系统的变化。[14]

1.促进专业剧团与业余剧团协调发展。专业剧团每年有财政拨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正常运转,在角色定位上要强调公益性,在传承人培养、剧目创新、传播渠道建设和公益演出等方面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内外兼修,固本扬外,强化带动功能,激发创新活力,同时充分发挥演职人员的专业素养,做好业余剧团的艺术指导工作。业余剧团则可以充分利用地方小戏行当不周密和表演可塑性大的特点,积极地适应农村娱乐需要,或者恢复传统民俗演剧形式,借助节庆礼俗发挥茂腔的礼乐教化功能,或者与时俱进,以时尚流行的艺术元素充实茂腔本体,衍生出新的戏曲形态,达到扩展表演空间的目的。需要关注的是,在茂腔的传承和发展中,地方政府作为环境的维护者、资金的支持者和各方力量的整合者,应当在遵循文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大众艺术的生存之道,避免将保护工作陷入本末倒置的窘境之中。

2.实现传统与创新的动态平衡。曾经盛极一时的茂腔传统戏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形式已不能适应群众的需求,编演新剧迫在眉睫。茂腔要创新,不代表音乐的基本素材、原则、方法和技巧可以扔到一边。[5]134我们有时会听到一些关于新编茂腔戏的评论:本子好、导得好、演得好、唱得好,可惜不是茂腔!因此,创编新戏必须以尊重传统和观众为前提,做到“生戏熟曲”,即戏要新鲜,剧情要有传奇性,但唱腔却是传统的、熟悉的。创腔要观照剧种风格、韵味和个性,要从大众的审美习惯出发,关照观众的耳朵[15];
遵循在“渐变”中创新的理念,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熟曲”进行新的创造,既大胆吸收和借鉴新的音乐元素,又能保持茂腔音乐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为观众呈现出传统与创新的和谐之美,使茂腔重获生机与活力。

尊重茂腔的整体性和动态性,采用更加科学的视角去审视和把握其时代处境,深刻认识其文化价值,是探究茂腔保护策略的前提。对戏曲类非遗采取“活态保护”是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活态保护”体现了对遗产价值和存续规律的尊重,其最终目的是维护遗产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自然、自在状态。[16]对茂腔戏曲保护而言,营造新的、适合的文化生态环境,协调好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与民众日常生活形成互动,更好地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是构建长效机制的主要着眼点。而文化生态学可以为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办法。作为一名茂腔戏迷,笔者期待各方力量保护好茂腔的根源,传承好茂腔的基因,深入辨析茂腔形态和文化生态的变化,不断吸收异国、异时、异质文化的营养成分,与时俱进,促进茂腔艺术在广袤的厚土上历久存续。

猜你喜欢生态文化文化与人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生态养生”娱晚年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住进呆萌生态房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生态之旅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5期)2020-05-25生态之旅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4期)2020-05-21生态之旅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3期)2020-03-25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

推荐访问:生态学 青岛 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