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容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3-10-11 18:00:05 来源:网友投稿

袁圣洁 李前进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劳动教育既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必然条件。为此,认真研读并系统梳理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深入挖掘并归纳其科学内容,探究其实践路径,为劳动教育的推进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一)理论基石: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守正创新

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劳动与教育展开的精辟论述为其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方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的背景下,社会化的劳动生产更加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向智能化和科学化的生产劳动转变,这要求工人要掌握多方面的劳动技能。因而,“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2]。只有加强劳动教育,才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列宁看来,教育与生产相脱离会造成科技文化的落后,阻碍社会的进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在马克思看来,工人阶级摆脱沦为生产工具命运的重要手段就是劳动教育。工人阶级的未来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而新一代工人的成长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发展,这充分说明对新一代工人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这里的新一代工人就是儿童,换言之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儿童,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让所有儿童能够接受到免费的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公共教育。在综合教育的作用下,无产阶级逐渐具备工人阶级意识,逐渐摆脱消极抵御状态转变为积极斗争,最终实现社会变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劳动教育,“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3]。其次,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宰制下,人的劳动被异化,身体被束缚,最终失去自由个性。因而,劳动教育就是要不断加深人对劳动本质的认知,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性意识,以此消除违背自身需要的异化劳动,打碎压迫在自身发展上的枷锁。最后,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生产是不同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但在异化劳动的影响下已经消失殆尽,逐步沦为满足人肉体生存的手段,人最终被贬低为动物,甚至会低于动物。因而,通过劳动教育来调动人的全部才能,消灭体脑差距,实现人的身心合一的发展,推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共同创造。

(二)历史渊源:对党和国家关于劳动教育实践经验的赓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劳动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断探索中,形成并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这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发展历程。

在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推动根据地经济发展,巩固共产党的领导权,毛泽东就曾指出劳动人民要不断接受理论知识教育,弥补自身理论短板,充实生产知识,掌握生产技能,以此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对知识分子而言,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不能仅仅禁锢于课堂中,而是要走出去,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大生产运动的成功展开,南泥湾的改天换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劳动教育的成效。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社会面临劳动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为解决我国生产发展落后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生产相结合的道路,提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因而,劳动教育要不断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不断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深刻认识到脑力劳动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推动改革事业的不竭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使得劳动教育面临新的时代境遇,江泽民提出,“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4],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胡锦涛指出,“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5],并强调劳动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作用。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始终秉持利用劳动教育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理念,因而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目标的三维性,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和外部保护。也正是这一步步的探索、一次次的经验总结,为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三)现实需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面临新挑战的科学回应

1.劳动教育育人功能亟待加强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劳动教育文件的相继出台,新时代劳动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育人体系,营造了较好的学习氛围,但依旧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一,学校劳动教育具有明显不足,主要存在教育目标功利化、教育课程形式化、教育体系不合理化、教育手段单一化等问题。学校在功利性目标的指导下,劳动教育课程缺乏科学的体系设计,也未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支撑,专业性难以保证。另外,教育评价体系虚化、运行体系碎片化、保障机制不健全。在劳动教育方法手段方面,主要以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为主。其二,家庭劳动教育具有明显缺失。家长是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初始力量,但由于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和主流思想的作用,家长逐步忽视了对孩子劳育方面的关注和培养。其三,社会劳动教育具有明显缺位。社会劳动教育主要集中于社区层面,但社会中存在的轻视劳动和忽略劳动的观念对劳动教育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阻碍。

2.国民劳动创新性培养的客观需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创新发展的重要阶段,缺乏创新就缺乏竞争力,因而要不断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培育国民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其一,增强国民的劳动创新能力。随着我国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业态的迅速转型,对劳动者的劳动创新能力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劳动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进一步加深劳动者对新产业的了解程度,提升劳动者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始终确保前进方向与时代发展相衔接。其二,培育国民的劳动创新精神。劳动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劳动创新能力,还需要具备劳动创新精神,从而抵御安于现状的消极态度。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时代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6]其一,发挥劳动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作用,以满足实现国家富强的需要。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传统发展动力不足、资源与环境制约性增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加强劳动教育,以培养出具备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综合型人才,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不竭的人才支持。其二,发挥劳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以满足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劳动创造文明,而文明也在劳动中不断发展。因此,通过劳动教育,不断推动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不仅做到在精神上的吸收,更要做到在行动上的艰苦奋斗、勤劳勇敢,并在实践中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新的生机。其三,发挥劳动对优秀品质的塑造作用,以满足实现人民幸福的需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准则。当前,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减少、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都影响着人民福祉,加强劳动教育,使得劳动者关注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劳动和生态的关系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发展环境。

(一)以拓展丰富的劳动知识和养成自觉的劳动习惯为基础内容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劳动者的素质水平决定了发展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7]因而,广大劳动者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劳动知识,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不断更新发展自己。其一,增强劳动知识厚度。知识是开展劳动实践的基础条件,只有具备充分的劳动知识,才能在劳动实践中发挥出科学有效的作用,收获更好的效益。因而,要通过劳动教育不断强化受教育者对于劳动本质、内涵、意义等相关基本问题的认知,受教育者要努力学习与自身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开阔自身眼界,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加深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最后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劳动实践之中。其二,提高劳动技能深度。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家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要逐渐迫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8]国家和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学校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个人要加强劳动技能训练,在具备基本的生活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拥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以适应我国向技术密集型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

广大劳动者在具备丰富的劳动知识储备和熟练的劳动技能基础上,需要将其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进一步增长知识和才干,形成自觉主动的劳动行为和习惯。“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9]。劳动实践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有利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鼓励青年要多实践,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要脚踏实地去干每一项事业。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和鼓励广大劳动者去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有序地安排受教育者进入工厂企业、基层组织、社区等进行锻炼,形成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并且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和创新创业相结合,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为根本目标

劳动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劳动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教育价值观。其一,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靠的是中国人民辛勤的劳动创造。正是基于此,要加强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营造热爱劳动的社会环境。其二,增强精益求精的意识。精益求精指的就是不满足于只把事情完成,而是在其基础上不断精进、钻研,以求做到更好。这体现了“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广大劳动者要把工匠精神作为自身的精神旗帜,在工作上精心钻研,不断追求卓越。而劳模精神的实质便是甘于奉献的精神,通过劳动教育使得广大工作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奉献社会。

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劳动,而广大劳动者不仅需要崇尚尊重劳动,更需要坚强的劳动意志、良好的劳动品质,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披荆斩棘,才能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其一,培养辛勤劳动的品质。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理念,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倡导的观念。正是凭借这种品质,才谱写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辛勤劳动的品质,在劳动实践中磨砺意志,创造美好生活。其二,养成诚实劳动的品质。诚实劳动既是在劳动实践中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一种内在规范,要求其坚持科学精神、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劳动的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合法的。“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
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0]。这体现出实现美好目标离不开诚实劳动的保证。其三,塑造创造性劳动的品质。广大劳动者要塑造创新性的劳动品质,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热情,从而能够激发出创新潜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创造性劳动,推动中国朝着更高更快的方向发展。

(三)以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一体的育人模式为主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1]这为明确劳动教育地位、形成“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协同融合关系紧密。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其一,目标和任务的协同统一。“五育”作为一个整体,教育对象的确立以及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成为共同解决的目标。各育的目标和任务结合了人的精神发展和身体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了知识、能力和价值等三个层面的有机融合。其二,方向和功能的整体融通。“五育”作为一个系统,实现人的主体性、自主性以及全方位系统发展是其功能发挥的主要方向。德育为“五育”系统提供根本方向;
智育为“五育”系统的核心内容;
体育为“五育”系统提供物质载体;
美育为“五育”系统提供精神动力;
劳育为“五育”系统提供践行条件。各育之间相互渗透并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从而产生综合效应。需要明确的是五者彼此之间不能代替,德育侧重对“善”的培养,智育侧重对“真”的追问,体育侧重对“健”的增强,美育侧重对“美”的陶冶,而劳动教育侧重对“实”的聚焦。总体而言,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自由发展。

一是以劳树德。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将德育内容分布于劳动知识和劳动实践中,经过多次的学习和训练从而产生理性的感悟和情感的升华。通过自己身体的劳动实践树立品德,在自己亲身体验艰辛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起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正确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品质,加强了自身的道德修养。二是以劳增智。劳动实践有利于人丰富劳动知识、提升实践能力、获得智力发展。在劳动实践中以生成性的方式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增长智慧和本领。通过劳动自身与外界接触,扩大了学习的空间,拓展了知识面,发掘了自身的潜力,真正实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有效结合。三是以劳强体。劳动实践在强健体魄、平衡人体机能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劳动能够创造人的头脑、神经等,实现眼睛、耳朵、头脑、手等一系列器官的协同发展,通过劳动教育锻炼人的各方面机能,实现人身体素质的提升,为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四是以劳育美。劳动教育是发现美的媒介,劳动教育的内容是根据美的规律来创造,劳动实践的过程就是引导人认识美、热爱美、创造完美劳动成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人辨别欣赏美的能力,从更高层次来理解和定义美,在智慧劳动中增加审美情趣,从而收获更多劳动幸福的情感体验。

(一)改革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场域的主导作用

1.科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实现劳动教育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必须设立相应的必修课程。其一,要独立开设专业课程。学校要根据已有的培养计划,科学策划部署,并进行系统调研,从而确保劳动教育课程的科学设立。同时要健全劳动教育课程的学科体系,实现与其他课程的合理结合。其二,要加强理论教育与深化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以思政课为载体加强对劳动技能知识、劳动价值和精神等内容的教授,加深对于劳动实践活动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产教融合、校企融合,鼓励受教育者参与志愿服务和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相关的赛事,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其三,要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为创新教学方式,将新兴技术运用到劳动教育中,将二者有机融合,实现劳动教育渠道进一步优化。通过先进技术搭建平台,有利于学生夯实理论知识,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认同度。

2.扎实建设劳动教师一流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因而教师在学校场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一,要加强教师的师资配备。“通过内育外引,持续输送政治素质过硬、熟悉劳动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水平高超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打通校内转型通道,鼓励思政课教师、创新创业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转为复合型劳动教育教师;
拓展社会资源,将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聘为兼职教师,全面充实劳动教育师资库”[12]。其二,加强教师的定期培训。根据教师的自身发展和教学需要情况,既要科学制订培训计划,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基地,逐步提升教师在劳动教育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资源。

3.合理完善劳动教育科学体系。劳动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为劳动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其一,要形成权责分明的实施机制。校党委、行政要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各主体的作用,明确相关部门、二级学院的职责,科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与此同时,要不断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实习、创新创业平台,逐渐形成产教融合、校企融合,打造对口的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其二,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既是检验劳动教育实效性的手段,也是劳动教育不断改进的依据。评价标准既要考量学生对于劳动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考察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程度和能力表现,还要评估学生对于劳动价值观的认知情况,因而只有全方位、综合性地科学评判,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受教育情况以及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

(二)强化社会教育,发挥社会教育场域的支持作用

1.加强物质支持的教育性。物质支持为劳动教育开展奠定了基础的条件,但由于缺乏规范且统一的准入规则,导致物质支持出现一定的乱象,因而整顿劳动教育的物质支持刻不容缓。其一,增强物质支持的教育专业性和公正性。当前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出现用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情况,因而在物质支持建设中,其教育性被效益性取代,这严重削弱了劳动教育作用的发展。为此,社会物质支持建设要始终将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素养作为根本准则,吸纳专业人士参与,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资质审查和评估,不能将盈利作为提供支持的目的,以保证物质支持的专业性和公共性。其二,除了利用专门化的劳动基地以外,还要充分挖掘一二三产业已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安排一批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确认一批厂矿企业作为学工实践基地,认定一批城乡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13]

2.坚持文化支持价值取向的一致性。社会物质支持为劳动教育提供重要的外在条件,而文化支持更强调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劳动氛围。其一,要形成社会合力的劳动教育格局。当前,开展劳动教育依旧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各界的参与度并不高。教育部门要在全社会统一思想,积极寻求合作,逐步形成推动劳动教育发展的合力。其二,媒体要发挥思想舆论引领作用。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精神和观念,以此增强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

3.保证制度支持的公正性。社会制度支持是物质支持和文化支持的基础条件和基本保障,因而要不断完善和变革相关制度确保实践活动的有序展开。其一,要不断完善劳动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劳动者。换言之,劳动者所获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所得利益的多少影响着受教育者对这一身份的认同和理解。当劳动者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护时,受教育者对于劳动者的身份认同度便会受到冲击。因而,要不断进行相关制度的完善,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的公平正义,也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其二,要不断变革劳动制度以提高劳动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当前社会财富分配依旧存在非劳动收入在个人总体收入中比重过高、过度强调资本而忽视劳动等问题。这使得受教育者无法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劳动,因而要调整劳动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国家财富分配制度,使得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三)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场域的基础作用

1.矫正家长的思想偏颇。在“分数至上、应试教育”依旧盛行的社会,家长对于劳动依旧存在诸多片面的认识,过度关注脑力劳动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文化学习而大包大揽孩子所有的家务劳动,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起来。家长要深刻认识到劳动对于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正确对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关系,要努力处理好学习和劳动的平衡点,逐步使孩子领悟到好逸恶劳为耻,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弘扬文明的家风家训。家风家训是一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力量,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风的熏陶功能,需要强化家风对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和劳动精神是优良的家风家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为家庭劳动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和理论支撑。因而要不断涵养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家风家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逐步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正确态度和良好习惯。

3.形成规范严格的家教。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其中针对劳动教育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要避免过度宠溺。劳动教育在家庭中的隐患和阻力就是溺爱。生育观念的转变让独生子女数量增长,各种溺爱、纵容、护短、娇惯等现象层出不穷。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锻炼劳动技能,而不是过度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其二,要避免过度放养。由于父母的主客观原因,导致孩子被放任不管,涣散成性,缺乏劳动意识、也不懂得尊重劳动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家长要张弛有度地进行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发展起到相应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其三,家长更要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要带头践行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榜样引领,采用一定的奖励措施,充分实现劳动的日常化和生活化,避免劳动作用的误用和错用,引导孩子参与到日常劳动过程中,提高劳动能力,锻炼劳动品质。

猜你喜欢劳动发展教育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论述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