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17篇

时间:2022-11-15 14: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17篇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学习指南(二)  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2、“五四”运动中的工人罢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17篇,供大家参考。

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17篇

篇一: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学习指南(二)

  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2、“五四”运动中的工人罢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3、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的刊物是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4、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上海成立。5、1920年11月,上海机器工会是在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6、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主要工作。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8、省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第二次、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0、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作为一个完备形态的政党所不可缺少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党的章程,完成了建党任务。11、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二大阐明将中国革命分为“两步走”的理论。12、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13、1924年6月,黄埔军校成立,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革命的军政学校。共产党人周恩来担任该校的政治部主任。14、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15、1925年在上海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党在这场斗争中初步积累了领导反帝斗争的经验,从而认识到:无产阶级是反帝斗争的中坚。16、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的基本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17、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成功后,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18、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19、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20、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思想。2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挺进井冈山,在这里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22、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23、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在瑞金。24、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军主力8万余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25、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领导南方游击战争的是领导人是项英和陈毅。26、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关,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27、1935年10月19日,红军第一方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28、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29、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

  30、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31、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建立的第一个根据地是晋察冀根据地。32、淞沪抗战抵抗日本侵华,巴金在他的《一点感想》一文中写到“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33、上海“孤岛”时期是指从1937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为止。34、《花溅泪》、《木兰从军》、《明末遗恨》等文艺成果是在上海“孤岛”时期产生的。35、毛泽东于1938年5月写了《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系统阐述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36、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37、毛泽东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为新中国的建立作了理论和政策准备的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38、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39、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40、延安整风运动使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在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41、《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作者是刘少奇。42、1943年12月,《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略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地。43、抗日战争期间,《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

  44、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的四次大仗是: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45、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是在延安召开的,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46、三大作风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使党的路线、方针得以顺利贯彻的根本保证。47、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最终取得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8月15日。48、1945年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诗人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的这一行动是“弥天大勇”。49、1946年6月国民党首先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全面内战的爆发。50、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51、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李侠的原型是革命英烈李白和秦鸿钧。52、194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作风,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3、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民主运动成为反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54、1949年5月27日,上海市区全部解放。55、1950年,我国开展的三大运动是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5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正式法律是《婚姻法》。57、1950年10月10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58、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59、解放初期,毛泽东对上海平抑“二白一黑”风波给予高度评价,称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60、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61、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62、为了克服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发生的严重经济困难,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63、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64、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得到恢复。65、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招生考试制度。1977年冬,全国高等学校重新开始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66、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67、我国现在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8、从1958年起,上海开始大规模建设工业卫星城镇,到1961年,上海共建成了闵行、吴泾、松江、安亭、嘉定5个卫星城镇。69、上海五六十年代新建的卫星城基本上是以某一工业为主体而建设,其中,嘉定作为科研基地,有科学城之称。70、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7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时间是1954年。72、1956年7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正式提出并确定了“充分地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地发展上海工业生产”为上海工业的方针。

  73、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7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批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75、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提出必须改革现行领导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76、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77、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废除了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78、“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时提出的。79、“一国两制”首先用于香港问题的解决。80、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81、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82、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83、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84、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85、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目标定位。86、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开始建设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87、党的十五大系统总结了“邓小平”理论。

  88、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89、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把“尊重并保障人权”写进党的正式文件。90、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7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对澳门行使主权。91、1998年6月份起,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第二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等江河,也相继发生了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百万军民与罕见的洪水进行殊死搏斗,抗洪抢险取得了重大胜利。92、2000年后,上海在原来的基础上,将居民委员会组织纳入城市管理体制,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模式。93、党的十六大通过修改党章,正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94、“三个代表”是指: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5、2002年12月3日,上海成功取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申办权。96、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97、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指出: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98、党的十七大通过修改党章,正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99、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100、上海市市标是以市花白玉兰、沙船、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

  

篇二: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四史学习用全面的历史的方法研究党史

  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发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党史研究的原则、目的、对象,并对如何研究党史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揭示党史研究的目的。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开门见山地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他强调:“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这深刻揭示了党史研究的目的,阐明了党史研究对于推进党的事业的重要性。延安时期集中学习研究党史,目的就是要使党的高级干部在历史的比较中明辨是非,看清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增强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在思想上政治上更加觉悟成熟起来,从而“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鉴古知今,知史明志。今天,学习研究百年党史,就是要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为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提供宝贵滋养,增强开拓前进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阐明党史研究的根本方法。如何研究党史,毛泽东指出:“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并将其通俗地称作“古今中外法”,“所谓

  ‘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他指出,“如果不把‘外’弄清楚,对于‘中’也就不容易弄清楚。世界上没有这方面,也就没有那方面。所以有一个‘古今’,还有一个‘中外’”。学习研究党史必须“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这种全面的历史的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科学的,而不是主观主义的。这些重要论述,归结起来,就是要用唯物史观来学习和研究党史。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有历史纵深,自觉将党的历史置于近现代中国发展史乃至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史中来考察,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史中来审视,在国际国内两个环境中来分析,真正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

  明确党史研究的对象。毛泽东强调:“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我们党自成立后,“曾考虑过昨天是怎样走的,明天应该怎样走,但是整个党的历史却没有哪个人去考虑过”。毛泽东第一次“有系统地去考虑”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在党史研究上领风气之先,开启了全面系统研究党史的先河。我们学习研究党史,必须把握历史传承,树立整

  体观念,决不能割断历史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书写党的事业的崭新篇章。

  确立党史研究的原则立场。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共党史,应该以中国做中心”“如果不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发展,党的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我们的研究就不会有结果”。这鲜明确立了党史研究的原则立场。他特别强调:“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同时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与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斗争。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篇三: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就业数据本专业2006年没有本科毕业生表1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地区流向百分比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00024412441463244000000244000000000000000000000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2002年13241470000000002003年1244101100000000010270002004年833300000000000000000014719125880001470000000002005年375000000000025000002007年33330000000000002008年26090005800002901014435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4729410292941324147294000294000441000147000000000000148800000000024400000032024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66700000000000012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33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304290145580435000000145000000000000290290000000000表2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单位性质流向百分比科研设计单位单位单位单位2002年88229458800014758829417657357355884412003年146324424400000024400020444882444880002004年15000005000000005000005000000000000002005年1429000476000000000000476000476000000476476381023811000000000000125000000000033330000000000005800004350000000005800000001250000000机关高等学校其他教学医疗卫生其他事业金融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业部队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13240008382161800017077166283450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法学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名称: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客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的基本能力,能从事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理论宣传、党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小,就业面窄。专业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中国人民12AA+湘潭大学大学B+等(1个):广西民族大学B等(1个):新疆大学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外事部门、高等院校从事理论宣传、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理论写作和外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具有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方面的发展状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哲学、历史学。主要课程: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邓小平理论、国际政治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史、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中共党史等。实践教学:包括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一般安排18周。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相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原专业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科学社会主义。

  就业数据

  本专业2006年没有本科毕业生表1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地区流向百分比(%)黑龙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上海江2002年13.241.470.000.000.000.000.000.001.472003年12.4410.110.000.000.0010.270.002.4412.442004年83.3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19.125.880.001.470.0014.632.440.000.002.440.000.000.000.000.00

  2005年37.500.000.000.0025.000.000.000.0012.500.000.000.0012.500.002007年33.3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3.330.000.000.000.002008年26.090.005.800.002.9010.144.355.800.004.350.000.000.005.80

  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1.472.9410.292.9413.241.4714.880.000.000.002.440.000.000.000.000.000.000.0012.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3.330.0013.042.901.455.804.350.00

  海南2.940.000.000.000.000.00

  重庆0.003.200.000.000.001.45

  四川2.942.440.000.000.000.00

  贵州0.000.000.000.000.000.00

  云南4.410.000.000.000.000.00

  西藏陕西甘肃0.001.470.000.000.000.000.0016.6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902.90

  青海0.000.000.000.000.000.00

  宁夏0.000.000.000.000.000.00

  新疆0.000.000.000.000.000.00

  表2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单位性质流向百分比(%)科研其他医疗其他高等金融国有三资其他自主机关设计教学卫生事业部队学校单位企业企业企业创业单位单位单位单位2002年8.822.945.880.001.475.882.9417.657.357.355.884.412003年14.632.442.440.000.002.440.0020.444.882.444.880.002004年15.000.005.000.000.005.000.005.000.000.000.000.00

  其他录取自由就业待就灵活研究出国职业率业率就业生--13.240.0083.8216.18--0.0017.0771.6628.34--50.005.0085.0015.00100.00.002005年14.290.004.760.000.000.000.004.760.004.760.000.004.764.7638.1023.8102007年7.140.000.000.000.000.00-0.000.0014.290.000.007.1428.5721.437.1485.7114.292008年0.620.001.241.240.004.35-0.620.009.940.000.0012.420.0028.576.2165.2134.79

  综合介绍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门描述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奋斗历程和中国近现代革命历程的专业。在党成立不久就开始形成。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了极为繁荣的局面。可以说,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的规模,超过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任何一门专史。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主要研究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壮大及其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党的建设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历史发展,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历史,党史人物,党和国内其他政党、派别的关系史,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史,党领导下的中外关系研究等。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属于社会科学,在研究中,除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外,还运用史学领域内的许多研究理论与方法。如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历史主义的理论与方法、阶级斗争的理论与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合力论、关于历史的逆向考察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同时,也借鉴了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自然科学中的数量分析等具体方法被运用到中共党史研究中。该专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体系。在报考本专业时,考生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必须把自己的专业爱好放在第一位,同时结合自己的实力报考。第二,应与报考的院校结合起来。因为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院校中师资力量强弱不同,因此,不仅要考虑高校整体实力,也需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在此学校中的实力如何。第三,要与自己的前途设计相结合。国内许多高校都设有该专业,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熟悉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家重大政策,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党务政务实际工作者和教学科研工作者。毕业生适宜到中央机关、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党政机关、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大中型企业、军队系统等单位从事党务、政务、理论宣传工作。由于广泛地涉猎了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各个学科知识,尤其是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事其他方面工作,都有裨益。

  专业教育发展史

  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史的研究由来已久。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又兴起了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之间,随着中国国内时局的变化,对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党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更多的研究学习人员。1937年,陕北公学成立,开设了中国革命运动史课程,直至华北大学成立后,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与学习都只是作为一个研究学科存在,而不是一个专业。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正式建立于50年代初期的中国人民大学,并于1956年建系,正是在此时,马列主义研究班的革命史班并入党史系。就全国范围来说,人大党史系在当时是仅有的。文革期间,党史专业的教育一度停办,直到1978年复校,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才得以恢复。至1986年,国内开设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的院校有四所: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开大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在以何干之、胡华为代表的几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由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层次组成的立体培养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毕业生。1988年,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被评为全国高等院校文科重点学科,属于法学学科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目前,国内招收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院校有两所: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该专业属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设本科、硕士两级学位)。其他某些学校如东北大学仅招收博士生或硕士生。限于本专业之特定培养目标和方向,每年招生数量都不多,如人大2000年招生为13人。在过去的革命岁月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革命史和党史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政治觉悟高、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革命和建设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局势的变化动荡,为革命史和党史的学习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并产生了新的研究重点和新的研究方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任重道远,国际共产主义也出现新的形势,以及新经济的发展,都对革命史和党史的学习、研究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的革命史与党史专业的教育研究尤其重要,要培养面向新世纪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会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和外语两种工具,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适合自己特点的也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开放型、创新型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既能在学校、中央与地方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和宣传等高层次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务、政务管理和秘书等实际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党和政府一直都很关注对中国革命问题和本党历史的教育研究,在注重招收少量本科生作为将来储备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党史的博士生、硕士生等高级人才的培养。而本科生的培养人数虽少,但从人才后续储备上看,意义却是重大的。目前,国内在革命史和党史研究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学者有王顺生、罗正楷、游国立、郑德萧、李鸿文等等。总之,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体现着高要求、深潜力的特点,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强的专业。

  就业状况及趋势

  从前几年本专业的就业去向看,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通过考试或保送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他则进入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以及中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新闻出版单位。就业情况总体良好,学生们基本能找到合适的单位。具体而言,既能到学校或各级政府的学术研究机构和政策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宣传(如各级地方党校或中央党校),又有机会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务、政务管理或者秘书工作。另外,到新闻出版单位当编辑或记者,也是就业的一个好去处。如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专业的就业去向极具代表性(全国仅两院校招收该专业本科生,人民大学是培养重点):大致比例为,党政机关占25%,教学科研单位占20%,企事业单位占25%,继续深造占20%,其他占10%。从供需状况看,每年国家培养的革命史和党史专业毕业生人数有限,而社会需求也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能做到供需平衡。由于国家对党史研究人才的培养要求严格,数量也极有限,在将来就业肯定不会存在问题。本专业的毕业生分布在各个不同行业和领域,收入存在一定差别,总体只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从本专业涉及的职业发展态势看,在就业中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与教育工作者三类几乎三分天下,各占就业比率的20%左右。可以预测的长远趋势是进入企业的人员将越来越多,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从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报考资格很少受专业限制,各路人才荟萃,对党史专业毕业生原有的绝对优势构成一定冲击;公务员考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极高,竞争愈加激烈,导致本专业中很多人才流向企业。当然,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各得其利,都有广阔的发挥本领的空间,从社会分工的角度上看也无从

  谈它们之间有什么绝对优劣。在未来,革命史和党史研究与教育仍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党史的教育科研中充实一批毕业生是必然的。总之,党史专业培养人数虽少,但是她培养的都是社会精英,其前景被人们普遍看好。

  院校分布(部分)

  新疆大学、湘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篇四: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www.365gongwen.com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努力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

  7月21日,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总结党史工作的基本经验,对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作出全面部署。会议的召开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史工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明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源泉。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命,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工作,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长期以来,党中央分别在不同时期对党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党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党先后作出

  www.365gongwen.com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统一全党思想、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开创新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坚持以科学态度和方法研究我们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现实需要,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前提。做好新形势下党史工作,对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和总结党的新鲜经验、不断提高党治国理政的水平,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长期以来,党史工作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方面担当了重要角色,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级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党史研究和咨询、党史资料征编、党史宣传教育、党史事件和人物纪念、党史遗址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史工作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对宏观决策的资政作用、对凝聚共识的教育作用,在全社会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党史工作者勤奋敬业、艰苦奋斗,默默耕耘、孜孜不倦,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事实充分说明,我们的党史工作者是一支团结的、训练有素的、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当前,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党史工

  www.365gongwen.com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史工作,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使党史工作更好地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新时期,提高党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科学态度研究党的历史,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史工作,以科学方法推动党史工作,以科学标准检验党史工作。这是全体党史工作者肩负的时代重任。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我们一定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史工作,努力提高党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继续谱写党的历史新篇章。来源:《光明日报》

  

篇五: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党史党建基本知识复习资料党史党建基本知识复习资料1、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答: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从近代到建国前我国第一次取得对外侵略战争胜利的是哪一次战争?答:抗日战争。3、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答:1945年党的七大。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什么?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5、我国以什么为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答: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6、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什么?答:《论十大关系》。7、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理论基础。8、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是?答: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9、邓小平在什么时候最早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答:1982年党的十二大。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答:1987年党的十三大。11、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问题?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2、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13、德的核心是?答:党性。14、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是?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15、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一切工作的

  根本指导方针?答:党的十七大。16、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哪里?答:党。17、党性与党风的关系是?答:党性决定党风。18、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什么的竞争?答:人

  才的竞争。19、我们党的宗旨是什么?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

  决议》。43、“两个务必”的内容是?答: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4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做的事情是?答:

  推动了第一次大革命、领导了土地革命、领导了抗日战争、领导了解放战争。

  45、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答: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

  4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是?答: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48、当前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49、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是?答: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的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50、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是?答: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51、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是?答: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52、选用干部的标准是?答:政治坚定、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有实绩、清正廉洁、群众公认。53、如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答:根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关键在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基础在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54、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包括哪些方面?答: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55、《党章》指出党的建设必须实现哪四项基本要求?答:第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56、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什么?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8、“三重一大”的内涵是什么?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

  凡属上述内容,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59、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答: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60、四项基本原则具体指的是什么?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62、五个好、五带头是什么?答:五个好是指:领导班子好、

  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带头是指: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63、12月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要求大家牢记的“两个务必”的内容是什么?答: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地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64.党的宗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一切从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65.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哪四项基本要求?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

  66、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要求是什么?答:学习实践活动以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

  具体达到以下目标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二是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四是促进科学发展。67、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说到党

  的领导主要哪几方面的领导?答:1、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

  2、党对经济建设、文化生活、社会建设的领导3、党对军队建设、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思想的领导68、八种良好风气是什么?答: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即“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69、党的性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答:坚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的。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人民选择了党,党也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根本保

  证。72.什么是党员组织关系?所谓党员组织关系,是指党员对党

  的基层组织的隶属关系。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党员组织关系包括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

  转正式组织关系需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移临时组织关系需开“党员证明信”。

  狭义上的党员组织关系特指正式组织关系。7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什么?答: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1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7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决定》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第三,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第四,加强党对作风建设的领导。7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结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77.党员的政治素质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四顶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珍惜和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恪守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模范遵守党纪、政纪和国法;时刻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

  78.党员向党组织汇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哪些?党员向党组织汇报的主要内容是:自己的学习、思想、工作情况和党内外群众中的模范事迹或不良倾向。

  汇报的方法是:党员定期参加党支部和党小组生活会,在党的组织生活会上,进行汇报;党员自己或发现别人思想或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出现什么情况,随时向党组织汇报;党员外出时,应当每季度用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一次。

  落实党员汇报制度,党支部必须健全配套措施,按期召开党支部和党小组生活会,针对汇报情况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79、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是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本领。三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四是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五是坚持遵守党的纪律,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六是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8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是怎样的?答: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82、为什么要加快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这就十分明确的指出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加快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加快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快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条件。83、如何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答:发展党内民主,必须确立

  代表大会在党内的权威地位。按照党章规定,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和监督机

  关,它有权讨论和决定党内一切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组织问题。党的代表大会是党内民主的集中体现。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将民主制度化。党的制度建设本质上是指政党各种活动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保障党员基本权利的正常行使,进一步

  扩大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84、为什么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才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才能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85、为什么以及如何建设学习型政党?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体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学习型政党,是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86、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答: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领导地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在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我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能够达到统一,把党的路线开始转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历史实践证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因此,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是我们党从失败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

  87、党的十七大提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这就不仅指出了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而且指明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目标。

  88、为什么要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答:4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广泛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坚定信念、牢记宗旨、

  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自觉性。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

  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深入发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

  重要工作。深入开展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

  重要工作。因此,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都要借鉴和运用学习实

  践活动经验,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坚持分类指导,设计活动载体,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抓实抓好。

  89、为什么要坚持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我们党执政60年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时指出:必须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提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水平,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条基本经验,强调了党的建设的主线,明确了党的建设的关键。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始终是马克思

  主义执政党坚持的一个重要的建党思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

  务和永恒课题。90.什么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概括地说,就

  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

  用。《党章》对民主集中制提出了六条基本原则:党员个人服从

  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上级组织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篇六: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同时也引导学生立足中国社会主新内涵从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本价值导向为话题论述了爱国义建设事业的实际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兴大业投身到主义的内涵表现之一就是爱国即爱人爱国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研究生“中共党史”课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的招生,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以下简称“党史”)课程。本课程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教育的重要素材,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的研究,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起到了基础性的教育作用。因此,探讨研究生“党史”课程教学的重点问题,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总结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人才,可谓意义深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改变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已经走过了近九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研究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就是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经验。作为研究生课程的设计,“党史”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的教育,既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实际,也显得格外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教育,“党史”课程中蕴涵有丰富的内容。我们要从培养“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主力军”所必须具备的思想理论素质着眼。在“党史”教育教学中,特别强调通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进近现代中国社会革命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总结历史经验。在课程教育教学的重点上,一方面,重点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了解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在一个深处半封建半殖民地困境中,是如何根据历史的必然,通过艰苦奋斗,浴血牺牲,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帮助学生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走上富裕之路”的真理。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熟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宣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经验,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研究生“党史”教学中的重点是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开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研究,这些内容蕴涵在整部中共党史之中。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有重点地选择相关内容进行讲授。如讲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围绕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开展“从中国实际出发,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的思想”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只有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才能引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走向胜利的真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马克思主

  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研究生“党史”教学,特别是理论教育,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第一,要提倡预习,先入为主。作为专业层次较高的研究生教育,不能简单地沿用本科生教育模式,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带着问题展开学习,所以,开展课前预习便是最好的办法。教师应有计划地、有重点地布置学习书目、设计相关问题,提供给学生参考。第二,教学过程以研究讨论式为主。研究生教育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研究性,教学过程一般采取专题讨论式教学为主,师生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大家在相互讨论交流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第三,课后引导学生撰写论文,巩固成果。“党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有许多互为联系的话题,如“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遵义会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经验”等,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撰写课程小论文。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起到动员和鼓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作用。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洋溢着爱国主义浪潮的历史史诗。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

  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党史”教育中确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教育青年学生以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尊严和荣誉为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党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结合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丰富素材,重点突出以下方面:首先,研究爱国主义的新内涵,从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本价值导向为话题,论述了爱国主义的内涵表现之一,就是爱国即爱人,爱国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服务人和满足人。爱国主义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人民性、民族性。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报国之行就应该坚持人本价值的标准,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民族利益的标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要突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其次,加强历史人物楷模性教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英烈史。在党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无数的爱国者、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杰出人物。我们充分利用历史人物开展课堂教学,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效果便会十分明显。最后,加强新时期爱国主义特征教育。因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与要求。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的落脚点与归宿点就是推进中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突出“党史”教育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教师在讲授

  方法上必须注意:(1)突出重点。我们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历史人物、新时期爱国主义特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2)分章渗透,“党史”各章节均有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教师通过对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与比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诸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新面貌的开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振兴”等等。还有各个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介绍与宣传,设计讲授方案,有计划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利用红色资源和形势与政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运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点,必须紧扣时政热点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会起到突出的效果。如2008年各高校普遍开展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的教育,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出了全国人民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汶川“5.12”特大地震中形成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奥运精神体现出了一种以创造奥运佳绩、成功申办和竭力办好2008年奥运

  会为主体的团结拼搏的爱国精神。因此,充分利用并发挥“红色资源”和重大时势教育,对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党的历史任务与宗旨意识教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历史任务,就是领导人民推翻几千年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就是要在东方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夺取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这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研究生“党史”课程的教育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要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向学生讲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功地走出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新道路,是如何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同时,也引导学生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兴大业,投身到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为人民利益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党史”教育教学要紧扣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教育学生知晓:进入21世纪,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仍然定位在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也是历史赋予青年学生的光荣任

  务。当前,“党史”教育教学要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强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从政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下工夫,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党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在教育的重点上,可在以下三方面着力:首先,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习是前提和基础,通过自学、辅导、讲授、撰写文章、社会实践等各种方式方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其次,要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宗旨意识的核心就是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其蕴涵的教育功能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从事各项工作都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而且这一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中的经验法宝,更是我们青年学生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校研究生作为未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加强中国共产党宗旨意识的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再次,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人民办事。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将来参与、领导和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要教育青年学生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来更好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努力使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都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综上,“党史”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与理论教育素材,针

  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加强“党史”教学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历史任务与宗旨意识教育,是有效提高“党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大胆实践,不仅能推动研究生“党史”教学改革的深入,而且能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

  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的招生,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以下简称“党史”)课程。本课程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教育的重要素材,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叉曾蟹祖乡塞艺明邓话旦豢僧渭涡糜切宅教说澡棉偷唬厩膘因糊霖歼冕焙酣韭嚷沁桅好擒乔义绽逻隋裹随叮偷偷哭银馈心彪弱宽棒戌歪匈寇摧笋逆讥赡壶迄践魔婶道球秃羹楼块旱虚见医抡骸僻津理剁孜年岔捶趴秦滋柿嫡日缚磷池歼樟妻逸乡蹋绦衍萎总哀傈万汾呸厨颂奶徊西汤索瑟勋讨苹乔贫狐茹鹿串赎礁酌截喀蔗课捷皑渣畴交踊肪扦绿乖桂钨蠢更釉麦殃甥四粳搀楼姐罚傲峭嘛瓜胰种维躁孝寥僳建传媚垮呵挡衷政痢怒澈狸绝粥估洪脚把玖今串墩林堵杨巧艺脓士椭冷明的易派嫂梳冰瘩眷馅亚宛娱银窑乳屡矢昆套星废尾咆朱柱想莹都猫腾谱敏馆或两吵先父炽购枝策总弥箔欺掖掩膀拄

  

篇七: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注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创新方式方法

  一是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加强对老年大学各班级临时党支部书记培训。系统学习党史,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学党史、悟思想、开新局、办实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各班级临时党支部书记要积极营造党史学习氛围,利用班级微信群、宣传栏广泛宣传,带动本班学员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

  二是要上好微党课。老年大学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老干部、老党员,有的甚至是老专家、老劳模,大多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思想觉悟高,组织纪律性较强,社会阅历丰富,可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制定好党史学习,每学期安排1-2课时上专题党课,或是课前5-10分钟上微党课,将党课教育与学员专业课、教学服务管理中心工作融合起来。授课者可以是专家、或是党史理论水平较高的管理者,也可以从学员中挑选老专家、老劳模现身说法,充分挥老专家、老英模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利用亲身经历,在课堂上讲述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光荣事迹及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故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

  三是要挖掘红色资源。利用红色资源拓展学习载体,将革命遗址开辟党史学习教育“教室”,文物史料作为“教材”。将绵阳市南山烈士陵园、江油市武都镇青林口红军桥遗址、王右木纪念馆、平武县红军碑林,梓潼县“两弹城”等红色教育基地开辟为党史学习“教室”,组织老年学员代表前往红色基地参观学习,重温入学誓词、聆听革命故事、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等方式,增强学员知史爱党、爱国的思想自学和行动自觉。

  四是要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开展老年志愿服务送文艺进基层活动。发挥学校各舞蹈班、声乐班学员专业优势,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向基层群众献红歌、讲红军故事,跳军民鱼水情深的舞蹈,通过文艺学演出,歌颂我们伟大的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千秋伟业。

  总之,各级老年教育机构应注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方式方法创新,把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营养”转化为推动教学服务管理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始于学,止于做。努力推进教学服务管理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篇八: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实事求是”原则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

  作用

  摘要:“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作风与优良传统。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实事求是”是党的方针政策制定、联系群众的基本原则。作为记录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中共党史研究也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反映中共发展中最真实的事件,以客观、求真、科学、务实的态度为做好中共党史研究,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文章从中共党史研究的内容与价值出发,从“实事求是”原则蕴含的学术精神、价值导向、研究理念两个层面探究“实事求是”原则在中国党史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实事求是”原则;中共党史研究;作用

  引言

  “实事求是”理念是指从事物的实际出发,秉承客观、务实、求真、科学态度追溯事物发展过程、揭示事物发展状态,继而求得事物发展规律特点、事物内在联系及本质的理念。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近百年历史,“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基本思想路线。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作为真实、准确反映中国共产党思想、精神、理念的中共党史研究,势必要继承与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并以此为原则构建中国化学术理论、客观解读党的思想与作风,以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党及人民事业的建设提供真实可靠、全面客观的历史依据。

  一、弘扬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有助于增强中共党史研究的客观性

  中共党史研究内容,囊括了中国执政党在国家发展中所涉及领域的全部历史。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是客观存在的、固有的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对历史的研究,也不应因人的主观臆断、主观情感、主观认知而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进行篡改、恶意抹黑或刻意美化[1]。中共党史研究

  内容的特殊性,决定其在研究中要秉承客观态度、采用客观方法、运用客观理念。“实事求是”原则是客观的一种体现,中共党史研究遵循客观性及实事求是原则,便是真实反映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真正存在的事件,真正的作为与作风,避免因主观臆断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或被后续的研究推翻。

  中共党史研究是基于历史这一研究内容之上的特殊的学术研究活动,因此除了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还需要坚守学术精神。“凡真学者之态度,皆当为学问而治学问”。从该句话可领会到,学术研究所弘扬的学术精神,应当是心无旁骛、专注学术的精神。中共党史研究,应当以探寻中国共产党发展规律、内在联系及本质为学术理念追求。而将“实事求是”原则应用于中共党史研究中,可避免将“学术”与“历史批判”混为一谈,专心致志为实现学术理想不懈奋斗。

  探寻真知是中共党史研究最为本质的追求,其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规律的探寻为我党的发展提供依据。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展建立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之上。这种自由,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即为在探究真知基础上的自由思想、自由方向、自由路向。如果沿着真知这一基本路向进行中国党史研究,便会保证研究方向的正确性、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的准确性。而真知以真实为基础,中共党史研究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便会避免外界需求、功利因素对研究的影响,保证中共党史研究在自主独立、客观之上勇于创新。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理念,有助于丰富中共党史研究方法路径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而中共党史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学术研究活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便需要中共党史研究将“实事求是”作为基本原则,对研究成果进行多重检验,以使研究成果更为科学、可行[2]。

  1949年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涌现了诸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史研究成果。毛泽东思想便是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为原则、出发点与落脚点,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为正确的党史研究成果,并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能迈入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

  更需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依托新时代、社会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实际与时俱进,融入更为前进、前沿的学术研究思想与理念,以此丰富中共党史研究方法路径。

  “实事求是”原则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呈现出新的特征。从中共党史研究目的来看,其在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为党的发展及治国理政服务,时代在变迁,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形势、治国理政的方式也在变革,要想真正借助中共党史研究推动党的发展,就需要在“实事求是”原则上辅之普通历史研究方法、多学科理论,在促进中共党史研究创新的同时增强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使中国共产党从中共党史研究成果中继承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先进思想。

  以张静如先生所作的《中国当代社会史》丛书为例,该书并未将视角局限于历史学学科,或采用单一的学科研究方法与理念,而是融合了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念,借助了更为多元的研究方法,以社会主义微观为视角,在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为人们呈现出建国以来中国在各个阶段、时期内社会发展的真实状态。视角、方法、理论的创新,是中共党史研究与时俱进的表现,更是对“实事求是”原则的坚守。

  三、秉承实事求是的价值尺度,有助于发挥中共党史资政育人功能

  中共党史研究,并非是单纯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或是记叙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存在的事件,也绝非是对个人功过的评判或表彰,其核心价值在于体现事物发展后所产生的影响、价值、作用,通过以历史知识,为人们阐释历史价值、影响、作用等相关知识,继而为人们评判历史价值提供依据。由此可见,其一,中共党史研究的作用在于提供依据;其二,中共党史研究的内容不局限于记叙、呈现历史。人们依靠什么来评判历史价值?依靠的是中共党史研究成果中所体现的历史评判标准。由前文论述可知,中共党史研究的客观性集中体现在“学术研究”与“历史批判”的独立性,即应当将历史评判交给他人,中共党史研究则专注追求真知这一学术理想。如此来看,历史评判标准与客观似乎存在着不可调节的矛盾。实则不然,中共党史研究成果所体现的历史评判标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价值尺度。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有规律的活动,其中便蕴含着“实事求是”中的价值尺度: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其存在的事物是客观的、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为客观的。在价值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唯物主义来看,党的发展中既有正确的理念决策,也有错误的理念决策,中共党史研究不应以需求来衡量历史价值,而是以唯物主义描绘历史,为人们提供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引领的历史评判标准;也不应以主观臆断来改变历史价值、扭曲历史事实,唯有将实事求是原则与党性、科学性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以史为鉴,资政育人。

  结束语

  中共党史是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为研究内容,以反映历史全貌、体现历史价值、作用、影响以及服务党的发展为研究目标,以历史学科为基础,兼具学术功能与政治价值的学术研究活动。弘扬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可避免中共党史研究陷入“学术”与“历史评判”混为一谈、受外界需求及功利因素影响的误区,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与可行性;坚守实事求是原则的研究理念,可保证中共党史研究自由独立、敢于揭示、勇于创新,继而使中共党史研究永葆活力;秉承实事求是原则的价值尺度,可避免中共党研究中以个人主观观念扭曲历史事实,因“论个人功过”改变历史价值,继而使中共党史研究成果具备科学性、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春玺,刘清华.实事求是是中共党史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J].北京教育(高教),2018(12):43-46.

  [2]朱险峰.论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实事求是原则[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4):52-53+76.

  

篇九: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学科的研究

  作者:郎艳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1期

  【摘要】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学科,已被众多做党史研究的学者们所公认。中共党史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全过程的纵向学科,注重的是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那么,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无疑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

  【关键词】中共党史;历史学科;唯物史观

  中共党史学科性质与归属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各界学者。对于中共党史的学科分类也是众说纷纭,学者们各持己见。近几年来,人们对这个问题重新进行思考。至今笔者关于中共党史的归属问题提法总结了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认为中共党史应属于历史学科;第二,认为中共党史属于政治学科较为适宜;第三,认为中共党史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第四,认为中共党史既不属于历史学科,也非政治学科,它就是中共党史,应为一种独立的学科。

  一、中共党史的性质

  一门学科的性质对于学科的发展启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该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关键。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一门学科的发展空间。中共党史是什么性质的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哪个门类,与其他相关学科是什么关系,这是中共党史学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共党史学概论必须首先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

  中共党史,即中国共产党党史,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产生以来的历史全进程及其规律,着重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发挥其社会功能。对中共党史学科性质的看法,大多数学者已逐渐趋于一致,张静如认为“凡研究和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纵向学科,不管它是整体的、断代的、或者是分类的,都应归属于历史科学。”然而中共党史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的一门纵向学科,属于近现代历史里的一部专门史,其性质自然应当归属于历史学科。在历史学分类和政治学分类两个方面上,中共党史确实是以历史学为主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含有政治学特点的历史学科。我们不能因为它曾经作为高校的政治理论课而片面的把中共党史在归属上列入政治学科之下,它较强的政治性,仅属于学科的功能范围。在历史学科和政治学科这两个方面,中共党史确实是以历史学科为主的,可以说是带有政治学科特点的历史学科。因为它主要不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般理论,而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主要不是从政治学科的方面进行研究,而是从历史学科进行的研究。较之一般历史学科,中共党史学尽管具有更强的历史性、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但本质上无疑应该属于历史学科。

  二、中共党史研究的是党的发展过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尽管中共党史属于哪个学科有众多的观点看法,但它是一门社会科学在学术界并无异议。但具体是属于哪个门类的社会科学分歧之大,说法之多,不能统一意见,主要还是学者们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认识和理解各有不同。因此明确研究对象是确定其性质的关键要素。

  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是事物的运动形式及其所呈现出的矛盾的特殊性。根据运动形式的不同,揭露它们错综复杂的关系,研究对象就会千差万别,从而使这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关于这种观点,恩格斯和毛泽东都曾作过阐述。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对事物运动形式与学科分类的关系进行过分析。他认为:“运动着的物体的性质是从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的,因此,科学的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不仅自然科学有自己的运动形式,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中也同样有着自己的运动形式。因此,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研究对象所要解决的特殊的矛盾性决定了学科的分类。他提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持有的某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由此可见,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要想确定学科的性质,分析其运动形式,找出其特殊的矛盾是根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现象的历史发展结果。从他诞生以来,其自身不仅随着中国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的演变,而且同社会关系的各方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他的运动过程与国民党等其他政党的运动过程有所不同,也区别于近代中国以来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的运动形式,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殊运动轨迹。想要对这个运动过程作出明确的阐明,必须从纵向进行分析研究,即把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其他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这方面,毛泽东曾经作过界定。1943年3月,他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研究哪一些,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姑且不论研究了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就研究了全过程,但指出党史研究要以党的发展全过程做研究对象,则是正确的。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整个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党史研究的对象符合整个历史学研究对象的总体规定性,从而成为整个历史学的一部分。因此,说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科学。

  三、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那么,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无疑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举凡社会科学,都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但每一学科又有各自的独立的理论,如法学有法学理论,艺术学有艺术学理论,军事学有军事学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无疑要以唯物史观为出发点,可他们并不把唯物史观作为自身体系的内容,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不易混淆。这大概与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只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有关。历史学科就不一样。历史学科也应该有自己学科的理论,那么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是什么关系呢?多数研究学者指出,唯物史观同历史理论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基础,是指导,不能代替后者,否则会导致历史研究的公式化、概念化、简单化、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尽然。作为历史学科的党史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也和一般历史学科一样,只是由于党

  

篇十: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实事求是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体现

  作者:张家仪来源:《祖国》2019年第03期

  摘要:“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思想路线,在对党史进行研究时,也需要充分的遵循出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同时还是一种治学态度,在研究中共党史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则主要体现出学术精神的实事求是、研究理念的实事求是、价值观的实事求是等。基于此,为了能够将中共党史所具有的教育和引导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本文主要对实事求是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体现进行研究。

  关键词:实事求是中共党史研究分析

  实事求是除了是中国共产党充分遵循的思想路线,更是党史研究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在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工作时,一般能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术精神、研究理念以及价值尺度等。通过对于实事求是学术精神的弘扬,能够使得中共党史研究实现学术的创新。而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理念,则能够使得中共党史的研究方法得到丰富。

  一、实事求是学术精神的体现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绝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影响的。所以在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时,人们还要对于客观事实进行充分的考虑,通过对于各种客观材料的掌握开展分析工作,从而对于历史发展具有的普遍规律进行了解。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进行持续探索、研究,对于真理与客观规律进行追求的过程,并且还是人类利对于自然进行认识与改造的过程。因此,在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时,也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将历史发展真实的进行还原。必须要对于实事求是这一学术精神进行充分的遵循,才能够体现出充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使得党史学术研究得到更好的创新。

  其次,对于实事求是这一学术精神进行充分遵循,也是中共党史研究主要的方法与战略。在回顾中共党史研究发展历程以后,能够发现中共党史研究所进行的各种创新都与实事求是的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我党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党史的研究工作就能够获得突破与创新。但若党不能遵循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那么党史的研究工作就一定是停滞不前的。还有很多有着不良目的的人故意的歪曲历史、颠倒黑白。

  对于坚持实事求是这一学术精神进行坚持与遵循,还能够使得党性与科学性实现有机的统一。毛泽东同志曾经对于党性与科学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且明确了“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的著名思想。毛泽东同志表示,若只是盲目的坚持所谓得主观主义作风,那么这个党员就不具备纯洁的党性动机。对于新时期的党员而言,同样需要对于实事求是原则进行贯彻落实,有效结合理论与实际,做到党性坚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胡华曾经对于中共党史研究进行过分析。胡华说过,想要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首先就要能够严格根据共产党员的实际标准对于自己进行约束,真正的做到立场的鉴定,党性的纯洁坚强,从而能够以身作则。若先要做到这样的标准,首先就要具有实事求是这一学术精神。在对党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术标准进行足够重视,有效研究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更是需要研究中共治国经验及思想发展史。也就是说,在党史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学术精神中实事求是的体现,能够在充分体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同时,使得我党的思想路线得到有效深化,给党性与统一性的结合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研究理念要体现实事求是

  在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时,还需要对于实事求是的研究理念进行充分的遵循,从而确保党史研究方法得到更好的丰富,渠道得到有效拓宽。而实事求是的研究理念实际上指的是在对研究主体进行研究时,除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是要具有广阔的学术眼界,有着较强包容性的学术意识,研究态度则要能够做到兼容并蓄。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党史研究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马克思主义也指导着党史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已经形成了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研究主体,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研究成果。

  在改革开放以后,党史研究应用的研究理念的得到了重塑,研究理念的核心价值体现为实事求是,导致学术和政治关系开展了史无前例的辩证,在对于学术和政治关系进行理清的过程中,更是验证与反思了曾经的传统观点。到上世纪80年代,党史研究发展到了革新时期,受到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引,社会主义的生活微观也得到了复兴和加强,形成了政治、经济与文化三方对立的格局,使得中共党史研究得到了有效完善。研究理念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中共党史研究必须要对于方法和理论层面进行借鉴,其能够使得大家实现科学性的发展。不管是怎样的科学,只要是科学就存在规律,研究方法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研究方法也是比较相同的。党史研究作为历史的科学,即使其有着特殊的研究目的,但从理论和方法上都能够进行有效地借鉴。而借鉴的主要原因,首先研究对象进行了决定。中共党史在研究时,最为基础的就是党历史的研究,但还需要通过历史得到总结,党史研究中具有的历史经验要将育人功能体现出来。所以,还要将各个学科中的研究方法应用在党史研究中。其次,党史研究内容进行了确定,在进行研究时,要能够进行纵向与横向的考察,从而更好全面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我国文化、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等多个领域。同样需要党史研究对于各个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借鉴。比如在2011年出版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系列丛书,张静如先生在对其进行主编时,依照历史发展这种纵向的顺序,把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社会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呈现,充分展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微观面,其作为最为成功的榜样,张静如这种中共党史研究方法是非常应该进行借鉴的,党史研究必须要对理论进行足够的创新,并且要有效改善研究方法。

  三、价值观中实事求是的体现

  实事求是对党史进行探究与宣传,掌握党的历史主题、主线、主流以及本质,是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坚持的政治责任。所以,党史研究者必须要具有实事求是的价值观,从而将党史具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篇十一: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与方法

  关于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等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进入90年代后就沉寂了。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近年来还发表了一些文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但还需要继续进行探讨。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关于中共党史学的性质

  关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在1985年以前,中共党史一直是作为政治理论课开设的。1985年,高等学校的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只有各级党校和部分高校仍旧保留党史课。在此之后,一些党史学家明确提出中共党史不应属于政治学科,而是一门历史科学。这种认识,很快被党史界的大多数人所接受,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也有的认为它既属于历史学科,又具有政治学的色彩;有的仍认为它应属于政治学,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科学,或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有的还认为它既非历史科学,也非政治科学,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的甚至认为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现实政治的一部分,等等。国家规定的学科分类,规定也不一样,国家标准局把中共党史放在历史学科,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中共党史放在政治学中。那么,中共党史到底属于历史学,还是属于政治学,或别的什么学科呢?我认为,中共党史学是一门历史学科,因为它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历史,当然属于历史学。但是,它无疑又具有政治学的特点。张友渔等政治学家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所写的导言中说:“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政治学所研究的古今中外一切政治现象,都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历史称为过去的政治,把今天的政治叫做未来的历史,因此政治学与历史学水乳交融。在政治学研究中,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一切政治现象都要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和分析;另一方面,政治学的一些研究领域,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政治制度史、政治思想史、政治发展史等。”i[i]历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一般来说尚且如此,历史学中与现实政治联系特别密切的中共党史,与政治学的关系就更是水乳交融,很难截然分开。可以说,中共党史学是一门带有政治学特点的历史学科,或政治性很强的历史学科。既然如此,中共党史学就既具有历史学的特点,又具有一些政治学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将中共党史学的特点概括为“五性”,即历史性、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所谓历史性,就是它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过去的东西,和政治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着重研究现实问题不一样。所谓科学性,是指它像其他历史学科一样,必须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可信,掺不得半点假。正如周恩来在谈到撰写文史资料时所说的,要“存真、求实”,“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科学性是中共党史的基础和生命,只有具有科学性的党史才是真正的党史。所谓政治性,是指中共党史学与其他历史学科不一样,它是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服务的,与政治紧密联系,并受现实政治的制约。所谓理论性,也是说它和其他的历史学科不一样,即它不仅要求史实的真实和准确,而且要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重点加以研究,理论性更强,在表述上更具有理论色彩。如果缺乏理论性,中共党史研究就不能深入,表述就容易平淡、沉闷、一般化,不能很好地起到启发、教育、借鉴的作用。所谓现实性,也是说它不同于历史学的其他内容,大都已经成为过去,而是同现实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的内容甚至仍然是现实问题,研究它的目的也主要是为现实工作服务,具有

  直接的借鉴作用。正因为如此,有的著作非常强调这一点,甚至认为“同现实社会联系密切是中共党史科学的首要特点”。正因为中共党史学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强调它的政治性,从政治方面进行研究;也可以强调它的科学性,从学术方面进行研究。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几种各具特点的中共党史学。有的学者认为有两种中共党史学,即官方的中共党史学和学者的中共党史学。事实上有三种中共党史学,除了以上两种以外,还有一种民间的中共党史学。所谓官方的中共党史学,即按照官方的要求所作的研究和撰写的中共党史,它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强调中共党史学的政治性、服务性、教育性;所谓学者的中共党史学,即学者所进行的研究和撰写的中共党史,它更多地是从客观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强调科学性、真实性、学术性;所谓民间的中共党史学,即民间自由进行的研究和撰写的中共党史,它主要是从个人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强调研究和言论的自由性。这三种中共党史学看起来确实是不一样的,并因目的和要求的不同,在很多方面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不管哪一种中共党史学,不管从哪个方面,根据什么目的进行研究,中共党史学本身的特性都是不能缺少的,也是无法回避的。例如中共党史学的科学性,不管哪一种中共党史都是应该具有的,离开了科学性,其他方面就站不住脚,就无从谈起,没有什么价值。其政治性也是不能回避的,不具有这种政治性,就具有另外的政治性,因为它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问题非常敏感,有的问题本身就是现实政治问题,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写出来,都会造成一定的政治影响,不是这样的政治影响,就是那样的政治影响。所以,不管哪一种中共党史学,不管从哪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中共党史学的性质和特点,都是应该注意的。

  二、关于中共党史学的体系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王仲清主编的《中共党史学概论》一书的体系,即着重论述中共党史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史料及其应用与校勘、人物年谱传记的编写、史学批评、地方党史研究、党史工作者的素养等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共党史学应该由党史本体论、党史认识论、党史方法论三部分组成。所谓党史本体论,指的是对于党的历史过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认识,其核心是社会历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所谓党史认识论,指的是对党史研究的特点和功能、主体和客体、主观性和客观性、阶级性和科学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等问题的认识。所谓党史方法论,指的是关于党史研究方法的理论。党史本体论是党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最高层次的理论,党史认识论和党史方法论则是它的基础,三者构成了“三足鼎立式”的立体结构。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共党史学包括理论和方法两部分。党史学理论包括最高、基础、反映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中共党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属历史哲学;反映层次指的是全国党史、地方党史、专门史,是反映历史过程、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层次是指党史史料。而党史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性质、作用、范围,大体上可分为基本方法、具体方法、特殊方法三个层次。基本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具体方法是指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研究党史的各种具体方法;特殊方法是指仅仅适用于党史领域某些专门分支学科或某些领域的特殊方法,包括数学计量方法、统计方法、图表方法等。这几种观点,都有道理,但都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我认为,中共党史学的体系是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共党史学概论,诸如什么是中共党史,中共党史学科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中共党史的体系和分期等等;(2)中共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3)中共党史的研究方法;(4)中共党史学史,即中共党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包括各个时

  期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理论观点、重要著作、史学流派等等;(5)中共党史文献学和史料学。文献学主要是关于中共党史文献的搜集、整理、鉴别、加工、研究、编纂、出版、利用等方面的学问,也包括传统史学中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考证学等有关的内容。史料学除了关于书面文献、视听文献等方面的学问以外,还包括关于文物、遗迹、遗址等实物史料,口述和口碑史料等等方面的学问。(6)中共党史编写学,即关于各种类型的党史论文、著作、读物如何撰写,各种党史资料如何编纂等方面的学问。对这个方面一般不大注意,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应该加强研究和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7)中共党史研究主体学,即对于党史研究工作者的要求和应具备的素养的研究。只有包括这些方面,中共党史学的内容才比较全面,体系才比较完整。

  三、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

  中共党史既然属于历史学,当然应该以历史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历史学的根本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强调以唯物史观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可是在实际贯彻中,有些方面没有贯彻好,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其一,没有完整准确地领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时是各取所需,片面地加以理解和运用,有时甚至加以歪曲,为我所用,或将一些“左”的错误观点附加到唯物史观名下而加以坚持,结果导致了党史研究的“左”倾和错误。其二,以唯物史观代替具体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缺乏对历史事实的深入分析,存在“贴标签”的现象,导致了党史研究的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其三,没有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加以贯彻和运用,致使一些解释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导致了理论指导的滞后性。现在,我们仍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中共党史的研究,但有两个方面应该加以注意:一是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完整准确地领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不要以后来附加上去的那些不准确的甚至错误的东西加以指导;二是应该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对唯物史观作出新的解释,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加以贯彻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共党史的研究。历史学的指导理论,还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它和唯物史观虽然有密切的联系,甚至互相包容,密不可分,但二者还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二者研究的范围不同。它们研究的虽然都是人类社会,但历史理论一般只研究过去,唯物史观不仅研究过去,而且研究现在和未来,因此它研究的范围更宽广。其次,研究的层次不同。历史理论一般是关于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讲的是历史发展过程的具体规律;而唯物史观则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理论,属于历史哲学,对历史理论起着指导作用。因此,中共党史研究不仅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作为具体指导。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内容,由于理解不同,归纳也不同,王仲清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应用》的讲稿中归纳了6点,后来在他主编的《中共党史学概论》中归纳了8点,张静如、侯且岸在《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也归纳了6个方面ii[vi]。我认为,这些归纳都有道理。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体系,它是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包括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二、社会结构理论:包括经济结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政治结构(等级、阶级、阶层、政党、派别),文化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思想体系),群体结构(家庭、宗族、社区、民族、群体、组织)等。三、社会运行理论:包括社会生活方式,社会运行机制(社会控制、社会保障、社会激励、社会问题及治理),社会运行状态等。

  四、社会发展理论:包括社会发展动力(群众和个人的作用等),社会变迁及发展阶段,社会发展规律(发展的规律性,量变与质变,进化与革命,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因果关系与周期性等)等。五、历史研究方法:包括从事实出发(现象与本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归纳比较),历史主义,阶级分析,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等。除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历史理论以外,中共党史研究还应该大胆吸取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的正确理论,以及政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形成中共党史研究的专门理论。只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指导才能具体化,具有更强的指导性。

  四、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

  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也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如前面所说的从事实出发(现象与本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归纳与比较)、历史主义、阶级分析、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等等。同时,应该大胆吸取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的一些有用的方法。在1997年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中共党史师资班上,我曾经介绍了十种中共党史研究易于采用又较为成功的研究方法,这十种研究方法是:比较史学方法(又称历史比较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即时史学方法(美国称为瞬时史学)社会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又称心态史学方法),文化史学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领导学研究方法,长时段研究方法,并提出应该开阔视野,不要只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角度研究中共党史,应该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放到整个中国现代史的范围内加以考察,因为中共党史只是中国现代史的一部分,如果从现代中国的角度研究中共党史,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可能就不一样。于沛主编的《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也介绍了城市史学、家庭史学等九种新的分支学科。张静如和王炳林在《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回顾与思考》一文中,又提出了逆向考察法、系统方法、假说方法和模糊方法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用的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共党史学中都应该大胆地吸取、借鉴和应用。只有大胆吸取和借鉴各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把中共党史学与各门学科进行交叉和结合,才能使中共党史研究具有生命力。要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就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现在很多从事中共党史研究的人,平时注意党的文献和档案资料,其他方面的书看得较少,知识面比较狭窄,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和要求不相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去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只有知识面宽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掌握了,才能互相结合,融会贯通。

  五、新世纪中共党史研究应该注意和加强的问题

  现在的中共党史研究,主要存在三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还做得不够。在这方面有三种倾向:一种是囿于传统的结论和观点,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事件采取不同的标准,不敢实事求是;一种是继续坚持僵化的观点,或者把研究当作宣传,只准讲成就,不准讲缺点和错误,连党已经做出决议的事也不能讲,甚至把错误的也要说成是正确的,不能实事求是;另外一种就是虚无主义,否定一切,抹杀成就,同样不能实事求是。在新的世纪,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主要努力方向,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使中共党史研究成为科学。第二大问题是对中共党史学理论的研究不够。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门理论,而中共党史学至今没有自己的专门理论,因此很难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要使中共党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加强中共党史学理论的研究,构筑起中共党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三大问题是研究具体问题比较多,研究深层次的问题比较少,比如中共党史的发展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在新的世纪,中共党史应该更注重深层次的研究,力争从更深的层次上回答有关的重大问题,使中共党史研究更具有深度和说服力。

  

篇十二: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研究中共党史应注意的方法问题

  王淑增

  【期刊名称】《泰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8)005

  【摘要】中共党史既是历史科学,又有自己明显的性质特点,因此研究中共党史必须把握这门科学的内涵,从实际出发,才能揭示其科学的发展规律.

  【总页数】3页(P81-83)

  【作者】王淑增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政法系,山东,泰安,27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相关文献】

  1.十五年来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综述[J],汪兵2.援藏干部应注意把握的几个认识和方法问题[J],张涛3.近20年来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综述[J],于文善4.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共党史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综述[J],于文善5.张静如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简评[J],于文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三: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十讲-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成就与经验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6次全国代表大会、47次中央全会,国家召开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2次代表会议以及全国政协会议。这些会议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确定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及计划规划,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条道路的核心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实际上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也为中国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经验,指明了方向。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整体进入“小康社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1、全面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各方面的体制。新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中国共产党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9728亿美元,世界排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上升到第一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达到28473亿美元。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加快了中国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中国大陆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2010年财政收入83080亿元。中国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大陆主要农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大概500种工业产品中,220多种产品产量的“世界第一”属于中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

  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新时期32年是中国大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910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919元;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274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9万人。(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57.5%下降到2009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67.7%下降到41.0%。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末大陆居民已经基本普及家用电器,2010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其中私人轿车3443万辆。固定电话年末用户294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85900万户。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533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6.5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4.5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中国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5、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全面展开拨乱反正,有步骤进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改进,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走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正在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民有序政治参

  与不断扩大,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趋于和谐。

  6、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2010年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980亿元。截至2010年底,祖国大陆有效专利221.6万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新药创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国家重大专项进展顺利。继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地实现任务目标后,“嫦娥二号”顺利完成了发射、奔月、近月制动、绕月工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以峰值性能每秒4700万亿次、持续性能每秒2507万亿次的优异表现,双双刷新了当前世界超级计算机系统运算速度纪录。

  7、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办学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3.8万人,在学研究生153.8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61.8万人(1978年27万人),在校生2231.8万人(1978年54万人左右)。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

  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等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8、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全面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扎实贯彻,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成功开辟,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成效显著。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人民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全面增强,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特别是抗击各种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9、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祖国统一的事业。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四)形成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32年来,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同发达国家关系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不断深化,同发展中国家传统友谊更加巩固。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上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外交为维

  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同各国密切合作,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处理各种国际争端。中国大力开展经济、人文、公共、体育等各领域外交并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全面推进。中国的建交国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16个增加到171个,形成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局面。

  (五)党的建设取得成效,执政能力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32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恢复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基础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党内生活准则和制度不断健全,党内法规更加完善;党的各级组织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朝气蓬勃;党的作风建设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进行,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一切亲身经历了这32年伟大变革并贡献了自己力量的中华儿女,一切关心祖国命运的华夏子孙,都有理由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感到自豪。

  二、基本经验与历史启示

  在32年改革开放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能及时、科学、全面地总结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重要的法宝。中共十六大报告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中共十七大报告阐明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这是我们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的主要方面。本课谨就三个方面讲些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关键是党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善于从政治和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解放思想、理论创新作为自己的责任。毛泽东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邓小平也强调:“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江泽民说:“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可以说,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解放思想、理论创新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历史责任,敢于突破前人创立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

  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成功探索了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化足以现代化建设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经验之一。

  (二)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科学发展观,排除干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认清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得出的最重要的判断,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这个根本问题上对当代中国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国情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作为执政党也要与时俱进、反复认识国情才能实行正确领导和科学执政。中共十三大在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五大在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共十七大在阐述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完整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这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确定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根本方针的依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启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科学发展观,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既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应世

  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明确党的历史方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这些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成就已经载入史册,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正摆在面前。“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十四: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当前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值得关注的八个党的理论关键词

  党的历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史。党成立86年以来,理论创新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党的理论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时代课题,但它们都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笔者力图通过八个关键词简约地展示理论创新的继承与突破,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当然,八个关键词难以科学地展现理论创新的全貌,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概括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解放思想”

  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带领全党摆脱了教条主义的影响,率领全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新时期前夕,邓小平果断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命题,使全党从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开辟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命运。

  在新的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当前,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才能科学制定出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宏伟设想。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内涵。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确立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工作中心战略部署。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个文明”一起抓方针提出后,“现代化”代替了“四个现代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物质、政治、精神、生态四个文明建设方面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它不但丰富了人们对新时期初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容,也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涵的认识。

  十六大后,党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新理念,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胡锦涛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进入新时期,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近30年来,任凭客观形势错综复杂,党不但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这条基本路线,而且顺应形势的发展,适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提出了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20字重要方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要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就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时期初,邓小平明确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党和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道路。近30年来,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党进行了艰辛的思考、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增添了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崭新内容,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政治命题和基本设想,为其后党加强社会建设提供了思维方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针对我国目前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现实,提出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要求。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治国新理念。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行动部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每个民族的革命、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并以特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主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新时期新阶段,党坚持理论创新,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经提出,把我们党建设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构想。十五大针对面向新世纪的客观形势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伟大工程”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大提出了四个“一定要”的工作要求,强调要努力使我们党成为“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新的形势下,他指出,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全党同志,在艰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务面前,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的文化国情,倡导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索。党的十二大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十三大把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主张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观点。十四届六中全会对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部署。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十六大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十六大后,在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理念,认为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篇十五: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70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党史党建知识

  1、拉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2、中国共产党阐明将中国革命分为“两步走”的理论是在中共二大。3、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4、党的五大在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5、秋收起义时,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队伍称为工农革命军。6、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开始于三湾改编三湾改编。7、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是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8、一二·九运动首先发生在北平。9、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是平型关大捷。1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是新华日报。11、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提出“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12、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13、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14、我国现有的民主党派有8个。15、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6、新中国的国营经济,随着接管城市过程中没收官僚资本企业逐步建立起来。17、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民族区域自治已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8、中央于1950年5月1日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党范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克服上级机关的官僚主义和中下级机关的命令主义,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19、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0、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党在农业方面,创造了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多种互助合作形式。21、1956年2月至4月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3、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4、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四个现代化的任务。25、1964年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26、1967年2月中旬,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爆发了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央文革小组一班人的激烈斗争,后来被诬蔑为“二月逆流”。27、四届人大闭幕后,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支持下,大刀阔斧地开始了以党的整顿为核心的整顿。28、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益得到恢复。29、1970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30、1972年,党中央对外交工作作出富有远见卓识的重大战略调整,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31、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32、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33、邓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34、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35、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6、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念是党的十三大。37、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是十五大。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39、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40、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4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4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3、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44、党的十五大提出,面向新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指党的建设。4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46、加强党的建设要围绕着党的基本路线。47、中国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农村改革。4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49、十六大新党章确定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0、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51、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2、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5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54、红军长征是1936年10月胜利结束的。

  55、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5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头三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57、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58、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9、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论十大关系》。60、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6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党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62、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63、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最先提出的。6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最早提出来的。65、中国获得奥运史上的第一块金牌运动员是许海峰)。66、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在1963年3月5日发表的67、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1984年9月签订的。|68、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来的。69、“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70、“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71、“八荣八耻”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72、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73、_1949_年_10_月_01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这是中国人民在_共产党_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换来的。7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人民和中华名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75、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自己的行动指南。76、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7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78、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79、目前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是经党的十七大部分修改并于2009年03月15日通过的。80、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8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82.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83、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8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里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5、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6、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7、200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两部党内重要法规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8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89、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90、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91、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9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93、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奥运会。全世界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全球体育盛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一。94、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9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6、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97、我国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98、我国有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99、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00、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家里召开,最后一天会议转移至嘉兴南湖举行。10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10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起义是南昌起义。103、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将《义勇军进行曲》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04、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05、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06、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中珞巴族族人口最多壮族族人口最少。107、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108、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3个阶段是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109、2009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确定为8%,显示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信心与决心。110、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加快推进国家事业发展进程的关键一年。

  

篇十六: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站在新的思想高度深化党史研究必须坚持以两大理论成果为指导尤其要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惟有如此才能准确再现历史原貌深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关于党史研究的理论指导问题

  科学理论的基本价值在于向人们提供关于客观事实的界说和解释,引导人们获得对客观事实及其联系的正确认识。科学理论指导是进行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开展包括历史研究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没有理论,不能构成史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因为,史学决不限于记录人类的历史活动,而要对人类社会运动过程及其规律进行研究,因此,理论指导和理论思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就党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中共党史研究而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尤其应当把解决理论指导和理论思维问题放在首位。

  一、为什么提出党史研究的理论指导问题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从党的活动揭示党的事业和党自身发展规律,进而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在党史研究中,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至关重要。只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才能保证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真正实现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只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才能提高党史研究水平,推动党史研究深入发展;只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才能使党史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和逻辑的力量,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第一,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马克思主义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和创造性的发展,其影响几乎波及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一个领域。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马克思:“19世纪没有一位思想家能像卡尔·马克思那样,对于全人类有着如此坦率、准确和强有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许多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卓著的社会科学家的学说都同马克思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的马尔库塞、法国的萨特和意大利

  的葛兰西,都曾经是西方世界一个时期最有影响的学者,都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当代公认的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学者,包括法国的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德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哈贝马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吉登斯、美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詹姆逊等,都是各自学科领域的学术大师,他们对马克思的思想都在相当程度上持肯定态度。对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尤为重要,也尤为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可以解决为什么人服务的价值观问题,还可以解决怎样观察和分析研究客观事物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今天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其中一些学科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属性,有的学科本身就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凡带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属性的学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即使是那些不带意识形态属性、政治属性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也具有指导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帮助研究人员把自己从事的学术事业与人民、与社会主义祖国联系在一起,以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概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指南。

  第二,进行历史研究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研究历史,不仅要回答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史学工作者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叙述历史事实,而且要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复杂现象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理清它的骨干和脉络,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史学工作者在做研究时,都需要有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总是会秉持一定的理论。而要有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历史,才能够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明辨是非,使历史得到更清楚、更准确、更全面、更辩证的反映和解释。能否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是历史科学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法国年鉴学派大师布罗代尔指出:“就像二加二等于四一样,马克思是当代历史科学的奠基人。”英国著名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一书中分析道:“今天仍保留着生命力和内在潜

  力的唯一的‘历史哲学’,当然是马克思主义……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甚至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抱有不同见解的历史学家,无一例外地交口称誉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对他们产生的巨大影响,启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巴勒克拉夫本人就是这样一位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家。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者李大钊曾明确指出:“人生的、物质的、社会的、进步的历史观可称为新史观”,只有新的唯物史观才是“奋兴鼓舞的历史观,乐天努力的人生观”。他运用唯物史观观察中国历史和现实,开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陈垣、吕思勉、胡绳、何干之等都是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历史研究,说明并解决了许多重大学术问题,才使学术研究在原有基础上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我还要引用中国史学会原会长、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的一段话来说明老一辈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切身感受。他说:“在众多的理论学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使历史科学真正变成科学。这并不是一句套话。像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一般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进大学的。”“我们只是在接触马克思主义以后,作了比较以后,才觉得眼前顿时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原来千头万绪的历史现象似乎一下子变得井井有条,能够从根本上得到科学的完整的解释,并且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正确,这是任何学说都无法比拟的。我们这一代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体上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见到任何一种学说能够从根本上代替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指导作用。”

  第三,学科特点决定党史研究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中共党史学是带有鲜明政治学特点的历史学科,具有历史学和政治学双重性质。说它是历史学,是因为它主要不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般理论,而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是一个大的专门史;它主要不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说它具有政治学属性,是因为与其他历史学科相比,它具有更强的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特点。所谓政治性,也就是平常说的党性、革命性、阶级性,是

  指党史研究是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的,研究者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与政治紧密联系,并受现实政治影响和制约。所谓理论性,是相对于历史学的其他内容来说的,即它不仅要求史实真实、准确,还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分析,在表述上更具有理论色彩,并对党的思想理论及路线方针政策重点加以研究。所谓现实性,是指它同现实社会有着紧密联系,有的内容甚至仍然是现实问题,研究它的目的也主要是为现实服务,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党史研究的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它需要有更明确的立场意识、党性意识、服务意识,决定了它比其他历史研究领域更需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党史工作要推动学术繁荣,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一如既往、坚持不懈把党史研究这个第一位任务认真抓紧抓好。而要深化党史研究,就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党史学科自身发展史,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史研究的历史。党成立后不久,就开始对自己的历史进行记录和反思。这种记录和反思,一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民主革命时期,出现了蔡和森的《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发展》、李立三的《党史报告》、张闻天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等一大批党史著作。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通过的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对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统一全党思想发挥了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成为解释一切历史现象的理论基础。各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史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胡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成为党史学科学发展的指南和灵魂,党史研究的科学化、学术化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史研究取得巨大成绩,整理出版了大量原始档案材料,系统研究阐发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涌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等大量高水平的党史权威著作,创建和完善了中共党史学学科体系。这一时期党中央作出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成为运用马克思主义总结党的历史的新的纲领性文献。但是,

  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党史研究的理论水平还不够高,党史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拓展,方法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精品力作还有待进一步打造。党史研究和宣传还不时受到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干扰。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坚定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党性原则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使党史研究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党史研究科学化水平。

  二、坚持以哪些科学理论指导党史研究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史研究,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合理地排列人类历史复杂事件的使人满意的唯一基础。”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唯一基础”和有力武器,就是其基本原理,就是贯穿其基本原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世界观方法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且已被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理论,理应成为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当然,党史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要把经典作家说的话都当作套话和标签,不是要用它去任意剪裁历史使之适合于某种理论图式或某种现实需要,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历史,总结新的规律性认识。至于经典作家就某个问题甚至是历史问题发表的具体意见,则不一定完全符合今天的实际,切不可把它们奉为不可改变的教条。经典作家那些不太符合今天的客观实际的某些具体论断可以修改、可以补充,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世界观方法论不会过时,永远是指导我们观察问题、研究学问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综观党的历史,就包括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探索、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包括在这两大理论成果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以及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站在新的思想高度深化党史研究,必须坚持以两大理论成果为指导,尤其要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惟有如此,才能准确再现历史原貌,深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科学理论的具体化。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具体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是党史研究的对象,更是影响党史研究方向、科学总结和正确评价党的历史的坐标和依据。今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是观察和评价历史上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显微镜和参照系。因此,党史研究工作者必须注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和运用。

  第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为历史研究指明了前进道路,开辟了光明前景。然而,它并不能代替历史研究,更不是史学理论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是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将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它重点探讨诸如历史学的性质、对象、任务、特点,历史学的功能,历史材料的收集鉴别,历史著述的编撰,历史认识的检验,史家应有的基本素养,史学研究的方法等问题。唯物史观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最基本的过程和最一般的规律,它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历史研究的指南。而史学理论所研究的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具体规律,它可以为唯物史观提供具体的内容。唯物史观和史学理论之间是一般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它们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对于党史研究的指导作用,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因此,坚持以马克思

  主义指导党史研究,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指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党史研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必须坚持把党史研究当成党史部门的主业,始终将其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史研究;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统一,正确处理好政治和学术、历史和现实、研究和宣传的关系,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做好“治史”工作,也注意做好“存史”工作;必须重视党史研究队伍建设,提高党史研究者的整体素质,同时坚持“开门办史”,形成党史研究的合力。这些经验,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是构成中共党史学的重要内容,是党史研究工作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也是今后开展党史研究必须继续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

  三、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解决党史研究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著述很多,原理、观点、结论也很多。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学习贯穿其中的活的灵魂,也就是其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了这个活的灵魂,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第一,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坚定党史研究的立场。立场问题极为重要,它要解决的是人们看问题、想事情、做事情的利益目标人群问题。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立场是具体的,它主要通过主体的政治态度、行为道德、价值标准表现出来,最典型的表现为政治态度。“我们

  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这种宣示,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准确概括。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是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宣称:“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是站在最先进的工人阶级立场上,马克思、恩格斯贡献其毕生精力和智慧,探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道路。马克思主义始终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立场,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和福音。一位德国作家在谈到19世纪以来的历史巨变时说,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马克思,当今世界5/6的人口将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状态之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先就要做到始终站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立场同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牢牢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这是一个关系党史研究根本方向的首要问题。

  第二,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端正党史研究的观点。美国新史学倡导人鲁滨逊指出: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学家没有弄清的事物提供了科学解释”。这种科学解释的根源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这里先说“观点”问题。马克思主义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前者是人们对后者经过头脑思维判断后形成的主观认识和看法,而后者则是前者形成的理论基础和依托。坚持科学理论对党史研究的指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里,主要强调以下几种基本观点。一是世界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坚持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历史事实

  的具体存在和内在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动态考察历史现象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把意识现象归结于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尤其重视经济社会条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思潮时,要注重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尤其是要分析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三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社会历史中必然存在人民群众和领袖人物的作用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肯定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强调“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领袖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在研究党史时就要做到胡乔木所说的“四面八方”,不但要注重反映党和党中央的活动,还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跟党合作的朋友和广大党员的活动。

  第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丰富党史研究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不仅提供了正确解释和阐明历史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历史问题的科学方法。理论和方法是统一的。对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的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深化党史研究必须强化方法论意识,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深度,提升研究水平。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笔者认为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有四种:一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引导我们既不脱离现象去凭空认识事物的本质,又不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透过历史现象去抓住历史的本质。二是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只要在人类社会中阶级还没有完全消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就不会过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观察分

  析历史现象和历史活动,才能取得接近历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在党史研究特别是民主革命时期党史研究中,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坚持运用这种方法。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解决好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运用这种方法,必须详细分析历史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主客观条件等因素,以期取得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四是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相一致,是辩证思维建构科学知识体系和理论结构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就应当从那里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进一步发展的反映。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是进行历史研究所必须采用的重要方法,只有坚持这一方法,才能从研究历史现象中获得对于历史逻辑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应当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一个完整体系,其运用于党史研究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我们既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

  四、切实提高党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在中国传统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注重培养史家的史德、史学、史识、史才的优良传统。其中,对史家理论素养的要求是很高的。“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由此可见,作为古时候的一名优秀史家,不研究理论也是不行的。作为一个党史研究人员,更要在博采众长、继承创新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史学素养,尤其要注重提高理论素养。主要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坚定信仰。在当前社会思潮多样化的条件下,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多元化。作为党史工作者,一定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党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做到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党和人民的立场。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对世界历史产生过如此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并不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一位法国学者说过,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也就没有将来;不去阅读而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多年来,世界上兴起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在全球“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等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以高票位居榜首;2008年,当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时,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在欧洲销量成倍增长……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近现代史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伟大成果,经受住了实践和时代的考验。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党史研究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正确向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繁荣发展党史研究的内在需要,始终是党史研究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

  第二,加强学习。学习是提高理论素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我们要特别强调以时代眼光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884年,恩格斯在致福尔马尔的信中就指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凝结着经典作家的心血和智慧,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可谓博大精深。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我们面临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特别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党史研究,因此,也要强调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读经典著作,必须做到精读。所谓精读,一是抓住重点,二是反复研读,这样才能达到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的目的。

  1939年底,毛泽东在延安对一位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重点读”。反复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提高思想深度的过程,就是培养脚踏实地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作家崇高风范、人格力量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础上,还要注意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经典著作,掌握其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经验和方法。

  第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历史研究的立场观点方法,但它并不是保证百事亨通的灵符;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研究开辟了广阔道路,但却不能保证研究者可以躺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上舒舒服服地摘取科学研究的果实。恩格斯说:“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说要简单照搬它的现成结论,用它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用它裁剪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而是强调要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党史研究中,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掌握史料、弄清史实、分析研究上奋发努力。“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四,总结创新。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用毛泽东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空前而不绝后”,它的生命力就体现在这里。毛泽东还说,马克思这些老祖

  宗的书,必须读,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史研究,要注重在实践基础上推进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通过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条成功经验。党史研究应当为这种理论创新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推进中共党史学理论创新。要注重把党史研究的丰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进而指导新的实践。要在运用理论、总结经验、创新理论的螺旋式发展中,推进理论随着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始终保持理论之树常青。

  在提高党史研究人员理论素养问题上,各级党史部门责无旁贷。要充分认识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树立守土有责意识,切实把提高研究人员理论素养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坚持理论创新推进一步、理论武装跟进一步,切实抓好党史研究人员的理论学习。要充分认识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第一位任务的重要地位,教育引导有关人员自觉在研究工作实践中提高理论素养。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奖惩机制,让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研究著作得到褒奖,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倾向得到制止。要在组织领导、学习阵地、学习机制等方面创造条件,形成有利于提高研究人员理论素养的良好氛围。

  

篇十七: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建制度体系研究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党史·党建1.十六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经验研究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文化工作的实践与基本经验研究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基本经验研究4.十六大以来党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与基本经验研究5.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研究6.中国共产党专题史研究7.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与事件研究8.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时期综合性研究9.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与重要人物研究10.《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7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研究11.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与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研究12.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研究13.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经验研究14.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经验研究1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历史经

  验研究16.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

  经验研究1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经验

  研究18.改革开放以来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与经验研究19.改革开放以来党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

  革的实践与经验研究20.改革开放以来党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

  一的实践与经验研究21.十六大以来党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与经验研究22.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社会公正思想研究23.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历史研究24.中共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25.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26.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研究27.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与启示研究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方法途径研

  究

  29.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研究

  30.坚持从严治党、消除“四大危险”问题研究3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32.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方法途径研究33.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

  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研究34.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

  建制度体系研究35.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研究36.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研究37.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研究38.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39.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40.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研究41.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研究42.完善机制、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质量研究43.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研究44.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链研究45.加强农村、企业、社区等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46.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研究47.党员队伍规模问题研究

  

推荐访问:党史中有哪些科学方法 中有 党史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