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改性含铝废渣对废水中镍的吸附机理和动力学影响

时间:2023-10-11 18:15:04 来源:网友投稿

韩晓刚,穆金鑫,顾玲玲,张淳之,陆永生

(1.常州清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144;

2.常州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3.上海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

含铝废渣是无机混凝剂铝盐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废物之一,其主要组分是γ-Al2O3、CaO、TiO2和Fe2O3等[1]。目前国内有铝盐的生产企业130余家,其累积产能约885万吨固体,生产过程中的固液分离工段从过去的沉渣池改变为现在的板框压滤;
这部分废渣从沉降、堆放到填埋处理,现在通过降低里面的阴离子比例和含水率,部分可以送至水泥厂进行掺用[2]。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满足“十四五”关于绿色产品的要求,仍需要对其深度利用进行探索研究。韩晓刚等[1,3]通过碱溶共沉淀的方式制备了水化氯铝酸钙等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分别研究了其对Cr(VI)、甲基橙的吸附性能,发现其相对于原渣具有优良的性能,对Cr(VI)及甲基橙的吸附量分别达到2.4 mg/g和35.2 mg/g。刘晓红等[4]选用含铝废渣制备PAFSC,用来处理造纸废水,当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20 min时,铝浸取率>95 %,而且投加量为400 mg/L时,造纸废水脱色率达到92 %,COD去除率为68 %。张亚峰等[5]利用含铝废渣和废玻璃自制沸石处理水中Ca2+,当pH=6~8、沸石投加量为20 g/L、反应时间为1 h时,对Ca2+吸附量为16 mg/g。

随着化学镀镍[6]、采矿[7]、钢铁行业[8]的快速发展,大量镍被使用并产生了含镍废水,对环境、动植物和人类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镍在自然界中较难通过化学技术或者生物修复技术进行修复。常用的处理镍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9]、吸附法[10]、电解法[11]、离子交换法[12]、溶剂萃取法[13]等。

本文通过改性的方式对含铝废渣进行处理后制备吸附材料,研究其对废水中镍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影响,探讨其相关吸附机理,以期为废水中重金属镍的有效处理提供实验参考。

1.1 原料与仪器

实验用RAS为笔者单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主要化学试剂:硫酸镍、硫酸、氢氧化钠、氧化钙等,均为分析纯。

分析仪器主要有:常州荣华仪器设备厂生产的SHA-B型恒温水浴振荡器;
上海精科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722型UV-Vis分光光度计;
上海雷磁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pH计(PHS-3C型);
日本理学电机株式会社生产的D/max2500X射线衍射仪(XRD);
广州尼高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Nicolet 380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为日本Shimadzu Limited生产。

1.2 实验内容

1.2.1 MAS的制备

称取50 g含铝废渣置于500 mL烧杯中,向其倒入200 mL水,然后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滴加饱和石灰水的上清液,并测定溶液的pH,直至pH=9时停止滴加,采用布氏漏斗抽滤悬浊液,滤饼经水反复洗至近中性后,在烘箱中110±5 ℃条件下烘干、研磨、筛分,即得MAS。

1.2.2 MAS吸附镍实验

1.2.2.1 吸附动力学

称取1.0 g MAS,置入100 mL质量浓度为40 mg/L的Ni2+溶液中。分别在25 ℃、30 ℃、45 ℃下振荡0、1、2、3、4、5、10、20、40、60 min,取上清液离心分离,测定Ni2+浓度并计算吸附量。

1.2.2.2 MAS对Ni2+吸附过程扩散模型

和吸附过程相关的扩散模型主要有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14]和膜扩散传质方程[15]。两种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

式中:qt为吸附tmin时吸附剂的吸附量,mg/g;
K为Weber-Morris内扩散方程速率常数,mg/(g·min1/2);
b为相关边界层效应;
t为吸附时间,min。

膜扩散传质方程:

其中αp由以下平衡的分数公式得出:

式中:[M]t和[M]∞分别为时间t和结束时(∞)的吸附量,mg/g。

1.2.2.3 MAS对不同Ni2+浓度的吸附

分别向Ni2+浓度为40、100、150 mg/L的100 mL含镍废水中投加1.0 g MAS,在T=25 ℃下进行吸附实验。取上清液测定Ni2+浓度并计算吸附量。

1.2.2.4 吸附热力学

称取1.0 g MAS加入到100 mL含镍废水中,分别在25、30、45 ℃下振荡1.5 h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测定Ni2+浓度并计算吸附量。然后根据公式(4)~(7)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ΔG、ΔH、ΔS[16]。

式中:qe为吸附平衡时吸附剂的吸附量,mg/g;
Ce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Ni2+浓度,mg/L;
Kd为分配系数,mL/g;
T为吸附实验的温度,K;
R为理想气态常数,8.314 J·mol-1·K-1。

1.2.2.5 结果测定

吸附实验结束后,离心,取上清液,按照GB11910—1989规定的实验方法,测定上清液中Ni2+的浓度。

2.1 MAS的表征分析

2.1.1 FTIR分析

RAS(反应前BR)、RAS(反应后AR)、MAS(BR/AR)和Ca(OH)2的FTIR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3640 cm-1附近吸收带为钙氧化物中Ca—OH的伸缩振动峰,1460 cm-1附近吸收带为—OH的弯曲振动峰,1010 cm-1附近吸收带为Si—O—Fe或Si—O—Al的伸缩振动峰,529 cm-1附近吸收带为Al—O、Fe—O的伸缩振动峰,402 cm-1附近吸收带为Al—O、Fe—O的反伸缩振动峰[17-18]。从RAS (BR)、MAS (BR)和Ca(OH)2的FTIR中可以看出,由于Ca(OH)2的用量少,采用Ca(OH)2对原铝渣进行改性后,并未改变铝渣的主要官能团。从RAS (BR/AR)和MAS (BR/AR)的FTIR中可以看出,由于吸附剂处理的Ni2+初始浓度不高,吸收峰并未有较大程度的改变,RAS(AR)和MAS(AR)在529 cm-1附近处的吸收带较之前略窄,杂峰略多一些。

图1 样品的FTIR图Fig.1 FTIR diagrams of the samples

2.1.2 X射线衍射分析

RAS (BR)、MAS (BR)和Ca(OH)2的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2所示。RAS (BR)和MAS (BR)皆在2θ=18.040 °、32.830 °、36.593 °、47.270 °、58.996 °和64.772 °附近位置出现尖锐的衍射峰,Ca(OH)2在2θ=18.040 °、28.804 °、34.142 °、47.182 °、50.945 °、54.358 °、62.672 °、64.422 °和1.949 °位置出现尖锐的衍射峰。通过图谱分析发现,这些衍射峰分别与Ca(OH)2、CaTiO3、FeAl2O4和Fe3O4标准PDF卡片较为吻合,因此确定铝废渣中主要成分为CaTiO3、FeAl2O4和Fe3O4,其物相晶型较好,且在活化过程中并未遭到较大破坏。

图2 RAS (BR)、MAS (BR)和Ca(OH)2的XRD图Fig.2 XRD patterns of RAS (BR), MAS (BR)and Ca(OH)2

2.1.3 XRF分析

通过XRF对RAS、MAS (BR)和MAS (AR)的元素以及氧化物进行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MAS(BR)由于氢氧化钙的引入,其中Ca、O元素以及CaO比例较RAS相比有所升高,或由于碱改性过程中铝废渣总体质量减少,导致MAS (BR)中各金属占比同时上升。通过MAS处理含镍废水后,MAS(AR)比MAS (BR)中Ni元素和NiO含量有所上升,但由于初始Ni2+浓度较低,上升数值并不大,各上升0.24 %和0.20 %左右。由于MAS通过Ca(OH)2改性制得,在一定程度上,MAS中—OH会与废水中的Ni2+发生络合反应,导致MAS (BR)的O元素含量比MAS (AR)的高一些。也可能存在MAS (BR)中的Ca2+与水中Ni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使MAS (AR)中Ca和CaO的含量比MAS (BR)中有所下降[19]。另外,MAS (BR)表面上的Si会在MAS (BR)表面溶出时与溶液中的Ni2+反应,形成Ni、Si共沉淀[20],导致MAS (AR)中的Si和Ni含量都有所升高。

图3 RAS、MAS (BR)和MAS (AR)的元素组成及物质组成图Fig.3 Diagrams of elemental and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RAS, MAS (BR) and MAS (AR)

2.2 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动力学

MAS对废水中的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吸附动力学见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在吸附30 min后,吸附速率变慢,40 min后基本趋于稳定。温度对吸附效果有较好的推动作用,随着实验温度升高,MAS的吸附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图4 MAS对Ni2+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影响Fig.4 Adsorption effect of MAS on Ni2+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2.3 MAS对Ni2+吸附过程的扩散模型

2.3.1 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

依据图4中25 ℃条件下的实验结果通过公式(1)计算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及其特性参数,见图5和表1。由图5可知,MAS对Ni2+的吸附分为3个过程:膜扩散过程(K1)、内扩散过程(K2)和吸附平衡过程(K3)。首先,Ni2+通过MAS吸附剂表面附着的流体介膜,从液相进入到吸附剂外表面(K1)。之后,吸附剂外表面的Ni2+通过吸附剂内的孔道进入到内表面(K2)。最后,Ni2+到达吸附剂内表面的吸附位点,快速达到吸附平衡状态(K3)。通过K1>K2>K3可知,膜扩散过程吸附速率最快,原因是初期吸附过程为表面吸附,铝渣改性后,表面更粗糙,比表面积更大,表面上与Ni2+结合的羟基等基团增加;
达到内扩散过程后,由于受到吸附剂内部孔道等的阻碍,阻力增大,且与Ni2+结合的羟基等基团被逐渐占据,吸附速率变慢;
吸附平衡过程时,K3值接近于0,吸附速率基本保持平缓状态。且K2过程相应方程未过原点,可见MAS对Ni2+的吸附速率由膜扩散和内扩散相互作用。

图5 MAS吸附Ni2+的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图Fig.5 Diagram of Weber-Morris internal diffusion model for MAS adsorption of Ni2+

表1 MAS吸附Ni2+的动力学特性参数Tab.1 Kinetic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for MAS adsorption of Ni2+

2.3.2 膜扩散传质方程

结合图4中25 ℃的实验结果以及公式(2)的表达式,以t为横坐标,ln(1-αp)为纵坐标作图,图6为膜扩散传质方程图。将t值和t对应的ln(1-αp)数值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的方程如下:

图6 MAS吸附Ni2+的膜扩散传质模型图Fig.6 Diagram of film diffusion mass transfer equation for model for MAS adsorption of Ni2+

y=-0.27502x-0.13189 (8)

方程(8)不符合方程(2)的形式,其未过原点。由此可见,对于分析吸附速率的控制过程,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比膜扩散传质模型更合适。

2.4 不同浓度对MAS吸附性能的影响

MAS不同浓度对Ni2+吸附性能的影响如图7所示。从图7中可以看出,随着初始浓度增加,MAS对Ni2+的吸附量也在增加,说明MAS对Ni2+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图7 不同浓度下MAS对Ni2+的吸附效果Fig.7 Adsorption effect of MAS on Ni2+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2.5 吸附热力学

热力学实验结果见图8所示。利用公式(4)~(7)计算相应的热力学参数ΔG、ΔH、ΔS,见表2。由表2可得,在不同温度下,ΔG<0,表明MAS吸附Ni2+的过程为自发反应;
ΔH>0,表明MAS吸附Ni2+的过程为吸热反应;
ΔS>0,表明在MAS吸附Ni2+的过程中固/液界面的无规性增加,MAS对Ni2+的亲和力较好。Kd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说明升高温度有利于MAS对Ni2+的吸附。

图8 MAS吸附Ni2+过程中lnKd~1/T拟合图Fig.8 Fitting diagram of lnKd-1/T for MAS adsorption of Ni2+

表2 MAS吸附Ni2+的热力学参数Tab.2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MAS adsorption of Ni2+

通过Ca(OH)2对含铝废渣进行改性制得MAS,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Ni2+的吸附机理和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Ca(OH)2的引入并未破坏RAS中的官能团,其中的钙钛氧化物、铁铝氧化物和四氧化三铁等物质在活化过程中并未遭到较大破坏。MAS对Ni2+的吸附速率由膜扩散和内扩散相互作用,是自发吸热反应,温度对吸附过程的进行有利。

猜你喜欢吸附平衡废渣吸附剂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化工管理(2022年13期)2022-12-02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能源工程(2021年1期)2021-04-13大宗固体废渣制备地质聚合物及其性能和应用研究进展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21年1期)2021-03-19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五氯苯酚吸附行为及吸附动力学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1期)2018-05-14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渣在废水脱色中的应用研究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7年7期)2018-01-22电解锰含铬废渣无害化处置场技术改造方案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7年6期)2018-01-22多组分气体吸附平衡预测的探究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5年1期)2015-06-01偏二甲肼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火炸药学报(2015年2期)2015-03-07活性污泥的吸附效果分析基层建设(2014年12期)2014-10-21

推荐访问:废渣 动力学 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