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冰雪旅游产业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吉林市2018—2021年的指标数据

时间:2023-10-21 17:20:27 来源:网友投稿

付 卉 宫长海 张 竞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著名滑雪胜地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地冰雪经济效益显著,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冰雪“发烧友”,每年都有很多热爱滑雪运动的人们聚集在阿尔卑斯地区。日本、加拿大、丹麦等国家冰雪资源丰富,致力于发展以冰雪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产业经济快速提升。中国的冰雪旅游刚刚开始发展,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国内冰雪旅游业发展。为切实有效推进冰雪旅游业发展,相关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旨在充分利用冰雪资源,带动全民休闲、运动健身和文化等产业。吉林市是全国首个省级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综合评价冰雪旅游产业,找到产业发展的短板可以更好促进其发展,本文以吉林市2018—2021年雪季数据为例评价该市冰雪旅游产业。

吉林市地处松花江上游中段,素有北国江城之称。松花江呈反“S”形穿城而过,冬季不结冰,形成自然奇观雾凇。吉林市具有独特的地理区域优势,冬季温度低,雪量大,时间久,质量高,有“粉雪基地”的美誉,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吉林市国际雾凇冰雪节已经连续举办28届,然而知名度依然低于哈尔滨冰灯展。近几年,吉林市冰雪旅游发展较快,为了更好建设全国首个冰雪经济试验区,还需要深入研究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

(一)评价指标

中国旅游研究院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专业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旅游相关研究。《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将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冰雪装备制造作为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准则层原则目标。[1]除了遵循该报告文中所提到的原则外,还需要考虑国内外其他的相关文件和文献,确定原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冰雪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Churchill(1979)量表开发步骤,依据设计原始问卷,网络随机选取10位旅游专家(7位是高校旅游专业教师,3位是旅游行业从业者,均为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进行预调研,目的是调整和补充原始评价指标体系中不适合的项目。[2]通过筛选最后确定冰雪资源禀赋、经济效益、服务交通条件、政府支持力度和招商引资作为“冰雪旅游”的要素层指标;
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冰雪装备制造作为“冰雪旅游+”的要素层目标。对当前执行的指标机制进行比较,明确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要素,如表2所示。

表2 冰雪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

确定表2后,再次收集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对于信度检验,本文进行了等值性检验和内部一致性检验。效度检验本文进行了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本文采用皮尔曼—布朗公式进行等值性检验,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83,大于0.6,表明量表的等值性良好。量表的整体α系数为0.812,(1)α系数:CRONBACH α系数,简称α系数。美国教育学家LEE CRONBACH在1951年命名,信度检验参考系数。两个准则层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31和0.791,均大于0.7,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良好。[3]本文邀请了专家小组对问卷内容进行分析,内容效度良好;
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显著性水平在0.01时均在0.7以上,表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二)数据获取和权重的计算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吉林市政府部门发布的工作报告,其中部分是对关联性的综合指标加以处理得来的。研究过程中采用Delphi法、多层次分析法、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等多种方法和工具,精确分析各项指标的占比。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构建层次模型。依据不同层次的划分逐层排列,构建阶梯式层次模型(如表2)。

(2)构建判断矩阵。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依照重要程度的不同定义出9个层次(如表3),学者们对指标进行逐个比较,将其归结进不同的层级。本文基于网络发放的方式,第一次发给30位专家,第二次发给23位专家。对各要素作出指标重要性判断,并综合专家意见构建判断矩阵。

表3 指标重要性比例尺度

调研共分为两批进行,第一批共覆盖30名研究人员,男女比例为13∶17,平均年龄约40岁,其中大部分接受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育,约占总调研人数的65%。所有被调查人员均具备中高级职称,其中,高级职称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6.67%。被调查人员所从事的专业,旅游管理专业17人(占56.67%),工商管理专业8人(占26.67%),市场营销专业5人(16.67%)。其中六成以上的人员参加工作已经超过十余年。第二批咨询较首次人数少,为23人,其中10名男性,13名女性;
年龄与学历水平与首次参与人员相仿;
高级职称有17人,占总人数的73.91%;
有16人从事旅游管理专业工作;
17人参加工作长达10至14年。

对比两次调研数据可知,研究对象的年纪、职称、学历水平以及专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互补。

(3)一致性检验及排序权重计算。考虑到指标间存在繁杂的联系,调查对象具有自己的主观判断等因素影响,很难直接得到完全标准的指标数据,所以需要对结果进行不断校验和修改,达到精确的最优解。最后得出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4)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在确定冰雪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单项指标评价标准(表5)后,本文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来构建冰雪旅游产业综合评价得分,计算公式如下[4]:

式中,R值为吉林市冰雪产业评价总得分;
Ci表示指标层各单项指标的得分;
Wi表示指标层各单项指标权重;
Bi表示要素层各单项指标权重;
Ai表示准则层各单项指标权重;
ci表示指标层所包含的指标数量,为22;
bi表示要素层所包含的指标数量,为8;
ai表示准则层所包含的指标数,为2。按每项最高分100分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根据评价指标标准(表5),计算出得分。

表4 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5 冰雪旅游产业评价标准

(续)表5

为了能更准确根据评价标准打分,本文选取哈尔滨市作为参照对象(2)根据2020年1月5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0)》,哈尔滨在“2020年冰雪旅游10大人气传统目的地”排名中位列第一,故选取哈尔滨作为参照对象。。将打分表格分发给50位专家(重新随机选出从事旅游高校专家和行业专家),回收50份得分表,计算每项得分平均值,得到最后2018—2021年雪季吉林市和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具体总得分,如表6所示。

表6 2018—2021年雪季吉林市和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业评价总得分情况

(续)表6

通过得分结果可知,哈尔滨得分高于吉林市,分数为70.21,吉林市总分61.86。近年来,吉林省政府和吉林市政府重视发展冰雪经济,出台很多扶持政策,吉林市冰雪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5]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在雪季雪质、雪季冰雪旅游国内游客人数(万人次)、政府扶持冰雪旅游政策、政府宣传冰雪旅游力度和政府支持龙头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力度五项得分最高,均为90分以上;
雪季平均气温、冰雪竞技赛事数量和学校冰雪课程数量(中、小学&大学)三项得分80分以上,这些都是吉林市表现好的方面。得分最低的是龙头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能力,只有17分;
龙头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营业额19分,雪季冰雪旅游入境游客人数31分,雪季冰雪旅游外汇收入35分,雪季游客人均逗留天数39分,主要节庆活动影响力46分,域外招商引资比率48分,冰雪演艺产品数量53分,雪场及周边5公里范围内酒店客房数量、从业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和冰雪装备制造专业技术人才教育机构57分,雪场及周边5公里范围内酒店数量58分,服务设施设备条件59分。其余各项均为60分以上。

通过应用Delphi法,依据Churchill量表开发方法构建评价体系,用Ya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吉林市2018—2021年雪季冰雪旅游产业各项指标数据为依据评价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由研究结果可知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较快,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冰雪场馆有待增加,冰雪旅游服务和接待能力仍需提高

吉林市目前有“12家滑雪场,1所市冰上运动中心、1所市雪上竞技训练中心,1所冬季全天开放发热大型室外公益冰场以及冰球、冰壶等12所冰雪体育场馆”[6],由评价结果雪场及周边5公里范围内酒店客房数量57分和雪场及周边5公里范围内酒店数量58分可知,与雪场相配套的酒店建设不足。评价结果服务设施设备条件59分,虽然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北大湖和万科松花湖滑雪场均坐落在吉林市境内,但是冰雪场馆依旧偏少,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场馆服务设施有待提高,。经营者希望快速获得收益,缺少长远发展观念,对服务意识的认识不够,从业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偏低。2018—2019年雪季春节假期时,吉林市主要雪场附近的酒店供不应求,许多滑雪游客不能入住,冰雪旅游旺季住宿接待能力明显不足。2019—2021年雪季初期滑雪人数依旧很多,酒店爆满,不能满足游客需要。

(二)节庆活动影响力偏低,冰雪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不够

由评价主要节庆活动影响力46分,可知节庆活动影响力偏低。雪季冰雪旅游入境游客人数31分,雪季冰雪旅游外汇收入35分,雪季游客人均逗留天数39分可知,吉林市外地游客,尤其是境外游客偏少。吉林市特有的冰雪文化和民俗文化与冰雪旅游融合不够,缺少冰雪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自1991年以来,吉林市举办了28届的国际雾凇冰雪节,雾凇是气象景观,吉林市景观效果最好,虽然国内知名度较高,但是在气象环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其他地区也可以形成雾凇景观,并不是吉林市独有的景观。国内外影响力还不够,只为观赏雾凇而来的外地游客不多。近几年,吉林市新增加举办了一些节庆活动,如冬季龙舟节、冰雪温泉文化旅游节、猎鹰文化节、雪地火锅节、电音节和松花湖冰下野生鱼捕捞大赛等,这些节庆活动虽然结合了一些当地文化,但是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比较粗略,活动多为室外,气温偏低游客实际的体验感不高,对外地游客吸引力较低。

(三)相关配套不够完善,冰雪旅游产业基础薄弱

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吉林市交通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交通便利程度评价得分虽然超过60分,但依旧偏低。为了方便游客,很多雪场提供免费班车服务,由于站点和时间比较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游客量。[7]吉林市投入运营的有些滑雪、滑冰场所配备的设施不够先进,冰雪运动种类有限。因此,必须切实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随时承接大型赛事的准备。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做到对自然馈赠的冰雪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由评价结果域外招商引资比率48分和当地招商引资比率65分可知,缺少相关衍生产业对资金、设备等投入。在冰雪旅游产业缺少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导致行业发展矛盾显著,不仅没有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同时还存在资源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上述矛盾与开发商的建设能力、全局规划、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薄弱有关。

(四)“冰雪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全产业链发展较慢

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带动第二产业发展效果不明显。目前,吉林市除了冰雪旅游,其他相关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冰雪旅游+”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个产业链存在不足。龙头冰雪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能力,只有17分;
龙头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营业额19分可知,核心产业发展较快,高附加值产品少,缺少关联度高、业态多样的产业集聚成链。吉林市没有知名的冰雪服装、冰雪器械制造企业,只有2家专业生产冰雪设备的企业,研发能力还比较低。[8]冰雪演艺产品数量只有53分可知,冰雪主题的影视作品较少。2022年2月5日起每晚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首播的电视连续剧《冰雪之名》是体现冬奥题材重点剧目,吉林市只是多个取景地之一,目前还没有比较知名的体现吉林市冰雪的影视作品。对于庞大的冰雪旅游产业消费群体,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文化效益还有提升的空间。

(五)冰雪人才短缺,专业教育机构不足

由评价结果从业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和冰雪装备制造专业技术人才教育机构57分可知,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制造专业人才不足。冰雪旅游季节性很强,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吉林市从业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旺季缺乏专业冰雪教练问题比较严重。冰雕雪塑专业技术人才是建设吉林市冬季冰雪景观的核心力量,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不足。各类小、中和大学的冰雪相关课程有增加,但是专业人才培养还是不够。冰雪装备制造业的技术人才更是稀缺,东北本身面临人才流失问题,冰雪装备制造业又比较落后很难留住专业技术人才。与此同时,冰雪娱乐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也相对匮乏,这类人才属于高端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还要具有较强的产业运营能力。吉林市在冰雪人才建设方面不仅要面对发达城市的竞争,还要面对兄弟城市的竞争,人才流失现象明显。对于吉林市而言,当前还需要依靠专业人才来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冰雪服务软实力,进而促进吉林市冰雪旅游的蓬勃发展。

我国冰雪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吉林市是全国首个省级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需要进一步提高冰雪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以“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冰雪旅游度假地”。[9]

(一)完善服务设施设备,提高冰雪旅游服务水平

吉林市冰雪旅游旺季的游客数量较大,吉林市室内外专业滑雪和滑冰场馆的服务设施设备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应鼓励扩建和兴建专业场馆,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国内知名的北大湖和万科松花湖滑雪场虽然举办了很多高水平的赛事,雪道种类和数量依旧不足,不能满足部分滑雪爱好者需求,还要继续扩建,并增加雪道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提高酒店房间数量和房间舒适度,加强员工服务技能培训,提升酒店服务水平。建设冰雪运动专业场馆和雪场投资很大,需要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在建设雪场时需要通过林地审批等各种手续,虽然有些优惠政策,但是还没有落实到位,政府还需要出台具体落实政策。冰雪专业场馆建设过程中通过点状供地的优势灵活利用资源,政府持续为相关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扶持。建设可移动、易拆装流动性滑冰场。引导社会力量合理利用社区、商圈、度假村等资源,建设室内外滑冰馆或嬉雪场地,利用中小学校园内运动场地、老旧厂房、仓库、商业设施等改造冰雪运动场地,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冰雪休闲娱乐需求。

(二)提升冰雪文化内涵,提高冰雪旅游产品吸引力

文化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意味着在发展冰雪旅游产业时,同样也要发展冰雪文化,要将冰雪文化要素融入到冰雪旅游产业中。吉林市独有的地域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与吉林市的冰雪产品相辅相成,提升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的建设中。依托“雾凇冰雪节”打造冰雪标志性建筑、吉祥物、冰雪歌曲和表演、品牌赛事,融入松花江文化、萨满文化、高句丽历史文化等文化内容塑造具有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娱乐性的冰雪文化活动;
以雾凇岛、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万科松花湖度假区等为依托建设雾凇冰雪创意文化产业园、冰雪主题乐园等提升吉林市冰雪旅游产品吸引力。另外,还要保障冰雪产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科学领导和有效监督下,成立专门负责产业联合建设的职能部门,合理调配冰雪文化资源。加强媒体宣传,强化品牌推介,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推介会,积极推动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提升吉林市冰雪旅游品牌影响力。

(三)丰富冰雪旅游产品种类,完善青少年冰雪研学产品

旅游产品种类丰富能有效提高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目前吉林市冰雪旅游产品主要是滑雪和观雾凇,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性冰雪会议(论坛)、国际冰雪摄影展、亲子冰雪温泉季、冰雪乡野民俗节、冰雪奇缘大型户外实景演艺秀、大型冰雪季跨年等活动丰富冰雪旅游产品。同时,增加冰雪运动产品种类,如越野滑雪、跳台滑雪、雪车等;
完善U型槽场地、雪上技巧场地、高山速降雪道场地配套设施和建设冬季靶场等特色科目场地吸引更多国内外冰雪运动爱好者。青少年是冰雪运动主要人群,是主要的冰雪旅游客源,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全覆盖,完善青少年冰雪研学教育产品,建设青少年滑雪培训基地、冬夏训练营地、亲子户外运动探险营地等。

(四)找准市场定位,推动全产业链建设

吉林市根据自身独特雾凇和粉雪资源,以观赏雾凇和滑雪为主的冰雪旅游为核心,冰雪运动为基础,冰雪文化为载体,冰雪装备制造为创新,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冰雪服装、设备,由此带动大力发展滑雪服、雪橇等衍生产业。冰雪旅游和重大赛事会给表演、交通以及餐饮等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围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标准,开发国际级冰雪旅游度假产品,配套冰雪装备制造、运动、文化、金融、教育、会展等产业链,使冰雪消费群体和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引进国内高端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国际一流冰雪企业、知名品牌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培育滑雪场索道、造雪机、压雪机等冰雪装备重点企业,并与国内外冰雪产业科研机构开展高层次合作,加大冰雪装备科研力度,建设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孵化基地、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

(五)加强冰雪人才培养,建立教育机构合作体

冰雪人才是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所指的冰雪人才包括滑雪场、滑冰场的规划、设计、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等。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薪资条件和发展规划等进行人才引进。此外,可以通过在吉林省高校,设立专门的冰雪专业方向,保证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2018年,北华大学创建了冰雪学院,为吉林市在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有利的支持,冰雪学院建设刚起步,在课程建设和师资力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积极开办产业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联动和整合省、市资源,以冰雪教育、体育培训为核心,建立“管理人才—运营人才—服务人才”三级人才梯队教育培训体系,制定人才孵化计划,鼓励引进冰雪体育创新人才、研究人才。除此以外,与红十字会建立联系,打造保障冰雪产业体系的医护团队;
促进地方高校与省外高校合作建立冰雪运动损伤研究中心,建设冰雪运动医学评估与训练实验室,夯实冰雪运动发展基础。

总而言之,本文以吉林市2018—2021年雪季为例进行冰雪旅游产业综合评价研究,构建了由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2三级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尝试用评价指标体系衡量冰雪旅游产业。按照该指标评价体系对冰雪旅游产业进行测评,可以呈现冰雪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情况,为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由于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是动态的,本文构建的冰雪旅游产业综合评价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与完善。全国首个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位于吉林市,本文对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进行综合评价找到其不足之处,有利于完善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建成国际知名冰雪旅游度假地,促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其他地区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及冰雪经济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吉林市冰雪旅游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中小学校长(2022年12期)2022-12-30逐梦的“冰雪一代”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拥抱冰雪向未来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点燃“冰雪”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中国粮食经济(2018年3期)2018-12-27旅游今古传奇·故事版(2016年24期)2017-02-07冰雪幽默来袭爆笑show(2014年5期)2014-06-23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化工科技(2014年1期)2014-06-09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弹性体(2014年1期)2014-05-21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推荐访问:吉林市 冰雪 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