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昱文档网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10篇

时间:2022-03-05 12:08:55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10篇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1

  为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关于推动全省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的试点方案》(x宣发〔20xx〕2号)要求,大力推动我市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融合发展,实现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切实打通服务凝聚、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党员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更好服务党员群众,以“党建+”和“文化+”为引领,以基层党建“三化”工作为抓手,以整合基层阵地资源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基层各类阵地设施整体建设水平,努力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的xx样板,推动xx在全省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二、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高效化、功能多样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以点带面、梯次创建,全力推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阵地整合、资源整合、功能整合、力量整合,到20xx年底,将我市x个试点村(社区)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示范点;到2021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实现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

  三、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调查研究,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凝聚、教育引导、文明实践,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系统集成。整合各方面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实现场地相对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聚壮大,有效避免各自为政、资源闲置低效,各项工作做到统一谋划、统筹协调、有力有序。

  ——坚持改革创新。着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服务群众需求、有利于弘扬时代新风,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勇于创新创造,努力实现各具特色、富有成效。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1月—3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组成专项调研组,赴各乡镇(街道)进行摸底调研,制定实施方案,征求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意见。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4月—12月)。按照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率先选取x个村(社区)进行试点,并重点打造3—x个精品示范点,大力整合相关阵地资源,实现各类资源集成利用、综合发挥作用。

  (三)拓展推广阶段(2021年1月—12月)。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实施,力争全市所有村(社区)有关阵地实现整合利用,并逐步推广到工业园区、集镇、学校。

  五、主要任务

  (一)促进场所和设施相对整合

  1.科学合理完善阵地布局。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科普活动设施等村级阵地的活动场地相对整合。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临近区域建设和完善养老服务、青少年活动、小康驿站等设施,促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区域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健全。

  2.实现设施建设全覆盖。依托现有设施或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对布局分散或暂不具备整合条件的,特别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远离村民聚集地较远的村,鼓励利用闲置的校园校舍、仓库、老“村部”、祠堂等场所改造建设活动阵地。鼓励人口较多的自然村设立党群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科学构建“一站多点”的格局,着力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圈。

  3.规范标识标牌。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做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制度、有坐班值班安排、有岗位职责、有服务事项内容和程序、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有党务村务公开栏、有村规民约、有广播宣传、有“好人文化展示”、有“道德红黑榜”、有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带头示范内容等,整合各项服务党员群众功能以及综合文化服务服务、“扫黄打非”、志愿服务、农家书屋、村广播室、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民兵之家等功能。

  (二)促进功能和活动充分整合

  1.广泛开展服务类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多为农村、社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整合对接服务资源,完善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构建“党群服务+文明实践+N”综合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效能。发挥乐龄中心、幸福食堂、“四点半课堂”、妇女之家、青年之家、退役军人服务站、道德讲堂、应急广播、社科讲堂、法治讲堂等功能,有效对接老人、儿童、妇女、中青年等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健康义诊、助餐服务、亲情连线、技术传授、政策咨询、社科普及等各种“便民式”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内,综合设立为民办事代理站(点),及时为群众办理户口迁移、计划生育、民政服务、慈善救助、社会调解、劳务输出、宅基地审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事项,为农村、社区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2.广泛开展教育类活动。组织农村、社区党员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农村、社区党员群众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大力宣传省委、宜春市委和市委决策部署、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引导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对农村、社区居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等知识的教育培训。

  3.广泛开展实践类活动。积极引导农村、社区居民群众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创建,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锋示范”行动,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五好家庭”、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社区居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团结带领农村群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贫困群众中大力开展“感恩行动”,不断激发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丰富活跃农村、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多设计并开展开放式、浸入式、互动式、体验式且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生活,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会演、群众体育比赛、文艺培训等活动,让群众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常态化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与“文明生态村”帮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全面融合,认真落实好“道德红黑榜”、选树“身边好人”等制度机制,探索推广“文明信用户”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自治活动,大力涵育文明乡风、展现时代新风。

  (三)促进人员和力量有效整合

  1.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按规定配齐1-2名编制内人员,保证专职专用,抓好所辖行政村(社区)活动开展和运行。在发挥党支部、党员作用的基础上,一般每个村(社区)配备x-x名专职党建宣传员,负责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村级阵地运行管理和活动组织。专职党建宣传员一般选招回乡大学生担任,也可由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活动组织能力的退伍军人等担任,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管理,由人社部门统一招录,组织部门、宣传部门进行考核,其报酬不低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x%,并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各乡镇(街道)可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实条件,统筹设立公益性岗位,协助党建宣传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发挥志愿者重要作用。分别组建以党政资源、社会组织、农村党员群众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重点打造群众急需、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进村入户、见人走心。整合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联盟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协会(联合会),地域临近乡镇成立便民志愿者联盟,协同开展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五老人员”、乡贤能人、文艺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展文明实践、宣传乡风文明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她们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和移风易俗,开展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等活动,参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创评。引导农村实用技术“土专家”、“科学明白人”成为志愿服务者,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为文明实践活动注入科技力量。

  3.推动网络平台融通联动。根据统一安排,结合党建“三化”工作,全面对接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平台,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融通联动,推行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点单派单服务,形成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闭环,构建纵向贯穿各层级、横向联通各领域的基层党建信息化网络。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第一副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担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文广新旅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委党校、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卫健委、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市社联、市科协、市融媒体中心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试点工作,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乡镇(街道)参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市、乡、村三级书记带头抓、多部门齐推进的工作态势,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抓得紧、落得实。

  (二)强化服务指导。成立服务巡回指导组,工作人员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为村级“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开展服务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和工作指导,帮助乡镇(街道)、村(社区)建好志愿服务队伍,设计好志愿服务项目,指导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十支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队要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开展活动,抓好以“送欢乐、送温暖、送理论、送法律、送政策、送信息、送科技、送健康、送榜样、送文明”为主题的“十送乡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经费保障。大力争取、用好用足中央、省和宜春市财政资金和项目支持,重点打造x—x个精品示范点。加大市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上级各个部门用于基层的经费加以整合利用,实现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养老服务、科普活动等设施共享共用。要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工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应改尽改,宜建则建,不贪大求洋,不铺张浪费,对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成效明显,运行顺畅的乡镇(街道),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形式,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

  (四)强化队伍建设。及时拟定专职党建宣传员选招计划和实施方案,经市委研究同意后进行统一招录,确保在20xx年x月前到位。加大对党建宣传员的轮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拓宽党建宣传员发展渠道,对任职满五年且表现优秀的,按照规定程序进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安排一定的公益性岗位充实到农村,专门从事村级“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志愿服务礼遇办法和培训制度,开展星级评定,完善“积分银行”,对达到一定星级标准的志愿者给予肯定和激励,为无经费来源的社会组织和农村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交通、误餐等补助,提高志愿者社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

  (五)强化督促检查。把基层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列入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建巡察、重点工作督查的重要方面,同时各乡镇(街道)也要把村级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纳入村“两委”班子工作考核,确保试点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强化典型带动,加强对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暗访活动,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顺畅的,予以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进展缓慢、运行不畅的,及时提醒、约谈;对工作流于形式、出现严重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2

  各村党支部、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为推动我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等融合发展,实现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切实打通服务凝聚、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党员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现就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更好服务党员群众,以“党建+”和“文化+”为引领,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高效化、功能多样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推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等阵地整合、资源整合、功能整合、力量整合,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基层各类阵地设施整体建设水平,更好打造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着力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强起来实起来,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为建设“综合竞争力更强,现代化气息更浓,生态环境卫生更美,人民幸福指数更高,社会和谐程度更优”的智能新xx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调查研究,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凝聚、教育引导、文明实践,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系统集成。整合各方面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实现场地相对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聚壮大,有效避免各自为政、资源闲置低效,各项工作做到统一谋划、统筹协调、有力有序。

  ——坚持改革创新。着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服务群众需求、有利于弘扬时代新风,鼓励各行政村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实践模式。

  ——坚持务求实效。积极探索整合利用各种阵地资源的有效机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整合模式、内容方式、管理运行上不搞一刀切,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新建楼堂馆所,不搞大拆大建,重在功能建设、工作效果、群众感受。

  三、试点范围和实施步骤

  (一)试点范围

  西溪村、藕塘村、黄砂村、尧家村、上古村、溪东村、洽村村。

  (二)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1.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4月—5月)。我镇组织分管组织、宣传、文化旅游、民政、劳动保障相关人员到各试点村进行调研摸底,制定我镇试点工作方案。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6月—12月)。按照试点工作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整合各试点行政村相关阵地资源,实现各类资源集成利用、综合发挥作用。

  3.拓展推广阶段(2021年1月—12月)。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在行政村推广实施,力争全镇所有行政村有关阵地实现整合利用。

  四、资源整合内容

  (一)促进场所和设施相对整合

  1.科学合理完善阵地布局。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广播室等村级阵地的活动场地相对整合,根据实际需要在临近区域建设和完善养老服务等设施,促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区域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健全。

  2.实现设施建设全覆盖。结合乡村规划,依托现有设施或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对布局分散或暂不具备整合条件,特别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离村民聚集地较远的村,鼓励利用闲置的校园校舍、仓库、老“村部”、祠堂等场所改造建设活动阵地。鼓励人口较多的自然村设立党群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科学构建“一站多点”的格局,着力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圈。

  3.规范标识标牌。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全省基层挂牌和考核评比专项清理整治方案》要求,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制度、有坐班值班安排、有岗位职责、有服务事项内容和程序、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有党务村务公开栏、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村规民约、有“道德红黑榜”等,整合各项服务党员群众功能以及综合文化服务、志愿服务、农家书屋、村广播室、妇女之家、民兵之家等功能。

  (二)促进功能和活动充分整合

  1.广泛开展服务类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多为农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整合对接服务资源,完善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构建“党群服务+文明实践+N”综合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效能。发挥颐养之家、道德讲堂、纪律讲堂等功能,有效对接老人、儿童、妇女、中青年等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健康义诊、技术传授、政策咨询、社科普及等各种“便民式”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内,综合设立为民办事代理站(点),及时为群众办理计划生育、民政服务、慈善救助、社会调解等事项,为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2.广泛开展教育类活动。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农村党员群众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决策部署、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引导农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对农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等知识的教育培训。

  3.广泛开展实践类活动。积极引导农村群众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锋示范”行动,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五好家庭”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团结带领农村群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贫困群众中大力开展“感恩行动”,不断激发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丰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多设计并开展开放式、浸入式、互动式、体验式且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生活,经常性组织开展乡村广场舞等活动,让农村群众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常态化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认真落实好道德“红黑榜”、选树“身边好人”等制度机制,大力涵育文明乡风、展现时代新风。

  (三)促进人员和力量有效整合

  1.压实职责。镇、村“一把手”履职尽责,形成书记带头抓的工作态势,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确保试点工作抓得紧、落得实。

  2.发挥志愿者重要作用。分别组建以党政资源、社会组织、农村党员群众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重点打造群众急需、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进村入户、见人走心。引导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五老人员”、乡贤能人、文艺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展文明实践、宣传乡风文明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她们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和移风易俗,开展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等活动,参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创评。引导农村实用技术“土专家”、“科学明白人”成为志愿服务者,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为文明实践活动注入科技力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镇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试点工作,由镇党委书记饶爱主担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维娜任副组长,镇党委委员李哲和各试点行政村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推进基层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列入镇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述职的重要内容,村级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纳入村“两委”班子工作考核。

  (二)加强服务指导。成立xx镇服务巡回指导组,挂点试点行政村的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均要参与挂点服务指导工作,为村级“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开展服务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和工作指导,并督促试点行政村在前期调查摸底、充分发掘的基础上,对本村现有资源进行登记造册,加强管理使用。

  (三)加强政策保障。镇财政将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上级各个部门用于基层的经费加以整合利用,实现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广播室、养老服务等设施共享共用。(四)加强宣传激励。加强对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各试点行政村在资源整合中的有效做法和新鲜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志愿服务礼遇办法和培训制度,提高志愿者社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暗访活动,推动试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方位,着眼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关键期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总部署,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对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产业是经济之本,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

  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当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更加深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努力让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要实现 2021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就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

  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沿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核心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开始显现“领跑”态势。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时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补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体制机制、创新氛围方面的短板,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塑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以提升区域协同性发展为目

  标,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经过多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已经稳固搭建起来,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改革的进一步破冰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这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更加均衡、更加充分、更加可持续发展。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谋求更大发展。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我们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

  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我们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推进经贸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为抓手,走向国际开放合作最前沿,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影响显著增强。但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客观上需要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培育和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同时以高质量营商环境“稳外资”,因势利导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来判断,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尽早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方位,着眼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关键期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总部署,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对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产业是经济之本,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当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更加深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努力让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要实现 2021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就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沿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核心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开始显现“领跑”态势。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时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补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体制机制、创新氛围方面的短板,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塑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以提升区域协同性发展为目标,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经过多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已经稳固搭建起来,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改革的进一步破冰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这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更加均衡、更加充分、更加可持续发展。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谋求更大发展。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我们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我们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推进经贸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为抓手,走向国际开放合作最前沿,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影响显著增强。但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客观上需要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培育和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同时以高质量营商环境“稳外资”,因势利导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来判断,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尽早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5

  各村党支部、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

  为推动我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等融合发展,实现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切实打通服务凝聚、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党员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现就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更好服务党员群众,以“党建+”和“文化+”为引领,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高效化、功能多样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推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等阵地整合、资源整合、功能整合、力量整合,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基层各类阵地设施整体建设水平,更好打造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着力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强起来实起来,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为建设“综合竞争力更强,现代化气息更浓,生态环境卫生更美,人民幸福指数更高,社会和谐程度更优”的智能新xx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调查研究,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凝聚、教育引导、文明实践,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系统集成。整合各方面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实现场地相对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聚壮大,有效避免各自为政、资源闲置低效,各项工作做到统一谋划、统筹协调、有力有序。

  ——坚持改革创新。着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服务群众需求、有利于弘扬时代新风,鼓励各行政村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实践模式。

  ——坚持务求实效。积极探索整合利用各种阵地资源的有效机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整合模式、内容方式、管理运行上不搞一刀切,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新建楼堂馆所,不搞大拆大建,重在功能建设、工作效果、群众感受。

  三、试点范围和实施步骤

  (一)试点范围

  西溪村、藕塘村、黄砂村、尧家村、上古村、溪东村、洽村村。

  (二)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1.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4月—5月)。我镇组织分管组织、宣传、文化旅游、民政、劳动保障相关人员到各试点村进行调研摸底,制定我镇试点工作方案。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6月—12月)。按照试点工作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整合各试点行政村相关阵地资源,实现各类资源集成利用、综合发挥作用。

  3.拓展推广阶段(2021年1月—12月)。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在行政村推广实施,力争全镇所有行政村有关阵地实现整合利用。

  四、资源整合内容

  (一)促进场所和设施相对整合

  1.科学合理完善阵地布局。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广播室等村级阵地的活动场地相对整合,根据实际需要在临近区域建设和完善养老服务等设施,促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区域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健全。

  2.实现设施建设全覆盖。结合乡村规划,依托现有设施或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对布局分散或暂不具备整合条件,特别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离村民聚集地较远的村,鼓励利用闲置的校园校舍、仓库、老“村部”、祠堂等场所改造建设活动阵地。鼓励人口较多的自然村设立党群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科学构建“一站多点”的格局,着力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圈。

  3.规范标识标牌。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全省基层挂牌和考核评比专项清理整治方案》要求,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制度、有坐班值班安排、有岗位职责、有服务事项内容和程序、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有党务村务公开栏、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村规民约、有“道德红黑榜”等,整合各项服务党员群众功能以及综合文化服务、志愿服务、农家书屋、村广播室、妇女之家、民兵之家等功能。

  (二)促进功能和活动充分整合

  1.广泛开展服务类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多为农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整合对接服务资源,完善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构建“党群服务+文明实践+N”综合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效能。发挥颐养之家、道德讲堂、纪律讲堂等功能,有效对接老人、儿童、妇女、中青年等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健康义诊、技术传授、政策咨询、社科普及等各种“便民式”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内,综合设立为民办事代理站(点),及时为群众办理计划生育、民政服务、慈善救助、社会调解等事项,为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2.广泛开展教育类活动。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农村党员群众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决策部署、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引导农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对农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等知识的教育培训。

  3.广泛开展实践类活动。积极引导农村群众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锋示范”行动,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五好家庭”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团结带领农村群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贫困群众中大力开展“感恩行动”,不断激发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丰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多设计并开展开放式、浸入式、互动式、体验式且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生活,经常性组织开展乡村广场舞等活动,让农村群众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常态化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认真落实好道德“红黑榜”、选树“身边好人”等制度机制,大力涵育文明乡风、展现时代新风。

  (三)促进人员和力量有效整合

  1.压实职责。镇、村“一把手”履职尽责,形成书记带头抓的工作态势,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确保试点工作抓得紧、落得实。

  2.发挥志愿者重要作用。分别组建以党政资源、社会组织、农村党员群众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重点打造群众急需、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进村入户、见人走心。引导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五老人员”、乡贤能人、文艺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展文明实践、宣传乡风文明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她们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和移风易俗,开展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等活动,参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创评。引导农村实用技术“土专家”、“科学明白人”成为志愿服务者,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为文明实践活动注入科技力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镇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试点工作,由镇党委书记饶爱主担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维娜任副组长,镇党委委员李哲和各试点行政村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推进基层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列入镇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述职的重要内容,村级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纳入村“两委”班子工作考核。

  (二)加强服务指导。成立xx镇服务巡回指导组,挂点试点行政村的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均要参与挂点服务指导工作,为村级“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开展服务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和工作指导,并督促试点行政村在前期调查摸底、充分发掘的基础上,对本村现有资源进行登记造册,加强管理使用。

  (三)加强政策保障。镇财政将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上级各个部门用于基层的经费加以整合利用,实现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广播室、养老服务等设施共享共用。(四)加强宣传激励。加强对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各试点行政村在资源整合中的有效做法和新鲜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志愿服务礼遇办法和培训制度,提高志愿者社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暗访活动,推动试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6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方位,着眼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关键期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总部署,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到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对于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对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产业是经济之本,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

  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当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更加深入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努力让数字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驱动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要实现2021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就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

  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沿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核心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过去以“跟跑”为主,逐步转变为“跟跑、并跑、领跑”并行,且“并跑”特征日趋明显,个别领域开始显现“领跑”态势。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时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补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体制机制、创新氛围方面的短板,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塑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一方面,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以提升区域协同性发展为目标,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经过多年努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框架已经稳固搭建起来,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为改革的进一步破冰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把“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的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这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更加均衡、更加充分、更加可持续发展。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谋求更大发展。总书记指出:“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我们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推进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旗帜鲜明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我们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推进经贸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大联通、人文大交流为抓手,走向国际开放合作最前沿,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影响显著增强。但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客观上需要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培育和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同时以高质量营商环境“稳外资”,因势利导加快构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来判断,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全球规模最大的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尽早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7

  为推动我区农村(社区、管理处)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幸福)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以及颐养之家、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融合发展,实现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切实打通服务凝聚、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党员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现就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区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治理,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更好服务党员群众,以“党建+”和“文化+”为引领,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高效化、功能多样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推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幸福)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晓康诊所、晓康驿站以及颐养之家、四点半学校、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阵地整合、资源整合、功能整合、力量整合,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基层各类阵地设施整体建设水平,更好打造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桥梁纽带、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着力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强起来实起来,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为实现今年我市“六个大变样”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调查研究,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凝聚、教育引导、文明实践,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系统集成。整合各方面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实现场地相对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聚壮大,有效避免各自为政、资源闲置低效,各项工作做到统一谋划、统筹协调、有力有序。

  ——坚持改革创新。着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服务群众需求、有利于弘扬时代新风,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实践模式。

  ——坚持务求实效。积极探索整合利用各种阵地资源的有效机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整合模式、内容方式、管理运行上不搞一刀切,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新建楼堂馆所,不搞大拆大建,重在功能建设、工作效果、群众感受。

  三、范围和时间

  (一)实施范围。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所有行政村(社区、管理处)。

  (二)实施步骤。

  1.动员准备阶段(20xx年4月中旬前)。制定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召开全区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推进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2.实施推进阶段(20xx年4-12月)。抽调力量成立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指导组,加强服务指导,及时督促协调,掌握工作进度情况。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按照本工作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整合各行政村(社区、管理处)相关阵地资源,实现各类资源集成利用、综合发挥作用。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牵头加强督导指导,推动打造一批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精品示范点。

  四、整合内容和要求

  (一)促进场所和设施相对整合

  1.科学合理完善阵地布局。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将行政村(社区、管事处)各类阵地整合为“以颐养之家为主体的养老健康阵地,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的便民服务阵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纽带的思想文化实践阵地”三大阵地。其中,养老健康阵地整合颐养之家、晓康诊所等;便民服务阵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晓康驿站、晓康诊所、农村电商平台等;思想文化实践阵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晓康驿站、晓康诊所、农家(幸福)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志愿服务站、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民兵之家、法治讲堂、社科讲堂及科普活动设施等,推进村(社区、管理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区域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健全。

  2.实现设施建设全覆盖。结合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规划,依托现有设施或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社区、管事处)“三大阵地”建设全覆盖。对布局分散或暂不具备整合条件,特别是村(社区、管理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离村民聚集地较远的村、人口较多的自然村等,鼓励利用闲置的校园校舍、仓库、老“村部”、祠堂等场所改造建设活动阵地,设立“三大阵地”的分点,科学构建“一站多点”的格局,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健康、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圈。

  3.规范阵地标识标牌。阵地资源整合后,行政村(社区、管理处)在醒目位置悬挂“颐养之家”、“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大阵地牌子,统一标识,其余阵地均作为这三大阵地旗下的功能性阵地,不再单独挂牌。颐养之家、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制度、有坐班值班安排、有岗位职责、有服务事项内容和程序、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有公开栏、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科普中国”平台、有村规民约、市民公约、有广播宣传、有“好人文化”展示、有“光荣榜、警示榜”、有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带头示范内容等。

  (二)促进功能和活动充分整合

  一是广泛开展服务类活动。1.村(社区、管理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管理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多为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三大阵地”坚持“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全面对接上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志愿者、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提供的服务资源,完善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构建“党群服务十文明实践+N”综合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效能。3.发挥颐养之家、四点半学校、妇女之家、青年之家、道德讲堂、应急广播、社科讲堂、法治讲堂等功能,有效对接老人、儿童、妇女、中青年等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健康义诊、助餐服务、亲情连线、技术传授、政策咨询、社科普及等各种“便民式”服务。4.党群服务中心内,综合设立为民办事代理站(点),及时为群众办理户口迁移、计划生育、民政服务、慈善救助、社会调解、劳务输出、宅基地审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事项,为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广泛开展教育类活动。1.组织农村(社区、管理处)党员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向农村(社区、管理处)党员群众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社区、管理处)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引导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3.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用身边的革命故事、先进故事、烈士事迹等红色文化,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4.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对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进行实用技术、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等知识的教育培训。

  三是广泛开展实践类活动。1.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利用“清明祭英烈”、“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培育践行主流价值。2.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锋示范”行动,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五好家庭”、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3.团结带领农村群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社区管理治理科学化,在贫困群众中大力开展“感恩行动”,不断激发村(社区、管理处)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4.丰富活跃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文化生活,多设计并开展开放式、浸入式、互动式、体验式且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生活,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文艺培训等活动,让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5.常态化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与“文明生态村”帮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万名文艺家下基层、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全面融合,认真落实好“光荣榜、警示榜”、选树“身边好人”等制度机制,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宗教渗透、宗族势力等,抵制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以及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探索推广“文明信用户”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自治活动,大力涵育文明乡风、展现时代新风。6.结合新余市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活动,开展“八上门”实践活动(上门宣传政策法规,上门收集民情民意,上门解决群众困难,上门调解矛盾纠纷,上门指导生产生活,上门赠送信息资料,上门开展志愿服务,上门倡导移风易俗),帮助广大群众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7.积极推广新钢街道含笑社区“敲门嫂”、良山镇白沙村“道德积分银行”做法,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渝水经验”。积极配合市里举办“聚焦脱贫攻坚讴歌全面小康——全国万名美术家走基层强‘四力’万里采风行”活动,邀请全国知名美术家深入基层、深入乡村(社区、管理处)、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文明实践采风活动。

  四是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紧密结合具体实际实情,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切实做优做强8个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即: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区“爱之缘”志愿者协会、新钢街道含笑社区“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区“老兵宣讲团”、新钢街道公园北村社区“银发”志愿服务队、新钢街道路东社区“爱心使者”志愿服务队、xx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区叶子社会工作服务社),使之在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进一步强化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引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孵化培育,重点打造一批群众急需、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品牌项目汇聚志愿服务力量,服务广大群众。积极探索百姓“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三)促进人员和力量有效整合

  1.压实责任。区委书记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志愿服务总队队长,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层层压实责任,带领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党组织“一把手”履职尽责,形成三级书记带头抓、多部门齐推进的工作态势,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确保整合工作抓得紧、落得实。加快推动“三中心一平台”(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融通联动,区融媒体中心建设中规划布局要有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功能,推行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点单派单服务,形成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闭环。

  2.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按规定配齐1-2名编制内人员,保证专职专用,抓好所辖行政村(社区、管理处)活动开展和运行。在发挥党支部(总支)、党员作用的基础上,一般每个行政村(社区、管理处)配备1-2名专职党建宣传员,负责养老健康阵地、便民服务阵地、思想文化实践阵地等三大阵地运行的综合管理和活动组织。专职党建宣传员的选用要结合现有的扶贫信息员、村(社区、管理处)后备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配齐配好,对不足部分可在回乡大学生和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活动组织能力的退伍军人等人员中进行公开招聘,专职党建宣传员的选用和招聘由区统一选用招录,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进行考核,其报酬不低于村(社区)党支部(总支)书记的70%,并纳入区级财政预算。

  3.发挥志愿者重要作用。分别组建以党政资源、社会组织、农村(社区、管理处)党员群众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重点打造群众急需、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农村(社区、管理处)“三大阵地”开展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党员群众和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志愿服务进村入户、见人走心。支持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整合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联盟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协会(联合会),地域临近乡镇成立便民志愿者联盟,协同开展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党员群众和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五老人员”、乡贤能人、文艺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展文明实践、宣传乡风文明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管理处)留守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她们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和移风易俗,开展关爱农村(社区、管理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活动,参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创评。引导农村(社区、管理处)实用技术“土专家”及其他乡土人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行列,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为文明实践活动注入科技力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三级分别成立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整合工作,区级层面由区委书记李虹担任组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智勇,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菊花担任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旅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教体局、区委党校、区农业局、区扶贫办、区卫健委、区科技局、区司法局、区民宗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文联、区社联、区科协、区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为成员单位。参照省成立的xx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xx省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做法,区委将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统筹考虑成立渝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渝水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加强具体推进落实工作的力量,为整合工作全面推进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加强服务指导。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两级分别成立服务巡回指导组,为村(社区、管理处)“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开展服务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和工作指导。其中,区委组织部与区民政局、区委党校、扶贫办、区司法局、区科技局等6个单位负责城北街道、通洲办、罗坊镇、姚圩镇、南安乡、新溪乡6个乡镇(街道、管理处)村(社区、管理处)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指导;区委宣传部与区财政局、区教体局、区卫健委、团区委、区妇联等6个单位负责新钢街道、仙来办、良山镇、珠珊镇、人和乡、鹄山乡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指导;区文旅新局与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总工会、区民宗局、区科协等x个单位负责城南街道、袁河街道、下村镇、界水乡、水北镇x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指导。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团区委要具体帮助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组织建好志愿服务队伍,设计好志愿服务项目,指导好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区直有关部门、商会、有条件的企业要发挥专业优势,建立行业性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农村(社区、管事处)组织开展活动。

  (三)加强政策保障。强化经费保障,将推动全区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经费列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运转、人员培训、教材研发等保障性工作和志愿者人身保险、交通补贴、生活补助等;同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上级各个部门用于基层的经费加以整合利用,实现颐养之家、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幸福)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等设施共享共用。乡镇(街道、办事处)要从财政上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结合实际制定支持奖补政策。适时对党建宣传员进行轮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拓宽党建宣传员发展渠道,对于任职满五年且表现优秀的,按照规定程序进入村(社区、管理处)党组织书记队伍。区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为无经费来源的社会组织和农村社区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交通、误餐等补助。

  (四)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区委将推动全区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纳入20xx年改革工作要点,纳入为民办实事工作范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纳入落实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纳入党建述职范围,纳入全区各相关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纳入村(社区、管理处)“两委”班子工作考核,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暗访活动,推动整合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强宣传激励。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有效做法和新鲜经验,加强宣传报道,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志愿服务礼遇办法,开展星级评定,对达到一定星级或积分的志愿者给予肯定和激励,提高志愿者社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8

  与日益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相比,现有参政议政渠道仍显得狭窄,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区委统战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近几年来,原xx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如何团结和凝聚这股力量,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事业中巨大作用,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区委统战部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高度关注,通过多措并举,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深深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融入到社会事业的建设中。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状况

  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基本情况

  xx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截至20xx年,全区注册登记的非公经济组织共x户,其中:个体工商户x户,从业人员x人;私营企业x家,从业人员x人。上规模的非公代表性企业x户(年产值收入x万元以上),分别是:xx有限责任公司、xx有限责任公司、xx食品有限责任公司、xx有限责任公司、xx有限责任公司和xx有限责任公司。

  区委统战部协同区委组织部,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组织全覆盖工作,下派党建指导员x名,切实帮助非公企业扎实抓好“两个覆盖”,发挥好“两个作用”,打造“党建带统战,统战促党建”的工作模式。通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区共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x个。

  从总体上看,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祖国。他们勇于开拓,为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结构特征

  一是年龄结构偏高。以中年男性为主,私营企业主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年龄在25至55岁之间;二是学历层次较低。私营企业主少数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较少;三是收入相对较高。大部分接受调查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收入一般高于社会平均工资。

  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活动特点

  一是社交中自我定位较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创业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使他们在心理上和社交中的身份定位不高。二是富而思进、富而思源。大多数私营企业主认为把个人财产投入企业再生产,能够增加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可以为国家、社会多做贡献,这是他们的社会责任。三是参政意识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总体来看,在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普遍活跃,要求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监督的热情较高,愿望比较强烈。具体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参政意识参差不齐,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意识较强,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政治参与意识较弱。

  二、存在问题

  1、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缺乏深入研究,在制定工作措施和落实政策上做的不是十分到位,一些制度、文件流于形式,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政治参与途径有待突破。与日益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相比,现有参政议政渠道仍显得狭窄,应该让更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与到人大、政协中去,参与民主监督,为全区的经济建设建言献策。

  3、工作载体作用不力。虽然我区有工商业联合会和总商会,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载体往往只能起到一定的沟通联络作用,对一些成员关心的问题无法解决,而且统战部也主要依靠与其它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帮助解决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在解决一些急难问题时成效不显,载体应有作用未能发挥。

  三、对策建议

  1、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区委统一领导下,形成由统战部牵头,组织、人事、宣传、民政、工商、劳动、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团体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合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的指导协调。深入调查摸底,进一步掌握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数据和情况。既加强了政府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指导和工作协调,使区委、区政府有关重大决策体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愿望和要求,也能及时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利益诉求和建议意见,供区委、区政府参考,帮助他们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

  2、做好政治安排,培养代表人士。统战部和工商联将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或企业经营不错、具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威望和有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尽力安排进区人大、政协和工商联,积极引导参与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社会活动平台,满足其合理的政治诉求和愿望,提高并发挥其在社会政治生活和专门行业领域中参政议政的能力;对政治素质好、经济实力强、专业造诣深、社会影响大的代表人士在人大、政协以及工商联等给予必要的政治安排,使他们能更好地影响和带动一个群体。

  3、加强信息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充分运用思想舆论工具,通过现代传媒、信息手段,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动向,宣传党的统战方针政策,营造做好统战工作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红星发布、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各类媒体开辟统战宣传阵地,展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先进典型,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大力宣传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方针、政策,让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前进方向,与其他社会阶层一起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进步。

  4、做好服务,解决实际问题。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给予真诚地服务和帮助,要深入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困难,在市场准入、融资、职称评定、政府奖励和社会资助等方面提供协调帮助,做好服务,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进一步认同,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保护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劳动、工作和经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9

  为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关于推动全省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的试点方案》(x宣发〔20xx〕2号)要求,大力推动我市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融合发展,实现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切实打通服务凝聚、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党员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更好服务党员群众,以“党建+”和“文化+”为引领,以基层党建“三化”工作为抓手,以整合基层阵地资源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基层各类阵地设施整体建设水平,努力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的xx样板,推动xx在全省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二、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高效化、功能多样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以点带面、梯次创建,全力推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阵地整合、资源整合、功能整合、力量整合,到20xx年底,将我市x个试点村(社区)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示范点;到2021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实现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

  三、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调查研究,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凝聚、教育引导、文明实践,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系统集成。整合各方面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实现场地相对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聚壮大,有效避免各自为政、资源闲置低效,各项工作做到统一谋划、统筹协调、有力有序。

  ——坚持改革创新。着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服务群众需求、有利于弘扬时代新风,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勇于创新创造,努力实现各具特色、富有成效。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xx年1月—3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组成专项调研组,赴各乡镇(街道)进行摸底调研,制定实施方案,征求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意见。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4月—12月)。按照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率先选取x个村(社区)进行试点,并重点打造3—x个精品示范点,大力整合相关阵地资源,实现各类资源集成利用、综合发挥作用。

  (三)拓展推广阶段(2021年1月—12月)。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实施,力争全市所有村(社区)有关阵地实现整合利用,并逐步推广到工业园区、集镇、学校。

  五、主要任务

  (一)促进场所和设施相对整合

  1.科学合理完善阵地布局。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科普活动设施等村级阵地的活动场地相对整合。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临近区域建设和完善养老服务、青少年活动、小康驿站等设施,促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区域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健全。

  2.实现设施建设全覆盖。依托现有设施或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全覆盖,对布局分散或暂不具备整合条件的,特别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远离村民聚集地较远的村,鼓励利用闲置的校园校舍、仓库、老“村部”、祠堂等场所改造建设活动阵地。鼓励人口较多的自然村设立党群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科学构建“一站多点”的格局,着力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圈。

  3.规范标识标牌。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要做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制度、有坐班值班安排、有岗位职责、有服务事项内容和程序、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有党务村务公开栏、有村规民约、有广播宣传、有“好人文化展示”、有“道德红黑榜”、有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带头示范内容等,整合各项服务党员群众功能以及综合文化服务服务、“扫黄打非”、志愿服务、农家书屋、村广播室、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民兵之家等功能。

  (二)促进功能和活动充分整合

  1.广泛开展服务类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多为农村、社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整合对接服务资源,完善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构建“党群服务+文明实践+N”综合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效能。发挥乐龄中心、幸福食堂、“四点半课堂”、妇女之家、青年之家、退役军人服务站、道德讲堂、应急广播、社科讲堂、法治讲堂等功能,有效对接老人、儿童、妇女、中青年等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健康义诊、助餐服务、亲情连线、技术传授、政策咨询、社科普及等各种“便民式”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内,综合设立为民办事代理站(点),及时为群众办理户口迁移、计划生育、民政服务、慈善救助、社会调解、劳务输出、宅基地审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事项,为农村、社区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2.广泛开展教育类活动。组织农村、社区党员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农村、社区党员群众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大力宣传省委、宜春市委和市委决策部署、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引导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对农村、社区居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等知识的教育培训。

  3.广泛开展实践类活动。积极引导农村、社区居民群众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创建,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锋示范”行动,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五好家庭”、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社区居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团结带领农村群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贫困群众中大力开展“感恩行动”,不断激发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丰富活跃农村、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多设计并开展开放式、浸入式、互动式、体验式且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生活,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会演、群众体育比赛、文艺培训等活动,让群众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常态化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与“文明生态村”帮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全面融合,认真落实好“道德红黑榜”、选树“身边好人”等制度机制,探索推广“文明信用户”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自治活动,大力涵育文明乡风、展现时代新风。

  (三)促进人员和力量有效整合

  1.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按规定配齐1-2名编制内人员,保证专职专用,抓好所辖行政村(社区)活动开展和运行。在发挥党支部、党员作用的基础上,一般每个村(社区)配备x-x名专职党建宣传员,负责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以及养老服务、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村级阵地运行管理和活动组织。专职党建宣传员一般选招回乡大学生担任,也可由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活动组织能力的退伍军人等担任,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管理,由人社部门统一招录,组织部门、宣传部门进行考核,其报酬不低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x%,并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各乡镇(街道)可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实条件,统筹设立公益性岗位,协助党建宣传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发挥志愿者重要作用。分别组建以党政资源、社会组织、农村党员群众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重点打造群众急需、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进村入户、见人走心。整合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联盟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协会(联合会),地域临近乡镇成立便民志愿者联盟,协同开展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五老人员”、乡贤能人、文艺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展文明实践、宣传乡风文明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留守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她们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和移风易俗,开展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等活动,参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创评。引导农村实用技术“土专家”、“科学明白人”成为志愿服务者,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为文明实践活动注入科技力量。

  3.推动网络平台融通联动。根据统一安排,结合党建“三化”工作,全面对接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平台,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融通联动,推行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点单派单服务,形成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闭环,构建纵向贯穿各层级、横向联通各领域的基层党建信息化网络。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为第一副组长,市委专职副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担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文广新旅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委党校、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市卫健委、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市社联、市科协、市融媒体中心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试点工作,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确保试点工作落到实处。乡镇(街道)参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市、乡、村三级书记带头抓、多部门齐推进的工作态势,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抓得紧、落得实。

  (二)强化服务指导。成立服务巡回指导组,工作人员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为村级“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开展服务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和工作指导,帮助乡镇(街道)、村(社区)建好志愿服务队伍,设计好志愿服务项目,指导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十支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分队要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开展活动,抓好以“送欢乐、送温暖、送理论、送法律、送政策、送信息、送科技、送健康、送榜样、送文明”为主题的“十送乡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经费保障。大力争取、用好用足中央、省和宜春市财政资金和项目支持,重点打造x—x个精品示范点。加大市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上级各个部门用于基层的经费加以整合利用,实现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养老服务、科普活动等设施共享共用。要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工作,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应改尽改,宜建则建,不贪大求洋,不铺张浪费,对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成效明显,运行顺畅的乡镇(街道),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形式,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

  (四)强化队伍建设。及时拟定专职党建宣传员选招计划和实施方案,经市委研究同意后进行统一招录,确保在20xx年x月前到位。加大对党建宣传员的轮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拓宽党建宣传员发展渠道,对任职满五年且表现优秀的,按照规定程序进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安排一定的公益性岗位充实到农村,专门从事村级“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志愿服务礼遇办法和培训制度,开展星级评定,完善“积分银行”,对达到一定星级标准的志愿者给予肯定和激励,为无经费来源的社会组织和农村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交通、误餐等补助,提高志愿者社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

  (五)强化督促检查。把基层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列入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建巡察、重点工作督查的重要方面,同时各乡镇(街道)也要把村级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纳入村“两委”班子工作考核,确保试点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强化典型带动,加强对资源整合试点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暗访活动,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顺畅的,予以通报表扬;对重视不够、进展缓慢、运行不畅的,及时提醒、约谈;对工作流于形式、出现严重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

关于推动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篇10

  为推动我区农村(社区、管理处)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幸福)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以及颐养之家、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融合发展,实现基层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切实打通服务凝聚、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党员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现就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区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治理,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更好服务党员群众,以“党建+”和“文化+”为引领,按照建设标准化、服务高效化、功能多样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推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幸福)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晓康诊所、晓康驿站以及颐养之家、四点半学校、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设施等阵地整合、资源整合、功能整合、力量整合,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全面提升基层各类阵地设施整体建设水平,更好打造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桥梁纽带、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着力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强起来实起来,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为实现今年我市“六个大变样”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理论武装,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调查研究,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对接群众需求,突出服务凝聚、教育引导、文明实践,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坚持系统集成。整合各方面的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实现场地相对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聚壮大,有效避免各自为政、资源闲置低效,各项工作做到统一谋划、统筹协调、有力有序。

  ——坚持改革创新。着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服务群众需求、有利于弘扬时代新风,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实践模式。

  ——坚持务求实效。积极探索整合利用各种阵地资源的有效机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整合模式、内容方式、管理运行上不搞一刀切,不增加基层负担,不新建楼堂馆所,不搞大拆大建,重在功能建设、工作效果、群众感受。

  三、范围和时间

  (一)实施范围。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所有行政村(社区、管理处)。

  (二)实施步骤。

  1.动员准备阶段(20xx年4月中旬前)。制定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召开全区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推进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2.实施推进阶段(20xx年4-12月)。抽调力量成立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指导组,加强服务指导,及时督促协调,掌握工作进度情况。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按照本工作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整合各行政村(社区、管理处)相关阵地资源,实现各类资源集成利用、综合发挥作用。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牵头加强督导指导,推动打造一批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精品示范点。

  四、整合内容和要求

  (一)促进场所和设施相对整合

  1.科学合理完善阵地布局。按照“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打破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将行政村(社区、管事处)各类阵地整合为“以颐养之家为主体的养老健康阵地,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的便民服务阵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纽带的思想文化实践阵地”三大阵地。其中,养老健康阵地整合颐养之家、晓康诊所等;便民服务阵地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晓康驿站、晓康诊所、农村电商平台等;思想文化实践阵地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晓康驿站、晓康诊所、农家(幸福)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志愿服务站、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民兵之家、法治讲堂、社科讲堂及科普活动设施等,推进村(社区、管理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区域相对集中、功能相对健全。

  2.实现设施建设全覆盖。结合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规划,依托现有设施或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社区、管事处)“三大阵地”建设全覆盖。对布局分散或暂不具备整合条件,特别是村(社区、管理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离村民聚集地较远的村、人口较多的自然村等,鼓励利用闲置的校园校舍、仓库、老“村部”、祠堂等场所改造建设活动阵地,设立“三大阵地”的分点,科学构建“一站多点”的格局,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健康、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圈。

  3.规范阵地标识标牌。阵地资源整合后,行政村(社区、管理处)在醒目位置悬挂“颐养之家”、“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大阵地牌子,统一标识,其余阵地均作为这三大阵地旗下的功能性阵地,不再单独挂牌。颐养之家、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制度、有坐班值班安排、有岗位职责、有服务事项内容和程序、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台账、有公开栏、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科普中国”平台、有村规民约、市民公约、有广播宣传、有“好人文化”展示、有“光荣榜、警示榜”、有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带头示范内容等。

  (二)促进功能和活动充分整合

  一是广泛开展服务类活动。1.村(社区、管理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管理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多为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三大阵地”坚持“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全面对接上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志愿者、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提供的服务资源,完善共建共享共治机制,构建“党群服务十文明实践+N”综合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效能。3.发挥颐养之家、四点半学校、妇女之家、青年之家、道德讲堂、应急广播、社科讲堂、法治讲堂等功能,有效对接老人、儿童、妇女、中青年等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健康义诊、助餐服务、亲情连线、技术传授、政策咨询、社科普及等各种“便民式”服务。4.党群服务中心内,综合设立为民办事代理站(点),及时为群众办理户口迁移、计划生育、民政服务、慈善救助、社会调解、劳务输出、宅基地审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事项,为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二是广泛开展教育类活动。1.组织农村(社区、管理处)党员群众学习实践科学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更加自觉地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向农村(社区、管理处)党员群众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农村(社区、管理处)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引导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3.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用身边的革命故事、先进故事、烈士事迹等红色文化,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4.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对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进行实用技术、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等知识的教育培训。

  三是广泛开展实践类活动。1.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利用“清明祭英烈”、“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培育践行主流价值。2.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锋示范”行动,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五好家庭”、好邻居、好媳妇、好公婆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3.团结带领农村群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社区管理治理科学化,在贫困群众中大力开展“感恩行动”,不断激发村(社区、管理处)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4.丰富活跃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文化生活,多设计并开展开放式、浸入式、互动式、体验式且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生活,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文艺培训等活动,让农村(社区、管理处)群众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5.常态化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与“文明生态村”帮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进万家、万名文艺家下基层、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全面融合,认真落实好“光荣榜、警示榜”、选树“身边好人”等制度机制,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宗教渗透、宗族势力等,抵制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以及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探索推广“文明信用户”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自治活动,大力涵育文明乡风、展现时代新风。6.结合新余市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市”活动,开展“八上门”实践活动(上门宣传政策法规,上门收集民情民意,上门解决群众困难,上门调解矛盾纠纷,上门指导生产生活,上门赠送信息资料,上门开展志愿服务,上门倡导移风易俗),帮助广大群众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7.积极推广新钢街道含笑社区“敲门嫂”、良山镇白沙村“道德积分银行”做法,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渝水经验”。积极配合市里举办“聚焦脱贫攻坚讴歌全面小康——全国万名美术家走基层强‘四力’万里采风行”活动,邀请全国知名美术家深入基层、深入乡村(社区、管理处)、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文明实践采风活动。

  四是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紧密结合具体实际实情,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切实做优做强8个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即: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区“爱之缘”志愿者协会、新钢街道含笑社区“敲门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区“老兵宣讲团”、新钢街道公园北村社区“银发”志愿服务队、新钢街道路东社区“爱心使者”志愿服务队、xx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区叶子社会工作服务社),使之在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进一步强化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引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孵化培育,重点打造一批群众急需、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品牌项目汇聚志愿服务力量,服务广大群众。积极探索百姓“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程度、专业化水平。

  (三)促进人员和力量有效整合

  1.压实责任。区委书记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志愿服务总队队长,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层层压实责任,带领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党组织“一把手”履职尽责,形成三级书记带头抓、多部门齐推进的工作态势,推动资源整合和工作落实,确保整合工作抓得紧、落得实。加快推动“三中心一平台”(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融通联动,区融媒体中心建设中规划布局要有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功能,推行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点单派单服务,形成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闭环。

  2.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按规定配齐1-2名编制内人员,保证专职专用,抓好所辖行政村(社区、管理处)活动开展和运行。在发挥党支部(总支)、党员作用的基础上,一般每个行政村(社区、管理处)配备1-2名专职党建宣传员,负责养老健康阵地、便民服务阵地、思想文化实践阵地等三大阵地运行的综合管理和活动组织。专职党建宣传员的选用要结合现有的扶贫信息员、村(社区、管理处)后备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配齐配好,对不足部分可在回乡大学生和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活动组织能力的退伍军人等人员中进行公开招聘,专职党建宣传员的选用和招聘由区统一选用招录,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进行考核,其报酬不低于村(社区)党支部(总支)书记的70%,并纳入区级财政预算。

  3.发挥志愿者重要作用。分别组建以党政资源、社会组织、农村(社区、管理处)党员群众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重点打造群众急需、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农村(社区、管理处)“三大阵地”开展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党员群众和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志愿服务进村入户、见人走心。支持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整合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联盟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协会(联合会),地域临近乡镇成立便民志愿者联盟,协同开展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党员群众和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五老人员”、乡贤能人、文艺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展文明实践、宣传乡风文明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管理处)留守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她们积极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社会治理和移风易俗,开展关爱农村(社区、管理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活动,参与“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创评。引导农村(社区、管理处)实用技术“土专家”及其他乡土人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行列,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为文明实践活动注入科技力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三级分别成立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整合工作,区级层面由区委书记李虹担任组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智勇,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菊花担任副组长,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旅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教体局、区委党校、区农业局、区扶贫办、区卫健委、区科技局、区司法局、区民宗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文联、区社联、区科协、区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为成员单位。参照省成立的xx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xx省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做法,区委将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统筹考虑成立渝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渝水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加强具体推进落实工作的力量,为整合工作全面推进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加强服务指导。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两级分别成立服务巡回指导组,为村(社区、管理处)“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开展服务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和工作指导。其中,区委组织部与区民政局、区委党校、扶贫办、区司法局、区科技局等6个单位负责城北街道、通洲办、罗坊镇、姚圩镇、南安乡、新溪乡6个乡镇(街道、管理处)村(社区、管理处)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指导;区委宣传部与区财政局、区教体局、区卫健委、团区委、区妇联等6个单位负责新钢街道、仙来办、良山镇、珠珊镇、人和乡、鹄山乡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指导;区文旅新局与区人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总工会、区民宗局、区科协等x个单位负责城南街道、袁河街道、下村镇、界水乡、水北镇x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指导。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团区委要具体帮助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管理处)组织建好志愿服务队伍,设计好志愿服务项目,指导好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区直有关部门、商会、有条件的企业要发挥专业优势,建立行业性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农村(社区、管事处)组织开展活动。

  (三)加强政策保障。强化经费保障,将推动全区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经费列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运转、人员培训、教材研发等保障性工作和志愿者人身保险、交通补贴、生活补助等;同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上级各个部门用于基层的经费加以整合利用,实现颐养之家、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幸福)书屋、村史馆、村广播室、青少年活动、科普活动等设施共享共用。乡镇(街道、办事处)要从财政上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结合实际制定支持奖补政策。适时对党建宣传员进行轮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拓宽党建宣传员发展渠道,对于任职满五年且表现优秀的,按照规定程序进入村(社区、管理处)党组织书记队伍。区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为无经费来源的社会组织和农村社区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交通、误餐等补助。

  (四)加强考核监督。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区委将推动全区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纳入20xx年改革工作要点,纳入为民办实事工作范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纳入落实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纳入党建述职范围,纳入全区各相关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纳入村(社区、管理处)“两委”班子工作考核,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暗访活动,推动整合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强宣传激励。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有效做法和新鲜经验,加强宣传报道,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志愿服务礼遇办法,开展星级评定,对达到一定星级或积分的志愿者给予肯定和激励,提高志愿者社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

推荐访问:高质量 党建 调研报告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党建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思考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心得 党建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高质量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 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议

猜你喜欢